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背景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城市呈现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的新模式,这种协同集聚的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且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值得重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是现有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在空间较大的范围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互补性”的协同集聚特征;但若在空间较小的空间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则表现出“挤出性”特征。即制造业不断向空间外部转移,而生产性服务业则会聚集在中心区域。如美国的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其科技研发、物流业、信息咨询业等行业集聚在较大城市的制造业周围,而比较小的城市的制造业其周围商贸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相对集中。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物流业作为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分布往往呈现出空间上的地理邻近性,即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现象逐渐显现出来,且两者的协同集聚效应也不容小觑。纵观国内外仅有的研究可以发现,物流业在与制造业在协同集聚的过程中,并不完全遵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规律,如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物流业可能表现出部分企业向区域中心集聚,一部分企业会随着制造业向区域外围迁移,呈现出“互补性”与“挤出性”特征共存的现象。由此可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具有特殊性,这可能是由于物流业的区位选择与集聚和区域内的交通条件、易达性等因素有关,而且其协同集聚发展也越来越得到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基于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现实背景可知,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发展是陕西省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两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地区竞争力与影响力。因此,一方面,本文尝试通过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陕西省合理安排物流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经济布局提供建议;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陕西省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提供新的思路。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仅有的研究也都聚焦在“现象——机制”分析阶段,而忽视了协同集聚效应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关于两业协同集聚水平的研究可以丰富现有关于协同集聚的内容,而对两业协同集聚效应的研究可以弥补现有的不足,形成“现象——机制——效应”完整的分析脉络,从而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
(2)现实意义
在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框架,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了解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仅有的研究也都聚焦在“现象——机制”分析阶段,集聚现状,了解两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现状,这对陕西省合理科学地安排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经济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促进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3 陕西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15在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框架,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了解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仅有的研究也都聚焦在“现象——机制”分析阶段,集聚现状,了解两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现状,这对陕西省合理科学地安排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经济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促进陕西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概念
2.1.1 产业联动
关于产业联动( Industrial linkage)的定义,我国学者很早就对其进行了总结。产业联动,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通过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水平,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1]。
因此,参照产业联动的定义,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可以定义为:物流业与制造业为了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其竞争力而进行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共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产业联动的实质就是实现产业的共赢。董千里(2013)[2]认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就是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无缝对接、精准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用物流业的专业化优势推动制造业升级和发展,制造业为物流业高级化发展带来机遇,实现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双赢。
2.1.2 产业集聚
2.1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概念
2.1.1 产业联动
关于产业联动( Industrial linkage)的定义,我国学者很早就对其进行了总结。产业联动,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通过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水平,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1]。
因此,参照产业联动的定义,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可以定义为:物流业与制造业为了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其竞争力而进行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共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产业联动的实质就是实现产业的共赢。董千里(2013)[2]认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就是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无缝对接、精准衔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用物流业的专业化优势推动制造业升级和发展,制造业为物流业高级化发展带来机遇,实现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双赢。
2.1.2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一种显著的经济现象,具体表现为多个产业在某一特定地区的集聚,20 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 Marshall 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首次描述。并提出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两个重要的概念[3]。自此,产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得到极大的促进,概念也随之丰富和完善起来。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的概念都做了广泛的研究,定义也不尽相同,可以归结为如下定义:产业集聚是指具有上下游关联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地区大量集中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产业联动与产业集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与产业联动不同的是,产业集聚更加注重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
............................
2.2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理论
目前,涉及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基本上都以内在机理为主。总的来说,经历了从产业层面到空间层面转变,相关理论如下:
2.2.1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
2.2 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理论
目前,涉及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基本上都以内在机理为主。总的来说,经历了从产业层面到空间层面转变,相关理论如下:
2.2.1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说到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不得不提的就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在 20 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产业的协同集聚现象,其在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将集聚带来的集聚效应归纳为三种外部性:劳动市场共享、技术外溢和特定中间产品投入。他认为外部性是产业协同集聚的重要驱动因素[5]。如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可以使得劳动力信息变得透明,从而降低了生产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技术溢出效应很容易促进创新,
而中间产品的存在会促使最终产品价格的降低。之后,这三种外部性成为研究产业协同集聚的焦点。虽然,马歇尔对产业协同集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协同集聚形成的原因,但是他未能从技术上解决关于产业协同集聚的模型建构,且没有对这种外部性的来源进行充分的解释。基于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理论,Ellison 和 Glaese(2010)[6]利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对导致产业协同集聚的三个原因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三个影响因素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因素,中间产品投入影响最大,其次是劳动力市场的共享,影响最小的是知识溢出效应,该研究实际是验证了马歇尔理论的正确性。Kolko(2007)[7]也对产业协同集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大多数学者不同的是,他将研究对象聚焦在服务业,因为他认为在集聚的行业中,服务业的集聚最为突出,而传统的外部性理论很难解释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现象,因此,以美国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是由知识溢出和行业之间的交易关系驱动的。Venables(1996)[8]的研究则表明:运输成本的高低会对产业协同集聚产生直接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运输成本都不利于产业间的协同集聚,即产业扩散,而只有当运输成本在合适的范围内,才会促进产业间的协同集聚水平。
................................
................................
3.1 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15
3 陕西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15
3.1 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15
4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33
4.1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33
4.1.1 基于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33
4.1.2 基于关联效应的作用机制..............................34
5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39
5.1 计量模型设定...................................39#p#分页标题#e#
5.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40
5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计量模型设定
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来估计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是目前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本文借鉴唐建荣(2018)[79]等学者的做法,引入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变量以及其他能够影响经济增长的控制变量,将原有的公式(4-4)改进为模型 A: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现象,第三章基于陕西省 10 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现象,且协同集聚水平整体较高,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征。根据陕西省 10 个地级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区位熵以及两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测算结果可知: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以及汉中市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程度都相对较高,全省大致呈现出以西安市为中心,逐渐向上边缘过渡的边缘与中心隆起的空间分布特征。
(2)现有研究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十分匮乏,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现有的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本文第四章从规模经济效应、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以及创新效应四个层面上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以及创新效应四个路径的相互作用以及循环累积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当协同集聚达到某一水平后,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即倒“U”型关系。
(3)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表现出非线性的影响效应。本文第五章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省的样本结果表明:陕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验证了倒“U”型关系的存在。当前阶段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高 1 个百分点,能促进人均 GDP 提高 0.184 个百分点,说明两业协同集聚是提高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分区块的实证结果意味着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
参考文献(略)
(1)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现象,第三章基于陕西省 10 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现象,且协同集聚水平整体较高,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特征。根据陕西省 10 个地级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区位熵以及两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测算结果可知: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以及汉中市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程度都相对较高,全省大致呈现出以西安市为中心,逐渐向上边缘过渡的边缘与中心隆起的空间分布特征。
(2)现有研究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十分匮乏,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现有的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本文第四章从规模经济效应、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以及创新效应四个层面上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以及创新效应四个路径的相互作用以及循环累积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当协同集聚达到某一水平后,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即倒“U”型关系。
(3)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表现出非线性的影响效应。本文第五章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陕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省的样本结果表明:陕西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验证了倒“U”型关系的存在。当前阶段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提高 1 个百分点,能促进人均 GDP 提高 0.184 个百分点,说明两业协同集聚是提高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分区块的实证结果意味着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