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论蒋子龙小说中的困境书写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6533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2-06-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文学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蒋子龙无疑是当代优秀且富于争议性的小说家之一,我们应当给予作家更多的关注,也有理由对他继续保持期待,相信蒋子龙在未来能够带给读者更多意义丰富的优秀作品。

第一章  困境书写的创作缘起

第一节  时代的感召

“构成文学的价值判断具有历史可变性”,②这些价值判断本身与社会意识形态密切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文学作为反映时代脉搏的重要载体之一,不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优秀的作者必然要在时代不可抗拒的影响下进行写作,离开时代,作家无法写出活色生香的人生,无法写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命运。蒋子龙的小说创作坚持响应时代感召、紧跟时代步伐,在他看来“挖掘时代,认识时代,是产生杰出作品的最主要的条件”。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的改革序幕,做出把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这是一次历史的转机,亦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时代在除旧布新,社会在新旧交替,一时间,改革开放成为人心所向的时代强音,社会风貌随之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改革,也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学保持合作关系的重要通道。”④新时期的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体系加以支撑,就其本身而言,又要触及社会既有运行结构与机制,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强烈的矛盾与冲突。蒋子龙凭借自身敏锐感知将创作目光聚焦时代变革与现实生存,以文学形式为改革浪潮推波助澜,通过现实生活图景的全景式扫描,充分表现了人们在改革过程中所经历和即将经历的艰难与曲折。一九七九年的《乔厂长上任记》一经发表即轰动文坛,引发强烈反响,被奉为开新时期改革文学的先声之作。主人公乔光朴为了国家、人民的根本长远利益以及四化目标的最终实现,自愿请命下基层,接管问题棘手的重型电机厂,迎难而上大刀阔斧锐意改革。作家在揭示新时期生产建设必然要面临重重阻碍以及尖锐矛盾阻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主人公以无惧挫折、勇于担当的英雄主义特质。乔光朴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承载着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的情绪、愿望和理想。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蒋子龙置身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其笔下改革面貌的呈现渐趋复杂化、多样化。

文学论文参考

第二章  困境书写的现实表征

第一节  生存困境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提出了动机——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是个人作为有机生命体对生存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表现的最为基本与强烈。它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原始驱动力,是一个人获得其他更高需求的基础和前提。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加以蒋子龙工农兵三级跳的独特生活经历,让作家亲身体验了现实社会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带给了他对社会生活境况最真实的认知。蒋子龙小说创作以深刻的笔触致力于全方位、立体化生存本相的呈现,作品通过物质处境的窘迫与畸形的婚恋诉求两个方面鲜明展现了人类的生存之艰。

一、物质的匮乏

个体存活于世,必须要满足自身物质方面的需求,换言之,自身生命的延续离不开物质条件的获取。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对食物、住房等生存条件或要素的需求,“只要人缺乏衣食住行,他就无法欲求别的,其他一切需要都得推延”。蒋子龙小说中生存困境的书写凸显了物质条件的极端匮乏。

生存的困境在普通市民居住条件的书写中得到了显著体现。短篇小说《三十年后……》围绕抗战英雄戴长天与日本俘虏吉田雄二三十年后再次相见而展开,今时不同往日,昔日的英雄如今只是一个普通装卸工,而往日的俘虏则成功化身为化工机械公司董事长。作品对主人公戴长天所居住的“十间房”住宅区进行了细致描绘:坑坑洼洼的道路、狭窄而弯曲的小胡同,刺鼻的气味充斥着四周,“地沟里翻上来的臭气,缺乏打扫的厕所里散发出来的屎尿臊气,再加上随地泼洒的洗鱼刷锅的腥汤酸水挥发出来的气味,构成了‘十间房’住宅区这种特殊的味道”。①三十年前的战败国如今变成经济大国,国民享受着优越而富足的生活,而反观当时国内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水平却令人极为沮丧。作品结尾,戴长天数度落泪并发出痛心呐喊,“我们八年抗战打胜了,为什么两个八年、三个八年、四个八年都过去了,在经济上、技术上不能打胜?!”②恶劣的生存空间背后无疑是国家经济水平的落后,是作家对国家经济提升以及对群众生存环境改善的迫切向往。

第三章  困境书写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理想人物的塑造

“在小说中,叙事总是和叙人难舍难分,叙事的目的是为了叙人;反过来也一样,只有写好了人,我们才能更清楚地体会到‘事’的存在魅力。”②蒋子龙在小说的困境书写中,有意着重描绘诸多人物形象面对艰难、磨难、冲突、挫折等不同困境时的具体价值选择与行为表现,塑造出努力超脱困境束缚的卡里斯马魅力的男性形象和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女性形象,并借助背面铺粉法使其性格特征得到完美烘托。通过理想人物的塑造,蒋子龙笔下的困境书写明晰传达了作家自身的审美期待与道德训诫,实现了现实社会理想人格建构的创作旨归。

一、卡里斯马魅力的男性形象

“卡里斯马”一词,出自西方当代社会学,属早期基督教词汇,本意为神圣的天赋,指有神助的人物。而后社会学家韦伯对其涵义进行了补充拓展,用其指代在社会各行业中具有原创性、富有神圣感召力的人物的特殊品质。在文学研究中,“卡里斯马典型是艺术符号系统创造的、位于人物结构中心的、与神圣历史动力源相接触的、富于原创性和感召力的人物”。③蒋子龙小说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卡里斯马魅力的男性英雄形象,他们被置于人物结构的中心,具备着超常的远见卓识,敢于和善于从事新的历史的开创活动,代表着积极的进步力量同阻碍社会发展进程的消极落后势力作斗争,在困境中彰显出了超凡的情感激荡与征服力量。

第二节  多样的结构模式

小说的艺术模式作为叙事框架结构,本身总是通过一定的建构活动而实现,其中心在于小说中故事的讲述者。卢伯克曾强调“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调节”,②叙事视点的确定由此变得十分重要,“在整个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视点(叙述者与他所讲的故事之间的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③叙事结构模式是蒋子龙实现其小说困境书写的重要途径,作品结构模式的变换设置,不断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效果和全新的阅读体验。作者通过全聚焦模式揭示了改革事业的举步维艰与改革者的思想风貌;通过内聚焦模式表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所经受的精神阵痛与心灵创伤;通过外聚焦模式阐明了复杂、艰难且曲折的生存本相。多样的结构模式有效强化了小说文本中所蕴含的困境主题。

一、全聚焦模式

作为发展成熟、运用普遍的结构模式,全聚焦模式即“叙述者既在人物内部(既然人物内心发生什么他都知道),又在人物外部(既然他从来不与任何人物相混同)”。④蒋子龙小说的困境书写较多采用全聚焦客观型结构模式,叙述了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实现了对人物的全方位描绘。

《乔厂长上任记》是全聚焦模式的典型代表。叙述者在故事外以上帝般的眼光俯视着诸对象的活动与心理,例如在解决电机厂问题的机电工业局党委扩大会上,叙述者深入霍局长的内心深处,“霍大道知道委员们都有准备好的话,只等头一炮打响,后边就会万炮齐鸣”,⑤当他听到乔光朴立下军令状下基层的请求后,又心想“这位大爷就是给他一座山也能背走,正像俗话说的,他像脚后跟一样可靠,你尽管相信他好了”。①通过霍大道心态活动的描述,既写出了电机厂改革问题的棘手,也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主人公乔光朴的英风锐气、智深勇沉。之后,叙述者视点自由转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直击乔光朴心灵深处,面对曾经诙谐多智的石敢如今那冰冷陌生的目光时,“老朋友对他的疏远和不信任叫他的心打寒战”;②面对童贞时,乔光朴的心中隐隐发痛,“这个在业务上很有才气的女工程师,她本来可以成为国家很缺少的机电设备专家,现在从她身上再也看不见那个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小姑娘的影子了”③,这些描述一方面揭示了乔光朴所面临的现实阻力与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特定历史环境给人们所造成的精神创伤。作品中,在石敢这一人物精神面貌变化,以及乔光朴与童贞感情的发展中,叙述者同样突破时空限制显示了最大限度的自由,他知道的比任何人物都多,这使石敢的个人经历和乔、童二人的感情脉络清晰明朗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四章  困境书写的价值探寻

第一节  时代性

蒋子龙的困境书写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作家紧扣时代脉搏揭开了改革文学的序幕,促进了当代文学题材的拓展与表现主题的丰富;同时作家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凭借对社会生活的本质把握、对社会问题的长期关注使文本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拉近了文学与大众的距离,作品处处体现着作家崇高的文学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关注当下、推动历史的创作态度。

一、改革文学的前驱

米兰·昆德拉指出“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①伴随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高度关注,蒋子龙敏锐感知时代步伐,率先投身新时期文学的创作实践,以现实主义文学笔触描绘出改革的进程。

《机电局长的一天》中包含了改革开放不可遏制的历史趋势和阻碍改革正常进行的诸多因素,最先预示了改革开放暴风骤雨的即将到来。其后,轰动文坛的《乔厂长上任记》则释放出更加公开和丰富的改革讯息,小说大胆暴露了十年浩劫对我国工业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真实揭示了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重阻力和盘根错节的矛盾冲突,并热情讴歌了锐意进取的改革者形象,成为改革文学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改革文学是中国人精神迷梦破碎后的产物,群众急欲了解国家能否实现强大,民族能否重新复兴,蒋子龙对此给出了明确肯定的答案:改革即是希望!随着时代变革的不断深入,作家在力求新变的困境书写中推动了改革文学发展的渐趋深化。《燕赵悲歌》《农民帝国》、《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作品分别叙写了农村改革、商界改革的各式困境,使小说创作突破工业改革的束缚,实现了改革题材的拓展;《赤橙黄绿青蓝紫》《开拓者》《阴错阳差》等作品则是将视线从外部形态斗争转向内部心灵世界的开拓,展现了改革进程中人们精神的阵痛与人性的觉醒。蒋子龙通过对改革进程的持续关注与深刻思索,于困境书写中投射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整体变化。此外,蒋子龙该时期的困境书写亦对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力牵动了其他作家的艺术触觉,作家们纷纷将视线投向纷繁复杂的改革场景,由此产生了不少表现改革的小说佳作。

“风景一旦确立之后,其起源则被忘却了。这个风景从一开始便仿佛像是存在于外部的客观之物似的。其实,这个客观之物毋宁说是在风景之中确立起来的。”蒋子龙小说的困境书写在改革文学潮流引领、新时期文学开拓中有着起点性意义。他作为新时期率先创作改革小说且成就卓著的作家,直面现实困境、深入感受生活,作品敢言人之未言,篇篇血肉丰满、豪气扑面,成功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放性发展。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