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伊萨伊《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音乐艺术创新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60922023717127
  • 日期:2018-06-0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言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19 世纪是小提琴演奏艺术在近代发展的一个高峰,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以及萨拉萨蒂等一大批优秀的小提琴家通过演奏和作品创作,发展了小提琴演奏艺术。其中,伊萨伊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杰出代表作曲家,在欧洲近代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在演奏上充满个性,在小提琴音乐创作上也显现出很高的资质和才能,共创作有 30 多首作品,其中创作于 1923 年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op.27)充分施展了小提琴技巧所能达到的范围,探索了许多新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充分挖掘了器乐在表现上的潜力,将技巧与极高的审美价值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伊萨伊创作上的个性与演奏风格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小提琴创作及发展,可以说,他为推动现代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 1923 年,是伊萨伊晚期也是其创作风格和手法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因此这首作品能够代表伊萨伊创作的最高成就。2、伊萨伊不仅是作曲家,而且是演奏家,双重身份的优势在于他对乐器的性能和技巧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创作中大胆开创了很多小提琴演奏技巧,对小提琴的表现潜力进行了极大的开发,使得这套奏鸣曲具有非常典型化的小提琴语言,成为近代小提琴历史上的一部重要的作品。3、伊萨伊的创作对 20 世纪以后的小提琴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人们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世纪之交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而举办的。这《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很多演奏家的喜爱和推崇,成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伊萨伊及其作品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Yasye》一书是目前国外出版物中唯一一本专门介绍伊萨伊的专著,对伊萨伊的艺术生涯、社会交往、演奏风格、创作风格、德国音乐界的评价等方面对伊萨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国内对于伊萨伊的介绍资料相对匮乏,目前出版的刊物中大多是译著,且一般都是对伊萨伊的生平、演奏风格等做了简短的分析和介绍,如《小提琴八大名家的演奏——从伊萨伊到梅纽因》(亨利·罗思著 顾连理译)、《古今杰出小提琴家》(J·拉阿本著,廖书同译)等,另外还有一篇学位论文《伊萨伊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研究》(吴佳),分析了六首奏鸣曲与巴赫作品的渊源,作品结构,风格特征,艺术价值等四方面。整体上看,国内外都缺乏对于伊萨伊创作作品的分析研究。因此,本课题拟以伊萨伊《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分析 20世纪初艺术理念对于伊萨伊创作思维的影响,并对作品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从而归纳出伊萨伊六首奏鸣曲的艺术创新。
...........
 
第一章 20 世纪初的艺术时尚与伊萨伊艺术观念的形成
 
1.1 20 世纪初的艺术生长环境
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由于经济、科学技术、社会体制的变化,使得 20 世纪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面貌。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了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而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又导致了新艺术时尚的形成。20 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十九到二十世纪两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法西斯独裁统治等,使得社会动荡,矛盾加剧,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急速发展,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观念。快节奏的生活促进了制造业、大工业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革命化的发展,构成了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新世界,等待着人们去进行探索。大量工厂的出现和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倾向意味着社会已经转型为以工业经济为主,不再依靠农耕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开始涌向大城市,随着生活节奏的贾逵,产生了新的社会观念。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打开了通向更远真理的大门,物理学、天文学、电学等方面的新发明和成果层出不穷,光物理学的实验和新的化学合成方法为画家进一步探索色彩提供了新的技术;视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观赏者观赏心理课题的出现;赫尔姆霍兹《论调感是音乐理论的生理基础》一书,直接启发了德彪西以及其他作曲家探索音乐中基音与泛音、协和音与不协和音之间的关系。进入二十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美社会的都市化、工业化和机械化,引起了社会政治、文化和艺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出现的广告业、娱乐业、信息产业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一些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人类文明是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进步的。
..........
 
1.2 20 世纪初的艺术时尚对伊萨伊创作的影响
欧仁·伊萨伊 1858 年出生于比利时列日,列日作为比利时著名的音乐故乡,拥有着众多优秀的音乐家。伊萨伊从小生活在音乐的氛围中,年幼时跟随维厄当、维尼亚夫斯基等著名的小提琴家学习,继承了他们完美的艺术才能,浪漫的热情经历,辉煌的艺术效果以及富于歌唱性的声音,一家巴黎的报纸曾经对伊萨伊的演奏做如此的评价,说道“伊萨伊先生具有非常宝贵的艺术个性,漂亮的声音,宽广的运弓,良好而热情的风格,他的技巧完全适合于现代演奏”。①伊萨伊 1879—1882 年在比尔斯管弦乐团工作期间,与李斯特、鲁宾斯坦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鲁宾斯坦合作演出格里格的奏鸣曲之后,伊萨伊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而在目睹了伊萨伊成名之后的骄躁后,鲁宾斯坦写信规劝伊萨伊,他希望伊萨伊不要被表现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要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感去演绎作品,不要试图哗众取宠②,伊萨伊将这些话牢记在心,在之后的演出中,他便开始用一个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和艺术,同时这也成为伊萨伊以后一直坚持的演奏美学理念。另外在这一时期,他被意大利的科莱利,维瓦尔第,德国巴赫的伟大创新所吸引,也对室内乐——重奏和奏鸣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这也是之后促使他创作《六首无伴奏奏鸣曲》的其中一个因素所在。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一个名为“Le Cercle des XX”③的演奏团体在比利时出现并成为当时人们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团体在 1983 年改名为“La LibreEsthetique”④,一般大家习惯把它称为“二十俱乐部”。这个团体最初是由画家和雕塑家组成的,他们通过举办展览的方式来引起公众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有印象派画家莫奈。在伊萨伊加入这个团体后,“二十俱乐部”就变成了一个以音乐为主的活动团体。
..........
 
第三章伊萨伊《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艺术创新........39
3.1音乐创作观念的创新...........39
3.1.1崇尚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39
3.1.2追求印象主义的音乐色彩.....41
3.1.3推崇民族主义音乐的个性风格......43
3.2《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音乐要素创新..........46
3.3《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创新............50
3.3.1和弦演奏的创新.........51
3.3.2滑音技法的创新.........51
3.3.3揉弦的创新.....52
3.3.4演奏技法符号的创新...........52
结论伊萨伊小提琴音乐的学术价值......54
4.1拓展了小提琴音乐创作视野.........54
4.2发展了小提琴音乐的新风格.........55
4.3丰富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57
 
第三章 伊萨伊《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艺术创新
 
受 20 世纪初艺术时尚与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伊萨伊《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艺术创新创具体表现在音乐创作理念、音乐作品结构、小提琴演奏技法等方面。
 
3.1 音乐创作观念的创新
新古典主义音乐流派是 20 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的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它主张作曲家要重新认识世界和艺术,音乐不应该反应紊乱的社会,应该坚持“艺术至上”或者保持“中立”的立场,抛弃十九世纪崇尚的艺术观念,尤其是晚期浪漫派极端的表现,“回到古典”中去。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①认为音乐应该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和中立态度,他在 1920 年发表的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中提到他所认为的新古典主义概念,即发扬、选择、运用以前的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成果以坚实而优美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封信实际上也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的宣言书。②新古典主义作为音乐运动真正开始是在1920年,是以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③根据意大利 18 世纪的一位喜剧人物浦契涅拉的传说而创作的舞剧《浦契涅拉》为标志,这部舞剧音乐以意大利 18 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佩格莱西的音乐为基础,有些段落甚至几乎原封不动。1924 年,斯特拉文斯基提出“回到巴赫”的口号,提倡将巴赫时期的曲式逻辑、发展原则与 20 世纪最新的音乐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观点得到普遍响应,很多作曲家开始采用新古典主义语言进行创作。新古典主义流派对伊萨伊创作的影响首先最直观的表现是在作品题目、曲目数量、演奏乐曲、演奏体裁等方面与巴赫《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之间的联系。其次在结构上,新古典主义音乐提倡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如早期的组曲,赋格等,这一特征在伊萨伊奏鸣曲中主要体现在:①第四奏鸣曲运用了类似巴赫时期的古组曲形式。这种古组曲形式是由四种风格化的舞曲为核心构成,即阿拉曼德舞曲(Allemande)——库朗特舞曲(Courante)——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吉格舞曲(Gigue)。伊萨伊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动,使第四奏鸣曲成为由三个乐章构成的组曲,即由阿拉曼德舞曲(Allemande)——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终曲(Finale)构成。②在四乐章的奏鸣曲创作中,基本上沿用了巴赫时期的奏鸣曲创作速度特征,即“慢——快——慢——快”。比如伊萨伊第一奏鸣曲的四个乐章 Grave(庄板)——Fugato(赋格)——Allegretto Poco Scherzoso(诙谐的小快板)——Finale Con Brio(终曲)与巴赫的第一奏鸣曲四个乐章 Adagio(柔板)——Fugue(赋格曲)——Siciliano(西西里舞曲)——Presto(急板)的结构基本相似。③第二奏鸣曲被认为是与巴赫作品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首作品,其第一乐章是名为“着迷”的前奏曲,前奏曲(Prelude)一般是以一个富有特性的曲调或动机作为基础,作自由化的展开。伊萨伊的这首前奏曲在创作特征和创作形式上都延续了巴赫时期的前奏曲特征,即:1、这首前奏曲位于第二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具有引子的意义,同时,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也有利于手指的活动,为之后乐曲的发展做准备;2、这首前奏曲采用了巴赫 E 大调前奏曲的前两小节作为整乐章的基础动机,之后运用自由的、具有个性的旋律来进行发展。#p#分页标题#e#
..........
 
结论
 
伊萨伊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位具有独创性的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首器乐作品,这些器乐作品充分的展示了伊萨伊独特的即兴创作才能,尤其是在晚期,伊萨伊的创作又经历了一次新的飞跃,到达他创作最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也是伊萨伊创作生涯中最杰出的作品就是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伊萨伊的六首奏鸣曲充分发掘了小提琴技巧所能达到的范围,而且是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真正纯熟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表现力结合在一起的一部作品。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谈到伊萨伊时认为伊萨伊的六首奏鸣曲在小提琴领域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开拓了人们在小提琴技术方面的眼界;同时还认为伊萨伊是继帕格尼尼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创新者。①因此,伊萨伊晚期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能够最集中的反映他在创作上的成就。20 世纪的西方艺术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元化和具有创新精神,与以往的古典艺术或者浪漫主义艺术相比,在主题、内容、创作等方面都比之前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从印象主义思潮的爆发开始,对于音乐创作的各种因素的突破便接踵而来。人类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现代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在物质上给人们的精神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人们的眼睛开始延伸到以往没有被注意到的世界,现代艺术家们必然会开始创造,并且选择新的艺术语言去表达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学的影响,尤其是叔本华、尼采等的伟大发现使得艺术家更加关注自身,希望从自己内心深处寻找艺术的源泉。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各种负面影响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观迎面而来,面对这种现实,现代艺术家们开始反对传统,探寻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艺术表现内容,至此,艺术已经成为主观世界的表现,艺术思潮空前繁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各有特点的,也使得艺术呈现多样化的新姿色。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