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音乐论文,其大量摘取、选用了多类民族音乐曲调,并经过改写使它们恰当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例如美国民歌《曾祖父》、《再见,老朋特》和墨西哥民歌《绿树枝》、《小耶稣》等。通过管弦乐组曲(《小伙子比利》、《墨西哥沙龙》和《阿巴拉契亚之春》)和朗诵与管弦乐(《林肯肖像》)这两种特殊的音乐体裁形式,将音乐主题与故事情节自由、灵活地表现出来,也将其要创作民族化、大众化音乐的宗旨进行了贯彻。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个性特征鲜明的“跳进音程”、紧密联系音乐内容的和声进行和简单却不平凡的节奏,科普兰将这些“积木”按照自我要求进行严格搭建,最终呈现出一座座带有强烈科普兰特色的音乐建筑产物。在《林肯肖像》中,科普兰大胆采用林肯总统为题,成功塑造了一个既高度概括又声情并茂的总统舞台形象,不仅以此表达了对林肯总统的敬爱和缅怀,也向公众传达了一种对美国民族和历史的认同感,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
........
绪论
笔者相信,对这四首作品的近一步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科普兰、科普兰作品的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作曲家所处的社会背景,同时也能够为国内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本论文除开绪论和结语外,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音乐作品中的通俗性表现,从民间曲调的运用和创作题材与体裁的选择两大方向进行展开。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音乐作品中运用的曲调来源分析,来源包括墨西哥民歌、美国民歌民谣、牛仔曲调、美国传统谷仓舞、宗教歌曲与福斯特作品六种。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四首管弦乐曲的作品内容及运用曲调的具体表现。第四章论述了作品使用的芭蕾舞曲体裁和朗诵加管弦乐体裁。第五章着重于立足总谱的作曲技法分析,主要从结构和技法特征入手,探究作品中使用到的创作手法,包括作曲家旋律风格的重要标志——跳进音程、从各方面加强音乐表现力的和和声进行以及简单却不平凡的节奏。
......
第一章科普兰四首管弦乐曲的创作概况
第一节科普兰的生平与创作分期
从音乐色彩来看,科普兰遵循着“管弦乐技能在于协调基于相互作用的乐器。”21的宗旨,配器十分新颖并不循规蹈矩。他的木管乐柔和秀美,铜管明亮辉煌,音响手法简单纯净,场面宏大辉煌。这种极简又复杂的奇妙碰撞表现出科普兰独特的修辞风格。从曲式结构来看,科普兰较多的受到法国现代音乐结构的影响,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其对传统的古典形式做了改动,结构并不方整对称,且呈现出明显的段落性特点,完全迎合于表现内容,音乐主题也在其中被多次呈现。如《林肯肖像》可分为不间断演奏的三个部分,《小伙子比利》可按故事情节分为七个不断演奏的段落,《阿巴拉契亚之春》也可按照剧情发展分为八个组成部分。这些作曲手法,使得科普兰的作品收放自如,兼具朴实、抒情、宽广、深邃等诸多特质。它们易于理解,有效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风貌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成功地将“美国精神”以音乐的方式展现给世人。
第二节四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与技术特点
其后的一段时期,科普兰除了写作有大量的“戏剧音乐”和“实用音乐”之外,还为音乐厅听众创作了一些无标题的纯音乐,通过这些作品,他不断的精进自己的创作技巧,并实现了自己写作大型交响乐的抱负,但更重要的是,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时代气息不仅受到当时和后世听众的欢迎,而且准确地记录了美国那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随后,科普兰除了写作有大量的“戏剧音乐”和“实用音乐”之外,还为音乐厅听众创作了一些无标题的纯音乐,通过这些作品,他不断的精进自己的创作技巧,并实现了自己写作大型交响乐的抱负,但更重要的是,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时代气息不仅受到当时和后世听众的欢迎,而且准确地记录了美国那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
第三章作品中借用曲调的来源............................................25
第一节《林肯肖像》——叙事歌曲、福斯特歌曲...........................27
第二节《小伙子比利》——美国西部民歌,牛仔歌曲音调...................29
第三节《墨西哥沙龙》——墨西哥民歌...................................33
第四节《阿巴拉契亚之春》——震教派的赞美诗...........................35
第四章四首作品的主题与曲式结构分析....................................37
第一节《林肯肖像》——音乐与朗诵交织的单乐章作品.....................37
第二节《小伙子比利》——连续演奏的自由套曲...........................40
第三节《墨西哥沙龙》——倒装再现的复三部.............................48
第四节《阿巴拉契亚之春》——情节性集成(连缀)曲式...................53
第五章创作技法特征....................................................60
第一节个性特征鲜明的“跳进音程”....................................60
第二节紧密联系音乐内容的和声进行....................................63
第三节简单却不平凡的节奏............................................69
......
第五章创作技法特征
第一节个性鲜明的“跳进音程”
就笔者目前了解情况来看,专家学者们多是对某一音乐领域或某一时期进行总结性研究,但几乎没人针对这几部作品进行深刻剖析。譬如本文所讨论的几首作品,在选用民间曲调的方面,并无研究者对照总谱来认真考证。留下了许多诸如歌曲原谱是怎样的,哪些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部分引用,作曲者做了哪些创作上的改进和创新,有什么含义等等问题,这些笔者将在文中尝试去解决。曲调旋律进行中常可见到四度跳进的身影,且不同方向的四度跳进具有不同作用。其中以上行四度最为突出,这种音型通常具有巩固调性的作用。连续的、不限方向的四度进行还可称为“号角之音”,以开阔、粗犷的音效体现鲜明的号召性与战斗性。
第二节紧密联系音乐内容的和声进行
这种以四、五跳进开始乐曲的手法跳跃昂扬、具有张力,存在于大量调性音乐作品中(无调性音乐中也有,但功能不同),也存在于科普兰的早期作品中。如《钢琴协奏曲》(PianoConcerto,1926)的开始处,三音动机“B-F-E”以小号、长号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出来;《戏剧音乐》(MusicfortheTheatre,1925)第一乐章开始处也以小号呈现出“G-D”的五度上行旋律音程。在“戏剧音乐”时期,这种四、五度音程跳进的手法已成为科普兰最重要也最基础的手法之一。例5—6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段落,包含两个对比主题。第一主题相对活跃,于乐句结束处出现连续进行的同向四度跳进;第二主题较为宽广,也以连续的同向跳进音程组织音乐: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都从连续的四度上行开始,第三句则是连续的四度下行。多次同向跳进音程的使用,不仅使这四个乐句在对比中达到统一,且给音乐带来了发展动力,气势磅礴,使人印象深刻。
.......
结论
阿伦·科普兰是美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对美国专业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纵观他的作品,不仅能探究到20世纪美国音乐发展的进程,还能深切感知到其那颗朴素而又炽热的爱国之心。同《林肯肖像》一样,《小伙子比利》依据美国真实人物——威廉·邦尼的生平事迹创作而成,描绘出一个亦正亦邪、生动鲜活的牛仔大盗形象,旨在通过这种对真实事件的艺术加工引发人民的思考。《墨西哥沙龙》是因作曲家感动于墨西哥人民“于苦难中艰苦斗争”的昂扬精神,依据自己对墨西哥舞厅和沙龙的印象写作而来,是一部具有先驱性的民间风俗题材作品。《阿巴拉契亚之春》作为科普兰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描绘出一对新婚夫妇对即将开展共同生活的既期待又紧张的矛盾心理。通过细腻、安详、热情的音乐描写,唤起听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恩。总体来看,这四首作品中都包含有特殊的音色,且或多或少的使用了民族特色乐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