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注视与想象——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帖木儿大帝》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8566
  • 论文编号:el2021123121303628042
  • 日期:2021-12-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比较文学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马洛无论是对土耳其统治者巴耶塞特和穆斯林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完全妖魔化,还是对蒙古统治者既美化又丑化的矛盾性处理,都不是为了反映异域的现实状况,只是对“他者”文化的一种利用,通过构建“他者”来言说“自我”。形象塑造者书写他者的过程就是“注视者借助‘他者’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


第一章 妖魔化的土耳其统治者及伊斯兰教


一、倨傲、可笑、专制的暴君巴耶塞特

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 I,约 1354 年—1403 年)是土耳其帝国的第四任统治者,有着极强的军事领导能力,人称“闪电”。巴耶塞特领导着一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强大军队,他们击败了当时耀武扬威的法兰西-勃艮第的骑兵,因此被看成是“近东最好的军队。”①作为帝国统治者,他还有着勃勃的征服野心,曾梦想着“把整个中东的全部穆斯林土地纳入治下”②,在他统治期间(1389 年—1403 年),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统治疆域十分辽阔:

“在欧洲,囊括了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色雷斯,除萨洛尼卡以外的马其顿,保加利亚,以及对塞尔维亚的保护权。在安纳托利亚,他的领地一直延伸到陶鲁士山、亚美尼亚和黑海山脉。”

就在巴耶塞特正要夺取君士坦丁堡时,“上帝之鞭”帖木儿向他发起了挑战,两支军队相持了 2 年后,于 1402 年 7 月 20 日在安卡拉进行了决战。他们的“战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夜幕降临,近 100 万人参加了战斗。”①最终,巴耶塞特战败被俘,几个月后去世。

在马洛创作时所参考的素材《教案杂集》中,“巴耶塞特是一个很强大的统治者,面对帖木儿的挑战,他丝毫没有退缩,而是决定和他开战”②。在另一参考素材《英语镜鉴》中,巴耶塞特是一个“勇敢的统治者”③。根据所搜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还原出来的历史人物巴耶塞特是一个雄姿英发、勇敢无畏、雄心勃勃的伟大君主。

比较文学论文参考


第二章  意识形态化的野蛮鞑靼人帖木儿


一、卑鄙、野蛮、残忍的恶棍帖木儿

的原名是 Timur,意为“铁”,他于 1336 年 4 月 8 日出生在撒马耳干以南的渴石城,“他家是河中巴鲁剌思部的一个贵族”⑤,他的父亲是鞑靼部落首领,母系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帖木儿以河中地区为中心,对周围广阔的地区展开了征服行动,包括了“奥斯曼帝国、金帐汗国、蒙兀儿斯坦汗国和印度德里苏丹国。”

帖木儿出身贵族,但是,十六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并没有遵循帖木儿出身高贵的史实,“将帖木儿定位为出身低微的牧羊人或者士兵。”②马洛也采用了历史学家们的这一设定,他笔下的帖木儿是一个牧羊人,“斯基泰强盗”③。帖木儿刚出场时,他的随从担着抢劫而来的财宝跟着他,遇到正借道前往孟菲斯的埃及公主奇诺科拉特时,帖木儿不光劫掠她的财物,还想将美丽的奇诺科拉特占为己有。波斯国王的弟弟科斯柔骂帖木儿是“蟊贼”④,埃及苏丹轻蔑地称帖木儿为“一个卑贱的盗贼”⑤“乡巴佬(peasant)”⑥,纳托利亚国王奥卡尼斯直接骂帖木儿是“牧人之子,出身卑贱的帖木儿。”

历史上的帖木儿靠自己的勇武和智慧征服了众多领土,而在剧中,帖木儿靠卑鄙的手段夺取了波斯王冠,被塑造成为一个卑鄙的篡权者。《帖木儿大帝》(第一部)以波斯王国内部两兄弟之间的权力争斗开场,弟弟科斯柔想要从无能愚蠢的国王迈锡提斯手中夺取王冠,于是与帖木儿结盟打败了迈锡提斯,科斯柔当上波斯国王后,欲封帖木儿为摄政王,但对王冠感兴趣的帖木儿背叛并打败了科斯柔,当上了波斯国王。迈锡提斯愤怒至极,咒骂帖木儿是“卑鄙的无赖”⑧,遭帖木儿背叛的科斯柔说帖木儿是“忘恩负义的恶徒”⑨。当帖木儿围困大马士革时,奇诺科拉特的父亲埃及苏丹也称帖木儿为“一个卑鄙篡权的无赖”⑩。


第三章  乌托邦化的征服英雄帖木儿


一、战天斗地、有勇有谋的英雄

“历史上的帖木儿一生打了三十五场战役,无一败绩;他把二十七个王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为自己开辟了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①在整个十六世纪,许多欧洲作家被这个蒙古征服者的异国情调所吸引,对历史记载进行了美化,直到他成为大众想象中的神话。②历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征服英雄帖木儿在马洛的笔下更加完美。

首先,在体貌特征方面,帖木儿身材魁伟挺拔。西方人对于蒙古人的体貌特征的普遍认知是“他们头大,脖子短,胸部很宽,胳膊长,腿短,他们的力气大得惊人”③“双目之间和颧颊之间的距离要比其他民族宽阔……颧骨格外突出,鼻子扁而小,眼睛也小,眼睛上翻与眉毛相连结。”④根据西方历史学家的记载,“帖木儿身高、头大,褐色皮肤”⑤“身体强壮,体态优美,宽肩长腿。他的头很大,姿态辉煌——高高的额头和饱满的黑眼睛……他有他的种族中宽阔的颧骨和嘴。他是个少言寡语的青年,声音深沉而有穿透力。他右腿瘸了,右手缺了两根手指。”⑥帖木儿曾经受过战伤,由于腿部战伤,人称“瘸子帖木儿”(Timur the Lame)①。而马洛笔下的帖木儿,在体貌特征方面却少了许多其种族特有的长相特征,通过帖木儿的敌人——波斯贵族米纳夫之口说出的: 

“他身材高大,腰杆挺直/……四肢健硕,关节强壮,/双肩宽阔……/一颗世所罕见的头颅,/在其中以奇特的掌控艺术,/固定着锐利的双目,/炯炯有神的眼球之中/一对超凡脱俗的瞳孔……他的肤色雪白,充满激情……/一头琥珀色的浓发,/卷曲盘绕,就像凶猛的阿喀琉斯那样……/他的臂膀与手指修长有力,/预示着勇气与无穷力量——/这个每一部分都比例均匀的男子汉/将让整个世界臣服于他帖木儿。”

比较文学论文怎么写


二、战无不胜、雄心勃勃的征服者

“马洛的地理意识会引起任何一个《帖木儿大帝》的读者的注意。”③这是因为在剧中帖木儿的征服过程中出现了多如繁星的新奇的异域地名。埃塞尔·西顿(Ethel  Seaton)认为,马洛在写作《帖木儿大帝》时参考了比利时地图学家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于 1570 年出版的地图集《寰宇概观》(Theatrum Orbis Terraum)。她断言,“马洛至少以一个学者的准确性和一个商人冒险家的常识,以及一个诗人的想象力使用了这一资料”①。

帖木儿一出场就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征服者形象,而他所有的自信都指向对世界的征服,似乎只有广阔的地域才能配得上他的雄心壮志。在打败最强大的敌人巴耶塞特后,帖木儿士气高涨,对接下来的征服充满了信心,他壮志满怀地为自己接下来的征服规划着路线:

“我将攻克那些高墙围绕的要塞,/让我成为伟大的非洲之主;/这样,从东方到遥远的西方,/帖木儿将伸展他强有力的臂膀。/那些划桨的战舰和劫掠的双桅船,/他们将在阿森特岛下锚,/直到波斯的舰队和战士,/沿着东方海岸航行,/抵达印度大陆,/甚至从波斯波利斯出发到达墨西哥,/从那里进入直布罗陀海峡;/他们将在那里回合,合兵一路,/警惕地驻扎在葡萄牙海湾,/以及英国海岸边的大洋;借此我将最终赢得整个世界。”


结语


马洛戏剧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是他文学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异国题材的书写成为了马洛特有的文学表达方式。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来探究马洛的异国异族题材戏剧,有助于挖掘其作品中更丰富的文化意蕴。

在形象学研究者巴柔看来:“‘自我’作为注视者对‘他者’注视和描述时渗透了注视者的种种意识形态,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自我’作为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①每一种“他者”形象的生成总是伴随着注视者的自我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本论文将《帖木儿大帝》的研究置于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关系中,分析了在书写他者时,书写者又是如何言说了自我。《帖木儿大帝》是一部历史剧,取材于 14 世纪蒙古征服者帖木儿大帝的史实。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形象得知,剧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不是对历史人物和史实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饱含想象和创造。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受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影响,他们或遵循或颠覆社会集体想象物,对异国形象进行或意识形态的书写或乌托邦式的想象。

剧中的土耳其统治者巴耶塞特及其所信仰的伊斯兰教的形象被彻底妖魔化,历史上具有极强军事能力的帝国统治者巴耶塞特变成了毫无美德可言的阶下囚,受尽了帖木儿的凌辱。伊斯兰教被全方位丑化,穆罕默德是虚假的、穆斯林是野蛮的不虔诚的、古兰经被斥为迷信之书。结合马洛所处的 16 世纪末英国的社会背景——日益强大的土耳其帝国对西欧的蚕食以及宗教变异得知,驱使剧作家妖魔化巴耶塞特和伊斯兰教的动力主要源于对强敌的恐惧以及对异教的仇恨,当观众们亲眼看见土耳其统治者被打败,土耳其帝国被消灭,内心的焦虑情绪能够得到缓解。将伊斯兰教妖魔化,则能够在复杂的宗教变异时期凝聚人心,维护安定,使基督徒获得认同感。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