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受《西北文化日报》传递的公共卫生观念影响,民众的就医问诊、疫苗接种、卫生清洁、保健养生、远离烟毒的意识有所提升。在认同就医问诊方面,民众意识到生病就医的科学有效性,并增多求医问诊的行为。
第一章 绪论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近代报纸与公共卫生的研究
作为近代主要的大众媒体,报纸对公共卫生的传入与兴建进行广泛关注,有关公共卫生的词汇频繁出现在当时的报纸上,成为热点词汇。在此背景下,学界展开有关近代报纸与公共卫生的研究。笔者通过阅读此类文献,发现当前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选取历史视角,以报纸为史料,考察近代社会的日常公共卫生建设以及重大疫病防治。另一类是从新闻传播视角出发,以报纸为研究对象,探究公共卫生的报道的内容及策略。
从历史视角出发,学者主要围绕近代公共卫生报道,还原当时上海、天津公共卫生建设的日常进展、发展瓶颈以及重大疫病的防控治理。
刘岸冰借助《申报》《新闻报》《民国日报》的公共卫生报道,梳理近代上海环境卫生管理的机构设立、人员分工、经费投入及工作内容,认为近代上海形成了相对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有效改善居住环境,遏制疫病传播,但仍然存在政策执行不严格、地域管理不平衡和民众卫生意识差距大的问题[24]。曹树基则以《申报》的鼠疫报道为史料,考察 1894 年广州、香港抗击鼠疫的举措及其对上海的影响。他认为,随着鼠疫扩散、广州传统防疫举措失效及香港现代防疫政策践行成功,上海由轻松观望转向积极效仿香港防治方法,有效遏制鼠疫在沪传播[25]。杨木锐、陈柳和韩赫宇根据《大公报》的天津疫病报道,分析民国时期天津疫病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传播原因、传播轨迹及社会应对[26]。这些研究着重考察近代公共卫生的发展历史,将报纸作为还原历史的材料。黄旦教授强调在报刊史研究中应将报刊作为主体[27],启发本文以报纸为重心,通过报纸自身的实践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展示报纸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章 聚焦霍乱:突发疫病中的公共卫生观念传播
3.1 主张重视突发疫情
1932 年 6 月初,潼关火车站内发现陕西首例霍乱患者,6 月 19 日,霍乱便已向城内蔓延,到了 7 月,霍乱已经流行于陕西。面对霍乱迅速传播,《西北文化日报》将突发疫情设置为报道焦点,及时报道民众生存现状、疫病蔓延走势和政府救治行动。
3.1.1 呼吁救济疫区民众
因为医疗设施缺乏,民众防疫意识薄弱,霍乱一入潼关便在陕西迅速传染开来,毫无防护准备且免疫力低下的普通民众最先受到疫病侵害,以关心底层民众为指向的《西北文化日报》则第一时间对疫区民众的生存现状进行关注。
疫情蔓延,染疫死亡者甚众。在疫情爆发初期,死者尚能入棺埋葬,而到了疫情全面流行时期,由于尸体过多,棺木匮乏,死者多由草席包裹或被弃于尸坑,难以安葬,于是,《西北文化日报》率先跟踪报道疫区民众的死亡情况。1932 年 7 月 6 日,报纸刊发《潼关虎疫猖獗》,指出疫病发源地平均每天人数少则 30 余人,多则 50 余人[148]。随后,1932 年 7 月 14 日,报纸在《华阴死亡惊人》中,披露死亡人数已经超过百人,“计寺南里染疫致死者约三十余人,三阳里五十余名,三河口镇二十余名,定城里五十余名,统计已死一百四五十名”,面对尸横遍地的惨像,报纸在结尾发出“触目伤心,良用恻恻,若不赶往救济,为害不知伊于胡底”的感慨[149]。报纸一面运用数字反映一周左右,死亡人数便已破百,告知社会虎疫传染之迅速,疫区民众死亡之惨重,另一面,运用消极感情词汇,表达怜悯之情,呼吁社会积极援救,报纸的拳拳爱民之心跃然纸上。然而,死亡人数继续增长,到了 1932 年 8 月 20 日,报纸在《本市上周共死二百余》中,反映一周内新发现霍乱病人 459 人,其中死亡 251 人[150]。报纸将患者数量与死者数量进行对比,突出死亡率超过一半的事实,反映疫区民众生存艰难,警示社会重视霍乱疫情,积极救治患者。
第五章 《西北文化日报》对时人公共卫生观念影响
5.1 认同就医问诊
陕西民众迷信鬼神,疑惧西医,有病求巫,不愿问医,于是,《西北文化日报》选用迷信无用的典型案例,介绍国外先进治疗方法,阐释治病原理,劝导民众生病求医。在报纸的影响下,民众对就医问诊的认同意识增强,主要体现在民众在报纸上发表有关生病求医的言论,以及问诊人数增加。
民众在报纸上发表对于求医问诊的认识,如洋县王吉福在《应速注意改革一件毛病》中,指出陕民“大都缺乏卫生常识,以致养成坏的毛病,这个毛病就是有了疾病之后,不正当治疗,求神问卜,直到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地步,才求医诊治,不知道把多少好人的生命断送了,实在的可惜可怜”,因此,作者呼吁大家“感染疾病,速宜求治,最好是求名医较完善之医院诊治,当能得到一种合理的疗法,则小的病状,决不致扩大”[253]。作者不仅认识到有病不治、崇尚迷信会延误病情、伤及性命,而且意识到医生能科学诊治、控制病情,呼吁身边染病之人迅速向名医求治,反映已有民众将医学视为治病的权威,不仅支持就医问诊观念,还动员身边民众向医生求助。又如三原李志远在《看病》一文中,写道:“陕西同胞以卫生知识缺乏,一般人患病之后,在初期多不甚注意,往往以最小之疾,因贻误病机,而陷于不可救药之境,每年因此伤身致命者,不知凡几。诚可悲也!古人云:‘病治于初发’,故吾人于患病之初期,速宜延医诊治,万不可稍为疏忽,如此,则轻者可即就愈,重者在相当时间内,亦可完全恢复也”[254]。作者将有病不治的现象视为不正确行为,并运用对比手法将有病不治、伤及性命与求助医生、治愈疾病,进行对比,突出求医问诊的优势,表明已有民众认同就医问诊观念,相信生病求医能够准确判断病因,迅速缓解病情,保全病人生命。
5.2 接受疫苗接种
注射疫苗是防治疫病的主要手段,但在霍乱流行期间,民众缺乏接种知识,畏惧排斥注射,于是《西北文化日报》讲解疫苗接种原理、阐释接种步骤、告知不良反应原因,减少民众的抵触情绪。在报纸的引导下,民众不仅接种态度积极,而且主动接种人数迅速增加。
民众抵触疫苗注射的态度有所改观,对待接种颇为热情。如西安民众教育馆原定疫苗注射时间为 4 小时,但因注射民众过多,特意将时间延后一小时,又增加医师数人,直至苗浆缺乏,才停止注射[261]。因注射人数增加,民教馆被迫延长注射时间,增加注射医生,用尽注射疫苗,反映民众注射人数之多,接种态度之积极。又如华阴“洞悉利益,抱儿点种者,颇为拥挤,计三日共点种小孩四百余名,痘苗新鲜,民众极为欢迎”[262]。民众知晓疫苗的益处,积极携儿接种,平均每日注射小儿人数已超过百名,可见民众积极接纳并践行疫苗接种的观念。再如凤县“前来点种者络绎不绝,县府正加紧疫苗调配”[263]。民众接种拥挤,致使疫苗供不应求的景象,反映民众对接种排斥减少,认识到疫苗对防治疫病,保护健康的重要性。
此外,自主接种疫苗的人数迅速上升。1932 年,霍乱流行,政府紧急开展疫苗注射,无奈民众抵制强烈,主动注射人数仅为 6678 人[264]。霍乱结束后,《西北文化日报》开始宣传接种作用,讲解接种防疫原理,陕西防疫处也开始自制疫苗,扩大本省疫苗供应。因而,1935 年,主动接种人数已达 24095 人[265]。
结语
民国时期陕西疫病高发、卫建迟滞,民众久居封闭内陆,难以触及西方公共卫生思想,导致卫生观念落后,阻碍公共卫生推行。报纸作为当时的主要大众媒体,凭借其传播迅速、广泛的特点,成为传播现代公共卫生观念的有利工具。因此,本文选择与陕西30 年代公共卫生建设同步发展的《西北文化日报》为案例,通过分析其 1931 年至 1937年的公共卫生报道,探究《西北文化日报》成长的社会背景为何?该报公共卫生报道面貌为何?该报公共卫生报道呈现了怎样的公共卫生观念?该报在突发疫病中如何传播公共卫生观念?又在日常卫生宣传中如何传播公共卫生观念?时人公共卫生观念因此产生何种改变?
近代以来,陕西各方政治势力相互角逐,纷纷创办报纸宣扬党派观点,为陕西报业注入发展活力。杨虎城主政陕西后,大力发展交通建设,促进东部商户及难民西迁,繁荣陕西经济,为陕西报业扩充广告收入。霍乱疫病爆发,侵袭全陕,推动杨虎城政府大力建设陕西卫生行政、医疗卫生及防疫卫生,而报纸以向民众及时反映外界变动为己任,于是将公共卫生列为重点关注的议题。《西北文化日报》正是在此种社会背景中创办、发展,因而,该报持续关注公共卫生议题,通过报道突发疫病新闻与日常卫生新闻,传播公共卫生观念。
1932 年,霍乱威胁全陕,《西北文化日报》通过突发疫病报道,传递重视疫情、积极抗疫、相信医学、接种疫苗的卫生观念。在传递重视疫情观念方面,报纸运用直观数字、感官描写、消极词汇、横纵疫情跟踪,强调疫情严重。在传递积极抗疫观念方面,报纸塑造政府正面抗疫形象,批评抗疫懈怠现象、总结抗疫经验,树立抗疫榜样,引导民众树立积极抗疫意识。在传递医学诊治观念方面,报纸选用迷信致死个案,劝说民众科学就医。在传递接种疫苗观念方面,报纸阐释接种原理,减少民众排斥畏惧情绪。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