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宋代宫廷宴乐音乐表演体制研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20920452418615
  • 日期:2019-01-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古典乐派的风格形成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逐渐消失之中,消融于浪漫乐派风格的逐渐形成之中,经历了巴洛克音乐向早期古典乐派的过度。众多乐派中,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宫廷宴乐华丽多彩,不同时代、不同规格的宴会均有不同的“以乐侑食”宴乐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充实。早在先秦时期宫廷中已经出现了以乐飨宴的风气,到了宋代,宫廷宴飨形成定制。宋代音乐正处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从“中古伎乐”到“近世俗乐”的转型时期。其歌舞大曲的衰落,以及市民音乐从表演内容到表演场合方面的蓬勃发展,都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宋代音乐是中国音乐史学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仍然存在诸多方面问题未得到解决。本人最早对“宋代宴乐”问题的关注源于我研读了刘蓝教授《二十五史音乐志》,发现音乐志中在宫廷雅乐方面进行了大量撰写,而对宴乐方面的记载甚略。注意到宋代宴乐表演在目前音乐史的研究中较少,因而在学习中国音乐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就偏重于宋代的音乐文化。带着这些疑问,本人查阅了大量有关宋代的音乐史料,如《宋史·乐志》、《宋会要辑稿》、《通志》、《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梦溪笔谈》等,发现在宋代宴乐表演体制方面,还有前人尚未充分采用的大量材料,尤其在以宴乐表演体制为切入点的史料运用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学术拓展空间。据此,在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后,笔者与导师共同商定,以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范围界定
关于本文的研究范围,有两个问题需要阐明:第一,因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宋代宴享时使用的音乐表演体制,中国古代音乐学术界中频繁使用“讌乐”、“燕乐”、“宴乐”,故从中选择一个符合本文研究内容的词语来使用。为了更加符合本文的研究内容,本人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了“宴乐”的概念。“宴乐”是指人们在宴飨时演奏的音乐,并与“燕乐”、“讌乐”的多重含义进行比较,其内容更为具体、单一。故本文所研究的“宴乐”,主要是指宋代宫廷宴会中演奏的音乐,其实质是指宋代宫廷宴乐表演的制度。其次,从时间上看,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因南宋的宫廷宴乐表演制度的讨论空间较小。故本文侧重于北宋宫廷宴乐表演制度的研究,选取北宋时期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南宋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宋代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北宋和南宋历经 300 多年的历史。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北宋与南宋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宋在宴乐表演体制上的某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更侧重北宋这一时期。
..........
 
第一章 宴乐表演的溯流探源
 
第一节 “燕乐”、“宴乐”、“ 乐”的争鸣
“宴乐”的含义,指的是宋代宫廷中的歌舞音乐,用于娱乐欣赏、艺术性较强,在宋代的宫廷生活中也称“燕乐”。从广义上说,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中描述:“合胡部者为宴乐。”这是周隋以来宫廷中所用的传统俗乐杂以境内各民族及外来俗乐结合而成的新乐,因应用场合而得名。从狭义上来说乐,它是一个特定的乐部名称,唐十部乐第一部,类似序曲,即唐代杜佑《通典》中所云:“协律郎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制《景云河清歌》,名曰《 乐》,奏之管弦,为诸乐之首①”。但是,使用任何概念都有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代宴乐由于俗乐之演变,其形式不尽相同。“燕乐”一词自周代就有,是周朝天子和诸侯宴请宾客时所使用的音乐。如《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载:“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在周代人的观念中,“燕”即“ ”,也是“宴”或“醼”。“宴乐”是指宴飨时所演奏的音乐。魏晋南北朝,曹植的《宴乐篇》用了多篇记载了散乐百戏,可以说明散乐百戏属于宴乐。隋唐时期,由于胡乐的流行,“燕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唐人对“燕乐”、“宴乐”、“ 乐”等词语有不同的理解,并不能用“燕乐”一词一概论之。在宋代,三词开始出现混用的局面,沈括也明确地对前代音乐进行了分类。显然,在这时“燕乐”己经扩展为宫廷中民间音乐的总称。“ 乐”也在宋人的观念上也渐渐发生变化,并成为隋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的总称。总之,“宴乐”即“燕乐”、“ 乐”,其含义有三方面:首先、作为宋代俗乐或教坊乐的总称;其次、是指在宴飨中演奏的音乐;其三、隋唐十部伎之一。《宋史》曰:“古之飨宴……故宴以礼成,宾以贤序。②宴乐是宋代宫廷音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音乐活动,这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南朝宋王僧虔将相和歌划归宴乐,其《宴乐伎录》辑录大量相和旧曲。后世宴乐,泛指宫廷宴饮、游乐所用之俗乐。
..........
 
第二节 宴乐表演考源
宴乐表演活动具体起源于何时,今人已很难考证。从文献考查来看,“燕乐”一词初见于《周礼》和《诗经》。《周礼·春官·磬师》载:“掌教击磬……教缦乐,燕乐之钟磬。”《诗经·周南·关雎》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琴、瑟、钟、鼓都是宴乐表演时所用的乐器,可见宴乐在《周礼》和《诗经》中已经初具形式。在西周时期,在祭祀仪式中已有音乐表演:“升歌”和“笙入”,入“寝”宴享时表演的节目大都是承袭祭祀的飨礼之乐。随着先秦祭祀仪式的发展,飨燕之乐也较快应用到日常其它饮食生活的礼仪当中,如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往来的宴飨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原用于祭祀仪式的“燕乐”逐渐摆脱神的束缚,并日益趋向安闲合欢、热情奔放的“宴乐”靠拢。
..........
 
第三章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特征.........21
第一节 宫廷宴乐表演中的“排当乐次”...............21
第二节 宫廷宴乐表演中的“分盏奉乐”...............22
一、三盏制................23
二、五盏制................23
三、七盏制................24
四、九盏制................24
本章小结.............24
第四章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的乐制、乐人及乐曲.......25
第一节 教坊宴乐乐制.....25
一、宴乐乐队............25
二、宴乐乐器............29
第二节 宴乐乐人的管理...............30
第三节 宴乐表演中曲调名的记载.............33
一、十八调四十大曲..............33
二、倾杯乐、三台乐..............34
本章小结.............34
第五章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功能及后世之影响.............36
第一节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功能.....36
一、政治功能............36
二、教化功能............37
三、演出功能............37
四、审美功能............38
第二节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的历史影响.......39
一、宴乐表演在辽金两代的延续........39
二、宴乐表演在现存传统音乐中的影响..........41
本章小结.............43
 
第五章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功能及后世之影响
 
第一节 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 音乐文化总是彰显着功能性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宫廷组织活动一部分的宴乐,一种制度化的宴乐有时已经极端地在功能上多样化了,在历史的发展中宴乐在这些文明中变得更加不可分割,它具有自己的价值,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它提供一定美学等级的娱乐,其承担着自己的功能。根据今人的观念,宋代宴乐所发挥的功能可以分为四类:政治功能、教化功能、演出功能和审美功能。宋代宫廷宴乐的政治功能主要是传承和为统治阶级服务。从音乐方面来说,统治者把对它的流传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宋代的皇帝、大臣非常重视音乐,宋太宗、宋仁宗都洞晓音律,既创作雅乐也创作宴乐。宋太宗亲自创作的大小曲以及用旧曲创造新音乐,共创作有三百九十首乐曲。宋仁宗每次创作了度曲,就会让教坊的乐人演奏,其中的五十四曲中经常在各种场合中演奏。在这样一种倡乐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就更加使得新的音乐才会得以保存下来。宋代宫廷宴乐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它为阶级统治而服务。古代读书人主张以礼乐治理天下,音乐既可以歌功颂德,亦可以教化人心,从而维护国泰民安的社会政治环境。因此,宋代宴乐演出,为统治者代言是其不可或缺的功能。#p#分页标题#e#
...........
 
结语
 
本文以“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进行了考证和分析,尽可能地揭示宋代宫廷宴乐表演的原貌。纵观全文,笔者主要有以下结论:首先,在本文的开头简要地解释了“燕乐”、“宴乐”、“ 乐”,关于“燕乐”这一概念的内涵近代诸位专家学者依据掌握材料的多寡及其认识角度之不同,相继发表了一些极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其次,笔者还探讨了古代宴乐表演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宴乐表演主要是源起于远古时期的祭祀仪式,以及宫廷礼仪的需要。其次,通过对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礼仪程式、表演内容、节目安排、组织仪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主要表现为:在礼仪程式方面,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起源于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并且随着等级制度的日益森严,逐步形成了“皇帝——群官”或“皇帝——宰臣——百官”的礼仪程式,因此,一种系统化、制度化的用乐规范形成了。在表演内容方面,宋代宴乐表演内容主要包含百戏和杂剧等;表演的小儿队和女弟子队舞保持歌、舞、乐的结合形式,还运用独奏乐器“琵琶”、“筚篥”、“笙”。在节目安排方面,在进食上是在酒过三巡后才上食物,在正式节目表演之前都有静场这一环节,是以“散乐”来结束整个宴乐表演的;在组织仪式方面,宋代参军色在宴乐演出过程中担任指挥协调的职能。第三,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排当乐次”和“分盏奉乐”,以盏制的形式来完成娱乐和教化的用乐功能。北宋的九盏制用乐程式“皇帝酒——宰臣酒——百官酒”的礼仪依托,日益成为一种抽象而宽松的用乐理念。新兴的民间俗乐形式如小乐器、杂剧,以各种灵活自如的方式,纷纷加入到宫廷宴乐的表演程式中,并成为其主要内容。表演过程中,宫廷宴乐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或偏离传统仪式的侄桔,发展出相对独立的艺术表现品质来。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