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哪里有?本研究构建了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异常风险模型,即列线图。它是一种基于多因素回归模型,然后对各个影响因素对结局变量影响程度高低进行赋分而创建的可视化图形,使得建立的预测模型更具可读性和使用价值,同时使相关研究从定性走向了定量。
第一章临床药师基于TDM指导万古霉素合理应用的意义
1.4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不限;②纳入的患者均为重症感染患者(APACHE II评分>15分);③试验组为接受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并给予个体化用药指导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为临床药师未进行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指导的住院患者;④试验组收集的血药浓度值为万古霉素的稳态谷浓度,而非峰浓度或给药后立即监测的浓度;⑤用于匹配的临床资料完整;⑥性别、入院科室不限;⑦患者疾病种类不限;⑧万古霉素药敏试验不考虑;⑨患者的药效学和毒性研究不考虑。排除标准:①试验组监测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值为峰值浓度或给药后立即监测的浓度;②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并非用于治疗感染的患者;③患者用于匹配的部分基本信息丢失和/或临床数据不完整;④局部给药的患者;⑤围术期临时预防用药的患者;⑥短期医嘱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⑦间隔一周再次用药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不另算一个研究对象;⑧因经济情况停止用药的患者。
第二章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异常风险模型的构建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研究选取某三甲教学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过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性别不限;②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并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患者;③进行过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④收集数据为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谷浓度,而非峰浓度或给药后立即监测的浓度;⑤住院患者;⑥相关资料信息完整;⑦主要感染类型为呼吸系统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新生儿MRSA感染;⑧万古霉素药敏试验不考虑;⑨患者的药效学和毒性研究不考虑。排除标准:①临床治疗过程中未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感染,而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为峰浓度或给药后立即监测的患者;③非静脉注射给药的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数据收集
依据万古霉素的特点和医院HIS系统病案的实际情况,设计表格和电子数据库收集如下数据:①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②既往史:过敏史、吸烟史、酗酒史;③生命体征: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当日体温;④感染情况:主要感染类型、双重感染;⑤伴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乙肝和结核;⑥住院情况:入院科室、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危重情况、手术及操作次数;
第三章治疗药物监测靶目标的确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依据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某三甲教学医院住院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并进行过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213例患者资料,收集的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yr)、体重(kg)、肌酐清除率(mg/dL)、给药间隔(h)、输注时间(h)、抽样时间(h)、性别、剂量(g)以及万古霉素谷浓度(μg/mL),建立数据库。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均为某三甲教学医院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的住院患者;②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患者;③至少进行过1次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的患者;④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为首次使用万古霉素并在第5次给药前30分钟监测的血药浓度;⑤相关临床资料完整;⑥万古霉素药敏试验不考虑;⑦患者的药效学和毒性研究不考虑。排除标准:①妊娠期的妇女;②万古霉素用于预防感染的患者;③非静脉注射给药的患者;④对万古霉素过敏或有过敏史的患者;⑤万古霉素浓度监测为峰浓度的患者;⑥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方法同第一章。
1.3数据处理
1.3.1数据处理软件及方法
利用JPKD软件(v3.1)通过Bayesian反馈法计算得出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和清除率(clearance,CL)。
2结果
2.1数据收集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213例患者的基本情况符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详细情况如表8。
将患者的相关数据输入JPKD软件后通过Bayesian反馈法得到患者的Vd和CL值,Vd的平均值为50.16±30.05 L,CL平均值为3.38±2.44 L/hr。当MIC=0.5μg/mL时,AUC/MIC=971.73±593.40 h;当MIC=1μg/mL时,AUC/MIC=485.86±296.70 h;当MIC=2μg/mL时,AUC/MIC=242.93±148.35 h;MIC=4μg/mL时,AUC/MIC=121.47±74.18 h。
全文总结
通过PSM法对临床药师干预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临床药师的参与可提高患者的降钙素原达标率,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但由于我院既往临床药师在指导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过程中仅根据谷浓度,而未采用AUC/MIC,导致在本次研究中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时对疗效、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既往有许多研究表明,临床药师在医院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治疗药物进行指导用药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可提高药物疗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本次研究也间接反映了我院临床药师进行TDM的制度不完善以及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我院临床药师指导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流程,本研究建立了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异常风险模型,内部验证结果中AUC值为0.706,敏感度为57.38%,特异度为78.95%;外部验证的AUC值为0.527,敏感度为46.46%,特异度为61.33%,表明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虽预测效果一般,但准确度较高。最后在靶目标的确立中得出AUC/MIC(MIC=0.5μg/mL)>AUC/MIC(MIC=1μg/mL)>谷浓度>AUC/MIC(MIC=2μg/mL)>AUC/MIC(MIC=4μg/mL)。因此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临床药师在指导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利用本研究得到的TDM靶目标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了万古霉素个体化指导流程(图7)。在本研究中对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流程的初步探索可以为其它临床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