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分析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97
  • 论文字数:145001
  • 论文编号:el2021062910492622355
  • 日期:2021-06-2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物流管理论文,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参与主体、主体间相对地位、利益分配方式、推进动力等影响着全球物流资源获取与配置、运行与保障方式等;第二,因国家和地区间产业分工协作而形成的全球生产和贸易网络空间形态,决定了货物跨国流动的规模与方向,以及国际物流通道、枢纽网络的空间分布;第三,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重大科技创新籍由全球化传播扩散,引发国际物流成本、效率、通达范围、运行模式、服务业态等重大变革;第四,国际经贸规则的变化也牵动着国际物流规则的变化。从上述四个方面,将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归结为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与规则体系。(2)但无论哪个维度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都是其背后的强大力量。第一阶段的全球化,欧美国家依靠工业革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先进的生产力、强大的海军、充足的财力、发达的科技维系着殖民者的海上远航能力与“航行自由”;第二阶段的全球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依靠母国在世界生产贸易网络中的分工优势地位、科技领先地位和规则主导地位,以资本为纽带布局和掌控着全球重要物流资源;新一阶段的全球化,国际物流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家综合实力,关键是根据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各个维度,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使用方式和投入方向。

........

 

1引言

 

为了有效发挥国际物流的载体与支撑作用,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当前阶段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和巩固国家利益,有必要对以往国际物流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性总结,梳理在不同的全球化阶段和国际治理体系下,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化规律,尤其是国际物流格局与国际经贸格局、世界秩序规则、全球科技变革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寻找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物流在全球化中受关键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演变规律,研究中国在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从历史中总结经验,适应变革趋势,加快布局和完善国际物流体系,把握技术方向和健全规则标准,推动形成能够有效支撑对外贸易和产能合作的国际物流新格局,探寻维护国际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全球治理新构想提供基础保障,为中国应对当前复杂局面和不确定风险,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捍卫国家利益、扩大全球影响、巩固国际地位提供有力支撑。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能够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为相关领域开展深化研究奠定基础。具体政策建议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根据中欧班列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中欧班列自身发展提出建议;二是以中欧班列为平台,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的建议;三是着眼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重塑国际地位,相应地主动建设和完善国际物流体系、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方面的建议。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面临的主要运输问题不同,为此荣朝和提出了运输化理论,将运输化过程划分为初步运输化、完善运输化和后运输化三个阶段[66],此后为了更好解释交通运输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低碳化等重要进程相融,进一步完善了上述阶段划分,分为运输化的1.0阶段、2.0阶段和3.0阶段,及可能出现的运输化4.0阶段[67](如图2-1所示)。运输经济学在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之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分析国际物流受到经济全球化中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发展演变提供了理论工具。当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产业集聚的空间范围突破了过去的地域限制,逐渐在全球形成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内部分工高度细化,产业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态,国际产业分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国际供应链不断延伸和日趋复杂,以产业内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和国际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和发展[87],而这种全球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对经济、高效、可靠的国际物流也更加依赖。本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四维分析框架下,提出在稳固海运物流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中欧班列的发展,强化中国对国际物流资源的获取与掌控能力,带动“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发展,推动传统铁路与智慧物流、跨境电商等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创新,统一和完善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体系,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的变革中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2.2文献综述
本文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针对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这一现有研究的薄弱领域,尽可能站在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从宏观视野、国家视角研究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并提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当前发展阶段中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密切关联的复杂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演进规律的研究,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和提出对策,相关理论方法是本文主要的理论基础。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寻找影响国际物流的关键因素,必须对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各种经济关系梳理清楚,还需要用到国际政治济学、经济地理学、运输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国际分工与贸易、技术创新与扩散,以及全球化在空间上形成的产业集群和形态上形成的国际供应链等,这些也是本文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针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展文献综述,为本文研究提供参考,并期望在前人贡献之上取得创新与提升。应研究量化评估中欧班列发展带来的外部社会效益,引导外部效益内部化,形成推动班列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的角度,制定班列补贴政策。探索建立中欧班列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获取资金反哺班列的发展,逐步取代现行的直接补贴政策,解决中欧班列发展普遍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的问题。
物流管理论文格式
新的运输化阶段划分示意图

 

3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9
3.1基本概念....................................................................................................29
3.2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31
3.3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35
4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39
4.1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39
4.2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45
4.3本章小结.....................................................................................................54
5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57
5.1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57
5.2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62

....

 

9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9.1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四维分析框架下,提出在稳固海运物流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中欧班列的发展,强化中国对国际物流资源的获取与掌控能力,带动“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发展,推动传统铁路与智慧物流、跨境电商等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创新,统一和完善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体系,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的变革中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具体政策建议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根据中欧班列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中欧班列自身发展提出建议;二是以中欧班列为平台,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推动“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的建议;三是着眼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重塑国际地位,相应地主动建设和完善国际物流体系、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方面的建议。近期在完善网络、提升通关效率、优化运输组织等方面下功夫。远期通过中欧班列的发展,改善沿线的物流环境,结合中西部地区扩大开发开放和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引导产业在内陆地区聚集和扩张,通过加强对外产能合作,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从而扩大班列的市场需求,依托规模经济效益与网络化运营,实现可持续的降本增效。四是推动政府补贴向社会效益补偿方向转变。中欧班列在节能减排、改善内陆城市物流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这也是地方政府采用补贴方式推动中欧班列发展的重要考量。

 

9.2“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推动海陆空多种物流方式协调发展。发挥中国海运连通度高、超级大港与商船队规模化优势,提升国际海运竞争力,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海运物流市场份额,加快由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转变。逐渐补齐国际航空货运短板,壮大货运航空机队规模,发展全货机运输和货运枢纽机场,重点加强国际航空快件、跨境冷链物流等领域的国际协作与市场开拓。以强化内陆地区对外连通为重点,着力推动陆路物流发展,依托重要沿边口岸,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国际铁路联运与跨境公路物流,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各国停驶停飞国际航线航班的背景下,提升中欧班列等货运通道能力,全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源,稳定国际供应链。二是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的互联互通。按照“一带一路”“五通”的合作框架,加快推进包括中国东部沿海、中西部内陆在内的广阔国土空间与境外重要通道、枢纽的互联互通。加快国内沿海港口的转型升级,以铁路进港区为重点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重点地区货运通道能力。支持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境外关键通道、枢纽的建设运营,利用中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加速形成围绕相关通道、枢纽的资源聚集,提升其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地位,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创造物流服务的便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引导“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空间格局演变。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及其含义

......
 

10结论与展望

 

与此同时,国际物流的发展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深远影响,从发展方向到演进路径,从表现形态到推进动力,从技术模式到规则标准,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研究了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并提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的应对策略,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基于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研究了二者的基本关系与相互作用方式,提出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以大航海为起点,分三个阶段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每个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与规则体系,并研究了上述四个维度对同一历史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影响。(3)在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转向多元共治、由WTO框架下的广泛合作转向巨型自贸区框架下的多边合作、由三大生产网络分工协作转向各自独立性提高等背景下,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发起、全世界共同参与的经济全球化新模式,在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与规则体系四个维度上呈现的新特征,以及对“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的发展阶段,在稳固海运物流格局的基础上,围绕中欧班列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4)针对围绕中欧班列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在本文建立的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采用模糊DEMATEL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建立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与国际海运的竞争博弈与协调发展,以及中欧班列在业态模式融合创新、规则体系统一完善等方面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