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桐城三祖传记文研究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1010822031621336
  • 日期:2021-01-0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文学论文,论文先对传记有关的概念、传记的特点、分类以及我国传记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弄清清代传记文在我国传记发展史上的地位和特点问题以及桐城三祖传记文在清代传记中的作用和价值,对我国传记发展情况和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的历史背景作一个大致的分析。然后先将桐城三祖的传记文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传记观念,传记人物形象塑造及其内涵,传记文创作的艺术性和传记文对史传文、唐宋八大家传记文、归有光散文的继承与革新情况。论文不仅以桐城三祖传记文为例证,还以史传文、唐宋八大家传记文、归有光散文以及其他人的论点为例证。论文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期能将桐城三祖传记文的创作情况更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

.....

 

绪论

 

当前对桐城派古文理论及创作、诗歌理论及创作和学术文化研究的成果颇丰,为了避免对前人成果的重复和因袭,因为桐城三祖方、刘、姚之间存在师承关系,他们在传记观念和创作实践上一脉相承,将他们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也能体现出三祖之间的传承情况。但毕竟三人生活环境、人生境况不同,差异性同时存在,所以本文专设一章从内部比较三祖在传记文理论观念、思想内涵和艺术性方面的差异。将纵向发展与横向比较相结合。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由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提出。外部研究”侧重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问题,内部研究”则是对作品本身的研究。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既不会忽略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对作品的影响,又不会偏离作品本身。这种方法十分适用于传记文研究,因为传记文既有补史意义又具有文学艺术性。用例证法在文中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可以有效避免行文的空洞,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第一章传记的特点及其发展脉络

 

第一节传记的特点
无论是历朝的史传”,还是历代文人们的单篇传记文,都无不体现着这种意旨性,只是有的更明确,有的稍稍模糊而已。唐代官修史书,最高统治者下诏表示修史要达到正人伦而美教化”1的目的。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这同样也体现在唐宋古文家的传记文创作中,例如柳宗元创作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为了传其事,以为官戒”。桐城派的方苞强调义法”,作文讲究言有物”,也是强调文的载道”之用,方苞的义法”同样适用于传记文创作。姚鼐也明确表示传记文创作应具有教化目的:表其墓宜可以劝后人”,斯亦可以为后人者劝”。3但是这种意旨性也存在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攀附皇权,一味为统治阶层唱赞歌。二是媚俗,即讨好于传主或其门生、家属等,最典型的就是谀墓”。

 

第二节传记的发展脉络
每一种先秦诸子著作的内容都主要是在谈哲学政治思想,但总是要记载该学派主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并旁及其弟子或辩论对象的言论。因此,诸子著作往往保留了这个学派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尤其是重要的言行会重点记述,而且这些诸子散文还喜欢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说明道理,因而具有传记的因素。如《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共同编写的一部书。塑造了孔子这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形象,书中所写的人物、事件,都以孔子为中心。在我国文学史上,以表现一个人物为中的著作,这是第一次出现。”(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战国后期的《晏子春秋》,其中的传记因素更加鲜明,全书围绕晏子这个人物,表现了他各个方面的特征,其中多个故事也被司马迁略作修改后收入《管晏列传》中。因此这些诸子散文也具有传记的因素,是古代人物传记的另一个源头。

 

第三章桐城三祖传记文中的人物形象分类及其内涵分析......................49
第一节官吏形象.........................................51
第二节文人名士形象......................67
第三节市民形象........................75
第四节女性形象......................81
第四章桐城三祖传记文的艺术特色94
第一节记实性与意旨性兼具......................94
第二节史才......................98
第三节下语用字追求雅洁”......................111
第五章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比较研究......................123
第一节对不居史职的文人创作传记文的看法......................123
第二节思想内容上的不同侧重......................128

.....

 

第五章桐城三祖传记文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对不居史职的文人创作
传记文的看法不居史职的文人可不可以作传记文,一直是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从汉到清,诸如吴讷、顾炎武、钱谦益、方苞、姚鼐等众多文人学者都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见解。这种风气的转变是在明代,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文化出现下移,市民、乡绅阶层壮大,这些人没有资格入史,但是他们本人尤其是子孙,希望能将自己或者先人的生平事迹记录下来以传后代,这就出现了大量请作的传文。文人以私人身份为请作者或其家属创作传记文成一时风气。明代吴讷指出:厥后世之学士大夫,或值忠孝才德之事迹,虽微而卓然可为法戒者,因为立传以垂于世。”3但是正因为是请作应酬之文的原因,这一时期的上乘之作并不多,尤其是明末多流于应酬客套。针对这一现象清初人们开始了对文人是否能创作此类传文的讨论。钱谦益本人虽有此类作品,但他明确表示平生不为人作传”4。
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思想内容上的不同侧重
桐城三祖生活的时代风气和社会、政治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这导致他们在创作上即便面对同一题材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方苞生活于文字狱严酷的康雍乾时期,他本身也是文字狱的受迫害者之一,对严苛的政治氛围有着最深刻的体会,这也必然会影响他的创作。刘大槲是三祖中唯一一个没有做官经历,终身以教书为业的。这导致他身上有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他曾经总结自己的创作和人生经历为卓荦曾教老宿惊,坎坷今被群愚笑”。(《冶游行》)有才华和能力,但是终身不得志,这也充分反映在他的创作中了。姚鼐主要活动于清朝统治最稳定,民族矛盾最缓和,但文网依旧严密的乾隆时期,他自己的人生道路在三祖中最为顺遂,少年得志,中年主动辞官但没有落魄,反而名声越来越大,这种经历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下面我们来一一分解。
文学论文范文

.......

 

余论:梢城三祖传记文对后世的影响
桐城派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最后一个大的流派,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它的存续时间几乎伴随清王朝始终。郭绍虞先生曾这样评价桐城派:有清一代的古文前前后后殆无不与桐城发生关系。在桐城派未立古文家,大都可视为桐城派前驱;在桐城派方立或既立时,不入宗派或别立宗派的古文家,桐城派之羽翼与支流。由清代的文学史来说,由清代的文学批评言,都不能不以桐城派为中心。”桐城三祖作为桐城派的奠基人物,他们的传记文有意识的摆脱了墓志碑表等传记文的应用特征,增强了传记的文学性,影响了后世传记文的发展。首先,方苞开创的义法”是整个桐城派的文论基石,桐城派各位作家的文论思想基本都不曾离开过方苞开创的义法”这一思想内核。姚门弟子之一的姚莹就表示:其言以义法为主,虽非文章之极诣,然涂轨莫正于此。”姚莹认为遵循义法来创作乃是为文的正途。桐城三祖的传记文上承《史记》、唐宋八大家传记文归有光的散文。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思想文化以及民族性格加以继承,其中的爱国情怀、舍生取义、勤劳勇敢、积极进取、追求事功、无私奉献等都是历代传记文所蕴含的生命价值。这些优秀传统被传承发扬下来,对现代的传记文理论和创作也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