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国现当代选文个案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365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2-11-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文学论文哪里有?论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三类代表作家选文为切入口,探寻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对小学语文的重要影响。通过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并与选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原作与选文的不同,从而揭示出:选文并非原作品,教育影响存在差别,要想接近文学本真,就必得读原作的观点。

第一章绪论

1.2研究综述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朱维之等人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上写道:“古希腊是人类童年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在这里产生了欧洲最古的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另一源头,是它新的组成部分。”由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写道:“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⑤。”可见,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已是共识。神话、史诗、抒情诗和寓言等文学形式有力地影响了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很多作品也都透视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古希腊不仅是西方文学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教育的摇篮。西方文学与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荷马、古风、古典时代和希腊化四个时代。荷马时代希腊处于从氏族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阶段,生产力低下,教育史料也不多。学校出现后,《荷马史诗》成为了教育的重要教材。古风时代希腊奴隶制社会形成,并出现了很多的城邦,其中斯巴达和雅典势力最强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制度。前者重视军事教育,抑制个性发展,导致斯巴达没有诗人或艺术家的产生。后者教育高度发达,不但重视身体素质还高度重视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培养。古典时代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期,文学、教育、艺术、科学等繁荣发展,出现了很多智者。希腊化时代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扩张,希腊世界的城邦覆灭,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尤其重视文学教育,而体育和美育逐渐衰微。

文学论文参考

第三章老舍作品与选文研究

3.1老舍作品与教育的历史渊源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老舍当时并未直接参与运动,而是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家侍奉老母,但这场文学革命给予老舍的影响是深远的。老舍曾经说过:“假若没有‘五四’运动,我可能终身做这样的人: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的结婚生子,如是而已。我绝不会突然想起去搞文艺……没有‘五四’,我不可能变成个作家。”

在小学当了四年校长,因治学有方被派去浙江各地考察教育,遂了解了与北平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疾苦,引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1924年,因燕京大学英籍教授艾温士的赏识推荐他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汉语,五年的刻苦学习,增加了他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但丁让他明白了文艺的深度,并通过对英法小说的大量阅读,学习了创作的思维与技巧。他明白了小说可以宣传某种思想,在英国五年时间里,他创作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小说,表达要反抗那压迫人的个人和国家。

1930年至1936年,老舍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期间他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看到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政府的卖国行径,老舍悲愤难当,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口,他写下富有深意的《猫城记》《离婚》等小说。1936年,老舍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进行专业创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以及《老牛破车》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的作品。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为顾“大家”,舍“小家”,奔赴武汉,全情投入到文艺界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


第五章小学文学教育的历史反思与教育启示

5.1小学文学教育的历史反思

通过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读鲁迅的著作如果只读一部分,而不进行全面的了解,就很难真正理解鲁迅作品的含义。鲁迅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那个时代国家备受欺凌,人民生活困苦,是一个有待彻底变革的时代。为了救民于危难,有识之士揭竿而起,变革求新,寻找出路。周恩来曾描述鲁迅所处的时代和鲁迅思想发展的过程时说:“鲁迅的一半是满清,一半是民国的时代。”鲁迅出身于破产的士大夫家庭,受到过封建社会很深的洗礼,也接受过洋务教育,留学东洋,并参加过光复会。一直寻求救国之路的他,成了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成为了宗法社会的逆子,士大夫阶级的叛徒,可是他原意做“马前卒”,由此可见,学习鲁迅一定是要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读的。否则就不会明白闰土的天真无畏、见多识广对于那个时代,想做一个“不麻木”的中国人的艰难与可贵,也反映出鲁迅对逝去的淳朴乡村的眷恋。另外,如果我们不去查找资料或阅读相关作品,那么,我们就不会懂得《好的故事》里鲁迅为什么在大年夜里发愁,他对“好的故事”的憧憬其实是对新的生活的热切追求,无奈眼下却是黑暗的社会,令人倍感苦闷。

老舍是“五四运动”逐渐落潮后出现的作家,如果说鲁迅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和知识分子,并活画出了愚昧、落后、自私、麻木、怯懦的庸众群像,那么,老舍则执着于书写他成长中熟悉的平民生活。老舍创作了多种多样的平民世界,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平民形象,他与这些平民人物情感相依、血脉相连,真实再现了他的生活图景和心灵世界。他从车夫朋友的谈话中了解到人力车夫的故事,随后便留心观察车夫的生存状态,于是,《骆驼祥子》便产生了。《他像一棵挺难脱的树》便是描写祥子初进北京时要强、勤劳、质朴、生机勃勃的最初印象。老舍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的创作追求,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拓宽了创作视野和写作视域。

5.2小学文学教育的教育启示

通过对文学作品与选文之间的历史关照和举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如下:

一是要正确处理语言文字的变化。文言文、半白话文及白话文都是我国文学流变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文字现象,以白话文为主要表达方式兼顾前两者,这对于学生树立全面的文学观,很有裨益。

二是正确看待文学与语文的关系。文学是语文的组成部分,语文的范畴更宽泛,它还包括普通文等一些其他内容。文学内容很丰富,多种多样,小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筛选部分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虽然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这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目的,而有时语文教育的其他目的也是通过文学作品这一媒介而完成的,两者有时相互独立,有时又相互依存。

三是正确处理阅读与习作的关系。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单元为组元方式,每个单元的选文都围绕单元核心要素展开,外部表征是单元提示语。如前文所叙,不同的文学作品的语用功能是不同的,但大多集中在阅读和习作上面。有些作家选文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有的作家选文是为了给学生习作提供范例。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习作才有了输出的可能。因此,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与鉴赏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习作训练才能使语文水平有效提高。

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六章结语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得出一个结论:文学作品与选文之间存在距离,文学的教育与教育的文学两者的教育影响多有不同,应为小学语文提供一条通往文学的辅道。

论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三类代表作家选文为切入口,探寻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对小学语文的重要影响。通过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并与选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原作与选文的不同,从而揭示出:选文并非原作品,教育影响存在差别,要想接近文学本真,就必得读原作的观点。

明确文学的教育与教育的文学有区别,文学的教育是指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教化功能,蕴含着作者创作时的最初目的;教育的文学则是指因国家课程设置的需要,被选入教科书中的文学作品(即选文),它们在进入教科书时往往重新设定了教育目的和功能影响。因此,文学作品与选文在文章内容和文学影响上往往会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经研究发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后大多都失去了文学作品的原貌,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正常的阅读和审美。审美是文学教育最基础的活动,具有非功利性。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感受作品本身带来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人的精神影响,这是文学接受的自然过程。然而,当文学作品变成选文时,删减和改动难免会造成文学作品的变形,成了为适应教学活动的材料,这无疑会影响到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如果不去阅读原作,仅阅读选文就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简单教条、误解误读等情况,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文学观。文学本身没有那么大的社会威力,但当它成为引子或载体时,为了迎合或追逐外在功利性的东西时,文学就会迷失自己。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