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论张抗抗散文的智性书写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7551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4-09-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文学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散文是张抗抗生命感悟和理性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兼具了文体的优美和思想的力度,感性与理性深度交融,呈现出智性的光芒。她在散文里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融二为一,拓展了散文的表达空间,将散文的“美”引向了更高远的境界。

绪论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观照张抗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新世纪以前的散文,采用文本细读法,归纳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以“智性书写”的角度切入,分析张抗抗散文“智性书写”主题内涵的演变与深化。

第一章从人和国家两个维度分析张抗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散文中“核”——对历史造成的生存困境的强力突围;第二章从张扬个性和精神还乡两方面探讨张抗抗在散文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建构;第三章从“老三届”和“都市人”两类人入手,挖掘张抗抗对世纪之交复杂社会状况的反思。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散点式的分析,结合张抗抗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带来的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的影响,发掘张抗抗散文中的思想内核,即始终贯穿在张抗抗散文中的“智性书写”内涵以及内涵的演进。通过对张抗抗散文更全面和更系统的纵向研究,本文力图把握其散文中“智性书写”的深邃内涵,提炼出张抗抗在散文中投射出来的思想之光。

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章激活自我意识之思

第一节主体个性的唤醒与坚守

张抗抗认为:“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开始对人自身、人本质的深层反思与自省,人的主体精神逐渐觉醒。”④主体性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鲁枢元认为:“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之为人的那种特性,它包括人的主观需求,也包括人通过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把握。”⑤张抗抗在散文中从两个角度来完成对人的主体性的唤醒与重建:一是智性地言说“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凸显个体以主动抗争的方式反叛强权和命运压迫的野性生命力。同时,她向内转,将持守主体性的重任落实到每个生命的身上,认为个体只有思想和行动独立,才能任凭千姿百态的个性自由生长。

一、抗争:“自我”与“他者”的言说

张抗抗在散文中关注到“他者”与“自我”的矛盾关系:以强权和命运为代表的“他者”压抑着个体生命,在个体张扬“自我”道路上扮演着拦路虎一角。张抗抗冷静地思考着这一矛盾,并表达了自己的洞见:以抗争来突破困境,寻找生命的意义。张曙光说:“意义是人的生命充盈、发挥和表现自身的自足感自由感,是生命向死亡痛苦向一切摧残伤害自己的力量抗争的不屈感悲壮感。总之,是生命的本质力量在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人世界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①张抗抗冷静地审视“他者”与“自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选择以抗争的方式来突围这种困境,探求生而为人的自由和平等,实现人生的价值。“她的这条抗争宿命之路,不靠祖辈的荫庇,不听造化的弄人,靠的是结满茧皮的双手,自恃的唯有个体的良知与智慧以及与不平等相抗争的傲骨和探索不倦的灵魂。”②张抗抗由衷地呐喊出:“真正的上帝是自己”的口号,以顽强的抗争否定“他者”的压迫,追求个体的独立和尊严。

第三章反思社会现状之悟

第一节解构“青春无悔”的历史情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身处发展迅速、环境复杂的世纪末,老三届依然沉溺于曾经的荣耀和辉煌中,“青春无悔”的历史情结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挥之不去的精神包袱。这代人以称颂历史的方式逃避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处境,“青春无悔”的历史情结成为了他们的乌托邦。张抗抗敏锐地捕捉到了老三届的逃避心理,她以自我剖析的方式解构了“青春无悔”的命题,她在审视历史和反思自我的基础上追问:一个人、一代人所牺牲和浪费的青春、时间和生命,真的是能够用‘青春无悔’一言以蔽之的吗?。她冷静地打碎了老三届的保护壳,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自身真实的社会处境,勇敢地做出改变。张抗抗在散文中面向过去进行了一场痛彻心扉的自我剖析,是为了让老三届能够在审视历史、剖析自我的基础上面对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地位,并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积极寻找破局之法,不断学习,丰富、更新自己,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一、问问自己:面向过去的自我剖析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张抗抗进行了一场直击灵魂的反思。反思,不是巧用现存的价值标准对历史作一般的概括和总结,而是具有反叛性的质疑和发问,以独立自主的精神重新审视历史。“这一代人最终的艰难在于我们已不再是知青,却无法摆脱那一过于陈旧和久远的身份。”①老三届以“青春无悔”来确证自身的存在价值,以此遮蔽在当下社会的尴尬地位。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式的精神胜利法,老三届以倒退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获得一种泡沫性的自我满足,逃避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失落。张抗抗敏感地捕捉到“青春无悔”的历史情结给老三届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受到他们不敢面对历史和怯于改变现状的畏惧心理。

第二节救赎迷惘失落的价值信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经济文化的影响,“拜金主义”风靡一时,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冲击着人们的生存准则,人们不断感受着生存信仰和生存价值的失落。长此以往,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难以排解的失落、苦闷、压抑、窒息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状态的失衡。张抗抗的散文紧跟时代潮流和变化,她的散文直接与社会现实相遇,蕴含其中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焦虑感和责任感。物质的富足将人们推向欲望的深渊,精神上的空虚和匮乏日益加重,冷落的人际关系和压抑的生存空间使灵魂失去了“诗意地栖居”之地。在九十年代的社会中,人们有一种失落感和窒息感,他们生存在此却又游离于此,不断感受着生存价值和信仰的失落。张抗抗感知到盛行的“拜金主义”和压缩的城市空间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在散文中,她以痛心、惋惜的笔触真实地再现着被利益腐蚀的人际关系和压抑的都市生存现状,以此来呼唤温情人际关系的复归和寻找情绪宣泄的出口,传达了人们想要“充满劳绩,而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①的心愿。

一、复归温情的人际关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文精神的大面积滑坡已成为客观事实。张抗抗在散文中对这一方面的展现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的恶化上。“人必须同他人发生关系。但是如果这种关系是以共生或是异他的方式形成的,他便会丧失独立性和完整性。他会虚弱,感到痛苦,变得敌视他人或是情感的淡漠。”②张抗抗的散文取材于身边细事,真切地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冰冷、隔膜的人际关系。在经济社会中,美好的人类感情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张抗抗痛心于人际关系的失落,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暴露了人性的阴暗面,以此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她站在信仰失落的世纪末呼唤温情人际关系的复归。

文学论文参考

结语

张抗抗的散文以深邃、独到的思想见长,形成了将文中的琐碎和闲趣凝聚起来的精神内核,呈现出智性书写的特征。她散文中的智性书写介于逻辑严密的说理和纯粹叙事抒情之间,它是以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底色,以文学化语言为手段,智慧地剖析问题和认识世界的散文创作风格。散文中真知灼见的“核”,即弥漫其中的新鲜思想和洞见,是张抗抗散文形成智性书写风格的本质原因。随着文化语境的变迁,其散文智性书写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换着色彩。她以站在时代前列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冷静而理性地思索着历史苦难中的生存困境、人道主义思潮下的自我意识以及物欲横流时代的社会状况。

张抗抗的散文创作自抒情性的农场生活笔记起步。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张抗抗注意到散文喻理的重要性,散文进入智性书写的创作阶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散文中,她自觉地重新审视历史,展现历史苦难中的人和国家的生存境遇,彰显他们突围困境的智性生存策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散文中,她更加关注个体的个性张扬和精神诉求,积极地建构着个体的自我意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中,她敏锐地捕捉到世纪之交复杂纷乱的社会状况,思考着人们的发展之路和精神出口。思想内核的注入使散文有了支撑性的骨架,她的散文随着每个时期内核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智性书写”特质。

参考文献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