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在虚无中抗争与逃逸——论班宇笔下的“铁西故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122014150921229
  • 日期:2020-12-2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文学论文,但迄今为止,班宇在读者与批评家中获得的美誉还是来自他对这些题材的书写,这似乎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作家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班宇而言,铁西区是他的写作原点,但如他自己所说,“在东北也可以不去书写东北”。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于班宇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也许是受制于文本数量的原因,对班宇作品的研究不如他的铁西区老乡双雪涛那么多。但文本数量的限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轻视”班宇。班宇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但他的中短篇小说自有其特有的美感和价值,这些独特的价值有很多尚未能得到评论界的重视。从总体的角度出发,指出班宇的写作总是游走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尽管他笔下的人物总是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勉力对抗着自己的生存困境,但他自己也始终没能为笔下的人物找到明确的出路。而这种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游走挣扎的状态,某种程度上也超越了九十年代下岗题材的束缚,完成了对现代人日常生活困境的映射。

.....

 

绪论

 

笔者拟以“人在虚无中的抗争与逃逸”作为研究方向,在对班宇小说创作进行总体性考察的情况下,跳脱出“东北题材”与“下岗题材”框架,以更具普遍性分析班宇笔下的人物形象。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讲述在90年代下岗潮中,一种“虚无主义”被记忆和讲述的,第一节考察班宇写作的出发点,指出班宇虽然以“铁西叙事”立足,然而作者并没有对“下岗潮”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缘起和经过做过多叙述,而是将这一特定的时代作为一种背景,叙述的重点放在了历史时刻中的人物命运,在其中,历史的断裂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第二节则从面对虚无浪潮的人入手,论述了有意义的“生活”如何退化为无意义的“生存”。第二章着重分析班宇笔下人物在面对虚无浪潮时的第一种反抗方式:坚守与抗争。班宇笔下的人物在遭遇生存危机时往往以出自本能的挣扎为起点,在挣扎的过程中有些人物自觉的抗争意识开始逐渐萌发,但无论是被动的挣扎还是主动的抗争,在班宇的笔下,这些人物几乎都不会有什么光明的未来,而这些在命运中似乎注定要失败的一切努力行为,也使得班宇笔下的人物带上了一种属于普通人的悲剧美感。
文学论文范文

.....

 

第一章“虚无”:历史的湍流与命运的漩涡

 

第一节历史断裂与个人命运分析
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将班宇对下岗题材的特殊处理指认为一条游离在“正面审视”与“回避游离”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我们不难发现,班宇虽然以“铁西叙事”立足,然而他并没有对“下岗潮”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缘起和经过做过多叙述,而是将这一特定的时代作为一种背景,叙述的重点放在了历史时刻中的人物命运。90年代的下岗潮对于工人群体而言无疑是一次“历史的断裂”。由于传统的国有企业普遍遵循着“企业办社会”的原则,为工人提供全方位的工作、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障服务,这种特殊的组织模式将工人个体的命运编织进了集体之中。而这种包揽一切的组织模式一旦解体,就意味着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瞬间失去了一切足以保障自身生存的条件。在历史断裂之处,仿佛有一个无形的黑洞在将它周围的人统统吸纳进一个无法逃脱的深渊,个人命运在逐渐崩解为废墟的历史时空中不断地铺陈与延宕。
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由“生活”走向“生存”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组织下,体制本身便是在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之下组织运行的。所以当这个体制被时代所抛弃掉时,原本用以解释和组建社会秩序的价值体系也随之一并崩溃,组织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道德真空。而随着价值体系的崩溃,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残破不堪。当澄净可感的世界丧失了被理解与掌握的可能,生命在忙于自我延续的重压之下放弃掉对于超越性价值的追求,一种有关人生幻灭的虚无感便由此建构出来。“当生命被否定、被贬抑时,便具有了虚无的价值。贬抑总是预设了一种虚构:歪曲和贬抑正式通过虚构进行的,而与生命的对抗也是通过虚构进行的(《反基督》,15,梦幻与虚构的对抗)。整个生命因此变得不真实,被表征为表象,并且在整体上具有了虚无的价值。”[1]对于班宇笔下的人物来说,他们的生命无疑是遭到否定与贬抑的,这种对生命的否定和贬抑既作用于肉体,也作用于精神。但在之后的章节中可以看出,班宇小说中的人物所遭受的否定恰好符合德勒兹所言的“虚构”,他们并非是历史洪流中一无是处的失败者,也不是被意识形态话语所歪曲的堕落者。恰恰相反,在遭遇生存危机的时刻,班宇笔下的人物总是能以抗争或逃离的方式与悲剧命运抗衡,尽管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在虚无主义的包围下,人由此绝处迸发出了向着命运斗争的吼声。

.....

 

第二章“保卫生活”:坚守与抗争.................................................17
第一节从本能挣扎到自觉抗争.......................................................17
第二节毁灭的宿命与普通人的悲剧美学.......................................29
第三章“逃逸”:跳脱命运的漩涡.................................................34
第一节躲避黑暗的消极逃避...........................................................34
第二节追寻光明的诗性逃逸...........................................................40
第四章在希望与绝望之间.................................................................45
结语.................................................................................................50

......

 

第四章在希望与绝望之间

 

在这样一种情境之下,回归到文学的领域似乎便成了一种必要却又带着些许无奈的举措。当我们回望班宇笔下那些挣扎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的人物时,不仅是在完成一种对既往历史中失败者不幸命运的慨叹,更是在反观我们自身,让我们在重复降临的历史时刻中把握住人性中永存的闪光之处,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值得过的生活。与此同时,班宇的笔下还有一类人物,他们在“逃离”的过程中会展露出一种更强烈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带着明确的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景,向着心中已知的或未知的目的地进发,而这种包含着更多理想色彩的“逃离”,我们或许可以将其称为“追寻光明的诗性逃逸”。在我们之前分析过的《枪墓》中,吴红这一人物就体现出了或多或少的“诗性逃逸”的特质。吴红因外来人员的身份,在火车站拉脚时被收容遣送站的工作人员收押,并被迫进行劳动改造。在收容遣送期间,吴红屡次遭到侵犯,不仅受到了肉体上的折磨,精神状况也变得不稳定。在居家静养期间,吴红无意中受到了基督教的感召,最终出走,音讯全无。小说中曾描写了吴红与孙少军之间的一段对话,“她说,少军,耶稣今天讲,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来,也如流过去的水一样,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孙少军说,一句没听懂。

......

 

结语
班宇是一个有着独特个人风格的作家,在他的身上往往体现出一种很奇特的混杂性:语言上的方言口语与诗性语言并存;风格上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交融;文风上诙谐幽默与忧郁雅致交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班宇是一个有着自觉探索意识的作家。读班宇的小说就仿佛在吃一锅“东北乱炖”,许多异质化的要素都能在他的手中得到调和。作为“文坛新秀”的班宇,在走入大众视野的短短几年之内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尽管在班宇的创作中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不少的问题,比如班宇有时过于强调故事的戏剧性而导致情节转折生硬,再比如小说结尾的“套路化”问题……但对于一个写作生涯才刚刚起步的青年作家而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期待班宇未来的作品。第三章着重分析班宇笔下人物在面对虚无浪潮时的第二种反抗方式:逃逸。当个人无力抗争命运时,逃逸就成为了另一种可行的方案。而班宇笔下人物试图跳脱出命运的漩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为了躲避现实生存困境而进行的消极躲避,这种方式只是暂时避开了眼前的困局,但无法真正消解掉个人在命运中的窘境;另一种则是更加自觉的、主动的、带有追寻理想意味的诗性逃逸,尽管这类逃逸行为仍可能会导致悲剧的结局,但它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生命体验的可能。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