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小说文本创作及小说批评推动文艺思潮的演变,文艺思潮反过来又折射到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之中,所以以当时权威理论刊物《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及批评文章为研究对象,既可知当时小说发展,又可洞察当时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的演变。
第一章 绪论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一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它承担着发布文艺动态、解读文艺方针与政策、批评当时文学现象及具体创作、讨论理论问题乃至引领文学艺术发展方向的任务。《文艺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复杂多变的历史中具有非同一般的特殊地位,“十七年”时期《文艺报》的历史,就是“十七年”文学特别是文艺思潮的发展史。《文艺报》对 1949-1966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是有积极塑造和政治引导作用的。 正因它地位特殊及影响深远,对《文艺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程光炜的《<文艺报>“编者按”简论》、谢播的《<文艺报>的“社论”》、童欣的《<文艺报>批判萧也牧事件探析》、钟媛的《1957 年<文艺报>的改版》及谢泳的《“文艺学”如何成为新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以 1951 年<文艺报>一场讨论为例》等论文,是以《文艺报》某一文艺栏目、某一现象或者某一事件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考察当代文学或思潮史的发展。而武新军教授的专著《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 --<文艺报>(1949-1989)》,则以《文艺报》为镜,系统呈现出了四十年间不断变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复杂社会时代情态等的内在关联。
据知网查询,目前共有 13 篇专门研究《文艺报》的学位论文,其中 4 篇为博士论文:河南大学李迎春的博士毕业论文,研究对象为建国初期(1949-1957)的《文艺报》,主要是从该时期《文艺报》的编者、作者、读者、编辑语码组合等几个方面,对作为重要刊物的《文艺报》进行了文学期刊几个要素的考察。而苏州大学博士生谢波完成的(1949-1966)《文艺报》研究,则是从媒介与文艺形态的角度入手,重点关注了《文艺报》该考察时期内文艺思想演变、文学制度重建、编辑格局及与当代写作传统的关系等问题。南京大学的博士生王梦湖是以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入手,主要探讨期刊媒介的主体性与文学公共领域的自主性、平等性及对话性的互动影响。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1957 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国家政治及文艺界形势都有更加“左倾”的激进化趋势,但比起小说批评,小说创作方面所受的政治影响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本时期的“热议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都是作者构思、积累、准备了很长时间的成果,如《青春之歌》的作者断断续续写了六年才完成该作品,《红旗谱》的作者梁斌从孕育该作到完成,其间有近二十多年时间的跨度。这些小说成为热议对象的原因及围绕这些小说展开的批评都有政治激进化的因素,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情况有关,而创作本身,尤其是一些长篇的创作,受到的直接的政治影响并不是很大。1956-1962 年间,特别是1958-1959 年期间,小说创作是一派比较繁荣的景象。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小说是虚构的文学艺术体裁,小说中的世界也是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虚拟与人为再创造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源于现实,但也会有别于现实,有时会高于现实。小说家会按照自己的创作理想和艺术理念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周扬在第二次文代会上,便明确表示:“我们的作家为了要突出地表现英雄人物的光辉品质,有意识地忽略他的一些不重要的缺点,使他在作品中成为群众所向往的理想人物,这是可以的而且必要的。我们的现实主义者必须同时是革命的理想主义者。”①1956-1962 年的“热议小说”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形象高大、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人物形象,如《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山乡巨变》及《创业史》中的先进农民干部、《红岩》中刚强忠贞的英雄群像、《苦菜花》中的伟大母亲、艾芜及杜鹏程工业题材小说中优秀炼钢、铁路工人等。
第四章“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由于国家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日益政治化、同一化,与前面两个时期相比,1963-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不仅数量少,而且文本内容趋同,具体情况,请参看下表: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1963-1966 年间,《文艺报》曾分七次在主要版面上讨论、批评了创作中“中间人物”的问题。参与讨论的人员认为“写中间人物”的理论主张,是同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最主要、最中心的任务——创造英雄人物的任务相违背的,将“写中间人物”作为文艺创作的最中心任务,明显地是反对党的主流文艺方针,反对以塑造社会主义英雄人物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最重要的任务。所以,这种论调是错误的、反动的,是打着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招牌,贩运资产阶级的、修正主义的私货。当时讨论的最后定论是:社会主义文学,不应将“中间人物”的塑造当作主要任务,而应将塑造正面的、先进的、优秀的、高大的、完美的人物形象当作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热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不再是历史中的英雄,而多是现实中先进、优秀的人物,并且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提高和升华,是完美的、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的正面人物形象。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1963-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作家,数量比较少,只有五位,都是体制内的作家,也是工农兵出身或者相关工作背景的作家。具体情况,请参看下表: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新中国成立后,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文学在这一过程中被定位为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武器,文学的创造者——作家,也逐渐被纳入到党和国家建构的体制内,为共产党胜利的革命历史、获得政权的合理与合法、社会及制度的优越等内容进行艺术表达和情感论证。一批工农兵出身或工作背景的作家成为 1963-1966 年主要创作力量,开始处于文坛中心位置。
1949 年全国解放初期,很多来自国统区的作家因阶级身份及自由的思想被剥夺或者主动放弃了继续写作的可能性,1957 年反右斗争的夸大化,失去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才华的解放区来的作家,文艺创作的主体力量严重受损,1959 年,“庐山会议”标志着党内民主程度的急剧降低,一批追求现实主义、敢讲真话的作家,也开始保持沉默,1962 年中央七千人会议以后,知识分子政策有所宽松,但很快 1963 年“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又开始在文学领域占主流,非工农兵出身的作家创作热情又一次受到打击。历史发展到 1963-1966 时期,一支来自工农兵,一直工作、战斗在基层的文艺创作力量,开始走到文学舞台中央,成为主流、主要的创作主体。他们坚守无产阶级立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大写社会主义,大写英雄人物,以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为旨向,坚持劳动化与革命化的结合,希冀做又会劳动又会写作的文艺战士。大批从工厂、农村、部队来的工农兵作家成为文坛中心的主要创作力量,工农兵不仅仅是作为文学表现对象,而且也开始成为文学创作主体,如蒋子龙是天津重型机器厂的锻工,是名副其实的工人业余作者,因创作成绩在“文革”中被提拔为车间党总支副书记。胡万春是钢厂工人,同样是“十七年”知名的工人作者。还有农民作者王老九、苗得雨,士兵作者高玉宝、工人诗人李学鳌等。
第五章 结语
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一个与当时时代政治背景及中国未来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文艺方针,它逐渐发展为一个权威化、系统化、强势化的文学观念,即确立了文学的表现、接受与服务对象都应该是、只能是、必须是工农兵,在此基础上,文学的内容与形式都应是站在工农兵立场上,创作为工农兵所喜闻乐见,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作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强力的、解放区已基本统一的文学形态开始扩展到全国范围,并开始规范、塑造中国当代文坛。
作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共生的国家最高级别文艺理论刊物《文艺报》,创刊迄今已有 70 周年的历史,除去 1966 年 6 月至 1978 年 7 月,因国家政治环境等原因停刊 12 年时间,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上,已有近 60 年的时间。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也无论用哪个标准衡量,1949-1966 的《文艺报》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力最大、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最为重要的文艺理论刊物。这种巅峰的历史与文坛地位,是与中国当时具体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而于此期间逐渐形成的文学“一体化”现象,也可从《文艺报》的“热议小说”及批评文章中寻得清晰痕迹。
本文即从 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相关评论文本出发,研究“一体化”文学体制的开端、发展与形成过程,考察不同文学力量、多元文学思想立场的冲突、斗争及融合、统一,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那段时期小说的发展、文艺思潮、社会背景的演变等,这是本论文展开研究的预期目标。小说文本创作及小说批评推动文艺思潮的演变,文艺思潮反过来又折射到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之中,所以以当时权威理论刊物《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及批评文章为研究对象,既可知当时小说发展,又可洞察当时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的演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