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艺术论文,从经典课程设计思想“泰勒原理”出发,得出网络时代下课程设计应遵循的五大设计原则,分别是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进行“零存整取”式学习、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支持分析三个维度对基于微信的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进行前期可行性分析。自主构建出一种基于微信的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并对其构建核心、内容与结构及构建流程进行了说明和阐释。在实践中检验微信在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三轮行动研究以及对其应用效果的分析和总结发现: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到课率提高,课上玩手机,写作业的现象明显减少。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能够带领班级学生学习新知识,互动交流增多,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培养。由此说明,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
第一章 绪论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媒体逐渐被引入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智能手机作为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移动终端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第五大媒体”3,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快捷支付、新闻阅读、旅游出行、娱乐消遣、通讯社交、效率办公等等,无不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0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02 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 7.88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 98.25%。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截至 2018 年 6 月,10-39岁群体占总体网民的70.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 27.9%4。由此可见,手机正在成为主要上网终端,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90后”、“00 后”大学生无疑是这种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1。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非遗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高校非遗教育”为主题在 CNKI 中进行精确检索,可获得 372 条结果。研究领域多集中在非遗教育传承的功能和实现机制上。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2002)上,一些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渠道,高校应该发挥在信息能、专业普查、遗产规划及人才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所长铃木规夫(2008)认为,高校应成为无形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基地4。杜虹景在《“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2016)一文中指出,高校作为一个权威型的知识文化传播和教育单位,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有着不可复制的文化背景资源,高校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非遗”的教育传承和保护工作1。关于实现机制的研究,总体来看,学术界认为,为了保证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基本功能的实现,应从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入手2。在教育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时文鹏(2014)主张,非物质文化教育往往依靠“口口相传”的传承链,依靠师徒授受的传、帮、带教习模式,可以培养引进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或研究人才3。
2.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向。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碎片化学习的内涵和价值、优势和劣势等,而实践研究集中在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上,以某些特定课程为例的碎片化学习模式的设计和实证研究,还有一些是与学习者自身相关的调查分析研究。其中,研究者对碎片化学习是一把“双刃剑”的分析要求我们要扬长避短,为将来的实践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借鉴。在手机媒体发展迅速的时代下,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在发生转变,因此,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技术应用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需求的重要性,并且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
第三章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的要素与架构 ............................. 19
3.1课程设计原则 ............................................................. 19
3.2前期分析 ..................................................................... 21
第四章 “新模式”课程实施的行动研究——以《中国民间美术赏析》为例 .........................32
4.1行动研究设计............................................................. 32
4.2第一轮:“单向”向“双向”的突破 .............................. 37
第五章“新模式”课程实施的结果分析与总结 ....................... 50
5.1教学效果分析............................................................. 50
5.2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 57
...........
第五章 “新模式”课程实施的结果分析与总结
5.1教学效果分析
学生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阶段的线上学习效果直接决定线下课堂的教学效果,微信后台的统计分析功能能够为教师监测学生学习进度提供便利,帮助记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通过记录分析,《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学生课前浏览教师推送学习资料情况如图 5.1 所示。三轮行动研究共 9 个学习专题,每个专题教师推送 4 篇学习资源,第一篇通常为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后续三篇为补充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材料的浏览量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为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和内容都会阅读第一篇文章,但对于补充学习材料的学习人数相对减少,有时还未达到选修人数的二分之一,学习情况较差,学习效果还有待提高。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通过“新模式”的学习基本能够完成对“非遗”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但在一些作品鉴赏和实践创作活动中所表现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较弱。因此,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中,教师需循序渐进地将正确欣赏和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途径教授于学生,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尝试逐渐培养起对于民间艺术品的审美能力。目前,大多数综合性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通常是艺术学院教师,由他们兼职授课,且以讲授法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形式单一且内容陈旧。而微信辅助课程教学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如素材收集整理、图片、音视频处理、公众号运营、小程序开发等,新媒体的应用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积极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2 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总结与反思是教育者实施课程教学闭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总结与反思可以为教育者理清教学思路,梳理实践成果和发现实践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因此,本研究通过“新模式”课程实施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问题反思,以求“新模式”在未来的到更深入的发展。行动研究下的“新模式”课程实施以《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为例,以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新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支撑,将微信应用程序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中。在前人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基于微信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依托微信平台,结合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首先实现了教学模式从“单向”向“双向”的突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在课程“新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实现点”,即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管理的完善。最后通过三轮行动发现该模式的“关键点”在于通过“非遗”课程的学习要培养起学生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起学生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程学习的学习力。#p#分页标题#e#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遗”课程教学、微信与碎片化学习以及课程设计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与总结,基于新建构主义的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研究设计出一种微信支持下的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结合南京邮电大学《中国民间美术赏析》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三轮行动研究中对该模式进行实践探索,运用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反思,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1)完成基于微信的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从经典课程设计思想“泰勒原理”出发,得出网络时代下课程设计应遵循的五大设计原则,分别是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进行“零存整取”式学习、以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支持分析三个维度对基于微信的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进行前期可行性分析。自主构建出一种基于微信的公共艺术 “非遗”课程教学新模式,并对其构建核心、内容与结构及构建流程进行了说明和阐释。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公共艺术“非遗”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改革是持续前进的过程,需要持续、逐步地深入和改进。笔者个人能力和时间有限,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结合目前已进行的研究工作,现总结归纳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后续研究.(1)研究不足:①在“新模式”构建的前期分析中,忽视了从教师角度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其接受度、需求度和技术能力等方面。②观察法和访谈法的运用还不够深入,应采用非结构化访谈法对更多的隐性问题作深入调查,撰写田野调查日记,避免遗忘,确保研究的即时有效性。③对于问卷结果分析方式单一,研究被测样本数量较少,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只选取了南京邮电大学选修《中国民间美术赏析》课程的 152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的学生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所有的学生群体,对被测对象的调查不够全面.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