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传播价值体现于对认同的建构上。在文化认同的建构上,节目通过对观众文化记忆的激活与唤醒促成观众对诗词、文物等文化符号的认同,同时还衍生出观众一系列的线下文化实践;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体现于对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节目通过对文化符号的甄选与提纯,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熔铸其中;
绪论
创新之处
从仪式传播的电视实践向度上来看,目前既有成果主要体现出了两种思路:其一,电视节日的仪式传播,如国庆阅兵、春节联欢晚会等。这类节目原内容本身即是一种仪式,学者主要从“电视的节日性收看”的角度去理解仪式传播,与本研究关联性不大;其二,以仪式传播理论阐释日常播出的综艺节目,这类成果与本文研究内容最接近,如《国家宝藏》《朗读者》等。在这类成果中,着重阐释节目程式“仪式化”所带的“仪式感”,但是到底何为“仪式感”却没有解释清楚。刘伟兵、龙柏林认为,仪式感的生成是仪式通过其自身存在的结构、运行机制以及运行逻辑发挥的文化功能,其中情感与象征在仪式感生成的运行逻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②在特纳的“象征的两极性”、柯林斯的“情感能量”与涂尔干的“集体欢腾”的论断中,都描述了仪式中情感与象征的重要性。然而在这类成果中,难觅有关象征与情感的论述。所以,本研究在正文第二章中,尝试从象征与情感出发讨论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仪式感的来路,是为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3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仪式传播的认同建构
3.1 文化认同的建构
“认同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一种定位,一种认识和把握,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意识。”①但认同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在意义的分享与确认的前提下获得的。对意义的分析与阐释正是凯瑞思想的精华,如前文所述,在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仪式建构的过程中,书信、文物等符号承载的意义都是精心修饰的,在媒介框架下的“暗箱操作”完成的,并藉由央视舞台被广泛地分享,从而达成对认同的建构。沿着这一思路,下文将分析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将哪些意义推向显赫位置,并建构了何种认同。
新媒体的方兴未艾、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人们的注意力被席卷进信息洪流中而无所归依,电视荧屏上裹挟着消费主义、娱乐思潮的节目不断啃噬着传统文化,加之奉行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让每个人都历经着由传统迈向现代的撕扯与挣扎感,传统文化面临着断代的风险。在这种境地下,在庸碌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哈布瓦赫的答案是集体记忆,仪式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扬·阿斯曼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记忆的概念。“文化记忆通过代代相传的集体意识和历史意识,确保文化延续性,构建社会成员对个人身份的集体认同。”②文化记忆是记忆被传承与延续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记忆被甄选、重组后再被凸显的一个结果。文化认同即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③,与文化记忆相辅相成,文化认同需要在对共同的文化记忆的基础上建立,反过来文化记忆的激活与唤醒又巩固着人们对文化的认同。
4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传播的不足及对策
4.1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传播的不足
4.1.1 夸大仪式,淡化节目主题
“在大众文化中,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仪式化、形式化和博物馆化了……传统文化在这里就是一个节目,一种演出,一种陈列或展示。”①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但归根结底其仍是现代文化工业下的文化产品,收视指标与经济效益仍是其无法割舍的利益。在节目构建仪式的过程中,形式与意义难以平衡的困局难以避免,一些仪式环节虽然在对文化呈现上格外卖力,但流于感官化、浅层化的符号表达方式使其成为“强迫性仪式”,其本应承携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了。
如《中国诗词大会》中“飞花令”,它发端于礼,原本是古代文人筵席间饮酒助兴的游戏,在行令与对令的时讲究关键字的位置、诗词的韵味格律相对照。在节目中,“飞花令”却成为选手比拼诗词储备量的“竞赛仪式”,它要求选手在给定的时间内背诵出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而在这一过程中,诗句背后的文化内核被对抗竞技所替代,更被看重的是对选手记忆力的考验;而观众对其直观印象更多反映于参演选手“真能背”“记忆力真好”,诗句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却被搁置一旁。又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文字“听写考试”中,那些过于生僻的文字早因为远离大众而缺乏公共认知的价值,即使在“考试”中被重新挖掘出来也很难引起观众的参与兴趣。《中国诗词大会》中的“百人团”答题时,当选手回答错误屏幕中会展示出万剑齐发、投石攻城的“击败体”视觉特效,能够直观地统计出回答错误的人数,同时营造出竞技对抗的氛围。但原本功能单一的视觉特效被设计得过于繁琐复杂,在展示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时间,打破了节目的叙事节奏。在这些竞技环节中,倚重于紧张激烈的感官刺激,追溯汉语文化的仪式内涵滞于浅层次的娱乐化呈现,相应地其文化价值被稀释、仪式功能发生偏移。在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桎梏下,诗词汉字被当成了比赛的道具,而不是节目所要分享的仪式内涵,节目难免会成为一场披着文化外衣的仪式奇观。
4.2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传播优化对策
4.2.1 注重象征设置,丰富节目内涵
“意义并不内在于事物中。它是被构造的,被生产的。”①因此,在节目尝试对各种文化符号进行象征意义的赋予过程中需从仪式内涵、仪式场景、呈现方式等多个方面仔细论证。而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
首先,对仪式象征的设置需要将历史与当下进行对接。无论是《朗读者》中以经典文学作品阐释“青春”“陪伴”等与观众现代生活休戚相关的主题,还是《国家宝藏》透过文物的前世今生两条主线,将文物的现代意义附着在其历史意义之上,都体现了节目立于当下回溯历史的操作逻辑。质言之,如果对历史置若罔闻,记忆就会产生裂隙,仪式便成了无根之木,其认同建构能力会产生折扣;如果不结合当下,仪式就会千篇一律,与观众之间产生距离隔阂,对抗性解读难以避免。《国家宝藏》中“前世传奇”舞台剧具备特纳所述的“社会戏剧”的特质,在湖北博物馆篇中,节目藉由秦时官员考核属下的剧情针砭时弊、以古喻今,剧情有述“官员差旅需自备口粮”“官员调职必须单人前往”等,直面当下社会中的腐败问题。又如《朗读者》适逢清明节期间,推出了“告别”特别策划专题,体现出栏目组的仪式思维。节目邀请中国驻外维和部队的官兵朗读,以此告慰缅怀逝世的战友,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追思,更将传统习俗与国家主题相对接。因此,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还可以着眼于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根据当下的时代要求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在综艺节目整体趋向泛娱乐化、同质化的大背景下寻求突围路径的有益尝试。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资源,借用仪式化的表意方式召唤观众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当前学界关于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研究多集中于节目内容、节目程式与受众的审美接受层面,对其仪式传播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有鉴于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出的仪式化特征与丰富的文化意义,笔者以仪式传播相关理论为支撑,对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感来源的因素、话语指向与认同建构等内容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空间、情感与象征是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仪式建构的必备要素。在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传播中,由演播厅与外景所建构起来的空间是物理空间与意义空间的集合,它连接了历史与当下、真实与虚拟,从而营造出了特定的仪式氛围;主持人与节目的故事化表达方式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锚定仪式主题;节目运用宣誓、表演等一系列仪式行为赋予信件、文物等符号以象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象征的“理念极”被凸显,并将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情感凝结其中,实现了由“瞬时情感”向“社会情感”的转化。在空间、情感与象征三者的合力下,节目不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展演,更是一场分享价值与意义的文化仪式。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传播价值体现于对认同的建构上。在文化认同的建构上,节目通过对观众文化记忆的激活与唤醒促成观众对诗词、文物等文化符号的认同,同时还衍生出观众一系列的线下文化实践;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体现于对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节目通过对文化符号的甄选与提纯,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熔铸其中;在民族认同的建构上,节目以“国家符号”和“我们”“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词汇打造出的共同体话语来凸显民族身份,并在一系列“微型叙事”下从多个维度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富强与文明,这种对国家形象的正面表达再次强化了观众对自身归属与国家的想象性认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