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文学论文,在进入新世纪后,她们的写作题材也在不断扩大,创作视野也更加开阔,审美思潮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创作艺术风格上她们日臻成熟。但是,相较于文学大家,“70后女作家的创作与他们仍有着较大的差距。首先,从小说样式来看,“70后”女作家的创作大多为中短篇小说。在“70后”女作家的创作中,很少有结构较为宏伟的长篇小说,这是较为遗憾的。为数不多的长篇无论是在结构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有着稍许不足。如戴来的几部长篇都是由早期的中短篇小说改造、扩写而成的,人物、情节造成重复。在面对复杂的人物结构关系时,戴来也会有忽略叙事情节,因而作品看上去就会显得松散。再比如金仁顺的《春香传》,小说在后半部分就表现出男性人物形象过于扁平化、叙事缺乏现实性等不足。因而,长篇小说是“70后”女作家创作的一个难点也是焦点,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中,也很期待“70后”女作家为我们带来思想艺术较为成熟的长篇作品。其次,“70后”女作家的创作经验性有余而历史性足。本文对“70后”女作家创作的身份认同、话语建构及其文学想象进行系统研究,以“70后”女作家创作的小说文本为基础,根据其文本的创作内容、思想内蕴、艺术形式以及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主要有:①文献研究法。为了让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前期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上网检索电子文献、图书馆查找纸质图书等途径获得与“70后”女作家相关的研究资料,并认真研读,从而更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自己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
绪论
通过研究资料的查找、整理发现,学术界对于“70后”女作家的关注从她们登上文坛至今未曾中断,但是大多集中于2000年前后,近十年内的关注相对减少。而且研究者大多关注个别作家,尤以热度较高的卫慧、棉棉为甚,对其他的女作家关注得相对较少。而对于“70后”女作家这一群体,其关注度是不及前两代的。本文试图着眼于“70后”女作家,深入探讨在消费时代中她们如何进行集体身份选择,又如何建构属于她们的话语,在新世纪前后她们的文学想象又有着什么样的不同。本文从“70后”这一命名出发,并探讨“70后”女作家的群体特征,进而层层深入推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代际”概念出发,探讨“70后”女作家的命名与出场。第一节简要描述与分析“70后”的成长背景及其所处的创作环境,并探讨其命名;第二节从三个方面描摹“70后”女作家群体的多张面孔:她们有着“雅皮士”面孔,挥洒着“嬉皮士”精神并用作品唱响“自由者之歌”。第二章从自我身份与社会身份两个角度分析“70后”女作家的身份认同。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的话语范型,包括日常生活话语、女性话语以及“超性别意识”话语。第四章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70后”女作家新世纪以后的文学想象较新世纪之前有什么不同,她们的创作生命力如何,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何在。余论部分则对“70后”女作家当下创作走向给予思考。著名学者戴锦华认为女性写作是一场文化的探险,“这种探险的意义在于,把长期以来没有机会得到表达的女性的经验、视点、对社会的加入、对生活的观察,书写出来。而且我相信这种女性写作可能包含某些传统男性写作所不能达到的空间,具有更多样的可能性。”①“70后”女作家的创作是当代中国女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第一章“70后”女作家群体:命名与出场
第一节“70后”女作家的命名
良好的学院教育以及市场经济的兴起都为“70后”女作家提供了有利的创作条件,她们学习外来精神文化,吸收传统文学营养,感受着时代的变化。她们以毫无遮拦的感性化创作心态书写青春、人生和世界,把隐秘的内心世界以一种近乎透明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她们崇尚独立、自由,在写作的道路上默默前行,坚守着作家应有的创作立场。身体上独有的生理变化让女性意识到自身的不同,与之伴随的是青春期萌动着对身边异性的好奇与懵懂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隐秘而复杂的,从心理活动上来看,“它是一种情感的隐秘渴望、一种在梦想世界里的精神巡游、一种有趣曲折的情绪游戏,这样的心理活动,有时是美好的,有时却是痛苦的、难以自拔的”。③青春期产生的异性之爱对于青少年的精神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开始逐渐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流露,甚至说这是一场对于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精神“革命”。在这种情感经历与体悟的过程中,女性不断地认知自我、领悟自我、发展自我,这对于女性的自我认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十五中》里面,天真烂漫的少女们都暗地注意高大、帅气的张建青,青春期少女的情愫萌动都通过言行举止展露无遗。阿三内心对张建青的悸动让她觉得有些许心烦,但是这些情绪都是暂时的,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终究会走出这种迷茫,那些烦恼都可以一笑了之,心中的疑惑、秘密都会看得一清二楚,她也会成长为那些在河边洗菜的冷眼看她的女人们一样。而这些恰恰是需要历经一个过程的。
文学论文范文
第二节“70后”女作家群体的多张面孔
“70后”女作家大多出生在“文革”末期或“文革”结束之际,成长于全新思想潮流激情碰撞的80年代,信息日益发达的90年代她们逐步走上创作的道路。因此,无论是从她们的出生环境、成长环境抑或是创作环境来看,在她们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时代都赋予了她们相类似的情感记忆。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她们呈现出了多张面孔。自改革开放以降,固若金汤的传统秩序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开始土崩瓦解,由此对文学界也产生了辐射性影响。文学期刊、杂志等原先都是由财政拨款,以此维持运营,90年代中期则开始变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要在这种改制的大环境中存活下来并盈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开始推动这些经济实体采取各种手段把杂志销量放在第一位。在这种背景之下,纯文学杂志、期刊的编辑以及文化媒体等等,开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少女楚玉因为童年时期家中的不幸遭遇而性格悲观、内向,熊炎的出现让她有了改变,对于她来说熊炎就是她生活中的一束光,虽然他们后来不断产生误会,但是这种隐秘、青涩的情感悸动让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懂得了爱与被爱,明白生活的意义并在往后的人生中不断努力着。朱文颖在《听见天使唱哈里路亚》中也描绘了青春期少女内心对于异性的懵懂情愫,偷窥、眺望、窃窃私语都是一种甜蜜。
文学论文格式
第三章“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的话语范型.....................................................23
第一节日常生活话语表达..................................................................................23
第二节女性话语建构..........................................................................................28
第三节“超性别意识”话语实践......................................................................33
第四章“70后”女作家的文学想象.....................................................................38
第一节新世纪前:自我即世界..........................................................................38
第二节新世纪后:自我内心走向外部世界......................................................42
第三节“70后”女作家文学想象转变原因探析.............................................47
余论“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当下思考.........................................................52
.......
第四章“70后”女作家的文学想象
第一节新世纪前:自我即世界
从新时期到21世纪持续了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新局面,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主义、文化消费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也开始滋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70后”女作家们开始走上她们的创作道路,对于从小到大都接受传统文化规训的她们来说,文化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她们所接受的教育与现实产生了矛盾,“这一代作家生长在社会转型的断裂处,旧有状态的土崩瓦解,新的秩序却姗姗来迟。他们在悬置中失重”②。再加上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都市中长大,不免就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卫慧、棉棉、周洁茹为代表的早期“70后”女作家她们对生活领域的其他方面关注是较少的,她们大多以个体经验为创作依据,书写她们生活的都市图景,表达内心的躁动。无论是卫慧笔下都市丽人、拜物主义者的小资追求还是棉棉眼中残酷的青春成长,她们刻画出的都是繁华都市背后年轻一代的另类生活,但是,她们仅仅困囿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于都市生活的描写不免有着浮泛性,因而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其次,她们越轨的书写笔法挑战了中国传统文化,超出了以往文学写作的底线,再加上当时媒体、书商的刻意引导,她们的写作之路也就越走越“偏”。在步入文坛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她们更加关注平凡生活的书写,倾向智性、温暖的表达,逐步形成了具有其特点的话语范式。
第二节新世纪后:自我内心走向外部世界
在卫慧、棉棉等早期“70后”女作家逐渐“消沉”之时,“70后”一部分坚持“纯文学写作”的女作家在新世纪后纷纷崭露头角。相较于卫慧、棉棉饱含浓烈金属色彩的都市写作,戴来、魏微、金仁顺、周洁茹等女作家的创作则更为平和冲淡,她们的创作视域不再仅限于繁华、庸碌的都市生活,开始向小城镇倾斜。与此同时,她们也不仅仅是一味地宣泄情绪,诉说自我。相反,她们的作品流露出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她们或在人性的考量中传达对生命的关怀,或在书写故乡的同时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正如学者张丽军所言:“在新世纪十年之后的今天,宗仁发所判断的70后作家创作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70后男作家群体的集体崛起;70后女作家群体的更新;从都市欲望写作、美女写作到新乡土小说、城市底层写作的审美思潮转变。70后作家以一种崭新的、群体的、锐不可挡的姿态涌现出来”①。新世纪后大部分“70后”女作家不再困囿于都市之中,能从喧嚣的都市生活环境中跳脱出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份对乡土的情感是难能可贵的。她们通过书写普通乡民的日常,描绘他们的情感生活状态,表现出对真善美人性的赞扬以及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深深眷恋和怀旧。
.....
余论
这其实也是她们的“先天不足”,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革命”的记忆几乎是没有的。但是,时代在发展,历史也并未终结,转型时期的中国给“70后”女作家提供了更多认识历史、认识过去的机会,如果一味回避历史,在历史外围游走,“当历史终结时,意义归于沉默,沧桑或破灭就成了意义的替代品”①。“70后”女作家如果仅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考察,那将会带来更多的困惑。因此,在感受中国发生巨变的历史之中,“70后”女作家应该更自觉、更有责任把笔触伸向历史,伸向这片广袤的土地。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化蝶”,她们不断突破自我,走出逼仄的私人叙事空间,融入到时代大潮中,展现着当代文坛女作家的风采。她们保持自信,勤于反思,勇于尝试变化,这些都让我们对这个群体未来的创作有着强烈的期待,她们是当代文坛中涌动着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回望“70后”女作家的出生环境不难发现,她们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的时代。从代际差异出发,相较于拥有着深厚历史意识的“50后”,善于理性思考的“60后”以及追逐时尚、行文天马行空的“80后”,“70后”女作家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了现实生活中男性和女性的生存感受上,紧紧抓住生活中的一系列细节。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