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20世纪初期海派文学插图中的审美趣味与艺术形式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2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82520033017648
  • 日期:2018-08-1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插图的概念最早是依附于书籍装帧而产生的,在书籍中起到解释说明且装饰的作用。换句话说,早期插图的地位也仅仅只是附属品。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我们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革,由传统的纸质图书转换为电子图书;书中的图文关系也有着新的进一步的思考。文字是客观的,描述语言的,直接进入人的思维,它相对比较形式化,是用来叙述、抒情、评判;而图画则比较主观,通过线条、色彩、构图、这些视觉元素直观的映照这个世界。文字与图形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不同方式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它们的艺术意义,是互相的也是共生的。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具备现代性的大都会,是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地,同时又将西方资本主义的畸形与病态一并吸收过来,都市文化显得五光十色,斑驳陆离。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海派文学”的诞生是必然的。正可以用“百花齐放,风格荟萃”来概括“海派文学”的特征。而依靠海派文学衍生出来的插图不仅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摩登都市男女心灵的骚动同时将大众心理、女性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紧扣心悬。本文将从海派文学插图艺术的角度出发, 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思潮的推波助澜下探讨 20 时期初期插图艺术家们的三种审美情趣:首先从 20 世纪 20 年代海派插图艺术整合出发,探讨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之下,中国设计师的“拿来主义”。在“多元共生”文化面前,部分艺术家们采取一味照搬的“洋为中用”模仿手段。同时受恶性海派文学的影响,致使 20 世纪 20 年代的插图风格偏向官能享乐与声色刺激。整体审美趣味可以用“唯美—颓废”形容。其次,在 30 年代,文学创作形式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积极探索和对艺术形式的刻意求新,将此时文学称之为“良性海派”。受改良后文学的影响,此时插图艺术走向趋势更加偏向都市与生活,符合大众审美。最后,选取 40 年代文学插图的“综合审美”特点进行分析说明。通过研究三个时期不同阶段的审美趣味表达和审美个性,插图创作形式表现与技法特征,不仅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还可以重现当时的洋场百景生活景象。
..........
 
1.2 研究现状
近年来,无论是海派绘画还是海派文学都以日渐成为国际学界,和相关学科相讨论的一个热点,成果堪称丰硕。虽然研究成果得到了各位专家的肯定并取得了质的飞跃进步,但还有一些领域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刻的探索挖掘与发现。比如在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将海派绘画与插图归于一类,或是将海派文学插画的定义混淆。实际上,海派绘画与海派插图它们之间的概念并不可以同一而论,虽然插图的属性归于绘画,但是它们在艺术表达方式、思想内涵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20 世纪初期,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影响,以及市民文化的崛起与兴盛,大多数文学者开始投入文学创作或是插图创作;还有一些文学家们拥有双重身份比如李叔同、鲁迅、叶灵凤、郭建英、张爱玲等,它们不仅进行文学创作同时也为书籍进行装帧设计。而书籍中的插图大多是对其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社会场景大众生活的图解。从这些文学插图中折射出的是这个社会思想观念的演变,文化理念的碰撞,以及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现实生活;可以说,海派文学插图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同时也开启了现代气息之先锋。
.......
 
第 2 章 海派文学插图的社会背景与审美趣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以说,地域环境对文学思潮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比如文学的趋势、文学趣味的选择。海派,就是迎合了市场的需要,同时,它又对旧的模化式经典式这样一些传统审美趣味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冲击、甚至是冲击的有些变形。引起这些冲击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上海这个特殊的地域环境与政治社会背景。
 
2.1 海派文学插图中的“颓废主义”
十九世纪的后半期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进来,西方的文明,商业文明,工业文明也从海上而来。受“西化”影响,多种艺术流派争先恐后涌入中国,比如日本新感觉派,西方未来派、达达主义、表现派等顿时造成中国艺术史上的‘大动荡’。上海现代派作家刘呐欧曾经留学日本,把日本的新感觉派对世界的感觉和对世界的的批判态度,对世界的融入和抗拒的方式介绍到中国来。上海成为了知识分子吸取养分的沃土,这里有时尚、充斥着刺激的视觉感受,也有冒险、有堕落。此时的海派小说为了“商业竞卖”,加上作家对西方“唯美——颓废主义”的偏嗜,绝大多数都可以称之为情欲小说,“把唯美——颓废主义感官化,官能化,或者是说把官能享乐和声色刺激加以‘艺术’的美化,是所有海派唯美——颓废主义者的共性倾向和自觉追求[1]”。因此也可以说,此时的海派文学插图是情欲与肉体的写照。20 世纪初期,一场“新艺术”运动来势汹汹如风卷残云般在中国艺术领域上演一出装饰狂热。在这场运动中,比亚茨莱的作品脱颖而出,尤其是那强烈感的线条,锋芒的笔触激起了中国一批热血青年的满腔热情,他们开始临摹借鉴学习。而这些“比亚迷”们多半来自上海,或者是在上海工作,因此所创作插图深受海派气息影响。搭乘近代媒体的快车,海派插图迅速传播,涌入了大众生活,形象构图迅速模式化,所绘内容也是亦正亦邪,恰巧可以用“唯美至上,唯性至上”所来形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叶灵凤的插图,这个被称之为“东方比亚茨莱”的插画家兼作家。叶灵凤也是为数不多,既写作又亲自绘制插图的海派艺术家之一。这位心高气傲的年轻艺术家饱受西方艺术的洗礼,沉浸在摩登都市的炫彩生活中无法自拔,以至于他被鲁迅批评讽刺为“生吞比亚茨莱,活剥路谷虹儿[2]”。
.........
 
2.2 海派文学插图中的“消费主义”
 
2.2.1 地域环境的影响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环境对文学思潮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比如文学的趋势、文学趣味的选择。上海,其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海派,它以先锋的姿态最先接受西式影响的一个流派,在中国近现代文学领域中它可以说是佼佼者。因此它的文学书籍图像表现形式具有先锋性,开放性,非常活跃,非常热闹,非常有新鲜感。也给我们原有的中国文化增加了许多新奇新鲜的元素,增加了许多值得认真对待认真思考,认真吸收,认真转化的元素,但是它不易转化成经典,或者是说大多部分内容无法和经典相抗衡。海派它是伴随着都市文明而崛起,甚至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有点饥不择食,在这种不经筛选的文化引进之下,图像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充斥着社会的声色感官刺激。
 
2.2.2 郭建英画笔下的摩登尤物
30 年代,上海全面发展建设的黄金时期。它是中国第一个具备现代性的大都会,是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地,同时又将西方资本主义的畸形与病态一并吸收过来,在经济,商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畸形的发展,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上海都市文化是鸦片战争以后所产生的一种繁荣,带着畸形的开放性[3]”。在这急速发展的轨道下,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都市畸形的商业文化所消解,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成为人们行为的催化剂,都市中男女的交往基于及时行乐和金钱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相互隔膜,冷淡疏远。
..........
 
第 3 章 海派文学插图的表现形式与特征....12
3.1 插图中的艺术表现手法........12
3.2 插图中对人物特征刻画技法表现....16
3.2.1 素描阴影表现技法.............16
3.2.2 白描勾勒技法.........17
3.3 插图中对场景刻画技法表现............17
3.3.1 留白表现技法.........18
3.3.2 象征表现技法.........18
第 4 章 海派文学插图审美趣味对当代插画与设计的影响............20
4.1 对当代插画与设计的思考....20
4.2 海派文学插图对当代插画与设计的启示....20
4.3 毕业创作过程以及成果........22
第五章 结论....29#p#分页标题#e#
 
第 4 章 海派文学插图审美趣味对当代插画与设计的影响
 
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受“西化”影响,多种艺术流派争先恐后涌入中国,比如日本新感觉派,西方未来派、达达主义、表现派等顿时造成中国艺术史上的‘大动荡’。因此在海派文学作品中,插图的表现形式也是风格荟萃多种多样。不得不说,海派插图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对当代插图与设计的影响。
 
4.1 对当代插画与设计的思考
 
4.1.1 跟风模仿,遗矢自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大众审美在享受物质生活同时也得到了升华。当代插图艺术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而变得更加多样化,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当然,插图属于平面领域的一部分,其重要地位无可厚非。无论是服饰,食品,或是包装等等,都有他们的身影。但是在今天商业竞争的激流中,设计领域出现了一个共性问题:“模仿”成为了一种常态。造成这样局面,无非是因为受“西化”影响。正如叶灵凤的“拿莱主义”,他的插图在吸收新艺术的同时将比亚茨莱的技法全盘吸收,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土化的特征。在今天,即使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下,我们依然抱着“模仿”的态度,临摹完现代主义去借鉴后现代主义,在这样交叉徘徊的道路上形成了我们独创的“无风格化”体系。这样的局面,势必是我们在平面道路上硕大的绊脚石。插图创作本就是主观性的,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国外插画师的精彩之处但一定不能全然抛弃自我遗矢自我,学会“融合”,吸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
 
结论
 
关于海派文学插图的审美趣味与形式研究,本文以“女性形象”为特征作为切入点,分别从社会背景、插图的表现形式与特征等方面分别进行海派文学作品中的插图审美研究,这样的研究方式不仅可以清楚当时艺术家们的创作思维,也可以给当下设计师提供更多的灵感启示。通过“图”来研究文学家的审美趣味,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当时社会的思想根源。首先,在 20 世纪初期受“西化”影响,西方艺术思潮席卷中国,一批海派新艺术家们手执画笔进行借鉴模仿学习,这里以东方比亚茨莱的叶灵凤为例,他既是绘者同时也是作家。“个性解放”“恋爱自由”成为了他们创作思想的源泉,画面更偏向装饰性,通过女性突出“肉欲”“性征”而展现出追求唯美至上唯性至上的“生活现代性”;之后是上海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黄金时期,郭建英是这个时期插图作品最多且最具有个性的画家,“摩登女郎”成为了他喻说纸醉金迷大上海的媒介。这个时期的女性是时尚的,有着最摩登的装饰,衣着和品位。这一形象与八汽缸跑车、电影、狐步舞、JAZZ(爵士乐)、好莱坞女星、情色、性感混为一谈,汇成一道靓丽的“都市美景”。相对于 30 年代浮生若梦式的摩登都市,40 年代受政治因素影响战胜肆起,人民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生活窘迫,平民阶层崛起,生活归于平淡。插图的表现形式不在只注重形式而是赋予了其生命语言。走向多元化是海派文学插图在现代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前景也是所被期待的,因为海派根源具有超前的现代性特征代表着潮流与时尚,它是其他文化所无法取代的。在未来多远化的趋势下,海派插图可将它的前沿性潮流与时尚和多媒体交互结合,与大众生活方式结合,拓展其发展道路。在进行现代创新再设计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具有其独特性的新形式。中国的传统中有取其不尽的资源和灵感值得设计师们去发现和学习。然而在我们进行再设计时到底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还是为了“生活而艺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设计这条路上继续进行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创新而又不失本的现代性设计,带着这个任务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使海派文学下的插图设计领域熠熠生辉。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