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山西牧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6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2121301716966
  • 日期:2018-05-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上海论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音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 言
 
《山西牧歌》作为一首借鉴于河曲民歌《三天路程两天到》创作而成的男高音民歌作品,是在传统民歌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作。这首作品是现今作曲家依据传统的山西民歌展开的改编创作,以人民群众熟知的民歌旋律为音乐素材,通过一定的作曲手法将原有的作品进行扩充改编,既保留了原先民歌的地域风味,也增加了其艺术性,为歌者提供了新的歌唱意境。而这样的改编也将一些原本已被人们遗忘的旋律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让这样的传统民间音乐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在制度政策层面上也有了相对完备的制订,各级文化部门在近些年的非遗探索和保护上所做出的一些努力让我们相应的看到了曾经褪色的古老艺术重现在人们视野中。从市集、广场到舞台,光盘 CD、电视比赛和网络视频等传播方式的介入,民间音乐以各种形式在现代社会得到展演,然而诞生于过去社会文化条件下的艺术在当今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未必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保留其原有音乐曲调并结合现代作曲方式,创生的全新曲目成为了一些作曲家的选择。
我们从前面三首对于山西民歌的改编作品来看,这样的歌曲不仅是对于艺术歌曲的补充,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地方民歌作品,同时从这些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上可以看做此不失为对传统音乐传播的一种好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民歌演唱和教学中,对这些作品有着较深的感知和体会。《山西牧歌》是一首具有一定难度的男高音作品,其音乐风格和词曲安排都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特色,在演唱上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对于这首作品的研究尚仅有两篇文章,对于这首歌曲的旋律结构和演唱处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笔者将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挖掘,并以此曲为基点,研究山西民歌改编对弘扬传统音乐、传播民间歌曲的意义所在。
.........
 
第一章 《山西牧歌》的创作特征
 
民歌是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体现,民歌的词曲普遍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山西民歌从古时尧舜起就已有之,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其丰富多样的曲调和万般变化的形式也在经历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洗礼。《山西牧歌》是根据河曲传统民歌改编而来,因此在研究由山西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上,我们首先要对山西民歌有一大致了解。山西民歌可以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地域,分别是晋南、晋北、晋西、晋东、晋中、晋东南和晋西北六个区域。每个片区都有自己相对应区域内的县。其中晋西北包括了忻州市和吕梁市的部分县城,这当中就包括有河曲县。根据《山西民间歌曲集》①的统计数量,河曲县所在的晋西北片区共收录民歌 492 首,占到了全省民歌的 21%。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按照现今可收集到的民歌曲调,其中以河曲县206 首为最多。河曲位于晋西北,根据民歌的三种体裁分类,其中山歌类民歌中数目最多的也是河曲县的“山曲”,共 149 首。可见河曲民歌在山西民歌中占有相当的分量。民歌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口头性的产生方式下带来内容的通俗性和口语化,我们从民歌的歌词中总结出山西民歌所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生活、爱情、婚姻和革命、历史这几类。其中生活类和爱情类居多,在爱情歌曲中,大多是表达思念和盼望。《山西牧歌》的曲调原型是河曲民歌中的山歌类《三天路程两天到》,这是一首反映赶路生活的歌曲,经过作曲家改编后的《山西牧歌》成为了一首牧羊少年对洗衣妹妹表达爱慕之情的爱情歌曲。
歌名是民歌的一种指向性代号,②原版《三天路程两天到》是属于内容名,改编后的《山西牧歌》借用了原先的曲调变成了一首艺术歌曲,即已不存在歌名类型上的分类,词曲作者最先的定名为《牧歌》,后有人根据曲调的来源山西为先以《山西牧歌》定名,向我们展示了这首歌曲明确的风格和内容,即是一首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艺术歌曲。像这样根据传统民歌曲调来创作改编的新民歌曲目,从曲调和衬词的变化上来看笔者也要提及关于民歌的同宗问题。冯光珏在《中国同宗民歌》中对于同宗民歌做出了这样的定义:“是由一首民歌母体,由此地流传至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演变派生出若干子体民歌群落。”①这里所讲的民歌母体包含了歌曲的曲调、唱词、音乐机构和衬词衬腔等音乐因素。以此为基础构成的同宗民歌,其形式是多样的。对于民歌来讲,曲调是最为根本的元素,这也是研究的重点。因民歌的同宗是以曲调为基础的,我们按照原有民歌的曲调来重新进行的改编作品,《山西牧歌》保留了《三天路程两天到》的音乐曲调,进行适当的扩充和变奏,两首歌在歌名、结构、唱词和旋律形态上都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具有同宗民歌在这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特征。作曲家对《三天路程两天到》的曲调借用和扩充改编,为我们打造了一首全新的却不失山西民歌风味的男高音艺术作品。在音乐风格和韵味上都延续了原曲的特点,音乐形态和旋律走向上也贴近于山歌的特点,完整的呈现了山野的美景和对爱情的仰慕。①冯光珏,《中国同宗民歌》,中国文联出版社,199
..........
 
第二章 《山西牧歌》的曲式结构............4
2.1 传统民歌《三天路程两天到》的艺术特征............4
2.2《山西牧歌》的曲式结构....5
2.3《山西牧歌》的词曲特征.....9
2.3.1 歌词特征....9
2.3.2 音乐特征........... 10
第三章 《山西牧歌》的演唱分析..........12
3.1 演唱细节处理....12
3.2 演唱风格掌握....13
第四章 《山西牧歌》的艺术思考..........14 
 
第四章 《山西牧歌》的艺术思考
 
民歌在过去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精神表达,人们借助民歌这样的民间艺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创作、沉淀出了大量的优秀民歌。时代发展下信息化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流行音乐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传统民歌在现代社会的没落正在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传统民歌进行适当的改编和重新演绎是适应人们现代审美情趣下的一种选择。很多著名的歌唱家如阎维文、谭晶等都曾在舞台上演唱过传统的山西民歌,他们选用的是运用现代作曲技法重新编曲的版本,却一样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认可。人们对于传统的热爱仍留存在心里,因此一些作曲家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重新改编创作新的民歌作品,笔者在之前所提到的《桃花红,杏花白》、《亲疙蛋下河洗衣裳》、以及《山西牧歌》等均是这样的歌曲。我们通过对《山西牧歌》的详细分析研究,看到了歌曲中所保留的浓郁山西地方风味,作曲家运用现代作曲手法对原有曲调进行了借鉴,并填以恰当的歌词,使歌曲突破了原有歌曲的简单短小,更富于音乐性和艺术性,对演唱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一首完整的男高音民歌艺术作品。这首歌曲已被划为男高音的十级作品,在艺术院校中是很多教师选作的教学曲目,也是音乐会上经常会听到的歌曲。《山西牧歌》的不断被演唱,不断为人们所熟知,这是一种对山西民间音乐传播的方式之一,也是在新时期对传统民歌改编的尝试,这种方法不再是一味的将传统民歌用传统方式灌输到人们耳里,让人们生硬的去接受并不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音乐形式。艺术家们保留传统中的精华所在,重新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内容更为丰富、表现更为多样、情感更为真切,在经过歌唱家的演绎之后,使得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观众在接受这样的艺术作品时,因更贴近于人们的现代精神需求,人们对这样的歌曲更乐于接受,传唱度就高,这在无形中会推动对原有传统民歌的探索和认识。这类民歌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山西民歌在新时期传播的方式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西民歌的发展,传统并非是不进步,而是在不断的时代发展下保持与时俱进的能力,将民族艺术发扬远大。
.........
 
结 语
 
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韩军在其著书《山西民歌研究》中将新民歌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传统曲调写作新词的歌曲,一种是经过加工改编传统曲调和新编曲调后创作的新民歌。①笔者在这篇论文中所进行分析的歌曲《山西牧歌》是属于后者,按照传统曲调进行新编创作而成的新民歌。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音乐特征、歌词编排等展开的详述分析,我们从中看到了这首歌曲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和魅力,并窥探现今对传统民歌创编的一种新方式。我们所探讨的如何将传统音乐在新时代延续其生命力,继续发挥它的艺术光芒这一问题上,常将关注度放在把传统的老样的艺术置于现代的舞台上让人们欣赏。然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讯息接受能力的加强、讯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新媒体的出现逐步的让信息的淘汰速度日益加快,在猝不及防间很多信息都蜕变为了“落后的信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碰撞,会让一些优秀的传统艺术逐步的失去发展的沃土。然而,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流行音乐中开始有了对于传统民歌的借鉴和运用,作曲家通过对民歌的认识和重新编排,创造出的全新歌曲赋予现代化的编曲形式,音乐上与观众更易达成共鸣。另外的一种表现即是笔者在本文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山西牧歌》,这种在传统民歌基础上,以原有的曲调为基础进行扩充改编的新民歌。通过艺术家的演唱,或者在音乐院校中作为学习的曲目选择,都是在将传统艺术进行更广传播的路径之一。韩军老师说:“民歌总是要随着时代的步伐来发展的,也会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而改变,但她原本的旋律形态和审美意识不会改变。”在《山西牧歌》这样的艺术作品出现的今天,笔者相信对于传统音乐来讲,在保留原真性基础上的适时改变,就像要不断汲取营养才能长大的树木一样,唯有适应时代变化,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并最终赢得发展的广阔舞台。#p#分页标题#e#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