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分析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4
  • 论文字数:43322
  • 论文编号:el2021083106440924200
  • 日期:2021-08-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音乐论文,从艺术历程看,她的歌唱艺术之路是美声唱法到民族声乐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最后形成“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个人风格。早期京剧、合唱、话剧的熏陶使她埋下艺术的种子,美声唱法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根基,后来大量的演出实践以及民族民间的生活和学习让她在声乐上明确了自己的声乐艺术道路。从歌唱形态看,她的唱法保留了美声唱法科学的部分,吸收了戏曲和各民族民间有特色的唱腔,不拘一格,多元并存。她的风格在润腔的灵活运用中得以凸显。她的独特在于对形象成功地塑造,对歌曲细腻地表达,以及对意境的升华,所演唱的作品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她歌唱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等,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实践,还有对音乐执着的追求。她的精神在于对于艺术的态度,始终如一地扎根于人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也是那个时代文艺工作者们的珍贵所在。从艺术标准上看,她的演唱技术、风格把握、声音表现力等方面都达到了她那个时代所能触及的高度,形成了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融合。

.......

 

绪论

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独创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在现代声乐艺术方面存在着多种演唱风格,约定俗成的有四种:美声演唱风格、民族演唱风格、流行演唱风格、原生态演唱风格。⑥此外,在我国歌唱艺术的长期探索与发展实践中,为了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的多样性,有很多歌唱家在歌唱风格的道路上做出了新的探索,比如:美声唱法民族化。杜丽华正是在不断地艺术实践中发展民族声乐,又不完全摒弃美声唱法的精髓,而是在自己的演唱实践中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并根据作品的风格在唱法上做出增省和调整,以此来更好地展现作品,发展民族声乐。因此,在杜丽华的歌唱艺术中,她主要的演唱风格即美声民族化。在下面的章节中,笔者会将她美声民族化的实践应用以及演唱分析做出论述。从上面的研究来看,对于歌唱风格的个案分析主要包括了歌唱家的艺术经历、演唱分析、风格形成的因素、以及对后人的启迪等几个方面。歌唱通过对唱腔、音高、音色、音程、音量、旋律、节奏、表现力等方面,来阐释作品和艺术性地表达情感。⑤歌唱艺术包括了歌唱的语言、歌唱的技巧、歌唱的表现以及歌唱的审美等方面。根据《汉语倒排词典》⑥解释,风格包括两层含义,一指人的风度品格、气度、作风;二指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从艺术创作的视角去理解,风格是指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个性与特色。它也具有主客观两方面的特征,主观方面是艺术家长期艺术实践中的审美追求,客观方面是时代、民族以及艺术体裁对创作的规定性。

.........

 

第一章杜丽华成长经历及艺术成就

 

第一节杜丽华的成长经历
首先,是杜丽华的演唱风格要如何与撒尼族传统的演唱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次,演唱的环境是摄影棚,演唱要适应着影片镜头的转换、衔接形成的结构方法。再次,要怎么用音乐来塑造阿诗玛这个人物,使自己融入到角色当中。杜丽华为此在演唱中用了很多方法,例如《笛歌传情》里运用彝族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手法表示问答的呼应,《惜别》里运用撒尼的哭腔,《大雪压不倒青松》中运用戏曲的方法等。为了融入角色,准确地把握好女主角阿诗玛的情感,除了在唱法上下功夫外,还要在人物的心理上下功夫。例如插曲《惜别》,节奏的快慢分寸、分毫不差的感情拿捏,杜丽华进行了不断地尝试并仔细揣摩。她和胡松华在一个小圈里来回踱步,仔细体会节奏的快慢,判断速度合不合适。为了唱好《回声之歌》,她在上海的一座小楼上,久久地凝望着窗外的夜色,冥思苦想,试图在脑海中寻觅可以与阿诗玛化作回声时相互比拟的情境和心境。以便更好地体会阿诗玛那种要永离人世、永别亲人,同时又交织着那种即将回归自然融入宇宙的欣慰之感。为此,她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睡眠,忘记了一切。《阿诗玛》的配唱对杜丽华在民族音乐上的追求、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情把握上各方面大有裨益。电影虽已成为过去,但音乐还在流传,经典永不消逝。

 

第二节杜丽华的主要艺术成就
杜丽华是云南省歌舞团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表演艺术家”称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常委。她在艺术上严谨认真,呕心沥血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杜丽华代表作品中涉及到了电影配唱、中外民歌、歌剧等。她演唱的单曲有《哈尼姑娘赶街》、《幸福的日子》(傣语)、《姑娘生来爱唱歌》、《红山茶》、《撒尼人明心向红太阳》、《苍山歌声永不落》、《你不要问我是谁》、《唱得百鸟枝头落》、《泼水节想念周总理》、《八小时以外》、《瑞丽江畔栽秧忙》、《美丽的边疆》、《站在高山望家乡》等;配唱的电影包括彝族题材的电影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佤族题材的《孔雀飞来阿佤山》、哈尼族题材的《黑面人》,以及电视剧《深情》、《苏洁》、《过桥情》、《故乡人民忆聂耳》的主题歌;民族歌剧有傣族歌剧《娥并与桑洛》、前苏联阿塞拜疆歌剧《货郎与小姐》以及清唱剧《望夫云》等。为了让自己的演唱更“接地气”,杜丽华积极地深入到民族民间生活。她每次都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认认真真,全心全意地为大家演出,在演出结束后还要对自己的演唱和观众的反应作总结,逐渐清晰如何让自己的演唱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摸索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不是照本宣科,别人怎么唱就跟着怎么唱。
音乐论文范格式
《景颇山上丰收乐》

 

第三章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演唱分析................................................22
第一节音色和音域............................................................................................22
第二节语言语音特征........................................................................................23
第三节润腔........................................................................................................25
第四章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启发及思考............................................44
第一节杜丽华歌唱风格形成的因素................................................................44
第二节对声乐学习者的启迪............................................................................46
结语...........................................................................................................50

......

 

第四章杜丽华美声民族化的启发及思考

 

第一节杜丽华歌唱风格形成的因素
演唱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作品风格,它是通过演唱者对声乐艺术作品演义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涵深刻、准确反映时代或歌唱家个人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内在特性所呈现的表演印记①杜丽华从音乐启蒙到音乐探索的这段时期,处于上世纪40到60年代中叶。从最初的西洋唱法到走民族化声乐的道路,她在歌唱的技术上和形式上做出了新的尝试和转变。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了客观方面还包含主观方面。她对待艺术的态度真诚而严谨,她在艺术追求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专业上刻苦地练习,不断地琢磨歌唱技术技巧,技巧以外,也非常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闲暇时她喜欢多看书来充实自己。因为文学修养影响着一个人对歌词理解的程度,理解的越是深刻就越能掌握好情感表达的分寸,也更加有目的地采用不同的手法来体现作品,而不是只有作品的“躯壳”。古人说“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书固然重要,但光靠书本是不能唱好歌的。歌曲的内涵和灵魂还需要丰富的生活气息,需要切身的感受。风格的多样需要反复的积累与实践。优美的音色需要技术的支撑,刻苦的训练必不可少,尤其是基本功的训练。“个性”之二就是风格。风格的体现主要是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的灵感、依据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艺术实践和文学修养。

 

第二节对声乐学习者的启迪
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一定要注重平时的基本功训练,重视每一条练声曲,尽力去做到声音准确、把握气息的运用、吐字的要求等,树立良好的对声音审美的概念。此外,基础不仅有关于声音技术方面,还有艺术修养方面。只有歌唱技术技巧,想要演绎好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艺术修养也是声乐学习者们平时应予以重视和加强的方面。比如多看国内外的书籍,多涉猎音乐剧、歌剧、话剧,多走进民族民间学习,不断借鉴和吸收多样的艺术形式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修养,提高对艺术的理解。杜丽华的个性就是她把吸收来的各民族文化琢磨透彻再高度凝练成自己的。例如从傣族的歌曲中她吸取了鼻音的哼鸣;彝族的歌曲中吸收了真假声转换;戏曲中吸收了不同的唱腔;美声歌剧中的宣叙调语感等等。然后在演唱中视风格的需要来采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方法。她说道:目前专业的声乐教育有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按同一个审美标准、同一套声乐体系训练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无差别,相似度极高,就是所谓的“千人一声”的现象。实际上“千人一声”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生理特征具有共性,声乐的训练体系也具有共性。那究竟怎样在共性之中突出个性?这是每个声乐学习者要去努力的方向之一。声乐的“个性”之一就是音色。声乐学习者一定要挖掘出自己最优美的音色,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不是去盲目地模仿别人,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音乐论文范文
姑娘生来爱唱歌《》

......

 

结语

 

这对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声乐的发展都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如今民族声乐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也难免会在教育上和学习上面临着同样的历史困境。因此,认真总结老一辈艺术家的经验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后来者提供参考。杜丽华的艺术经验,仍然值得后来者去借鉴和学习。由于笔者学浅才疏,理论经验有限,对杜丽华歌唱艺术风格的研究上还存在不足之处,有的地方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希望各位老师能给本研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对于歌唱风格的具体分析基本包含了润腔的手法以及情感的表达。只是对于润腔的研究手段还都局限于传统的听辨,这给笔者运用其他的辅助手段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关于歌唱艺术风格的概念的界定,笔者梳理如下:歌唱,或唱歌,是指人类通过发声器官产生音乐性声音的过程,与说话相似。歌唱产生的音乐称为声乐。学习者平时在语言语感上要加强训练,比如练台词的基本功。润腔上要仔细琢磨,怎样吐字、何时吐字,怎样收腔、何时收腔,怎样换气、何时换气等细节都要仔细钻研,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体现出自己的风格。一定要对作品的外延及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并写作品分析报告。不光是谱面的分析,还包括谱面背后的创作目的和意义。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技术技巧来体现歌曲的内涵,为何要这么体现,要有依据、有目的,不应是生搬硬套地、随意地来唱歌曲。因为无目的,无思想的演唱难以达到“声入人心”境界。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