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晚清巴蜀词坛研究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112713563321104
  • 日期:2020-11-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文学论文,反向观之,该品质固然与王闿运及尊经书院的教育理念有关,但更本质的还是巴蜀优秀的词学传统。纵观千年巴蜀词坛,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强调词的抒情性一直传承不变。无论是唐五代的花间传统,还是宋代苏轼的“以诗为词”、向上一路,亦或是明代杨慎“不感人非词也”的性情说,及清代李调元“反对套袭”的理念,都比较侧重词的情感意蕴。至晚清民国时期,张祥龄、朱德宝、赵熙、姜方锬、江椿、刘冰研等人在词学观上都着重强调真性情的抒发。基于这一特质,巴蜀词坛在整个中国地域词学史上显得格外不同。第三,巴蜀词是透视本地人民生态的独特窗口。

.......

 

绪论

 

词坛层面,主要参照词人籍贯及词史事件两大维度。从词人角度看,着重以巴蜀籍的词人为中心。不管其成长生活于何地,只要籍贯上满足条件,则必在研究范围之内。需要兼顾的是长期生活于巴蜀的作家,比如胡薇元、邓潜、邓鸿荃等,虽非蜀籍,却在此地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也应纳入考察范围。从词史事件角度看,主要以发生在巴蜀地域内的重要唱和活动、词集刊刻、词学评论等为中心。个中必然涉及流寓、幕府、为官、婚嫁等大量外籍词人,处理此类词坛现象时,本文秉持“事件中心”原则,即在对特定时空下的词史事件作必要评论外,不过多的旁及其他,避免冲淡本文主题。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巴蜀成为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新的社会中心,众多词人聚集于此,他们经常雅集唱酬,并创办《民族诗坛》《中华乐府》《斯文》等旧文学刊物,又在各大报刊开辟专栏发表诗词,完全打破了巴蜀词坛正常发展轨迹。

......

 

第一章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第一节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词体社会功能的发展经历了从嬉戏娱乐向言志抒情、交游赠答、时事实录的多元拓展。晚清民国时期,中国词坛先后发生三次较大变革,本质上来说正是对词体功能的再认识。梦窗词以晦涩难解著称,却在鼎革易代之际大方光彩,因为它既契合了晚清词人敢怒不敢直言的语境诉求,也满足了民初遗民群体寄托故国之情的现实需要。至于词学现代性的问题实乃中国整体学术进程的有力推动。①以上变革之成功皆与词体功能的准确把握密切相关。巴蜀词学思想还有很多方面,本文仅选择其中颇为重要的几点简略讨论。总而言之,探究词学思想的传承与新见有利于看清创作层面的守正与开新。特别是将巴蜀词坛与其他地域词坛横向比较时,更容易抽绎出其超越同侪之特质。
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对于这一特殊现象,则应降低“籍贯中心”的标准,而抬高“事件中心”的分量,方能对晚清民国的巴蜀词坛有更动态化、科学化的全面考察。当然,也要避免出现“地域决定论”的倾向。正如学者强调,文学研究中,地理“不作为主要决定因素,这并没有错”。②因此,有限度的使用文学地理学是保证本文合理性推进的重要条件。无论是侧重时间维度的“知人论世”,还是倾向空间维度的“文学地理”,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呈现巴蜀词坛的整体性、独特性和地域性特质。基于巴蜀天然特殊的地域风貌,在历史“识人”的综合观照下,我们理不应忽视地缘因素对词人及作品乃至词派群体等层次复杂的影响,以及其在巴蜀词坛发展、传承及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引入“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是本论文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另一重要方法。
文学论文范文

.........

 

第三章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119
第一节锦城词社考论............................................................................119
第二节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131
第三节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149
第四章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168
第一节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168
第二节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172
第三节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183
结语................................................................................................................202

......

 

第四章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第一节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该诗可作为刘冰研戎马半生的高度总结,像这样一位“年年磨尽轮蹄铁”的军旅文人本身就具有其他文人所不具备的视野和写作空间,更何况他还秉持着“同有少陵家国感”③的气质和胸怀。我们之所以对刘冰研了解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关于作者的生平资料很少;另一方面是其漂泊不定的生活环境,难以建立较为稳定的交游圈或关系网,导致无法推论。撇开客观因素,单就刘冰研所存诗词来看,其价值是值得肯定的。杨启宇整理《江子愚·刘冰研诗词存稿》时已有初步定位:二十年的狂风骤雨、山崩海啸自然激起了词人情绪的波澜:战争离乱的惊悸、家国存亡的忧患、羁旅行役的悲凉、怀才不遇的孤愤等等各种复杂心迹在作品中皆有体现。这种创作实践与其主寄托和重词史的理论主张是互为表里的。萧森惨烈的战乱生态是刘冰研词的主要内容。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数量众多,战争频仍。

 

第二节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当然,晚清民国词坛的特质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由于本人学识和阅历有限,只能暂且归纳至此。另外,因为对同时期巴蜀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体研究多借鉴了他人成果,自身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横向比较中难免有不到之处,也请方家海涵。从一九一六年护国运动到一九三三年“二刘”大战结束,成都一直处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战中。据张澜统计,在一九三五年之前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四川就有大小四百多次战争②,足见时间持续之久,数量之多。发生在一九一七年的“川刘滇罗之战”就颇为著名。作为亲历浩劫的幸存者,刘冰研客观记录了这次战争对成都的破坏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摧残。如《念奴娇·省城两经战乱,瓦砾成堆,哀鸿满野,荡析离居,触目皆是。呜呼,是谁使之然耶?吾民何罪,叠遭荼毒,想有心人自能鉴别其原,固无待丰干饶舌也。

......

 

结语
不抛弃传统的群体性词社研究及立足别集的个案研究,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拓展地域词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是本文一直思考的大问题。基于晚清民国时期“西学东渐”背景下引起的四川教育思想转变,发现尊经书院是推动巴蜀文学走向创新之路的重要引擎。以尊经书院为突破口,我们看清了同时期巴蜀词坛的发展脉络。又基于晚清民国传播媒介的新变,发现巴蜀文学依托报刊落实了与社会对话、为人民发声以及吟咏个人性情的多重功能。遂以重庆的《民族诗坛》《中华乐府》和成都的《斯文》等专业性诗词期刊为基础,重新建构起巴蜀词史的书写空间。而为了更清晰呈现“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的宏观历史定位,有必要跳出以上内在词史建构的视角,而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置于“千年巴蜀词史”和“晚清民国中国各地域词坛研究”两大维度上纵横比较,方能准确认知其成就、价值及影响。巴蜀词坛因为地理上偏离文学中心,受“梦窗热”的影响十分有限,仍然遵循自己原本独抒性灵的固有轨迹稳步推进,彰显出巴蜀词学特立独行的难得品质。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