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艺术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93000381917886
  • 日期:2018-09-2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论
 
一、校园话剧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戏剧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门类之一,然而中西方对“戏剧”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西方戏剧包括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而中国戏剧,最早主要是以戏曲为主。直到 20 世纪初,西方话剧才开始在上海教会学校的学生演剧中萌芽,并最终由留日学生组成剧社——春柳社引入中国。中国话剧经历了新戏阶段、文明戏阶段、爱美剧阶段,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由洪深等人倡议将这一新型戏剧形式定义为“话剧”。纵观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校园话剧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校园话剧最初被称为学生演剧,在二十世纪初伴随着话剧这一新型戏剧形式的出现,开始活跃在中国戏剧的历史舞台。校园话剧在探索中国话剧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先锋的姿态,以青年人特有的思维和热情探索中国话剧的多元化。中国话剧可以说就是从校园话剧中孕育而来,并由学生将话剧这一新型戏剧形式从学校带入社会,走向民众。在学生演剧时期,校园话剧是以青年学生的业余艺术活动为主。虽然有“人艺剧专”、“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等专业院校的短暂出现,但从整体上看,它是与主流话剧相对应的带有业余性质的话剧类型。所谓“主流话剧”,王晓凡曾中谈到:“‘主流戏剧’指戏(话)剧艺术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主导,中心位置的专业戏剧团体的演剧活动,‘学校演剧’(校园戏剧)与‘主流戏剧’是对应关系(专业与业余),指其非主流的地位,并不含有思想艺术方面主流与反主流的对立意义。”①但校园话剧并不能以业余对其进行概括,在专业戏剧院校中开展的校园话剧就带有专业的性质。在《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话剧史稿》《中国百年话剧史述》等话剧专业著作中,也是将“人艺剧专”、“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等专业学院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一般高校的学生剧社都纳入到校园话剧的范畴中。对于中国校园话剧,戏剧专业人士在论及相关问题时并没有专门强调其定义。只是在研究中明确其研究对象是一般高校校园话剧还是专业院校的校园话剧。但其实,校园话剧并不只包括在高校开展的话剧活动。当代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以话剧为主的戏剧活动是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要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
.........
 
二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定义
从校园话剧的研究现状来看,对其整体性的历史研究已有相关学位论文进行过详细研究,比如陈治的《校园戏剧研究》,其主要内容是梳理出学生演剧的发展脉络,研究社会关系中的校园话剧。林可的《论校园戏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建构中的作用》主要是论述校园话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建构所起到的前卫性、教育性和建构性作用。张佳蕾的《当代校园戏剧剖析》同样是对综合类大学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并对校园话剧的未来发展提出问题。另有五篇学位论文主要是对校园话剧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比如文化传播、地域问题、销售以及语文教学。而本文主要是将当代校园话剧放在中国小剧场话剧中讨论其艺术特色以及艺术价值。笔者对搜集到的历史资料研究发现,校园话剧与小剧场不仅有天然的联系,而且是在校园话剧诞生之初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八十年代的校园话剧可以说就是在中国小剧场话剧中得以复兴,而这一部分现目前在有关校园话剧的研究中还没有进行过专项研究。所以,本文将针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小剧场校园话剧复兴原因以及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分析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的艺术特色以及艺术价值,并论及小剧场校园话剧当下发展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小剧场校园话剧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点有用价值。首先,对于要明确中国小剧场话剧的概念。中国小剧场话剧从中国话剧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爱美剧时期,西方小剧场话剧就曾被学生剧社用于探索中国话剧的新出路。比如,洪深领导的南国社。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小剧场话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是在八十年代才正式落根于中国。中国小剧场话剧同西方小剧场话剧发生发展以及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戏剧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戏剧家们首先是学习西方小剧场话剧的形式,利用小型剧场和最少的资源、经费进行话剧改革的探索实践。在戏剧探索热潮中,中国小剧场话剧率先从艺术形式上的探索。《绝对信号》所创新的艺术形式为僵化的话剧观念和传统镜框式舞台带来了新的活力。八十年代的中国话剧本身也处于需要改革之际,所以《绝对信号》的出现迅速得到主流话剧的支持,并由此引发中国话剧的革新。校园话剧也就是在此时受到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影响开始以小剧场的形式逐步重新活跃起来。但在此必须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什么是中国小剧场话剧?世界戏剧史上所说的小剧场运动是源于法国“自由剧场”的实验话剧,随后流行于欧洲、美国、日本的新的话剧演出形式。反商业、反传统、业余化、制作成本低以及演出场地的多样性是西方小剧场话剧的主要艺术特色,西方小剧场话剧运动其目的就是在革新易卜生现实主义戏剧观念,探索戏剧表演形式以及戏剧观念的多重可能性。
.........
 
第一章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的复兴
 
所谓新戏,是相对于中国传统戏曲(也就是旧戏)而言的,新戏就是由西方传入的话剧。“新戏”也称“新剧”、“文明戏”,“文明戏”的称谓是在二十世纪初为了同传统戏曲完全分开而提出的叫法。据剑尘的《四十年来中国话剧的演变》一文说:“文明戏时代——民国三年春起,‘新戏’的名称由被改为‘文明戏’…因为‘新戏’是从文明的欧美输入的戏剧…,和演旧剧的无知识、粗暴、顽固迥异。①“话剧”这一名词是后来才定名的,中国早期话剧就是指从“新戏”到“爱美剧”这期间的中国话剧。中国现代话剧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曹禺的《雷雨》为标志正式形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洪深在《从中国新戏说到话剧》中提出“话剧”这一名词,“话剧是用那成片段的,剧中人的谈话,所组成的戏剧…春柳社的新戏,以及文明戏爱美剧等,都应老实地称为话剧的,…”②而后在田汉、欧阳予倩等人附议下,决定将二十世纪出现的这种新型戏剧命名为“话剧”。虽然洪深等人对话剧的定义在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种不同与传统戏曲的新型戏剧,是在借鉴西方话剧的基础上而创立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话剧样式。
 
第一节 校园话剧的源流校园话剧
作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一环,一直影响着中国话剧的发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话剧走向民众。“校园话剧”起初被称为“学生演剧”,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校园话剧”这一名词才随着“校园文化”、“校园刊物”等称谓一起出现③。中国话剧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人物都是从学生演剧开始进行话剧实践的,如洪深、欧阳予倩、曹禺等人。研究校园话剧的源流就要从学生演剧开始。中国话剧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都会出现校园话剧的身影,学生演剧孕育的中国早期话剧,春柳社等海外留学生的话剧实践以及南开新剧团的话剧实践使中国话剧完整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话剧雏形。“五四”时期新旧戏剧观大讨论,“爱美剧”的发展使话剧走向民众,学生演剧中南国社、戏剧协社等也成为话剧中国化的中坚力量。
........
 
第二节 当代校园话剧在小剧场中复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生演剧开始重新活跃在中国话剧的舞台上。此时期的学生演剧被称之为“校园话剧”。青年学子以其活跃的思维和独特的艺术感受开始对话剧进行探索。校园话剧以小剧场话剧为载体,再一次以先锋的姿态成为中国话剧走出衰败危机的实验地。在彻底革除“左”的错误政治倾向以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正轨。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话剧艺术再一次发扬了紧密联系现实、迅速反应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优势成为宣传“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锋,话剧的创作和演出呈现出喷发之势。在七十年代末期,中国话剧不仅创作热情的高涨,并且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同时期在文学艺术中出现的“伤痕文学”其内容大部分是表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的故事,旨在揭露过往时光中的苦难和悲剧人生,以及对扭曲社会下丑恶的人性和病态社会对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的批判。但不同于“伤痕文学”,此时期的话剧之所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因为其内容表达更多是展现出一种正能量,在内容上表现为大胆的对社会进行批判,以及对人性、生命自由的向往。《于无声处》可谓是其中的典范。这部剧曾获得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的特别嘉奖,在上演时不仅获得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肯定,《文汇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广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对其进行了专门报道。这部剧讲述的是与“天安门事件“有关的故事。而在当时“天安门事件”才刚发生不久,《于无声处》就毫不隐讳的表现了这一事件。剧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解放、冲破禁锢的强烈愿望引发了所有观众的共鸣。#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的艺术价值......... 36
第一节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6
一 审美教育............. 36
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9
第二节 在中国当代话剧中的作用....... 41
一 创新原动力........... 41
二 培养当代话剧人才及观众......... 44
 
第三章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的艺术价值
 
纵观中国小剧场校园话剧的发展历史,校园始终与中国话剧有着不解之缘。小剧场校园话剧从学生演剧时代开始,就推动着中国话剧的发生和发展。虽然小剧场校园话剧因为其业余性与主流话剧区别开,但校园始终是中国话剧的摇篮。小剧场校园话剧因其非功利性的特点能够让其始终保持话剧创新的原动力,并且学生时期的话剧经历使得小剧场校园话剧的创作者和参与者成为主流话剧的潜在观众。同时,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作为在校园中发生的艺术活动,自然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所以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的艺术价值,更为集中的体现在对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第一节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为一种校园精神或者说是校园风气,对于构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对母校的归属感,培养优良校风以及督促学生自我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校园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是体现在育人方面,但这里所说的育人不同于专业职业培训,而是在校园文化氛围中自发、自觉产生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从这一点看,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是最能促进校园文化育人目的实现的校园文化活动。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能够自觉、自发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陶冶性情,并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
 
结语
 
校园话剧从上海教会学校萌芽,在春柳社和南开新剧团的实践中逐步扩大影响,促使中国早期话剧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早在爱美剧期间,陈大悲、宋春舫等人就在学生剧社中实践西方小剧场话剧理论。尤其是田汉所领导的南国社,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可以说校园话剧从诞生之初就是中国小剧场话剧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因为这样校园话剧才能在八十年代成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复兴。小剧场校园话剧曾经作为中国话剧的先锋力量为中国话剧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实践场所,是中国话剧的重要分支,并且曾在社会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众多戏剧专业人士都对小剧场校园话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比如蔡元培、胡适等。同时,一大批从校园话剧走出来的戏剧家对中国话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曹禺、孟京辉等,以至于戏剧届也开始逐步重视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的发展。近几年来,各种大学生戏剧节如火如荼的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官方牵头的高校戏剧联盟。小剧场校园话剧作为中国话剧的一种戏剧类型,继承了中国小剧场主流话剧的先锋性,与中国小剧场主流话剧戏剧思潮相呼应。虽然以现目前小剧场校园话剧的影响力不足以形成戏剧思潮,但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创新原动力。学生的作品虽然略显稚嫩,不具备高水准的专业水平,但这些对于中国话剧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实践是值得主流小剧场话剧乃至大剧场话剧借鉴和思考的。从八十年代至今,小剧场校园话剧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但其中也表现出了不少问题。纵观近几年的大学生戏剧节,在原创作品中依旧是以校园日常生活为主,有深度、有影响力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创作都来自于对名著的改编。从艺术水准上来说,并没有超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探索戏剧”,更没有超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校演剧。同样,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的影响力也远不及二十世纪的小剧场校园话剧。但中国话剧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现实赋予了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重任,要求小剧场校园话剧应该有目标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话剧这门艺术,并且要为主流话剧培养潜在的现代观众。同时,从中国话剧自身发展来说,学院派话剧还肩负着实践探索中国话剧人文精神的重任。所以,小剧场校园话剧要从一种自娱自乐的校园活动转变为能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的艺术活动,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