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文学论文,有人认为本尼特的局限在于他重经验轻理论的实用主义至上的学术立场。我认为这的确是本尼特思想和研究的特点,但却未必是一种局限。本尼特反对总体化的理论。所以他不愿为文学理论做某种总体化的描绘和建构,他选择以各种各样具体的文本分析(不仅限于文学文本,比如说在他的论证中,充斥着语言学、解构理论及福柯学派等理论的观点,但是他并不是要将它们融为整体,成为自己的立场,而只是根据自己具体的批评和研究需要,灵活地对其进行有选择地使用。本尼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但是从本尼特彻底地贯彻了社会历史化的原则上看,他又是马克思主义精神最坚定的捍卫者。
......
第一章绪论
本尼特在之后的《文学之外》中依然坚持建立非审美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的原则,但由于马克思主义日益受到来自语言学、解构主义、福柯权力学说等后现代理论的挑战以及福柯思想对本尼特影响的逐渐加深,本尼特在《文学之外》中转向了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并对总体化思想导致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本尼特的文学思想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他反对将文本自身视为唯一的、固定的文本意义来源的反“文本形而上学”的主张不断深化。他认为文学研究的目光不应该局限于文本自身,应当关注的是“社会文本”,即“使文本作为多种不同意义的来源的历史地变化着的文本有机结构形式”②和文本在社会实践(生产、传播、接受)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他反对为文学下本质主义的定义,主张我们应把文学看作一种特殊的社会化组织的表征空间。一个文本属不属于文学以及它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受到特定历史社会中的制度模式和话语模式的调节。并且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不应该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从资产阶级文学传统中继承下来的“经典文本”,将通俗文学剔除于文学之外,也不应该完全片面地把通俗文学看作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欺骗的启蒙”③,仅仅将它视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此后,本尼特不断扩大研究文本的范围,逐渐转向泛文本的文化研究。
......
第二章本尼特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剖析
第一节本质主义和和唯心主义的化约倾向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依据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对文学文本进行解释,力求为构造的文学本质提供现实的支持,说明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本尼特认为,这种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因为一旦认定文学具有独特的恒定品性,这种品性使得文学拥有某种超越历史条件的永恒的功能和效果,那么这种功能和效果的本质实际上便是社会历史化分析所难以真正触及的。社会历史分析所做的,只是识别影响这种功能以何种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中实现的偶然因素。西马的这种文论观依赖于把历史看作连续的、具有进步倾向的大写历史观。他们将主体视为人进行自我建构的历史过程的产物,艺术作品相应地体现了这种自我塑造的过程,同时是这种过程的结晶化。文学作品的价值,便是帮助主体确认自我,文学的本质与人的自我完善过程变得同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虽然在形式上避免了审美先验性和主体前定,把文学看作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的产物,但是在其经典表述中,审美对象和审美判断主体是以相互支持的方式在社会历史中形成的,它们是一体的两面
第二节审美多元决定逻辑
但是,本尼特指出,在实际的批评实践过程中,为了明确文学的相对自主性,马克思主义分析总是试图脱离文学生产的具体社会历史关系,从中抽象出一系列反复出现的(文学与社会之间的)规定关系,并以此为不同时代的文学文本中存在某种潜在的共同性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分析便离开了它声称自己所在的具体的社会历史分析领域。那么,马克思主义分析得出的文学这种既能使文学成为文学、保有自身特性,又能保证文学向外产生它的特有的社会影响的内在规定特性是什么呢?以阿尔都塞学派为例,阿尔都塞认为文学的独特性在于文学“通过它同现存意识形态(不论以任何形式出现)的实在所保持的距离”①,将人们从意识形态的迷惑下暂时地解放出来,给读者创造出一个自由的自省空间,使我们“感知”到支配我们认知模式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和运转方式,启发读者产生对抗和革命意识,从而为现存意识形态的转变蕴蓄动力。也就是说,文学的本质在于与意识形态的“不同”。这种观念首先将面临两个问题。
......
第三章托尼·本尼特的文学理论........................................................40
第一节非本质主义、非审美的文学观...............................................................40
第二节以阅读型构取代文本作为研究对象.......................................................43
第三节发展更具体、更有建设性的文学政治批评...........................................48
第四章本尼特的大众文学批评实践....................................................51
第一节邦德现象的产生和发展...........................................................................51
第二节邦德形象和邦德文本...............................................................................53
第三节研究邦德现象带来的启发.......................................................................57
结语..........................................................................................................60
.......
第四章本尼特的大众文学批评实践
第一节邦德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真人电影的拍摄和邦德作为热门的广告元素的使用使邦德从邦德小说的文本里逃逸出来,获得了半自主、半真实的特性,成为了一个能吸纳、包容和表现多样的意识形态的自由能指。比如说,对女性读者来说,邦德成为英国男性最佳形象的意识形态化的简略表达。各种女性用品通过将自己与邦德符号指涉的意义系统绑定来提升产品对女性的吸引力,例如,法国口红广告为自己配上的标语:这是为邦德准备的芳唇。同时,邦德还成为了当时英国流行的无阶级性和现代性的意识形态的体现。邦德形象协调和浓缩了当时社会一系列重叠的意识形态,他自己也成为了公众意识的一部分。即使是对于没有读过邦德小说和看过邦德电影的人,邦德形象也可以同样具有意义。你可能没看过电影院里的邦德,但是你见过大街上广告牌里的邦德,听过邦德电影主题曲里的邦德,甚至可能闻到过以007命名的香水里的邦德。在这一阶段,邦德成功从大城市知识分子眼里的时髦人物、中下阶层眼里的冷战英雄成长为超越性别、年龄、阶级和国家的大众偶像。这是“真正的邦德时代”②
第二节邦德形象和邦德文本
本尼特反对将邦德文本从互文本不断变换的序列中抽出,对其进行独立和分离的研究的分析方式,因为它们的实际符指功能和作用正是通过它们在不同时期的文本秩序里的变化而被构建和再构建的。本尼特吸收了皮埃尔·马歇雷(PierreMacherey)的观点,认为文学研究不应该把文学作品作为已经最终完成的固定物来研究,而是应该关注文本在由多样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构建的变化的语境中发挥作用的历史。所以,本尼特认为,应该依据各个邦德文本在邦德现象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在互文本关系中被排序和重新排序的方式来进行邦德研究。在文本之间的循环和互换中积极地生产着意义:在文本和互文本之间斡旋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利用后者来激活前者。”②由于各种各样的邦德文本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政治的领域紧密相连,在邦德现象发展的不同阶段,邦德文本中的序列和关系不断地发生着调整,单个文本的功能和意义也随之变化。邦德形象作为在文本互文关系的链条上漂浮的能指,其意指也随之不断“游移”。
......
结语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本尼特逐渐发现,以某种总体性的框架构建兼容并包的社会历史化的文学理论,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同时,本尼特对“唯物主义”和“历史的”范畴的理解也不断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渐渐越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将他带到了“文学之外”的第二个立场:即“处于马克思主义总体化学术框架的外部”,本尼特随后转入后马克思主义的视阈。本尼特文学思想内部的结构是松散的,正如《文学之外》这本书的结构一样。受到社会学的学术训练背景以及英国经验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本尼特不太关心“是什么”的问题,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的问题之上。本尼特在文学研究领域并没有显示出多大的理论建构雄心,他甚至在刚宣布应该在广阔的话语实践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留出专门的位置后,自己便转而向文化研究领域进行深耕。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