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范文在哪里找?中草药目前现有的剂型主要为汤剂、颗粒剂和片剂。与汤剂相比,颗粒剂保留了吸收快的优点,同时稳定性更好,服用量少,较少出现霉变等现象。制备颗粒剂时,常根据中药提取物的吸湿性来选择合适的填充剂,并加入较少量的矫味剂改善提取物的苦涩味,相对于还需加入崩解剂、润滑剂的中药片剂来说辅料用料少,更易崩解,且克服了片剂生产过程中出现裂片、黏冲、松片及花斑等问题,制备工序较少,操作方便,包装简单。此外,颗粒剂服用方便,适用人群广泛。鉴于上述优势,本次课题剂型选择颗粒剂。本文为大家提供了篇关于药学方面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药学论文范文一: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经验方(FDQ)的ND片剂临床前药学探索性研究
本研究以临床经验方肺毒清为基础,按照组分中药研究的思路,应用网络药理学对FDQ复方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得到成分与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分还原,对筛选活性成分组合采用整体动物药效验证,将活性成分组合物AIC作为组分中药开发成新的制剂,进行ND片的部分临床前药学研究工作。以颗粒成型率及其关键物理质量参数(吸湿率、休止角和卡尔系数等)为指标,对ND片中间体颗粒的制备工艺处方进行了研究,确定以乳糖、糊精为填充剂,70%的乙醇作为黏合剂制备颗粒。在此基础上,完成了ND片的制备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研究,并以苦参碱为代表,对其入血成分进行药代研究。并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论如下:1.确定了FDQ复方的有效成分群为: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芦荟大黄素、苦参碱,其在FDQ复方中的含量比例依次为:0.41%,0.01%,1.0%,0.03%和0.07%(w/w),按比例组合成活性成分组合物AIC。结合FDQ复方日服用量为18g生药,AIC的日服用量约为210mg。2.确定了ND片中间体颗粒的制备工艺为:称取AIC原料药粉末、乳糖和糊精(mAIC:m乳糖:m糊精=1:1.25:2),混合15min,使其混合均匀;加入70%乙醇,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60℃烘干,16目筛整粒,即得。3.确定了ND片的制剂工艺为:取原料AIC粉末250g(槲皮素9g、山奈酚2.5g、刺芒柄花素14.25g、芦荟大黄素5.75g、苦参碱218.5g)、乳糖312g,糊精500g,等量递加,混合15min,使其混合均匀;加入70%乙醇,制软材,过14目筛制粒,60℃烘干,整粒。加入31.86g交联羧甲纤维素钠、5.5g硬脂酸镁,混匀,压片(1000片)。4.建立了ND片中间体颗粒的质量标准:物理指纹谱(相似度0.945~0.996,拟定应大于0.900;可压缩性控制参数需满足IPP≥4,IGC≥4)、UV-Vis指纹图谱(相似度0.942~0.974,拟定应大于0.900)、一测多评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近红外定量测定模型较准确。5.建立了ND片的质量标准:处方(槲皮素9g、山奈酚2.5g、刺芒柄花素14.25g、芦荟大黄素5.75g、苦参碱218.5g);制法;性状(橙色到橙红色片,气微,味苦);检查项:外观、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限、硬度;含量测定(每片中素含量不低于5.92mg,山奈酚含量不低于1.68mg,刺芒柄花素含量不低于7.19mg,芦荟大黄素含量不低于2.75mg、苦参碱不低于109.55mg);溶出度(90min时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芦荟大黄素、苦参碱溶出度达到80%);功能与主治(病毒性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及烦燥不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规格(每片重0.60g);贮藏(密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
4研究思路与方法
4.1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FDQ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潜在活性成分探索研究
4.2“成分还原”对FDQ活性成分群组合物研究
4.3潜在活性成分组合物(AIC)药效验证研究
4.4ND片剂制备工艺研究
4.5ND片剂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标准研究
4.6基于苦参碱的AIC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
5技术路线图
6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FDQ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潜在活性成分探索研究
1实验材料
2方法与结果
2.1FDQ有效成分的筛选与分子数据库的构建
2.2疾病相关靶标的筛选
2.3潜在作用靶标的获取
2.4交集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的构建
2.5“成分-疾病靶标”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6GO(基因功能)分析
2.7通路富集分析
2.8肺毒清活性成分群的聚焦
2.9成分-靶点分子对接
3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成分还原”对FDQ活性成分群组合物研究
1实验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配制
2.2供试品溶液制备
2.3色谱条件
2.4结果
3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潜在活性成分组合物(AIC)药效验证研究
1实验材料
2方法与结果
2.1解热实验
2.2止咳
2.3化痰
3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ND片剂制备工艺研究
1实验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2.1ND片剂中间体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1.1AIC相关指标测定预实验
2.1.2ND颗粒制备评价指标与测定方法
2.1.3制剂吸湿剂与填充剂筛选
2.1.4黏合剂种类筛选
2.1.5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ND颗粒成型工艺
2.2ND片剂成型研究
2.2.1润滑剂种类筛选
2.2.2润滑剂用量筛选
2.2.3崩解剂的种类考察
2.2.4崩解剂的用量考察
2.2.5片剂工艺验证
3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ND片剂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标准研究
1实验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2.1ND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1.1ND颗粒的制备
2.1.2ND颗粒性状
2.1.3粒度
2.1.4水分
2.1.5干燥失重
2.1.6验证
2.1.7基于HPLC的ND颗粒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2.1.8ND颗粒的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2.1.9ND颗粒的紫外指纹图谱研究
2.1.10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ND颗粒中五种成分的含量
2.1.11ND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研究
2.2ND片剂质量标准研究
2.2.1检查
2.2.2含量测定
2.2.3溶出度方法建立
3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基于苦参碱的AIC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
1实验材料与仪器
2方法与结果
2.1样品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2.2色谱条件
2.3血浆样品处理
2.4大鼠给药及血液样品采集
2.5方法学验证
2.5.1专属性考察
2.5.2线性及定量限考察
2.5.3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
2.5.4提取回收率与机制效应
2.5.5稳定性考察
2.5.6药代动力学研究
3结论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范文二:基于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的药师能力提升思考
本研究主要包括问卷设计、网络及现场调研、数据分析、拟定建议四个部分,基于现代药学服务理念,立足于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实际,在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临床医疗核心主体-医、护、药、患为研究对象,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需求、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调研共回收医药护患问卷4246份,其中有效问卷4099份,分别为医药护2469份、患者1125份、基地学员505份。根据问卷数据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中药临床药师专业技能有限,人员不足。我国中药临床药师学历普遍较高,但毕业专业以中药学为主,且大多没有经过正规中药临床药师培训而直接从业,缺乏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与思维及临床实践技能,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有限。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师配备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量,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2.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有待加强,缺乏药学药特色。由于中药临床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公众对中药临床药师认知度不足,给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不到位,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较低,中药特色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不足,并且根据地区、医院类型和等级呈现不均衡。3.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认可度高,药学服务需求各有不同。医药护患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需求度高,期望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医疗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医药护患不同主体对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不同,并进一步根据不同科室呈现差异性。4.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方法与模式尚待规范。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刚刚起步,目前培训效果有所显现,学员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个别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有待加强,带教组设置有待规范,培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待丰富,临床实践安排不足,没有突出药学药特色等等,培训方法与模式尚待规范。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研及数据分析、深入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现状及各主体对中药临床药师的现实服务需求、我国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进一步展开关于提升我国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思考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临床中药学学科发展基本情况研究
1临床中药学的起源
2临床中药学学科内涵与特征
3临床中药学教育现状
4临床中药学发展中的问题思考
综述二、中药药学服务临床现状研究
1中药药学服务内容及现状
2中药药学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调研方案设计
第一节构建调研指标框架体系
第二节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调研问卷设计
第二章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
第一节医药护调研结果分析
1医药护的一般情况
2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医药护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4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
5医药护对中药临床药师职业的态度
第二节患者调研结果分析
1患者的一般情况
2患者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认知情况
3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接受情况及满意度
4患者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
第三节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调研结果分析
1学员的一般情况
2基地培训现状
3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4培训需求
5培训能力评估
6培训后工作现状
第四节讨论
第三章提升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的思考
1加强中药临床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2拓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内容
3明确医药护患药学服务需求
4强化中药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范文三:血尿酸浓度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及高尿酸冠心病患者的药学监护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某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及药学监护。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中死亡组尿酸值明显高于非死亡组。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年龄、收缩压、BUN、Cr、GLU与死亡有关。正常尿酸患者中LDL、HDL、BUN、GLU与死亡有关。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年龄与收缩压与高尿酸血症患者死亡有关,但与正常尿酸患者的死亡无关。在非死亡冠心病患者中,BMI、HDL、TC、BUN、GGT、Cr、EF与血尿酸浓度存在关系,并且口服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对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用药合理性及不良反应进行监护,并对一例高尿酸血症伴冠心病的患者案例进行药学监护,建议患者用药方案、出院教育等,引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摘要
ABSTACT
英汉缩略语名称对照
第一章绪论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定义及临床表现
1.2高尿酸血症
1.3药学监护
1.4研究背景与目的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2.1般资料
2.2研究方法
2.3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冠心病患者基本情况
3.2冠心病患者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比较分析
3.3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比较分析
3.4正常尿酸患者中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比较分析
3.5非死亡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比较分析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高尿酸冠心病患者常用药物及药学监护
5.1抗血小板药物的药学监护
5.2他汀类药物的药学监护
5.3高尿酸血症的药学监护
5.3.1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5.3.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5.3.3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食控制
5.4案例分析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范文四:促消化颗粒的药学研究
通过查阅促消化现有的保健食品种类及相关文献,选定山楂、麦芽、莱菔子、陈皮、山药五种药材作为本课题的原药材,这些药材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主要有:(1)促进消化酶产生,促进淀粉分解;(2)促进胃动力,加快小肠推进及胃排空;(3)抗消化性溃疡。本文运用水提法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先进行吸水率试验,在后续确定加水量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取时需加入与吸水率等量的水,避免因药材吸水造成的误差。再以干膏得率和橙皮苷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并进行浓缩和干燥工艺的简单优化,得到如下结果:将五味药材按照相应比例混合均匀后,先加入10倍量水煎煮,滤过,向药渣中加入9倍水继续煎煮,最后一次与第二次相同,均加入9倍量水,每次煎煮3h。将三次煎煮所得滤液合并后于真空条件减压干燥至相对密度为1.12-1.18的稠膏时,转至真空干燥箱(60℃、0.06-0.08MPa)中干燥。中药提取物吸湿性较严重,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常需加入填充剂来降低最终颗粒的吸湿性,同时颗粒剂用温水冲服,因此需要对其口感进行调节。本文以吸湿率为指标确定了以乳糖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作为填充剂,其与药材提取物的比例为1:1.5;再以成型率、休止角、脆碎度和口感为指标,优化乳糖与可溶性淀粉的比例及三种矫味剂的加入量。最终得到制剂工艺为:60g干膏粉末+16g乳糖+24g可溶性淀粉+0.575g甜蜜素+0.375g糖精钠+3.75g柠檬酸,喷以5%PVP-K30的70%乙醇溶液进行制软材,湿颗粒于40℃干燥后,过16目筛整粒即得。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质量标准的建立。对促消化颗粒的性状、水分、粒度、溶化性等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在药典要求范围内;建立了山楂、山药的薄层鉴别方法和橙皮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和橙皮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且两成分在各自的液相条件下精密度、重现性、24h内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表明这两套方法可用于准确测定促消化颗粒中的橙皮苷和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
吸水率试验结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认识与中医药治疗
1.1.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认识
1.1.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
1.2处方选择
1.2.1山楂
1.2.2麦芽
1.2.3莱菔子
1.2.4陈皮
1.2.5山药
1.3剂型选择依据
第2章提取与干燥工艺研究
2.1仪器与试剂
2.2提取工艺试验设计、方法与结果
2.2.1吸水率试验
2.2.2干膏得率测定
2.2.3橙皮苷含量测定
2.2.4单因素考察
2.2.5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试验设计
2.2.6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2.3浓缩及干燥工艺研究
2.3.1浓缩工艺的确定
2.3.2干燥工艺的确定
2.4最佳提取工艺与干燥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2.5小结与讨论
第3章制剂工艺优化
3.1仪器和试剂
3.2颗粒的制备
3.3考察指标
3.3.1性状及口味
3.3.2成型率
3.3.3休止角
3.3.4脆碎度
3.4辅料的筛选
3.4.1填充剂种类的筛选
3.4.2填充剂与提取物比例的筛选
3.4.3润湿剂与黏合剂的筛选
3.4.4矫味剂的筛选
3.4.5响应面法优化制剂工艺试验设计
3.4.6响应面法优化制剂工艺结果
3.5处方的最佳配比及验证
3.6临界相对湿度的考察
3.7结论与小结
第4章质量标准研究
4.1原辅料的质量标准
4.2仪器与试剂
4.3常规检查
4.3.1性状及口味
4.3.2粒度
4.3.3水分
4.3.4溶化性
4.3.5装量差异
4.3.6微生物限度及其他检查
4.4薄层鉴别
4.4.1山楂的薄层鉴别
4.4.2山药的薄层鉴别
4.5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4.5.1液相条件
4.5.2试样制备
4.5.3专属性试验
4.5.4橙皮苷检出限测定
4.5.5橙皮苷线性范围
4.5.6橙皮苷精密度测定
4.5.7橙皮苷重现性测定
4.5.8橙皮苷稳定性测定
4.5.9橙皮苷加样回收率测定
4.5.10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4.6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测定
4.6.1液相条件
4.6.2试样制备
4.6.3专属性试验
4.6.4芥子碱硫氰酸盐检出限测定
4.6.5芥子碱硫氰酸盐线性范围
4.6.6芥子碱硫氰酸盐精密度测定
4.6.7芥子碱硫氰酸盐重现性测定
4.6.8芥子碱硫氰酸盐稳定性测定
4.6.9芥子碱硫氰酸盐加样回收率测定
4.6.10颗粒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测定
4.7小结与结论
第5章初步稳定性研究
5.1检查项目
5.2加速稳定性试验
5.3长期稳定性试验
5.4小结与结论
第6章结论
参考文献
药学论文范文五:复方益眠片的药学研究
失眠在国内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患有失眠症。它有可能直接引起多种心理和身体上的疾病,例如情绪障碍和慢性身体疼痛等。此外,对于工人而言,失眠会使发生事故的风险增高,旷工增加,生产率降低等。因此,由于失眠引起的社会负担相当大。复方益眠片的处方药材为刺五加、人参和灵芝孢子粉,能起到补气护脾、宁心助眠的功能。人参与灵芝孢子粉以全粉的形式入药,刺五加经提取后得干膏粉入药。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将刺五加中具有药理活性成分的紫丁香苷获得率以及干膏重量作提取的参考标准,研究乙醇的浓度及其用量、提取的次数及时间对干膏得重及紫丁香苷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取6倍量60%乙醇溶液,与药材混合后回流2h,重复3次。复方益眠片的成型工艺是通过筛选辅料的种类及其使用量,分析各指标的检测结果,确定最佳成型工艺。将刺五加提取物粉末(96g)与人参粉末(252g)、灵芝孢子粉(252g)混匀,将羧甲基淀粉钠(7.5g)和糖粉(150g)添加其中,搅拌均匀,水为润湿剂制粒,将湿颗粒放入35℃真空烘箱中2小时,整粒。将硬脂酸镁(1%)添加到所获得的干颗粒中,充分混合,压片,得复方益眠片。复方益眠片的硬度、重量差异、脆碎度和崩解时限等检查项,经检测可知,都符合药典规定。处方中的刺五加和人参经薄层鉴别,可在供试品中明显发现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中有一样的斑点,且在阴性样品中没有发现此类斑点,能够准确鉴别这两种药材。通过采用HPLC测定复方益眠片中的紫丁香苷和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确定每片复方益眠片中紫丁香苷的含量不得低于0.70mg,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分别不得低于0.90mg、0.45mg、0.95mg,并考察了紫丁香苷和人参皂苷的方法学,且方法学检测所得结果均满足药典规定。此外,对复方益眠片的稳定性开展了初步研究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复方益眠片的稳定性良好。本文建立了复方益眠片的成型工艺,完成了其质量标准体系。成型工艺容易掌握,重现性好,其质量标准体系能准确地定性鉴别出本片剂中的刺五加和人参,并对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正确测定,为本片剂以后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给予基本的实验依据。
响应面试试验方案及结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失眠的原因及危害
1.1.2助眠药物的研究现状
1.2文献综述
1.2.1刺五加的研究进展
1.2.2人参的研究进展
1.2.3灵芝孢子粉的研究进展
第2章复方益眠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2.1处方组成
2.2制备工艺研究
2.2.1提取方法的选择
2.2.2制备工艺路线
2.3仪器与材料
2.4实验内容
2.4.1正交样品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2.4.2正交试验
2.4.3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2.5处方确定
2.6工艺流程
第3章复方益眠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3.1仪器与材料
3.2质量检查项
3.2.1重量差异检查
3.2.2崩解时限检查
3.2.3微生物限度检查
3.3薄层鉴别
3.3.1复方益眠片中人参的薄层鉴别
3.3.2复方益眠片中刺五加的薄层鉴别
3.3.3复方益眠片中灵芝孢子粉的薄层鉴别
3.4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
3.4.1色谱条件
3.4.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3.4.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4.4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3.4.5方法学考察
3.5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
3.5.1色谱条件
3.5.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3.5.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5.4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3.5.5方法学考察
第4章复方益眠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4.1仪器与材料
4.2检查项目
4.2.1性状
4.2.2水分
4.2.3脆碎度
4.2.4崩解时限
4.2.5含量
4.3方法与结果
4.3.1加速试验
4.3.2长期试验
4.4小结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