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民歌新古典”的成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我们无法忽视文艺作品对社会、对人的影响,应沿着历史的脉络创作出人民需要、时代需要的作品,以艺术作品感染人、打动人、鼓舞人。我们鼓励不拘于形式求创新,但切莫丢了精神、丢了情、丢了传统的核心,这才是不忘初心不忘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继续坚守初心,深入体味传统,沿着传统的脉络发展创新,以“情”的内在动力自觉主动传承传统文化,发挥“情”的感染力积极弘扬传统文化。
第一章 栾凯与“民歌新古典”
第二节 “民歌新古典”风格成因
一、形成基础
新风格的形成往往与作曲家本人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文化修养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曲家的创作要从现实生活经历中汲取养分,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幼时的传统戏曲熏陶和系统的西方作曲技法学习经历,再加上栾凯本人对电脑音乐的浓厚兴趣,这些都为“民歌新古典”的萌芽和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这些前提条件都是“民歌新古典”风格的形成基础。
二、形成契机
2002 年 10 月栾凯创作的第一部新古典风格大型交响乐《流动的紫禁城》在大型中国时装世界巡演系列活动“盛世中华——流动的紫禁城”中作为配乐,在北京紫禁城午门广场首演,这一展演获得了成功。而后又在两年内在东京、莫斯科、巴黎、中国台北等全球十几个城市进行了规模宏大的巡回展演,演出还进行了面向全球的电视实况转播。向世界展示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世界对于现代化中国和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2006 年 6 月 16 日,栾凯的又一部新古典风格的大型交响乐作品《大羽华裳》在山东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惊艳亮相,随后又接连在各大全国性活动和各大剧场盛演,演出享誉海内外。
这两部大型交响乐作品均具有非常浓郁的新古典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它们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进行了巡演,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追捧。也正是通过这两部作品的巨大成功,栾凯深切的感受到了广大观众内心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热爱,自此栾凯便开始有了创立“民歌新古典”的念头。
第三章 “动心”——“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第一节 “虚实相生”构筑歌词诗美意境——以《富春山居图》为例
上文中已经说过,民歌新古典歌词以经典历史故事或传统文化符号为内容依托,歌词语言优美颇具古典诗词的韵味。歌词语言本身的音乐性,是歌词文本能够与音乐结合成为歌曲的前提。但歌词的作用不止于此,歌词能够引导人的想象,在作品的最终呈现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歌词首先要提供作曲家一个可以谱写的思想,将歌曲的创作者、演唱者带入某种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作品呈现的过程中带给听众无限的遐想,达到歌曲的第二层审美境界——“动心”,当然这要建立在一个好的作品呈现的基础之上。
一、情景交融的诗美意境
在文学作品中,借景抒情是常见的写作手法之一,“景”乃实,“情”乃虚,虚实相生可自然的引起读者的共鸣。古代的诗词多以“景”来表“情”,不会直白的表达情感,情感的表达具有超脱性。这种在虚实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骨、情怀,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审美旨趣体现。“民歌新古典”的每一个作品的歌词都是对这种审美旨趣的传承。
在情景交融的过程中,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被称作“意象”,意境以构成意象的可听、可视、可感的具体形态为基础,通过意象来呈现,是意象所产生的效果。学者朱志荣曾这样解释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表述着整个意象、意象群及其背景,是在意象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的氛围呈现的。但意境不是意象及其背景本身,而是由意象及其背景或意象群及其背景所呈现的效果。”1因此在研究歌词的意境时,要从歌词中的意象出发,结合语境感受意象或意象群及其背景呈现出的审美效果。“民歌新古典”作品的歌词具备“古辞赋”的特点,是诗化的语言,除了韵律、句式等方面以外,“通过歌词意象塑造意境”这一写作手法对歌词“诗化”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民歌新古典”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延续传统脉络发展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以及较发达的日韩等国家同中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随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现今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对于文化软实力愈加重视。在这个呼唤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倡导提升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兴国战略的时代,在这个文化碰撞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华儿女应勇挑重担,探索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道路。多年来,栾凯在不断的探索中,努力走出一条“与时俱进、雅俗共赏”的民族声乐创作之路,以“民歌新古典”“新艺术歌曲”等理念创作的众多作品都深受大众喜爱,盛行于国内外。多年的摸索也让栾凯积累了许多音乐创作方面的心得。栾凯认为“作曲家要学会如何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正确的定位和选择……作曲家只有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作出真正有价值的历史贡献。”1他始终认为,创作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传统是创新创作的基础。这一点运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相关理论来解释也是颇为合适。著名学者刘承华先生曾提出,中国音乐美学理论有在审美判断方面注重互文性而非独创性这一显著特点。在审美方面西方艺术表现出以新为美、奇为美,以个性、锐气为美。中国的审美则不在新奇特异之上,而在沉着、大气、深厚和圆融,在对历史文化信息的涵摄和积淀之中。并且,对互文性的重视并不意味着缺乏创造性,互文性所揭示的道理是:历史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材料,而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才是创作创新的关键。在艺术创造中,做到“新”、“与众不同”并不难,然而要做到“新且有价值”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这就需要借助于传统,运用互文性来支撑自己。有价值的创新不是仅靠“天马行空”的创意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在传统的脉络中延续发展而来。
第二节 体味传统文化以情传承
“民歌新古典”这一新风格的诞生看似巧合,实则必然。在《流动的紫禁城》和《大羽化赏》这两部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作品的巨大成功后,栾凯看到了大众内心深处根植于血液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作为文艺工作者,栾凯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用作品唤醒人们心中深藏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用情感真挚的作品与听者达成共情,既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对人的感染力又赋予了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明朗的五声旋律线条、简约的歌曲结构、现代化的古典风格歌词,既保留了音乐语言的美感和古典诗歌意境与人文情怀,又降低了人们欣赏高雅艺术的门槛,不受繁复的音乐技法和生涩的古文的约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拉近了作品与听众的距离,而直接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以最核心的“情”的传递和感染做到了雅俗共赏。
而要建立起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情,首先要创作者自身做到深入其中、深谙其道,要求作曲家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据了解,栾凯在组织解放军艺术学院作曲培训班时,特意要求在教学方案中加入《民族民间音乐》等相关课程,注重将各地典型的民族风格传统音乐素材传授给学生。他认为创作者应该多向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汲取养分,应该深入生活,在实地考察采风中积累创作素材。而他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些观点。幼时所受到的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早已渗透到栾凯在音乐创作、音乐审美的多个层面,这才让他能够在创作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音乐时得心应手、佳作频出。
结语
栾凯先生以新一代作曲家的情怀与担当倾心打造了“民歌新古典”,让传统焕发新生命,给无数人带去了感动和喜爱。众所周知,“民歌新古典”融合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用新鲜的形式结合古典创新,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捷径,殊不知这其中的内涵深刻。在如今这个迫切鼓励发扬文化自信的时代下,“民歌新古典”的应运而生有其内在因素。“民歌新古典”的创作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内涵,而它之所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传唱,归根结底是其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旨趣,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从上古三代音乐审美意识的萌芽,经历春秋、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发展,乃至近现代中西音乐美学思想的碰撞,中国音乐始终有其历史人文熏陶下的独特审美旨趣和审美崇尚。
在“民歌新古典”所追求的“动听”、“动心”、“化人”这三层创作境界中,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动听”—— “和谐适度”的自然之美;“动心”——“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化人”——“气韵生动”的生命之美。“民歌新古典”不仅仅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它传达的审美内涵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思想的延续。在“民歌新古典”“动听”、“动心”、“化人”这三层审美追求的映照下,歌曲旋律与歌词音调充分融合、歌曲结构与歌词结构充分融合,使得词曲相融相生,协调自然而有规律的发展衍生,集中体现了“和谐适度”的自然之美;情景交融的诗美意境、古韵今唱的诗意时空、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和交相辉映的钢琴伴奏,在虚实之间引发了人们的想象力,牵引着人们的思绪情感,塑造了歌曲延绵不绝的悠长意境;同时,“民歌新古典”的审美追求也对歌唱者的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统筹兼顾的把握作品内在声势,又要声情并茂的彰显作品生命气势。既要依字行腔的唱好每个字句,又要善用润腔技巧把握点滴韵味。从整体到细节,气、势、韵、情缺一不可,方能充分展现作品“气韵生动”的生命之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