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幼儿文学作品语言修辞艺术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3562
  • 论文编号:el2021123121335428046
  • 日期:2021-12-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幼儿文学哪里有?笔者认为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不断积累,其行为模式、思想情感会变得越来越“社会化”,在这个“社会化”的转变过程中,文学对于正确引导幼儿思想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不仅要向低龄儿童传播科学文化常识,更要向他们传递正能量,教会幼儿基本的人生道理。通过质朴的语言、绚烂的图画,愉悦快乐的游戏,让幼儿产生深深地代入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学形象的积极影响。


第一章  幼儿文学作品的特征


1.2.  幼儿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

正是由于幼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直观性、韵律性的文本特征,使得这些文字总是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带着一股别样的美学特征。幼儿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是相对于成人文学作品而言的,虽然幼儿与成人的审美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共性,但是由于年龄、认知能力有较大差异,有些美学特征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更加典型集中,这是幼儿独有的思想、心理、言行、爱好在文字作品中的艺术化表现。

1.2.1  稚嫩纯真

幼儿的生活阅历不足以应付大千世界的千奇百问,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释这些问题,这种矛盾所引发的幼儿行为充满了稚嫩的情趣。稚拙美是幼儿文学作品独有的美,这种“天然去雕饰”的质朴,虽然不符合常理规律却异常干净、透明。不谙世事的幼儿简单纯真,对周围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却又异常真诚。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丑陋,没有病痛,没有死亡,没有黑暗,只有纯真的善意。如同稚嫩美一般,纯真美也是幼儿文学独有的美学特征之一。

幼儿文学作品幻想性的文本特征直接造就了其具有荒诞奇幻的美学特征。在孩子们心目中,动物可以开口言语,飞禽可以变成走兽……一切在成人世界里不可能的事情都变成了可能并且顺理成章。幼儿的思维非常跳跃也毫无逻辑可言,常常把几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按照自己主观想法任意结合在一起,成人眼中荒诞无比的事情,通过夸张的幻想呈现出来,产生了独特的美感。这种荒诞奇幻的美感在幼儿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强烈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因为它契合了幼儿的审美心理,符合幼儿的思考逻辑,虽奇异但也相当轻松。

幼儿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修辞特点


3.1 语言的浅层性

浅层性是幼儿文学语言区别于其他文学语言最重要的特点。0~6 岁的低龄幼儿喜欢利用直观的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事物。这一阶段的幼儿词汇量贫乏,以叠音词为主,语法单纯,句式也很简单,反反复复缺乏连贯性。这就要求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简单浅显,在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运用上能够顺应幼儿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3.1.1  自然朴实的词语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先掌握具体的词,然后随着概括能力的发展,再掌握抽象的词。”[15]  因此,幼儿文学作品的选词要尽量符合幼儿对词汇的掌握习惯,由浅及深,由具体到抽象,避免艰深晦涩的书面语,多使用幼儿熟悉的生活化、日常化的口语词。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浅层性要求文学创作者选用幼儿周围常见物的名词,能够增加作品动态感的动词和可以直接被感知来发展幼儿形象思维的形容词,这些词语越朴实自然,越贴近幼儿的生活,就越容易被接受。

“儿童爱热闹、爱紧张,对故事的展现最好不是叙述性的,而要戏剧化的——戏剧化对语言的动作性有较高的要求,……比如表现人物的动作时,戏剧化的表现方式是不用笼统的描述,而要融入现场感,突出动作发生的具体状况。”[16]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从心理认同的角度讲,他们也更偏爱动词,幼儿文学作品偏爱使用一连串的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

幼儿文学论文参考


第四章  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修辞功效


4.1  愉悦幼儿性情,塑造健康活泼品性

低龄幼儿涉世未深,自觉性相对成人来说比较弱,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并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和道德的束缚,而仅仅只是为了获取欢愉的情感享受。别林斯基曾呼吁儿童文学“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面向低龄幼儿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幼儿能够愉悦地接受,给他们带来欢声笑语,孩子在情趣满满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快乐,舒缓紧张的情绪,在愉悦的情感享受中学会知识。快乐的文学作品在引导幼儿身心、人品的健康成长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大部分的幼儿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烈的游戏精神,一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爱玩游戏是天性,游戏性的语言文字更符合其口味;二是很多作品借游戏化的语言宣泄不健康的负面情绪。幼儿文学创作者深入幼儿内心,挖掘他们偏爱的情趣,通过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给儿童带来欢乐,并在这种欢快的气氛中传递正能量。幼儿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接受了这些正能量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的启迪教育,有助于塑造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


4.2  发展幼儿语言,提高思维想象能力

幼儿期不仅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也是大脑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语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各种语言环境中通过模仿习得的。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用标准的规范化语言,在节奏韵律上比其他文学语言更为讲究,由浅入深,深中含味,在诗化般优美和谐的韵律中,将诗意、哲理、童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准确规范的蓝本。幼儿通过欣赏这些文学作品,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习规范化的语言,在反复的听赏中逐步掌握语音、词汇、句型,从而提高规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与以道德性为主的成人文学不同的是,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处处充满欢快的情感。当幼儿通过文学作品的感染,获取知识与快乐体验后,会控制不住地外泄自己的这种喜悦之情,急不可耐的和他人交流分享,这就为幼儿提供了重要的语言实践环境。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除了通过幼儿文学作品模仿外,更为重要的就是这个后天营造的语言实践环境。多种实验证明,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砺,才能更好地培养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给幼儿讲述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营造出各种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利用与他人相互交流的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帮助幼儿进行有效的交际,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发展。

幼儿文学作品中修辞性语言的本质是常规语言的突破,需要借助丰富想象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在这理解的过程中,大大地刺激了儿童的想象力。幼儿的阅读量越大,知识越丰富,其头脑中的形象就越具体,想象思维的产物也就越新颖。各种充满迷离色彩的幼儿童话、寓言,提供了大量新颖怪诞的意象群,既满足了无穷的好奇心,又为幼儿无限的想象与神奇的创造提高了坚实的依据。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幼儿语言能力也在迅速发展。


结论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能否健康茁壮成长关系到祖国能否拥有繁荣强大的未来。如何开展低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已演变成一个热点话题,摆在了社会、学校、家庭面前。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不断积累,其行为模式、思想情感会变得越来越“社会化”,在这个“社会化”的转变过程中,文学对于正确引导幼儿思想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不仅要向低龄儿童传播科学文化常识,更要向他们传递正能量,教会幼儿基本的人生道理。通过质朴的语言、绚烂的图画,愉悦快乐的游戏,让幼儿产生深深地代入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学形象的积极影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确切地说,是修辞的艺术。幼儿文学作品语言是规范化的艺术性语言,它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修辞的创造性运用上。幼儿文学作品语言修辞艺术的运用本质是为了获取话语表达的最佳效果。评判是否成功取得这种效果,还在于读者本身,即幼儿是否能够接受并正确理解这种修辞行为。通过“听”来接受幼儿文学作品,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修辞体验,而在修辞体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修辞心理特性值得广大幼儿文学创作者们关注,因为只有顺应了幼儿独特的修辞心理特征才能创作出符合其审美的优秀文学作品。幼儿有着异于成人的感知觉,丰富的想象,扩散性思维等心理特点,其偏爱的文学作品也呈现出别于其他年龄段文学作品的文本特征和美学特征。直观可感性和叙事性便于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韵律性符合幼儿听觉习惯,幻想性则契合孩子们天马行空,奇形怪诞的想象,这些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带着稚嫩淳朴、荒诞怪异的美学特点,符合低龄幼儿的审美口味,备受幼儿的喜爱,但同时也给幼儿文学创作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创作者深入儿童精神世界,准确把握适切有效和寓教于乐的创作原则,才能更好地贴近幼儿的内心。幼儿文学作品通过简单的句式、单纯的词汇使得语言浓缩凝练,简单浅白,多使用动词又利用谐音、节奏、押韵的语音特点增添了一些乐感和动感,修辞格的运用意味深长且形象生动,颜色词又大大添加了画面感,美不胜收。整个幼儿文学作品无处不彰显着修辞性语言独特的魅力,增长幼儿知识,培养求知欲,发展语言,陶冶审美,塑造健康活泼向上的品性,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