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音乐论文,因此笔者也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包括声音感知的重构、结构张力的重组、纵向组织的重塑、节奏因素的循环性随机性与虚化、景深空间的延展以及科幻电影思维的音乐符号化。这些角度希望可以对创作者的思路上提供一些参考。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音乐艺术领域的探索也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进行着各种各样关于创新的创作实验,试图找寻出真正属于未来的声音。而作为一名在电子音乐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学习者、创作者。由此发展出的音乐写作方式延展出旋律发展、声部对位、和声功能、结构关系以及配器编排等几大角度。创作者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精妙把控,创作出能够达成共识性审美的优秀作品。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浪漫派音乐晚期,随着李斯特、瓦格纳以及马勒等作曲家在创作中的不段深人挖掘,调性和声体系的创作思路似乎走到了极致的尽头
......
绪论
音乐作为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创新之后,当下的创作者急需新的创作方向和思路来为新作品的创作提供指引,使其可以创作出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音乐,这也是创作者的终极目标和梦想。本论文所研究的角度也是目前为止仍然未被其他研究者所涉及的,弥补了关于这一范围相对匮乏的研究状况。当代电子音乐创作领域中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学术型电子音乐的创作,这类作品具有严肃性和学术上的严谨性;二是应用型电子音乐的创作,这类作品的应用属性较为明显,在流行音乐和电影音乐中已经被大量地运用。本文将以此角度为方向和线索,通过案例分析法对若千曲目进行具体的研究。首先是通过相对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如曲式结构,和声、复调以及配器等角度对作品进行阐述,并研究其中的创新特性;其次,将从电子音乐的分析角度进行进一步深度挖掘,如频率、空间、声音材料、声音变型、音色合成与调制技术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技术剖析。最后,综合以上两个主要方面对作品中的多点创新和多样重构进行总结归纳。
.....
第一章关于多点创新与多样重构的概念阐述
第一节哲学浪潮的发展背景
创造和创新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实践通常是建构在一定的哲学观念和由此所产生的方法论之上的,它指导着创作者大胆地进行探索,并鼓励他们在通往未知的道路上进行坚持不懈的尝试。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末的一百年时间内,不断迸发出大量的哲学理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探讨风潮,其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探索流派便是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勇敢地打破已有的陈旧秩序是其哲学观念的核心诉求,通过使用基于分解的概念。将观念、美学和结构意义进行重新组合与革新是其具体的实践思路。其理论在日后逐渐影响并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浪潮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艺术创作领域,解构主义最初在建筑设计业界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与实验,其反传统、反权威的思想方式在建筑设计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而后慢慢又影响到艺术创作的其他领域之中。解构主义在音乐创作领域中也影响了众多创作者,对约翰凯奇、约翰亚当斯以及本文所涉及的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大量的摇滚音乐作品,先锋音乐作品也是解构主义哲学作用于音乐实践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音乐创作的思维革新背景
从西方中世纪时期开始至之后的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作曲家的不断实践之后,音乐作品通过调式和声思维为核心的创作逻辑形成了一套严谨而又“坚固”的体系形态。因此,在20世纪初叶,作曲家勋伯格便提出了全新的无调性创作理论,颠覆性地摧毁了百年来的调式音乐创作传统。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等的批判与解构。3无调性音乐创作体系的核心是通过对调式和声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全面颠覆,使音乐的构建形成全新的组织形态,从一切音高因素围绕着调式调性形成的功能张力为核心,变化为音高因素尽量远离调式调性。虽然这种创作方式至今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是其大胆的创新思维深深地影响到之后的众多创作者。1948年,法国作曲家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所创作的《地铁练习曲》是一个里程碑性的事件,它标志着“电子音乐,这一音乐流派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这首前所未有的惊奇作品完全打破了音乐创作即有的样貌形式和载体。他在无调性音乐的逻辑体系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勇敢地放弃了音级音高这一音乐作品的核心组织材料,而是使用具体的声音素材作为音乐创作的全部材料。
第三章《银翼杀手2049》与《降临》中典型性音乐作品综合技术分析...............12
第一节《Wallace》具象形态到变体形态的延展...............12
第二节《Pilot》弱化动机与音景旋律...................14
第三节《First Encounter》空间描述与简化组织17
第四章《银翼杀手2049》与《降临》创作中的多点创新因素和多样重构特征...............22
第一节声音感知层面...............22
第二节结构张力层面...............22
第三节纵向组织层面...............23
第四节节奏元素层面...............23
第五节空间塑造层面...............24
第六节科幻电影思维的音乐符号化...............24
结语...............25
........
第四章《银翼杀手2049》与《降临》创作中的多点创新因素和多样重构特征
第一节声音感知层面
声音作为音乐作品的客观呈现形态在数千年来的创作实践及听者欣赏习惯中形成了某种惯性,这种惯性影响了我们对音乐作品中声音形态的一般性认知,也形成出对声音的审美习惯及对其普遍性、共识性的观念范式。具体来讲,在人类音乐历史中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大部分时间,器乐声音以及歌唱化的人声是我们对音乐中声音的一般性理解和认知;即使用以上两种元素进行演奏出的声音形态我们称之为音乐。同时,尽管在现代主义兴起之后的音乐创作中大量地尝试了各种新音色的可能性,这些声音形态依然来自于以上的因素的扩展。当电子音乐出现之后,这种音乐声音感知的习惯被完全打破。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声音;以及通过合成与变型所产生出的新的音乐形态成为了音乐声音中的主体元素。如在本文所分析的电子音乐作品中所出现的电子合成器形成的音色;各类噪音化的声音素材;以及通过对具体声音技术变形后的声音变体形态。它们所带来的声音感知的不同,是最为直接、最为明显的层面;这种倩形必然会促使听者形成全新的音乐体验及感受,这也使得创新本身有了实际的效用和意义。那么因此看来,打破声音的感知习惯是一个极具可行性的创新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被继续深人挖掘的方向。
第二节结构张力层面结构
作为音乐作品中的重要维度,具有着逻辑思辨性。作品中的结构段落安排以及细化到乐句、乐节、动机的微分层面都是作者反复思辨安排的结果。尤其是以奏鸣曲为代表的,将结构戏剧化、张力化发展到极致的形态,是结构逻辑性的最经典体现。《First Encounter》中通过简化乐句乐节中的主要元素,淡化并拆散乐句的一般形态;以及《Decyphering》中将结构整体性融淡化的处理。因此结构的逻辑必然性被重新思考,看似感性化的结构处理也可能是一种理性的重组;这些尝试都是对结构重新思考后的成果,同时也为新的创作带来建设性的启发。多声部交响化的创作思路是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成分,无论是多线条复调式的音乐布局思路,还是主调化的旋律伴奏纵向结构,其中各声部都蕴含着丰富的线性形态布局。而电子音乐的创作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多反常规式的创新与重构。从音高的维度上讲,电子音乐完全打破了基于调性和声以及无调性和音的声部组织形态,将音乐材料以频率的层面进行重新组织如《Wallace》和《Decyphering》通过不同频率特质的声音材料进行纵向的堆叠,形成一种更加模糊化的声音融合形态;这种形态也是以往通过器乐形态作为作品载体的作曲家们所追求却无法实现的,但在电子音乐中得到了灵活而有机地运用。
.........
结语
本文对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型应用电子音乐的深度研究,为当下广大音乐研究者、创作者,尤其是电影音乐创作者带来一些启发,为今后的创作实践中能够创作出更有创新性、更有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的作品抛砖引玉通过对《银翼杀手2049》和《降临》两部影片中的配乐进行整理和提炼,笔者发现通过电子音乐创作手段对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进行多点创新与多样重构,是这些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最重要意义。同时,20世纪中叶,音乐创作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简约音乐、偶然音乐¥等诸多流派的创作思想,也开始渗透到具体的创作实践当中,进一步激发出多样化创新与重构的创作潮流。作曲家通过不断对以往创作方式方法中所继承下来的材料因素、横向张力因素、纵向组织因素、以及配器因素和声音因素进行重新的总结归纳与推导;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大胆地解构实验,进而形成很多新的音乐创作成果和前所未有的音乐秩序。汉斯季默、约翰约翰逊以及本杰明沃菲斯齐三位世界级的优秀作曲家通过其不懈的努力和长久的探索为我们带来了《银翼杀手2049》及《降临》这样优秀的电子音乐类型的电影配乐作品,这是我们作为研究者和创作者的一大幸事。笔者希望通过以本文尚浅的研究成果,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促使更多的学界同仁能够进人到关于音乐创新性研究的领域中来,为我们带来更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成果!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