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哪里有?本文通过对以往时期经典的古典舞剧作品进行举例分析,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写,这也是舞蹈发展很重要的文化内涵的文字研究,为之后的舞剧文化的创编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文字研究可供参考。舞剧不仅是舞蹈的发展,同时艺术与文化是相生相伴的,两者交融,不断的交叉与变化着的,对舞剧文化研究,不仅是对舞剧编创与文化性的深度分析,同时也是现代舞剧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剧的发展概述
一、 文化之思想传承
(一)传统文化中的神仙“艺术化”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关于神仙、神话的故事与传说,这些故事传说的背后是人类对于美好向往与期望的文化信仰载体与思想寄托。如开天辟地的盘古、尝尽百草的神农、治理洪水的鲧与禹等等,这些故事与传说向我们展示了心怀天下的大爱,为了理想敢于奋斗的坚韧,勇于牺牲舍己为人的善良,顾全大局伟大坚韧的中华精神在这些故事与传说中展示的淋淋尽致。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统治社会下必然存在着阶级斗争,于是在传说与神话又有了反抗暴君的专制。“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书•汤誓》里这两句就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残暴统治者的态度与矛盾。通过虚幻的神话文化来表达人民内心的正义。
漫长岁月的封建社会,对女性与美好爱情婚姻带来的约束与压制越来越重,阶级的沟壑、思想的禁锢、社会的压制,这都让爱情成为逐渐成为了传说的主题。《宝莲灯》的传说有很多的版本,最早记载于唐朝的《广异记》的华岳神女篇。沉香救母最早是在宋元戏文《刘锡沉香太子》(失传),包括元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失传)、明代的《劈华山神香救母》(失传)中都有过提及,完整的传说故事《宝莲灯》故事则是在清代《沉香太子全传》中有所记录。戏剧的文本题材很多都受当时的神话故事传说的影响与改编而成,因此很多戏剧的作品同时也映射着民众们的寄托与期望,如黄梅戏的《天仙配》,取材于天界七仙女和凡人董永的神话爱情故事;各地戏曲都有编排的《白蛇传》,取材于唐宋时期流传的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而川剧的《沉香救母》和京剧的《宝莲灯》便是取材于三圣母与书生及他们的儿子沉香的传说记载,这些故事传说通过戏剧将神话故事进行艺术化表演,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民间文化思想的一种文化承载与精神媒介。在舞剧《宝莲灯》之前,就有三部小型舞剧的成功演出,分别是郑宝云编创的《盗仙草》(白素贞与许仙)、游慧海的《碧莲池畔》(牛郎与织女)和王萍的《刘海戏蟾》(刘海砍樵),这三部舞剧都是取材于传说故事,也有戏曲剧目作为参考,从舞剧的发展来说,他们是对戏曲提炼与创作的试验与探索。在舞剧《宝莲灯》故事情节中不仅有为爱冲破禁锢的勇气,争取婚姻自由的坚韧与不屈,还有不惜一切救母的孝心与真善美的境界。
图 1-1
........................................
第三章 当代古典舞剧的文化动作传承
一、戏曲动作传承
中国戏曲艺术是诗歌、音乐、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传统艺术多种杂糅形成的传统艺术,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艺术文化集大成,流传发展至今。戏曲艺术中有四要点分别是:“唱、念、做、打,”其中“做”与“打”中的传统舞蹈元素最多。“做”指的是身段,“打”是技术技巧。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舞蹈工作者们意识到戏曲的丰富资源后,从戏曲中提取了“做”与“打”为元素。戏曲艺术又有独特的表演“行当”,所谓“行当”就是戏曲中的舞蹈人物分类,根据戏曲的发展将人物的风格进行划分,分别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古典舞发展中主要是对戏曲借鉴与传承的是“旦”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和“生”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在“旦”行里不同女性角色也有着年龄与身份及性格特点之分,其中“正旦(青衣)”多是贤妻良母、或是贞洁烈女,性格宁静文雅、端庄正派的角色,正如《宝莲灯》中三圣母的角色就是“正旦”;“武旦”与“刀马旦”则是侠义英勇、豪迈爽朗的,女将军、英雄的女性角色;“花旦”则是性格活泼、天真开朗的年轻少女的形象;“老旦”则是年长的女性角色,行当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生行”在戏曲中是男性人物的角色类称,在古典舞的学习与借鉴主要是在“小生”与“武生”之间,“小生”是清秀英俊、文质彬彬、风流潇洒的青年或书生;而“武生”则是擅长武艺的战将,或者是用长柄武器,稳重的大将。《宝莲灯》中二郎神一行人的角色就是“武生”行当,刘彦君书生的形象就是“小生”行当。
图 1-6
.............................
第五章 当代古典舞剧的时代发展
一、舞剧的复排与延续
随着时间飞逝,早期的舞剧跟社会产生了沟壑,但是经典的作品永远都是值得反复推敲与回忆的,于是舞蹈工作者们根据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来给经典的舞剧作品进行复排。古典舞剧的发展史上,这三部舞剧的出现不仅在当时是不同流派的创新之作,而且在当时都给古典舞剧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价值与重要意义。因此这三部舞剧在后世一直都被作为经典舞剧作品来传承与温故。对它们的复排不仅有舞蹈发展上的经典回顾与作品传承,更重要的是其文化的复兴与影响。《宝莲灯》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当时的舞蹈困境,给舞剧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可供借鉴和发展的道路。它是从戏曲中提取、加工和创新而来,是对传统舞蹈的重新传承和创新。因此,面临“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个现今的国家政策时,它的重新复排不仅是舞蹈的继承同时也是将文化进行梳理与融合。1959 年《宝莲灯》,这个时候舞蹈还属于萌芽时期,舞剧形式也还不成熟,舞剧的框架是对苏联的全面学习与指导下完成的,舞蹈语汇也是从戏曲中提炼出来,藕断丝连的牵引让这个时候的舞蹈语汇还带着浓重的戏曲影子与程式化,虽然在当时这部舞剧的出现是舞剧发展的创新与传承,但是随着对舞蹈的深度研究与剖析,已经脱离了戏曲,完成独立的建设与发展。《宝莲灯》复排跟首版有保留也有变化,首先在舞蹈人物的语汇上,首版的舞剧中刘彦昌的动作语汇相对而言太弱了,并且动作太多戏曲化,一步一顿的感觉让人总能想到戏曲,它的舞蹈就好像是无休止的在鞠躬敬礼,包括那上前的甩袖,总给人一种下一秒可以唱的错觉。其次,很多情节和故事发展中的衔接也不都顺畅,三圣母和刘彦昌之间的情感路线和情节矛盾冲突的舞蹈语汇都还没有彻底充分的发挥出来,包括舞剧中群体舞蹈的观赏性、难易度都还是偏于稚嫩。比如第一场三圣母和刘彦君的表演过于依靠手势与眼神,没有一段能够抒发情感且烘托氛围的一段双人舞;包括三圣母身旁的四仙女只是陪衬,在舞蹈语汇上略显单薄;还有三圣母拿着长绸舞动的时候,这里应该非常飘逸灵动和美丽的,但是这里的处理双人舞并没有发挥长绸的灵动和飘逸,观众们也无法从这里看到应有的艺术美感和剧情发展。
.................................
二、文化的代表与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丰厚的文化资源下艺术资源更是绚丽多彩,独具东方魅力。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舞蹈的重新建立与发展,舞剧形式的逐渐成熟与熟练,舞剧中所包含的中华文化也随着舞剧的展演展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让观众感受舞剧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并且作为艺术,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一种消遣方式,艺术中的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媒介让更多的人知晓。
《宝莲灯》是中国舞剧上第一部大型的古典舞剧,是追寻传统戏曲中的传统舞蹈为源,根据神话传说改编而成,其中三圣母为婚姻自由做出的抗争,即便违反天条也要和刘彦君在一起,被镇压在华山之下也带着不屈的意志等待着一家人团圆的那一天,还要沉香为救母的决心与一片赤诚之心,这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芸芸众生下的艺术美学与真善美的境界。1959 首演成功后,《宝莲灯》受邀在全国进行巡演,经久不衰,且在国庆十周年的“十大献礼片”中拔得头筹。《宝莲灯》的成功也引来苏联与日本舞蹈艺术家的学习。1959 年,《宝莲灯》拍摄为彩色电影,由天马制片厂制作进行播放;1961 年,《宝莲灯》受邀前往苏联莫斯科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1977 年,电影《宝莲灯》作为名片跟随邓小平前往美国,完美演出播放;1981 年,舞剧《宝莲灯》前往香港参加第九届香港艺术节,成功演出。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它:“外国有《天鹅湖》,我们中国有《宝莲灯》,这证明我们国家短短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部舞剧在中国舞剧史上有深刻的影响,它的成功不仅是民族舞剧的成功开端更是打开了舞剧发展的新道路,给古典舞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幕。
.......................................
结语
中国古典舞剧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丰富是我们创作与研究的瑰宝与海洋,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舞剧之中,如何传承与发扬是舞剧创编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旨在对三个经典的每一步都开创了新的风格与语汇的优秀舞剧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文化传承角度上来研究他们是如何进行传承的 《宝莲灯》、《丝路花雨》、《铜雀伎》都是对不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们的创编之后的深度扩展与教学体系创造了新的舞蹈语汇与风格,给舞剧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多样化发展,也给不同文化的带去了媒介传承,通过舞蹈艺术的演出与传播,将传统文化以艺术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让更多的人通过艺术去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下的艺术瑰宝,也让更多的人喜爱舞蹈,喜爱传统文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设》中提到古典舞,要传承与弘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发展更是在不断的融合与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多年来总结的精华与智慧。敦煌舞系与汉唐舞系的创立是古典舞发展上多样化发展的必然性,古人言“温故而知新”,古典舞剧的发展是现当代的“新艺术”,虽然发展时间很短,但是古典舞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很长的丰富资源,这都是古典舞剧发展的源泉与壮大的土壤,本文通过对以往时期经典的古典舞剧作品进行举例分析,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写,这也是舞蹈发展很重要的文化内涵的文字研究,为之后的舞剧文化的创编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文字研究可供参考。舞剧不仅是舞蹈的发展,同时艺术与文化是相生相伴的,两者交融,不断的交叉与变化着的,对舞剧文化研究,不仅是对舞剧编创与文化性的深度分析,同时也是现代舞剧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通过三部经典与不同文化传承的古典舞作品为例,挖掘其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分析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给之后舞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新道路,且三部舞剧都为古典舞首创了独特的风格与舞蹈语汇,为古典舞的多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