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 言
在音乐学习生涯中,会接触到各个时期的作品,每一部作品仿佛都在讲述着风格迥异的故事。对于演奏者来说,不仅是将曲谱中显示的音符准确地演奏出来,而是要真正地走进作品,这也就是演奏者赋予该部作品的新鲜血液,此时的音乐才能变得鲜活。因此我们对一部作品的认识,不应当仅仅停留在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上以及音乐史对其的评价上,更多的是在创作手法、创作背景了解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在作品选择上,我们常常会回避近现代的作品,因为其和声语汇较为复杂,并且音响效果趋于乖张,不符合大众的听觉习惯,那么情绪也就很难揣测。但在弗兰克·马丁该部作品中,他不仅是在作曲技法上凸显了自己的创作能力,而且在音响的设计上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因此在演奏中如何体现出弗兰克·马丁想要展现的独特音响效果,是演奏该部作品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从音乐内容上看来,该部作品不同于传统作品,有时节奏变化多端甚至没有固定节拍,有时音域跨度极大,但是我们抓住类似于巴赫的主题创作,以及模进的音乐发展手法,使我们才能够一步步走进弗兰克·马丁的世界。在知网及国内网站中,目前没有找到关于弗兰克·马丁这首作品的研究以及演奏的视频资料。国外检索到的视频资料有:Lgor Andreev 在 2013 年于华沙演奏,Heinz Hoppaus于 2008 年演奏,以及 Faul Baduaskoda 的演奏版本,他们的演奏都凸显了各自的性格与特色。同时,也仅有少量文章研究关于该部作品。Smith,Gillian Warren 所“FrankMartin’s Eight Preludes for piano:a pedagogical perspective and guide for thedeveloping pianist”他认为这部作品可以称为钢琴学习者以及演奏者的近现代作品的教育指南。GT Collins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写道相较于弗兰克·马丁的其他钢琴独奏音乐领域的其他作品,这部作品具有最高的辨识度和认可度。①这充分体现了弗兰克·马丁在音乐教育理论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影响力。
这部作品每一首不仅在创作技巧上尽显他的独特风格,在演奏上每一首也都有不同的特点以及难点。以上可以看出,对弗兰克·马丁以及他的作品研究的相对缺失,以及极具教育性的特点都展现出该部作品的内涵以及研究的意义所在。对于演奏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支撑,但最重要的还是在演奏过程中,对作品的诠释以及体验。而对于音乐情绪及情感的理解,笔者认为不应当过度的具象,不一定非要将音乐中的某段音乐或者某个形象对应到现实生活中,音乐本身就具有即兴以及不确定的特性。那么作为演奏者应当利用这种不稳定性结合自身的个性,才能演奏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本文通过笔者对于该部作品的分析,以及练习和演奏体验作为主线,结合其他演奏者的视频,和老师的指导进行练习,力图能够做到相对深入地了解以及演奏该部作品。
..........
1 《八首钢琴前奏曲》第Ⅰ首作品及演奏分析
1.1 第Ⅰ首作品分析
1.1.1 传统影响下的现代作品创作
一位作曲家能够名垂千古,除了拥有大量的作品之外,独特的创作风格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西方音乐史上,20 世纪以前属于共性写作时期,每位作曲家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总体都立足于相同的规则进行发散式地创作。而 20 世纪以后的作曲家,都开始将创作重点放在施展个性方面,甚至打破常规,开辟属于自己的完全个性时代,音乐开始拥有了新的形式。但是传统是不可丢弃的土壤,只有掌握好传统的力量,才能创作出成熟的个性作品。弗兰克·马丁就是这样一位立足传统而同时展现个性的作曲家。他 1890 年生于日内瓦,成长条件、文化背景、以及教育环境促使他音乐风格的形成。他虽然生长在日内瓦,因为日内瓦独特的地理位置,弗兰克·马丁在日内瓦接受的是德国的传统课程,其中还包括法国音乐。①因此,他的作品很多带有宗教色彩,创作风格相对保守,但是他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使他的作品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创作音乐作品,一方面是作曲家用于抒发个人情感,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人欣赏。弗兰克·马丁通过学习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法,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方式,使音乐不丧失调性层次感。他在创作该作品时,虽使用了全音音阶、三全音等近现代和声作曲技法,音响听起来较乖张,但他增加了音乐的色彩性、节奏性、以及情绪化的表现,从而减少这种音响给观众带来的距离感。对于弗兰克·马丁的创作来说,巴赫也是他重要的领路人。改编巴赫一方面来说是弗兰克·马丁对巴赫的一种学习与致敬,但同时也是继承与发展。巴赫虽然是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乐器的发展,使他的创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是他却大胆创新,勇于改变,这一点让他与一百多年后的弗兰克·马丁在创作灵感上无比契合。
.........
1.2 演奏技巧分析
弗兰克·马丁虽然是近现代作曲家,追求个性以及创新,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使传统植根于他的内心。不管是对于巴赫的学习以及运用,都体现了弗兰克·马丁对巴赫的尊敬与崇拜。弗兰克·马丁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巴赫”,对于演奏者来讲,权衡传统和现代的度变得很重要,该作品音响效果相对乖张,但是结构以及调性层次还是相对明确的。笔者认为,作者既然拥有如此鲜明的个人风格,应该演奏出作者个性的表现风格,对于作者多次出现的“巴赫式”主题,应该在演奏时重点进行强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尽量还原作者对于致敬巴赫的写作手法。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讲,不应该一味的进行还原,而是应当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尤其是对于近现代作品的学习,不仅要克服晦涩难懂的和声语言,还要在相对古怪的音响中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因此对于理解作者创作的微小的动机才是我们进入近现代作品的切入点。该首作品速度要求为庄板,这也就提示了该曲速度较为缓慢。左手的八度以及右手的和弦营造出了宏伟的管弦乐队的氛围。开头加重音的和弦缺少动力,但却遗留一个音来牵引整段音乐的发展。从表情标记上可以看出,从 f 发展至 B 段情绪出现舒缓,虽然音区在不断攀升,但却没有出现更强的部分,只是到了结尾音乐回归了最初的主题,也回归了最初的情绪。音区的剧烈变化是弗兰克·马丁这部作品最具特点的地方。音区的鲜明对比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同时也是作曲家对于结构的独有设计。从一个较低的音区开始,随着音乐的走向推入一个较高的音区,最终还是回到开始的位置。这样曲线型的走向,也体现了弗兰克·马丁对于音乐发展走向的细腻的设计。这种再现只存在了短短四小节,低音声部也从单音变成八度音程,并且拉宽了低音声部与中音声部的距离,这种巨大的跳跃增加了音乐发展的动力,最终音乐在两个短暂的突强的十六分音符中结束在升 D 大调上。声部间的距离感以及结尾的仓促但不失气魄的结尾,营造出了慷慨激昂的音响效果。该首作品整体情绪较为庄严,作曲家似乎在钢琴上营造出了交响乐队的宏大音响效果,但又不失钢琴对多声部音乐的操控感。
..........
2 《八首钢琴前奏曲》第Ⅳ首作品及演奏分析 ...... 9
2.1 作品结构及“巴赫式”主题 ....... 9
2.2 演奏技巧分析 ........ 11
2.2.1 主题的演奏 ........ 11
2.2.2 踏板的使用 ........... 12
2.2.3 贯穿全曲的跳音 ......... 12
2.2.4 三行谱的演奏 ......... 13
3 作品演奏提示 ..... 14
3.1 理论准备 ..... 14
3.2 练习及背谱 ........ 14
3.3 心态调整 ..... 15
3. 演奏启示
3.1 理论准备
通过对两首前奏曲的结构以及内容的分析,我们依然可以从这样两首现代作品中,清晰的感受到传统的力量。作曲家将自己对巴赫的学习与致敬融入到了音乐当中。他将极具巴赫特点的旋律进行作为主线,并且围绕它进行创作。弗兰克·马丁将“巴赫式”主题用不同形式在各个声部展现,这不仅体现了“巴赫式”主题在该部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提示了演奏者对于“巴赫式”主题的学习是演奏该部作品的关键。对于这两首前奏曲来说,笔者认为重点应该把握的是节奏的律动以及乐句的划分,缺少了节拍地控制使作曲家的创作更加自由,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这使我们更难以把握作曲家的意图以及情感。弗兰克·马丁作为近现代作曲家,不论从创作风格及和声运用上都极具个性,因此我们有时不能用传统的思维对他的作品进行乐句划分及情感分析。例如:在第Ⅳ首前奏曲中,左右手对比相对较为明显,右手的跳音为右手的和弦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左手的跳音应当果断及富有弹性,而右手的和弦更多的是提供音乐的发展方向,乐句的划分也应当根据右手的走向进行划分,除了有连线标记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小节线对乐句进行划分。弗兰克·马丁善于运用节奏以及音区的巨大跳跃来推动及发展音乐。因此音乐的高潮部分常常都会升至较高的音区,这种设计常常带来超出平时演奏习惯的音域范围。这也是给演奏者的另一个挑战,除了大量的练习能够使我们对这些音的位置更加了解之外,还应当跟随音乐的情绪,跟着音域的变化双手也向上攀登或者沉入更低的音域。这样的形式也更能将演奏者带入音乐的情绪当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诠释音乐。#p#分页标题#e#
.........
结 论
艺术总是拥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魅力,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感及不确定性,而音乐作为艺术范畴里一大门类,便将这两种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音乐的神秘感来自于它无法具象,对于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人们总是保持一种探索的热情。而不确定性就来自于演奏者,不同层次的演奏者带来的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听觉感受。对于诠释一部作品,演奏者在一定程度上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演奏者可以完全搁置作曲家的意图而肆意地进行演奏。因此,理论分析就成为了演奏者在学习一部作品时的必经之路。同时理论也为演奏带来了支撑力减少了空洞感。笔者认为,演奏者作为二度创作者,在合理的情况下,应适当的对该首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奏。理论的分析是垫脚石,是为了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升华一部作品,而不是成为了演奏者发挥的枷锁。从一个音乐学习者的角度来讲,我们应当对每一部作品存有敬畏之心,能够尽量去靠近和诠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作为一个演奏者来讲,又应当遵从自己内心对该段音乐的直观感受,结合自身能力对其进行演奏和个性发挥。这种遵守与突破能够达到平衡,才是演奏者的最佳状态。在对弗兰克·马丁《八首钢琴前奏曲》第Ⅰ首和第Ⅳ首的研究过程中,因为可参考的资料较少,以及可以搜索的视频资料有限,所以研究过程中大部分为笔者通过自身学习和演奏的总结与提炼,但对于作曲家的和声和作曲技法分析较少,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着重丰富对于近现代作曲技法的了解,减少对音乐作品学习的局限与盲点。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