本文是艺术论文,通过对豪泽尔的学术思想进行解读可以看到:在对艺术社会史的考察中,豪泽尔并不是简单的靠收集一堆材料对之作评论来起步的,而是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背景,并以艺术史的发展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采用宏观立体的观察视角来探讨艺术风格与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对那些伟大的经典艺术作品的重申,以及对作品各自的抽象风格特征的介绍是全书重点撰述的对象。豪泽尔从社会学、哲学、精神分析、科技水平、经济状况、教育层次、民俗惯例等角度来探究艺术的发展脉络,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艺术社会史》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艺术史研究,不是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来演绎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把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罗列堆积,艺术史成为一堆形式意义上的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累积,豪泽尔的这种开拓性的研究思维克服了过去艺术史研究中单向、片面、抽象的缺陷,并赋予艺术史以“整体性”和“时代性”。当然,他的《艺术社会史》不可避免的带有艺术社会学这门新兴学科不够成熟的缺陷。
.....
绪论
二十世纪末以来,中西方的学者对豪泽尔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开始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考察,这其中有对他艺术理论的研究,还有对他哲学思想的剖析,以及对他著作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讨论等等。本文以豪泽尔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他的艺术社会史观和思想成就展开讨论和分析。笔者用社会学的视角对本论题进行研究时,主要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方法,比如,系统研究法。在对豪泽尔的艺术史观进行分析时,笔者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察,从他的学术背景、人生经历、理论著作、主要成就以及其他学者的评述中对豪泽尔的艺术思想观念进行解读和论述;除此之外,还有史学的研究方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获取并查证与豪泽尔时代相关的信息,以验证自己的理论观点是否符合史实;最后,笔者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和知识,采取客观公正的心理分析方法,对豪泽尔的写作构思、创作意图及宗旨进行合理的剖析和阐释。
....
第一章豪泽尔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豪泽尔和他的《艺术社会史》
其次,豪泽尔与曼海姆在巴黎的结缘,对他日后的哲学思想形成和萌生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史》的成书离不开曼海姆对他的帮助和其“知识社会学”的启发。例如,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形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之下,其社会学思想和文艺理论带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贯穿于豪泽尔《艺术社会史》全书的社会学立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他的“艺术社会环境决定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豪泽尔注重社会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和宗教思想的支配性作用,这一观点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所探讨的思想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真实程度以及力图找出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的联系,然后由经验研究上升到认识论高度等问题的分析相吻合。正是在曼海姆社会学思想的潜移默化下,豪泽尔开始采用多元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并将艺术置于各个社会结构和境况之中进行考察,试图分析艺术与社会、经济、制度等之间所存在的种种关联,以解释艺术发展的原因和它们背后的逻辑关系。在吸取前辈思想的基础上,豪泽尔成功地打破了艺术史原有的封闭状态,用多元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考察艺术发展与特殊和一般社会因素的联系,为艺术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和视野。
第二节豪泽尔和他所处时代的艺术理论发展情况
他认为,大众在无外部机制(如政府机构)干预的时候,人们在生活中呈现的是一种自发无为的状态,而这种境况下产生的亚文化集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内容为一体,它们具备了大量原生态的特征;而在机制下的社会生活中,精英阶层会以一种大众难以嗅觉的方式将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或文化思想传达给整个社会阶层,它往往不需要统治者的直接干预,而是借助所谓的“常识”或基本“概念”的外衣来传播。在曼海姆看来,处于统治阶层的社会精英在多数情况下主导着整个大众日常生活的认知观念和文化教育,而对于大众来说,社会精英文化代表着时代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精英阶层是传播社会理念和文化变革的前兆。豪泽尔在对艺术史作社会学的研究时,就明确的根据文化阶层把艺术划分为:民间艺术、通俗艺术、大众艺术和文化精英艺术,然后按照这一分类再对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展开深入的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精英阶层需要丰富的高雅文化和重要的作品来支撑,因为它们代表着整个大众社会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文化精英所引导的关于真善美和假丑恶的价值标准会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伟大的文化成就和社会意识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也会迫使我们审视自己并对自己的世界观和行为作出判断。
....
第二章豪泽尔艺术社会史观..................................................................................17
第一节对艺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的强调...........................................17
第二节艺术的社会环境决定论.......................................................................20
第三节作为客观存在的“艺术的惯例”.......................................................22
第四节多元的艺术史研究方法.......................................................................25
第三章豪泽尔艺术社会史的主要成就与理论贡献..............................................29
第一节豪泽尔的主要成就...............................................................................29
第二节豪泽尔艺术社会史的理论贡献...........................................................32
结语..........................................................................................................................35
....
第三章豪泽尔艺术社会史的主要成就与理论贡献
第一节豪泽尔的主要成就
此部著作主要是关于艺术的原理、原则、性质以及对具体的艺术过程和艺术范畴的讨论,豪泽尔侧重从艺术的社会传播、社会动机来研究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认为它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他在此部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之处在于把艺术的整体性与社会生活的整体性置于互动的辩证关系的研究中,并且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局限,比如“我们所理解的辩证变化并不完全符合社会领域中的质变过程,个人与社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转化问题,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同时变为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和群体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作为自发运动而发生的,而是在外界存在条件的影响下展开的。只有当个人与社会面对面的时候,辩证过程才会开始,因此他们的分化一开始并不是一种辩证发展的结果。”①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把握社会成员的需要、规范、意向、能力、产品的统一背景和完整性,人类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是不完整的,辩证法也仅仅是一种人类社会获取自然知识的探究方法和途径。他的这种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进一步深化,亦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次批判。
第二节豪泽尔艺术社会史的理论贡献
除此之外,豪泽尔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来考察艺术史的发展,提出了伟大的艺术都具有“跨越历史”性,否认了里格尔和沃尔夫林所推崇的“历史循环论”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豪泽尔杰出的艺术思辨能力,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得益于豪泽尔艺术史理论的启发,笔者始终认为,在这个专业中,既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可循,又无千篇一律的类同事物可言,有的只是各不相同的“个例”及其特征,而不同的艺术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又常常使人无所适从。由于国家、种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的差异,在这个领域从来就没有完全一样的研究对象,也没有一张适合所有专业的通行证,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和健全艺术史的研究体系,用多元、广阔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来面对各式各样的艺术现象,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的艺术史理论研究体系。这也是笔者在研究豪泽尔艺术社会史观的过程中所得之感悟。
..
结语
比如,豪泽尔在书中忽略了关于种族、性别、民族等因素是如何影响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他在论述中提供的艺术创作技巧方面的信息并不多,对特定的绘画、雕塑、印刷品或者其他类型的艺术品也鲜有分析,但考虑到此书时间跨度大,素材选择宽泛,这也不以为奇。不过正因为如此,这些不足也将为我们进一步探究艺术社会学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虽然豪泽尔艺术思想的直接历史影响力有限,但他与卢卡奇、曼海姆等人物的个人关系,以及至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与阿多诺等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重量级的学者对他后来的理论思想形成产生了不可小觑的浸染和浇灌,因此他的艺术史理论立场在二十世纪知识思考转变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典范。纵观当下,艺术社会史在我国已初见曙光,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艺术史学科的发展、传承与建构,既需要“中国特色”的理论探究及实践补充,也需要与“国际理念”及研究模式的有机接轨,只有这样,才能既符合中国特色和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潮流与国际惯例。豪泽尔对艺术史作社会学考察的这种开放性思维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艺术史研究中借鉴和参考。笔者希望本文的学术观点能对我国艺术社会学和艺术史学科理论的发展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