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言
沁源境内山壁环绕耸立,押夹着川地纵横交错,地势特征为西北偏高东南倾低。先民们生活繁衍于此,生生不息,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一代一代的人们创造出了多彩的传统文化。因地理环境、语言因素、民俗风尚以及生产生活的影响,沁源境内流传着大量由劳动人民创作的风格独特、绚丽多姿的民歌以及民间乐曲。这些曲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历史长河中有着不断的发展,既体现了山区人民豪迈、强悍、粗犷的气质,又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才能,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感,诉说着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音乐审美也发生着变化,艺术审美呈现出多元化形态。电声乐、流行乐以及现代音乐的冲击,对民间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受其自身内部原因的直接影响,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不断消失的发展现象。近些年政府文化部门非常重视这一现象,逐步加大力度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沁源民歌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对沁源民歌进行系统的研究,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时代被更多的人了解它,喜爱它,学习并研究它,这样的任务对于我们来讲迫在眉睫。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的基础性章节,主要是对沁源民歌的定义、组成进行一个梳理。第二章主要从地理、历史、文化、外来音乐、生产生活五个方面对沁源民歌的形成原因进行详细全面的阐述。第三章主要是从音乐、文学、语言、演唱、伴奏乐器与传播六个方面来分析沁源民歌的特色。通过三个部分的论述,希望能够将沁源民歌丰富的内涵与迷人的魅力呈现给大家。
.........
第一章 沁源民歌概述
1.1 沁源民歌定义
沁源民歌在当地被称为“沁源小调”、“地圪圈秧歌”或“圪圈圈秧歌”,现在的人们习惯中通称为“沁源秧歌”。由此可见,沁源民歌、沁源小调、沁源秧歌,这三者在沁源当地人们的习惯中指同一事物;但这其中涉及到了民歌、小调、秧歌三种体裁概念,为使文章陈述内容清晰,笔者针对这三种体裁,结合沁源民间曲调的概念进行一个辨析式的陈述。传统民歌是指那些产生于人民日常生活场合,从群众中产生并由普通老百姓口耳相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娱乐性的歌曲。传统的民歌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多个体裁种类。小调是民歌体裁中的一种,它指在人们休闲娱乐或轻松劳作中所唱的,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曲折多样的民间歌曲。其艺术形态比较精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易学,易唱1。秧歌,指田间劳作或节庆时所唱的歌曲,也指流行于广大农村,尤其是北方农村的一种民间舞蹈体裁。从民间舞蹈这一层面讲,秧歌或是展现一种舞蹈形式,或是讲述一些故事,自身具有群众性与生活性。沁源秧歌在沁源当地实指在花鼓秧歌和散板秧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民歌小调而发展形成的富有乡土气息的曲牌体地方小剧种,其自身包含故事情节以及锣鼓打击、舞蹈、唱段唱腔等多个形式。而不论是讲述故事情节内容或是进行舞蹈表演,所用的伴唱旋律或伴奏曲牌都是当地的民间小调。现在的人们习惯中把这些唱段、旋律、唱腔称为“沁源小调”或“沁源秧歌”,也就是说在沁源当地人们的日常称呼中,“沁源秧歌”是特指的秧歌剧中所用的唱腔、曲调,而非秧歌剧这一体裁。沁源民歌则是指沁源当地的民间歌曲、曲调,这些曲调被老百姓称为“沁源小调”,而这些曲调被运用到沁源秧歌剧中作为主体旋律素材之后,人们又将“沁源秧歌”变成了这些曲调的代名词。从理论层面讲,这三者之间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通过以上笔者对“沁源民歌”、“沁源小调”、“沁源秧歌”在概念上进行的梳理,结合沁源当地的实际,可以看出这三者在当地指的是同一事物,即沁源当地的民间歌曲。笔者在本文中称之为“沁源民歌”。
..........
1.2 沁源民歌综述
沁源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起始时间无确切的文字记载。山西博物馆《全省馆藏》中记述,沁源出土新石器时期的陶勋、夏代的石磬等乐器遗存,证明在此之前沁源便有音乐活动存在。据现存的地方志万历版本记载:“沁地君子咏歌风雅”,“岁收民自乐”,“陶唐氏之遗风犹存焉”,“元宵节张灯放烟火,各庙宇汇集娼(唱)优赛神”。由此可见,沁源民歌自萌芽、产生、形成、发展至今,已经过久远的历史2。沁源民歌所包含的曲调范围广、品种多,据老人们传说有 360 调,现存搜集整理的有 200 余首。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引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等。代表性曲目有《梳妆台》、《小二姐梦梦》、《拣兰炭》、《游河湾》、《四红四黑》、《卖樱桃》3等等。随着时间的变迁,沁源民歌由最初的简单演唱,逐渐发展成融歌、舞、乐于一体的“花鼓秧歌”、“散板秧歌”,进而发展成二人或多人的对唱、齐唱、表演唱形式。歌词以反映男女爱情、日常生活等内容为主。后又结合故事情节,加进了部分道白以及一些简单的道具与服饰,使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化,这种逐渐向戏曲靠拢的变化,也使得沁源民歌在原本的基础上发展成一种新的地方小戏—“沁源秧歌剧”。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对沁源进行了疯狂侵略的特殊时期,抗日政府组建了“绿茵剧团”,自编自演了《回头看》等多个反映抗日斗争的剧目,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战的志气,也宣传动员了群众对敌斗争的决心。代表性的沁源秧歌剧有《小二黑结婚》、《山妹》、《继往开来》、《众志成城》等。沁源民歌有自身的实用性、多样性、独特性,它既是研究民间音乐的宝库,也是这一特定地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一种真实写照。下面笔者将从其形成原因与艺术特色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
.......
第二章 沁源民歌成因分析
2.1 地理原因
民歌作为一种产生于人类日常生活而又服务于日常生活的特有音乐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形成,与人类所生存区域的地理环境必然存在着联系。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于形成不同地区的传统民歌起着重要的作用,沁源民歌亦是如此。由此,让我们对沁源民歌的地理成因进行研究与分析,看看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在沁源民歌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怎样的作用。沁源位于冈峦耸翠,逶迤起伏、群峰壁立、绵延百里的太岳山脉中部,因沁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其地理位置与沁县、屯留、安泽、古县、霍州、灵石、介休、平遥 8 县(市)毗邻。境内山川纵横,地势地形西北偏高东南偏低;且山峰合拱、林木参天、河流汇集、山高谷深,从毗邻各县看,可谓是鹤立鸡群,也因此在谈论到去周边任何地方时都说成“下”,如“下平遥”、“下沁县”,而周边各县来此地则说“上沁源”。特定的地理环境为人类在这里生存提供了条件,山林、土地、水源,这些先天的条件使得这片土地上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出现了人类的生存活动迹象。先民们在此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他们足不涉外,不事商贾,仅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农耕、放牧、狩猎,直到现在,农耕种植和畜牧养殖在人们的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祖先们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而土生土长的沁源民歌便是先人留给后人无价的精神财富。
..........
第二章 沁源民歌成因分析.............4
2.1 地理原因.....4
2.2 历史原因.....5
2.3 文化原因.....7
2.4 外来音乐原因.........8
2.5 生产生活原因.......13
第三章 沁源民歌特色.......14
3.1 音乐特色...............14
3.2 文学特色...............19
3.3 语言特色...............20
3.4 演唱特色...............21
3.5 伴奏乐器特色.......23
3.6 传播特色...............23
第三章 沁源民歌特色
沁源民歌内容丰富,旋律优美,曲调、句式多种多样,语言表达雅俗共赏,它源于当地人的生活,是以其独特的形式反映沁源人民生活习俗与精神风貌的一本百科书,同时也反映了多种文化交融的深厚内涵。前面的内容中,笔者对其形成原因作了几方面的分析,在这部分内容中,将对沁源民歌本体的音乐特色进行分析研究。#p#分页标题#e#
3.1 音乐特色
调式调性特点 沁源民歌中,宫、商、角、徵、羽五调俱全,徵调式运用最广,其次为宫调式,这两种调式也是沁源民歌中艺术表现力最强的调式。此外,羽调式也比较常见,如《正唱正弹我来了》、《转移》(见谱例 6)。商调式与角调式运用最少,但却别有一般风味,如《闹元宵》(见谱例 7)为商调式,《摸牌》(见谱例9)为角调式,这两首作品在当地的传唱度非常高。调式音阶中,五声、六声、七声调式都有,有的民歌中还呈现出调性游离的特点,如《游河湾》(见谱例 8)。句式结构特点 沁源民歌句式特征多样,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六句式、长短句、多句式结构都有,其中四句式运用最多,两句式较少,在实际的演唱中,人们常会在尾句后加虚词衬字,如“哎嗨呦”,“哎嗨哎嗨呦”诸如此类,再复唱尾句,即俗称的“回板”,这样一来便把三句式变为五句式,四句式变为六句式。沁源民歌中还经常运用多句式的起承转合结构,这类作品别具一格,如《大观灯》、《正唱正弹我来了》(见谱例 10)等。
.......
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脚步突飞猛进,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与物质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呈现出多远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电声乐、流行音乐、外来音乐艺术的大力冲击,对我们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民间艺术、民歌民乐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把祖先留下的音乐精髓传承下来,把我们民族音乐、民族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研究生,应该为沁源民歌以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沁源民歌跟上时代的步伐,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沁源民歌从岁月长河中一步步走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方特色、音乐风格、表演方式以及传播方式,还将在沁源这片土地上继续前行,也定将会产生新时代下的新民歌。沁源民歌是沁源人民长期积累的知识总汇,是各个时代下社会风貌和人民思想情感的结晶,是沁源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更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时代的变迁导致人们的目光逐渐投向了现代音乐艺术,使得沁源民歌与人们的生活似乎渐行渐远。为此,沁源县委县政府、沁源县文化局、沁源县文化馆对沁源民歌的现状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很多措施。沁源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沁源县文化局大力组织开展了以沁源民歌为主打品牌的“文化低保工程”演出,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沁源民歌的普及培训,长期举办沁源民歌免费培训班。值得欣慰的是许多少年儿童报名学习,这使我们看到了沁源民歌的未来。此外,县文化部门还开展了“沁源民歌进校园工程”,在沁源中学、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成立沁源民歌兴趣班,沁源民歌的后继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笔者深知对沁源民歌的学习与研究还远远不够,今所作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从新的角度对沁源民歌的成因与特色进行梳理,给喜爱、学习、研究沁源民歌的学者一个清晰的画面,同时希望更多的人去走进沁源民歌,发现沁源民歌的美,为沁源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