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252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2-10-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文学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不能忽视美丑的任何一方,审美与审丑不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存在,文学应该在美丑二者皆审的良性共存中发展。

绪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西方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直到1853年罗森克兰茨《丑的美学》出版,丑作为独立的范畴第一次被带入美学领域。该书对丑的本质、表现形式和价值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此后,夏斯勒、哈特曼等学者对丑的关注打开西方丑学研究的新局面。鲍桑葵的《美学史》历时性地阐释了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社会的美学发展史,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丑这一范畴自近代以来的流变过程。鲍桑葵认为丑作为一种与美相对的存在,是生来就有的,丑始终伴随着美的发展。①随后,李斯托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评述》中阐述了巴希、里普斯、德苏瓦尔、伏尔盖特等学者对丑的看法,开创性地提出丑作为一种近代精神的产物,是人类美感经验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并对丑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他在肯定丑的价值的同时,也颇为预见性地指出了现代艺术对丑的病态追求的严重后果。②二十世纪以来,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弗洛伊德等西方学者冲破理性主义的牢笼,将丑看作是非理性世界的本来面目,较早地重视到了丑感的存在,他们丰富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美学思想为20世纪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随后,阿多诺在《美学理论》③中突破了前人仅仅把丑看作是一种否定的审美价值的固有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美与丑的动态发展关系,从否定辩证法出发给予丑以新的时代内涵,认为丑是现代艺术的必然选择,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翁贝托·艾柯在《丑的历史》中以丰富的图文资料深入地剖析了丑在古希腊社会、基督教世界、近代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后现代社会等不同阶段的表现形态和地位变化,打破尊美抑丑的传统审美模式,运用大量文学与艺术作品的例子论证“美往往令人乏味,丑却有无限可能”的观点①,深度还原了西方审丑观念的发展史。总之,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丑”的探讨为中国当代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文学论文参考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实践

第一节 审丑创作呈现

一、 自然丑

“人与自然的特定联系方式中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影响着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①自然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文学作品中自然的美丑只是作家情感的折射。建国初期的现实主义作家普遍表现出一种自然崇拜的情结,其笔下的自然是作家精神、理想的化身。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家审丑意识的自觉,他们更热衷于以一种冷漠的笔触和审丑的眼光写尽自然之丑,以此达到对个体生存现状的透视和反思。

自然丑是对美的规律的违背,呈现出外在的不美、不和谐、不协调;或是生理上的畸形和残缺。在文学作品中,自然丑首先表现为肮脏污秽的生活环境。在残雪的小说中,尤为突出。《黄泥街》描绘了一幅污浊腌臜的生存景观:黄泥街上到处都是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排泄物、腐烂的尸体,天空中总是落下脏兮兮的烟灰。人们喝着臭水沟的水,吃的烂鱼烂肉烂果子里生出了白色的蛆,饭里混着苍蝇、毒蚊子和屎。在《苍老的浮云》中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肮脏得令人作呕,雨后楮树上的大白花的香味像沤烂的白菜味儿,使人想起下水道,水缸里爬满绿色的虫子,竟然毫不在意地喝下去,天花板上爬满蜘蛛,老鼠在屋里窜来窜去。《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艳阳天,但是却丝毫感受不到温暖,臭熏熏的院子、恶心的蚯蚓、阴沉的邻居、猥琐的母亲等等意象组合成了一个阴郁凄冷的世界。残雪的小说是一个高度变形的异己世界,她将垃圾、屎尿、臭水沟、死尸等恶心不已的东西带入审美视野,以变形的手法建构出一个个荒诞离奇的世界,于丑陋的意象中隐喻非人化生存环境下的众生丑相。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反思

第一节 文学审丑的感性学价值

一、 丰富丑学研究

“丑学”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陈望道的《美学纲要》一文中:“辨别美、丑之学,因名为‘美学’;即名之‘丑学’,亦未为不可。”①在陈望道先生看来,美与丑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因而研究美丑的学科也可称之为“丑学”,这一言论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其颇有先见性的观点预示着丑学的新生。随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周木斋的《丑学》一文鲜明地提出“丑学”一词,但是,此时丑学还未获得真正的独立性。直到20世纪80年代,刘东、栾栋、王洪岳等学者开始重新解读“Aesthetics”的本义,将其界定为包含美学和丑学在内的“感性学”,把“丑学”视为与“美学”并列的独立的感性学范畴,从而走出了长久以来的美学误区,自此丑学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态势冲进当代学术视野。虽然二十世纪八十年的理论界对丑学的研究势头正盛,但是丑学依旧难以和传统美学相抗衡,始终饱受批评和质疑,大部分学者还是坚守着审美的底线,以“化丑为美”说来守护美学的正统地位。当代文学中审丑现象的涌现将丑学从这一艰难的境地中解救出来,大量的审丑文学作品进入大众阅读视野为丑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例证,批评家们对文学审丑现象的批评和讨论也丰富了丑学研究的范围。

首先,审丑批评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丑学存在的合理性。大部分批评家在对文学审丑创作进行批评时,都是将审丑作为独立的批评对象,探讨当代文学审丑现象及其得失,而不是将其局限于美的范畴内进行传统的审美批评。这说明批评家已经逐渐认可了丑的独立性地位,这为丑学的开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此外,不仅是审丑创作,审丑批评也为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八十年代理论界对丑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从美学角度探究丑的本质、美丑关系、丑的价值等内容,较少涉及对审丑创作的关注和研究。南帆等批评家们敏锐地察觉到当代作家审美趣味的悄然改变,将批评视野放到审丑文学作品上,从感性学、心理学、叙事学等角度探究文学审丑现象的产生、特征,分析作家审美观念的嬗变,评判审丑文学的价值与误区,等等。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困局及出路

一、 审丑与嗜丑

新世纪以来,由于缺乏对审丑文学创作标准的规正,以致审丑创作不断突破底线,日渐表现出嗜丑化、低俗化的堕落倾向。嗜丑与审丑不同,“嗜丑”消解了“审”而偏爱“丑”,表现为对丑的无限度地盲目趋从和把玩,更多的是对病态丑的自然主义式的展览,缺乏对丑的理性审视和对丑恶现实的否定性批判。

诚然,当代文学审丑的高峰离不开先锋作家群的审丑创作,先锋作家具有自觉的审丑意识,他们以敏锐地眼光书写现实人生的种种丑象,将审丑的反叛价值发挥到极致。但另一方面,一些先锋作家逐渐陷入写丑的狂欢之中,彻底告别对人性美的展示,不加节制地夸大人的兽性的一面,冲击读者的生理与心理防线,显露出低俗化的嗜丑倾向。莫言具有鲜明的审丑意识,其小说的审丑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也无法否认,莫言在《红蝗》《欢乐》等小说中对丑的表现显然有失控之嫌。《红蝗》突破人类审美心理的禁区,一本正经地歌颂大便,将人的嘴比作肛门,描写人驴之交、乱伦通奸,人物散发着变态的兽欲。《十三步》中各种屎尿横飞、肠穿肚烂的画面,《欢乐》中无所顾忌地写跳蚤在母亲的肚皮、乳房、阴毛中爬:“凸牙床的女人像发情的母驴一样嚼着泡沫”①,不堪入目、言辞低俗。小说中诸如此类的“嗜”丑现象还有很多,莫言也因此遭到了不少非议。再者,贾平凹也因其审丑小说中流露出的嗜丑倾向而饱受批评家的批判。《怀念狼》中写粮庄掌柜夫人半夜上厕所,被狼把下体抓得稀巴烂,烂头口中低俗的黄色笑话不堪入耳,粪、尿、精液等污秽字眼不时出现。《秦腔》中那些污秽粗鄙的脏话:“操你娘的”、“你吃你娘的x呀!”②《高老庄》《病走相告》中各种呕吐物、排泄物的描写。

文学论文怎么写

结语

审丑作为审美的反题,是二十世纪现代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容忽视的文学动向。在西方审丑思潮和作家审丑意识本土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文学审美观念在二十世纪发生重要捩变,由崇美向善的传统审美转向了以丑为美的现代审丑。这场声势浩大的审丑思潮在理论、创作和批评领域均有突出表现。

在理论领域,刘东、栾栋等学者较早地注意到了丑的存在,他们为感性学正名的同时,真正从美学和文学理论层面给予丑以本体论的地位,为丑学理论的开拓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创作领域,当代作家以一种反叛的姿态极尽审丑之能事,在对自然丑、社会丑和精神丑的书写中直面个体生存的本质,获取异化人生的真相,实现对现代人的精神救赎。文学审丑现象的异军突起,一方面昭示着当代作家审丑意识的自觉,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当代批评家对审丑创作的关注和讨论。在批评领域,批评家们或是从丑学理论的角度对审丑现象予以价值评价;或是以多元化的视角对当代文学中的审丑现象展开批评和论争。面对这股审丑创作潮流,李建军、谢有顺、董小玉等批评家激烈批判,南帆、孙绍振、王洪岳等人积极肯定,而洪治纲、孙郁、潘道正等人则中立地审视,这些个性化、多元化的审丑批评实践对当下“丑学”理论的建构、文学创作的引导以及审丑观的规正具有重要意义。

从创作和批评的视角审视当代文学审丑思潮,是为了反思当代文学审丑的得失,以期对当前丑学的理论发展、审丑文学的未来走向以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做出思考和展望。审丑并不是美学的堕落,而是人类感性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探究审丑之于审美的价值与意义并不是为了让审丑彻底取代审美成为当代文学的唯一走向。新世纪以来,面对文学创作的嗜丑倾向以及审丑批评自觉性缺乏等问题,单纯的审丑取向显然无法有效引导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当下文学审丑思潮亟需走向一种新的和谐、新的理性。黑格尔认为事物的发展要经历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运动,文学审美观念的发展也一样,由审美到审丑是必然趋势,但审丑不会一直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