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音乐论文,其结论为:巴伦博伊姆的乐句时而浪漫富有诗意,时而热情爽朗,音乐结构的内部有明显的快慢缓和的对步以及强弱对比,突出作品丰富的音乐形象,巴伦博伊姆的音乐风格既有古典主义风格的细腻、规律,又有浪漫主义的热情、冲动。通过对比两位演奏家的版本,笔者得出版本对比的意义:时代的变迁,丰富了我们演绎经典的方式,作为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需要有平衡原作、个性与时代的眼光,兼顾音乐的真实性与创造性、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本文从力度、速度、音色、触键、踏板、乐句、呼吸与情感这几个主要的元素进行分析,在展示两位演奏家的处理风格之后,利用直观可视的图示和客观数据,并融入个人聆听、分析感受,清晰地展现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无疑给我们理解作品、表现作品提供了更多思考方式。巴克豪斯演奏的版本无呈示部再现,而巴伦博伊姆再现了呈示部(关于巴克豪斯为何没有反复呈示部,追其缘由,其一,每一个演奏者对乐谱的理解以及他对乐谱所做出的回应都不一样;其二,可能与演奏者的个人习惯、演奏环境、录音条件相关联),所以巴伦博伊姆的全曲时长比巴克豪斯多了53秒。观察各部分时长,时长差异在9至1秒之间,可得出两个版本的整体速度相差不大。
......
绪论
本作品是笔者毕业汇报音乐会作品之一,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演奏风格与技巧,笔者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一边收集了23个贝多芬奏鸣曲全集演奏的音响版本,进行大量的聆听与观摩。在阅读各种乐评、聆听录音、分析视频之后,选择了两位代表性的演奏版本,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一位是公认的德奥系演奏贝多芬作品的代表巴克豪斯,他以完备的演奏技巧被人们称之为“钢琴狮王”,也是第一个录制发行“贝奏”全集录音的钢琴家(1966年录制);第二位是巴伦博伊姆,评论家公认他对于贝多芬诠释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技术上更是驾轻就熟,他们称“现今健在的钢琴家中,只有布伦德尔能与他的成就比肩”。1巴伦博伊姆是第一个发行“贝奏”全集视频的钢琴家(2006年录制)。仅仅从听觉感受上对比两位钢琴家的演奏,巴克豪斯清楚、朴实、客观,理性中充满了感情,巴伦博伊姆的演奏既忠实于原作,又有其稳中求新的个性。同是德奥系一脉相承,两位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大相径庭,相对而言一个情感饱满,一个内敛控制;一个偏浪漫风格,一个偏古典风格。对于贝多芬这样被认为是“一手伸向古典,一手伸向浪漫”的音乐家.
......
1巴伦博伊姆和巴克豪斯的人物生平与风格特征
1.1“钢琴狮王”——巴克豪斯
毫无疑问,他秉承了典型的德奥学派的演奏风格,注重理性感受。巴克豪斯有惊人的技术天赋,在演奏中却从未出现过一丝炫耀之意,就算是炫技曲目依然保持理性内敛的态度。他一贯追求谱面细节到位,力度控制、乐句处理都做到精细无比。他的音乐思维缜密,层次起伏有致,音乐发展具有内在动力。年轻时的巴克豪斯也曾遭受“音乐机械、枯燥”的批评,在当时浪漫化演奏方式盛行的时代,面对音乐厅中一排又一排的空座,他写道“只要展示一点点炫技的东西,就会让很多毫无思考的听众变为喧闹的乌合之众,这对于一个努力试图通过自身真正价值来站稳脚跟的真诚的艺术家来说当然是很令人沮丧的。”10巴克豪斯始终保持谦逊的演奏态度,一切演奏皆为乐谱内容服务,他更愿意追求简洁自然的演奏方式,发掘音乐的哲理与朴素之美。笔者不禁深思造成差异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演奏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吗?接下来笔者以《G大调奏鸣曲(Op.31No.1)》第一乐章为例,将这两个时隔40年不同经典演奏版本进行对比,从多个角度尝试挖掘作品演绎中存在的多元的可能性,希望通过对比研究他们的演奏版本,对实际演奏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1.2“双面大师”——巴伦博伊姆
巴伦博伊姆录制的“贝奏”抒情性和歌唱性是其钢琴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曾获布鲁克纳奖。他曾说道:“每一首伟大作品都可以有许多种诠释,只要不违背它的精神。”11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艺术态度严谨,音乐风格富有诗意,以浪漫热情服从于古典形式,使形式与内容达到平衡而著称。笔者选择的“贝奏”录音版本是巴伦博伊姆2006年录制DVD版,这是一版理性与直觉结合的范例。晚年他手中的贝多芬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加简约和凝练,把拉美人的热情融入德意志式的冷峻,追求技巧与音乐、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巴伦博伊姆在《生活在音乐中》一书中曾提出:“据个人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合理调配速度,在把握律动节奏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作品形象的节奏去演绎。”12可以得知,比起原谱规定的速度,他更愿意选择适合个人的演奏速度。巴伦博伊姆的音乐思想很丰富,不愿意墨守成规,这并不代表他不忠实原谱,在音乐上,他可能更愿意去追求个性艺术与原作之间的平衡。通过波形图的基本形态可以看到该音乐片段的力度起伏情况。以上蠕虫图,纵坐标代表速度,横坐标代表力度,蠕虫曲线由一个个小圆环构成,随着音乐的进程它的颜色由浅至深。笔者结合音响波形图和蠕虫图可得出以下分析:巴克豪斯整体力度较强,力度数值均匀而集中,可以从“蠕虫”中看出,力度变化的轨迹形态优美,线条平滑,是比较自然的推进方式。巴伦博伊姆在这一部分演奏的力度为从强逐渐过渡到中强。“蠕虫”跨度较长,形态简约。
3《G大调奏鸣曲(Op.31No.1)》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与作品分析.................9
3.1创作背景.........................................................................................................9
3.2作品分析.......................................................................................................10
4演奏版本对比研究..................................................................................................12
4.1整体差异........................................................................................................12
4.2局部差异.......................................................................................................15
4.3关于演奏差异的思考...................................................................................21
5结语..........................................................................................................................23
3.1创作背景.........................................................................................................9
3.2作品分析.......................................................................................................10
4演奏版本对比研究..................................................................................................12
4.1整体差异........................................................................................................12
4.2局部差异.......................................................................................................15
4.3关于演奏差异的思考...................................................................................21
5结语..........................................................................................................................23
.....
4演奏版本对比研究
4.1整体差异
笔者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比两个演奏版本的速度与力度,以期从全局把握两个版本之间的异同。单从听觉上进行全曲对比还不足以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所以笔者借助音频分析软件,将听觉差异化为比较清晰客观的图象和数据。如表格4-1-1,橙色代表当前段落时长最长的版本,绿色代表该段落两个版本的速度差异最大,蓝色代表该段落两个版本的速度差异最小。为了更直观的比较,笔者利用VmusNet音乐可视化分析软件,以频谱波形图来观察两个版本的整体力度的差异。如图所示,振幅越大的波形代表力度越大,波形排得越紧密说明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高从而音高越高,波形稀疏说明音调低沉。波形图便于我们观测音乐整体的大小和分析音乐的动态、响度等问题。黄色的分隔线代表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巴伦博伊姆的演奏版本再现了呈示部,所以他的波形图有五段,巴克豪斯没有再现呈示部,所以第二段再现部分的波形图无法参与版本对比分析。如图所示,两个版本均在呈示部的振动幅度对比明显,音乐层次丰富。从整体上看,巴克豪斯比巴伦博伊姆的力度强一些,比较明显的是再现部,巴克豪斯的纵向线条密集,没有太大的起伏现象。而巴伦博伊姆的起伏现象较为明显,力度变化大、结构内部的力度对比比巴克豪斯明显。
4.2局部差异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大乐段之间的宏观速度和力度变化大小,并不能直接体现具体版本音乐表现力的特点。例如,时长差异较小的呈示部,巴伦博伊姆在呈示部——连接部明显有速度的提升,但在整体时长上巴伦博伊姆却比巴克豪斯长。这要求我们更加细致的对音乐段落内部的特征做具体的分析。从宏观的速度数据和力度图中,很难观察出乐句内部节奏伸缩变化及音符的强弱变化,只有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才能获取更多体现个性化的演奏风格特点。为此,笔者在下文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差异片段,对比速度、力度、音色、触键、乐句的呼吸与情感等音乐元素。表格4-2-1是两个版本各个部分的平均速度值,灰色代表该部平均速度最高的版本。巴伦博伊姆的平均速度值在99.1-141.1之间,巴克豪斯在121.9-135.6之间,可得出巴伦博伊姆的全曲结构的速度弹性较大,巴克豪斯较小。巴伦博伊姆演奏的版本在再现部达到了全曲最高速度值,巴克豪斯在尾声将速度降到全曲最低。呈示部(绿色)是两个版本的平均速度值差异最大的部分,尾声(蓝色)的平均速度值相接近。综合来看,两个版本在再现部和尾声上的速度规划具有相似的看法,而在呈示部和展开部,两个版本的速度规划相差甚远。巴伦博伊姆的呈示部和再现部在速度上有突出的对比,他的呈示部趋于平缓,再现部更为激进,让空气中更加凝聚紧张感和期待感,个人风格特点突出。巴克豪斯的全曲速度趋于平稳,结尾缓缓归于平静,从速度层面来看,巴克豪斯是一个重理性、重思考,但又不拘泥于表面风格、对于音乐作品及内在结构要求严谨、忠实的钢琴家。如上图4-2-2a所示,是两个演奏版本在展开部的自由华彩片段(134-142小节)的波形图和蠕虫图。
.....
5结语
笔者认为,在尊重作品真实性的基础上,演奏者对音乐作品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合适自己的演奏方式。遵循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历史性即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熟悉贝多芬的创作背景,力求将音乐风格真实地再现。时代性即演奏者所处的时代的眼光来观察历史现象,巴克豪斯与巴伦博伊姆音乐的审美与时代观念不同,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历史作品的解释与处理。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作品出现新的解释,由于个人审美与条件不同,在表演者中寻求两者之间的统一,无论是侧重于历史风格或是时代精神都可取,这有利于演奏者艺术个性的发挥。如果这些心血的付出,能够抛砖引玉,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提供有益的参考,笔者将感到非常欣慰。通过以上分析,巴伦博伊姆和巴克豪斯在速度和力度的整体布局上具有相似的看法。在速度上,除展开部外,两个演奏版本在时长上无较大差异;在力度上,巴克豪斯的整体力度更强,巴伦博伊姆在结构内部的强弱对比上较为突出。以上是对这首奏鸣曲中具有力度特点的自由华彩片段的演奏力度分析,接下来,笔者以尾声为例,来分析局部力度之差异:了解作曲家的时代和风格,把握音乐作品的体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忠实原作的基本保证;表演者将每一次的表演作为一次创造的过程,积极参与、具有创造热情,是音乐表演者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