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这首乐曲是近代以来非常独特且具有代表性的竹笛协奏作品,无论是从旋律上,还是从现代的创作手法上都不同于传统作品,乐曲风格上也独树一帜。打破了传统乐曲的线性旋律,丰富的调式调性的运用,但是又没有脱离竹笛这个乐器的灵魂,立足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创新的非常成功。在演奏技法上也几乎是逼近了竹笛的极限,对于竹笛来说十分困难的连续半音阶演奏,频繁的转调、离调等,都大量的使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就如赵松庭先生所说的:“技巧是表现内容的手段,而手段总是越多越好;风格是逐渐形成的,也是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新的风格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时,它也就成熟了。”3《蝴蝶梦》是近代以来竹笛作品发展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尝试,告诉了大家竹笛的演奏技法是非常丰富的,表现力也是极强的,有大量的手段来表现各种不同的风格。这对演奏者还是作曲家来说,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标志有着古老的竹笛,不仅在当今这个充满变革的社会依然富有生命力,而且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我们的探索。
........
导论
近代以来许多优秀的竹笛作品出现,有取材于民间音乐,展现地方音乐特点的乐曲,还有以展现当时社会精神面貌为主的乐曲,广大的竹笛演奏家们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知识和对竹笛的热爱,在立足于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现代的音乐理论,创作了许多新时期的竹笛作品,不乏反映人民生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佳作,也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的作品。但是当时很少有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不同于以往的竹笛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竹笛爱好者们的演奏水平和欣赏水平逐渐提高,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竹笛作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尝试借鉴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来创作全新的竹笛作品,竹笛协奏曲《蝴蝶梦》的创作是其中的一次积极而成功的尝试。
..........
一、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关迺忠,中国著名指挥家和作曲家,1988年创作笛子协奏曲《蝴蝶梦》。其他作品有交响乐4部、各种乐器之协奏曲23首、大型乐队作品15首、舞剧3部、交响大合唱3部、中小型乐队作品、古典及民间乐曲之改编曲、舞蹈音乐及电影音乐及歌曲等超过百首。早期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1959)、等到香港以后的作品(1986-1990):最初有中乐曲《洪湖随想曲》(1980)、《云南风情》(1982)等;1986年3月起任香港中乐团第二任总监后的主要作品有《:花木兰》序曲(1986)、古琴与乐队《离骚》、《白石道人词意组曲》(1987)、《第一笛子协奏曲》等。任高雄市国乐指挥期间的作品主要有(1990-1994):双千斤板胡协奏曲《山地印象》,中乐《台湾风情》(1991)、唢呐协奏曲《花木兰》(1992)等。1994年移居加拿大之后的作品主要有:《第三交响曲》(中乐,1995)、中乐充曲《普天乐》等。2006年受聘于中国音乐学院,任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指挥。
(二)创作背景
20世纪50-70年代,竹笛独奏曲大都以戏曲和民间音乐为素材,进行改编创作,其中代表作有《早晨》、《二凡》、《三五七》、《喜相逢》、《挂红灯》、《五梆子》,《荫中鸟》、《卖菜》、《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夺丰收喜开镰》等。文革结束后,文化艺术迎来了春天,竹笛艺术的发展也有了空前的活力,大批的竹笛演奏家开始笛曲的创作,如《江汉平原好风光》、《汇流》、《秋湖月夜》、《琅琊神韵》,《南韵》、《行云流水》、《花泣》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佳作。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音乐工作者们都报以饱满的热情,为我国的音乐事业添砖加瓦,特别是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也包括竹笛独奏作品的创作和大量的竹笛协奏曲,如关迺忠先生创作的《蝴蝶梦》,刘文金先生创作的《鹰之恋》,俞逊发、瞿春泉先生共同创作的单乐章笛子协奏曲《汇流》、高为杰先生创作的《别梦》,谭盾先生创作的《竹迹——一根笛子的独白》,唐建平先生创作的《飞歌》,等。专业作曲家的加入,使竹笛作品的创作从简单的改编、移植地方音乐,转变为使用地方音乐中的片段为素材,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突破原有笛曲的创作模式,立足传统进行创新。
.......
一、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2
(一)作者简介..........................2
(二)创作背景..........2
二、《蝴蝶梦》的艺术特点及演奏技法...............4
(一)《蝴蝶梦》曲式和旋律特点分析.............................4
(二)《蝴蝶梦》演奏技法分析................................9
三、关于《蝴蝶梦》的演奏体会.............................11
结语.................13
........
三、关于《蝴蝶梦》的演奏体会
(一)、装饰音的运用
在演奏传统单线条旋律的时候重视装饰音的添加,如北方梆笛多使用“吐”、“滑”、“剁”、“花”、“抹”,南方曲笛为“颤”、“叠”、“赠”、“打”、“振”。利用这些技巧添加装饰音来连接旋律,除了凸显风格之外,对于旋律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演奏听起来更加顺畅。《蝴蝶梦》这首现代音乐作品,采用的是主题动机变化发展的创作手法,是“块状”的,不同于传统竹笛作品几乎都是单线条的旋律布局,所以就涉及到一个演奏习惯上的问题。在演奏上如果过多的使用传统演奏技法,特别是在变化音较多,频繁离调和模进转调的情况下,传统装饰音的添加弱化了其复杂的调式调性,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但是这不代表着抛弃传统演奏技法。在一些主题音乐明确,变化音较少,调性比较稳定的地方可以适当使用。
(二)、气息要求
因为创作手法的原因,旋律的走向会跟传统乐曲差别比较大,所以气息的控制上要求会更高,音程频繁的大跨度跳进非常考验演奏者的气息运用能力。在一些长音上,“气振音”的使用也有别于传统演奏的习惯,多数情况下不使用气振音,以平稳渐弱的平吹代替,偶尔才会在一些地方添加缓慢稀疏的气振音。3、半音阶演奏主要难度还在于大量的半音阶的演奏上面。快速、密集的半音阶很难吹好,因为不仅要注意音准,还要兼顾速度,另外还有音色的统一也很重要,这涉及到了六孔竹笛这件乐器本身的限制。曾由郑济民教授使用改良后的十孔笛首演。用十孔笛来演奏《蝴蝶梦》,半音演奏几乎就无障碍了,不管是音准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手指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影响灵活性和松弛度。张维良先生在2008年于中国音乐学院使用传统的六孔D调笛成功的在舞台上演奏了该乐曲,全曲三个乐章仅有一根竹笛,由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进行协奏。张维良先生的尝试非常成功,使人们又重新对传统六孔笛产生了信心。
..........
参考文献
[1]赵松庭著.《笛艺春秋》[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张维良.《竹笛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1)170-177
[3]萧舒文.20世纪中国笛乐[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09)
[4]张伟.竹笛协奏曲《蝴蝶梦》的分析与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08)
[5]王晓俊.近现代中国竹笛改革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3
[6]胡帅.当代中国笛子的创作与演奏[D].[硕士学位论文].www.zhonghualw.co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6
[7]胡唐俊乔.竹笛演奏技法的源与流[J].音乐时空.2015(04)21-28
[8]胡王晶;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胡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10]胡符译文;希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创作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