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父母养育压力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教养方式和消极情绪性的作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5696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3-06-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学前教育论文哪里有?本研究在中介模型的基础上还考察了幼儿气质的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发现消极情绪性在母亲养育压力通过权威型教养影响幼儿的社会能力这一路径的后半段上起调节作用。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文献综述

1.1社会能力综述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面对日渐更新的社会,如何保持正常心态以适应社会是当前个体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而社会能力作为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就显得更为重要。社会能力对社会适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儿童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职业成就息息相关。近年来,研究者们大多将目光聚焦于儿童社会适应不良问题,而作为社会适应积极方面的社会能力却鲜有人问津。由于幼儿期社会化是个体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基石之一,对个体未来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Eisenberg,Fabes,&Spinrad,2006)。因此,本研究拟从幼儿社会能力出发,在对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1.1.1社会能力概念

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儿童早期社会能力对对其以后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均有显著预测作用(Chen&French,2008;Legkauskas V,&arūn Magelinskait-Legkauskien,2019;薛建梦,2013;周宗奎,李萌&赵冬梅,2006)。对于社会能力的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Ladd(1999)认为儿童社会能力的起源有两种:一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同伴关系的研究,二则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在社会化环境中(如家庭)获得社会社交技能或是表现出社交缺陷的过程。在早期社会能力研究中,社会能力多指能够适应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也体现为个体行为与一定社会规范的一致程度,所以必须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完善程度进行定义(Zigler,E,&Phillips,1961[1])。此时的学者们对于社会能力的定义是相对全面而笼统的,并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定义。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

1研究目的与假设

1.1研究目的

目的1:考察3-6岁幼儿社会能力、父母养育压力的一般特征。

目的2:探讨父母养育压力、教养方式、幼儿消极情绪以及社会能力的关系,以及揭示教养方式、幼儿消极情绪性在父母养育压力与幼儿社会能力之间的复杂作用机制。

1.2研究假设

本研究综合已有研究与理论基础,提出以下假设:

(1)父母养育压力能够负向预测儿童社会能力;

(2)父母教养方式在养育压力与社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父母养育压力高低会影响父母采取积极还是消极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反之亦然;但对于父亲、母亲具体的中介作用机制,即母亲权威型教养在母亲养育压力与幼儿社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和父亲专制型教养在父亲养育压力和幼儿社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不做假设,只做验证性探讨。

(3)消极情绪会在父母养育压力、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社会能力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即父母养育压力、教养方式对社会能力的影响程度可能会因受到高低不同水平的消极情绪的调节而存在差异。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第三部分讨论与研究结论

1讨论

1.1幼儿社会能力的一般特点

本研究发现,在年龄上,幼儿社会能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5岁组儿童社会能力发展水平高于4岁组和3岁组的儿童,社会能力发展呈上升趋势,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薛建梦,2013[132])。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前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通过观察、互动从周围环境中不断习得与人交往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意识,可以根据经验来调整自身的社会行为,促进社会能力的发展。5岁组的幼儿相较于4、3岁组的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更高,社会交往技能也更加丰富,能够将观察到的有益的社会交往方式运用到实践中,而中3岁组幼儿由于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较低,尚未掌握社会交往策略,难以在人际交往中采用合适的处理方式(莫书亮等,2012[133]),所以其社会能力发展水平低于5岁组班幼儿。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和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日益加深,通过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游戏,幼儿可以不断的锻炼其社会交往技能,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方式。5岁组的幼儿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社会交往训练,有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储备,对于社会交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与意识,而3岁组和4岁组幼儿没有如5岁组幼儿一样掌握较多的社会交往方式,还是处于摸索、随心所欲的状态,所以社会能力发展水平比5岁组幼儿低。

本研究还发现了幼儿的社会能力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之前有研究表明女孩在社会能力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Cohn,1990[134])。男孩社会能力得分低于女孩的主要原因是男孩的活动水平更高,更易出现问题行为,从而遭到同伴拒绝。但是由于随着社会文化与教育的进步,父母与老师对男女在性格以及活动水平上的差异已经有所了解,在有男孩的家庭,父母会更加关注男孩表现出的种种问题行为与社会交往过程,给予其更多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使得男孩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再因为问题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所以当前幼儿社会能力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2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济南市的两所幼儿园的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探究了幼儿社会能力、父母养育压力的一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父母养育压力、教养方式、幼儿消极情绪性以及幼儿社会能力四者之间的复杂影响机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幼儿社会能力在年级与社会经济地位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以及是否独生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3岁组和5岁组幼儿社会能力显著高于4岁组幼儿,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幼儿社会能力显著高于中社会经济地位和低社会经济地位组的幼儿。

(2)母亲养育压力可直接负向预测幼儿的社会能力,也可通过母亲权威型教养方式间接预测幼儿的社会能力;父亲养育压力不能直接预测幼儿的社会能力,但可通过专制型教养间接负向预测幼儿社会能力。

(3)幼儿消极情绪性可调节母亲养育压力通过权威型教养影响幼儿社会能力这一中介作用机制的后半路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具体表现为:消极情绪性低的幼儿,母亲的权威型教养则可正向预测幼儿的社会能力;消极情绪性较高的幼儿,母亲的权威型教养也能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对于低消极情绪性的幼儿,母亲权威型教养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更大。

第四部分教育建议

1减轻父母养育压力,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与性格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父母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感与行为,若是父母长期处于压力中,孩子也会受其感染,表现出各种问题行为。当前社会节奏加快,父母面临着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加剧了其养育子女的压力与负担。因此,父母养育压力作为一种风险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养方式和儿童的社会能力产生消极效应。本研究发现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的社会能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故提出下列建议帮助减轻父母的养育压力,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

1.1提升父母调节能力,建立父母良好心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养育压力与消极的教养方式、幼儿的低社会能力密切相关,要想促进幼儿社会能力更好发展,父母要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调节自己因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缓解自身的养育压力。

首先,父母可采用适当的方式调节自己在育儿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保持积极良好心态,从而缓解养育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随着养育压力的增大,父母的心理困扰也会增加,更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而这种消极情绪氛围会导致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和儿童的消极行为(詹佩珊等,2021[160];刘亚鹏等,2019[161])。作为情绪的主导者,父母应该在发挥自身自控力的同时不忘向周围的人学习一些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的方式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以及积极的心理暗示等,避免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此外,社区或幼儿园可定期为家长开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健康等主题的讲座,帮助家长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健康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