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论文哪里有?本论文以 2010-2020 年间《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出版的 45 篇作品为研究对象,并选取陈思和、王光东等学者界定的”民间“视角为理论依托,从表现内容、作家立场、表现方法等层面系统分析该系列作品,探究该专栏作品具有的”民间性“特征。
绪论
(一)国外非虚构写作研究
国外非虚构写作实践和创意写作课程及新闻领域联系紧密,其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写作技巧分析和新闻运用领域,通常采用教学步骤和访谈录的形式写作。
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编写了《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以演讲录的形式汇编了 51 位美国非虚构作者的写作经验,内容包括作品选题、结构、品质及伦理等方面,囊括了一篇非虚构作品从创作到发表的全过程。《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则对创作技巧有更为细致的解读,并且在创作环节中加入了对故事、声音和风格、动作等叙事理论的分析,此外还涉及了报告文学、散文及小品文等作品的创作方法。《新新闻主义:美国顶尖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一书对新新闻主义作家进行深度访谈,从写作技巧、工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新新闻主义写作,并归纳出这一写作具有的浸入式采访、多方式获取材料、多样化主题等基本特征。雪莉爱丽丝《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一书被誉为非虚构文学创作的必备手册,该书通过设立具体的情景来指导非虚构写作,并按不同主题汇编了八十多篇著名非虚构作家们的个人写作练习来提供借鉴,是一本创意写作的指导性书籍。
在写作技巧研究外,也有部分著作对非虚构写作的潮流作出分析,并选取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艺术特色分析。戴维洛奇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专设”非虚构“小说一章,对新新闻主义和”非虚构小说“作了介绍。美国作家约翰霍洛伟而在《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中考察了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的社会环境,指出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提供了比小说更离奇的素材,导致文学创作从”虚构“向”非虚构“的转向,并以汤姆沃尔夫、杜鲁门卡波特、诺曼梅勒等作家为代表,对”非虚构小说“的艺术特色作了系统的分析。
民间文学论文
..............................
第二章 非虚构写作中的民间立场
第一节 对底层艰难处境的同情
在表现底层民间社会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曾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叙事模式中,知识分子担任着道德审判者和医生的双重角色,以文学的形式对民间扭曲的人性本能进行疗救,或者说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这一立场虽也承认底层民间被侮辱和损害的弱势者地位,但有把受害者和迫害者在责任问题上混为一谈的倾向,并且其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态、批判大于同情等问题都不能不视作知识分子启蒙立场的缺憾。
在《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的作品中,作家的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写作姿态的转变上。非虚构作品中作家虽也对底层群体表现出的麻木和愚昧展开批判,但放下了知识分子高高在上上的启蒙者姿态,以一种更加谦卑、更具人道情怀的态度去深入和表现民间。
《梁庄》、《生死十日谈》是非虚构专栏中展示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剧变的代表性作品,作家梁鸿和孙慧芬都是从乡土成长起来的作家,故乡不仅是见证其成长的环境所在,更是其乡愁情感的寄托所在,她们和乡土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肉联系,也正是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促使作家密切关注着乡村的变化。当乡土农村不断在现代化进程中掉队,甚至逐渐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时,作家并没有遵从这一结论,将乡土视作异己的他者,用乡土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来作为证明乡村困难的注脚。而是选择回到故乡,以”乡村的儿女“的低姿态来倾听故乡的声音,《梁庄》中梁鸿六个月间走访了几乎全部的村民,她没有大学学者高级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而是以梁庄村民的身份,倾听村支书、留守老人、村庄中年轻人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讲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对自身和村庄的看法,以此来还原梁庄真实的处境。《生死十日谈》中孙慧芬一次次的往返翁古村,倾听自杀遗族的讲述,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做出的选择和所所承受的苦难,呈现乡村底层民间的精神状况。正如梁鸿在《梁庄》的序言中写道的那样:”如果说这是一部乡村调查的话,毋宁说这是一个归乡者对故乡的再次进入,不是一个启蒙者的眼光,而是重回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精神与心灵“①正是这样一种谦卑的写作姿态,使他们能更真实的了解乡村的面貌,以此透视出转型期乡土民间的艰难处境。
.......................
第三章 非虚构写作还原民间的方法
第一节 ”行动“和”在场“:民间生活的亲历者
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先锋文学“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文学更加注重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借鉴和学习,更加注重形式、技巧、叙述方式,注重对个人主观情绪和内心世界的探索,这一变化虽校正以往文学倾向的偏差有着重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文学和时代及现实世界的有机联系。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生活比小说和虚构更加精彩“的情形每天都在上演,这一情形下,读者对文学表现现实生活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2010 年《人民文学》设立非虚构专栏可视作对重建文学和现实关系的一次尝试。面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的现状,主编李敬泽吁请海内外作家勇敢的离开报纸、离开电视机,离开那些二手的东西,大胆走向社会生活,走向民间,走入这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内部,以行动介入生活,以写作见证时代。此外,《人民文学》期刊还设立了”人民大地.行动者“专项写作计划,资助非虚构作家以行动来介入特定的生活领域,表现真实的民间社会生活场景。从这一系列行动中可以看出,《人民文学》期刊希望通过”非虚构“写作来鼓励作家们介入现实,思考和建立自我与生活、与时代、与现实的恰当关系,而”行动“和”在场“是实现这一努力的方法。
.......................
第二节 多文体和跨文体的写作形式
《人民文学》设立”非虚构“专栏不仅是一种重建文学和现实的关系的努力,更是一次更新文体观念的尝试,在专栏设立之初,主编李敬泽虽未对”非虚构“的文体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但其认为”今天的文学不能局限于那个传统的文类秩序,文学性正在向四面八方蔓延,而文学本身也应容纳多姿多彩的书写活动“。在这一开放的主旨下,”非虚构“专栏容纳了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非虚构文本,并且广泛借鉴了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工作方法,以多文体、跨文体的写作形式拓宽了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表现出广阔的民间社会生活,并以此重新建立起文学和社会现实的联系。
一、多文体写作
新世纪后,文学不仅面临脱离时代和现实、注重形式技巧等问题,同时,专业化和技术化趋势所带来的局限也更加明显。作家梁鸿指出:”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学术逐渐回归自身,回归专业层面和技术层面。但是学术回到了身,却无法再从自身走出去,而真的只成为”专业知识“和 ”学院派知识分子“。与此同时,社会分层和专业分野也越来越明显,写作者和作家的区别逐渐加大,那些知识分子书斋和玄想之外的世界也越来越难被表现。
知识分子书斋和玄想之外的世界也越来越难被表现。《人民文学》在这一背景下提倡非虚构写作,无疑具有某种校正意义,在第一期”非虚构“专栏的卷首语中,主编李敬泽指出:”写你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传记。还有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所写的那种非虚构小说,还有深入详实、具有鲜明个人观点和情感的社会调查,大概都是非虚构“,①换句话说,《人民文学》提倡的”非虚构“并非指某一具体的文体,而是以表现真实为目的的文类集合。
论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的”民间性“特征——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
...............................
结语
”民间在文学史上不是作为一种思潮出现的,甚至也不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创作现象出现的,民间在当代是一种创作的元素,一种当代知识分子的新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①学者陈思和的这一界定是理解文学史中”民间“内涵的关键,也是本篇论文分析《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作品的基础。
《人民文学》原主编李敬泽曾指出”非虚构写作是在虚构写作面临困难的现实语境下兴起的“,虚构写作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小说等艺术形式注重技巧和实验、脱离时代和现实的问题,同时还包括作家过度膨胀的主体姿态和精英意识,可以说,”非虚构“专栏的发起是文学在重重困境下发起的一次革新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非虚构“专栏作品所体现的民间品格正是其重建文学和现实及读者关系的因素之一。在《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的 45 篇作品在表现内容、作家的立场和姿态、作品的表现形式上都体现出明显的民间元素,在表现内容上,这些作品聚焦于底层人民和普通大众的生活处境,关注社会领域中的那些边缘群体的喜怒哀乐和情绪状况;在作家的立场和姿态上,这些作品放弃精英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启蒙立场和救世主心态,以谦卑的写作姿态来深入表现对象,尊重民间的主体地位,以民间的思维方式来表现民间;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这些作品以”行动“和”体验“来深入民间生活,以第一手的经验和材料代替主观想象,并且充分借鉴民间的语言形式,以原生态的口语和地方词汇来表现民间,同时还广泛的借鉴各学科和领域的方法成果,以”多文体“和”跨文体“的创新形式来还原真实的民间生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