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文学论文,论词绝句是以诗歌绝句的形式对词人、词作及词体本身进行评述或议论。由于绝句自身的体量不大,其所能表达的内容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论词绝句的主题集中而凝练,主要是评析鉴赏某位词人或某部词集,或者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达作者阅读词作后的感悟和所思,或者是批评者针对某个争议较大的词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目前已知最早的论词诗是南宋刘克庄的《自题长短句后》,刘诗反映了南宋时期词体观念的新变,开以诗论词的先河。然而金元明时期论词绝句创作屈指可数,仅有王中立《题裕之乐府后》,元好问《题山谷小艳诗》,元淮《读李易安文》等少数篇章,直至清代论词绝句创作异峰突起,渐成规模。这与清代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发展有关。极力扩大韵语文学的表现范围,是清人在面对古典文学发展至清代已“无体不备”的发展现状时作出的选择,这种自觉求新的意识表面上看是对文学传统的屈服和退让,而选择通过其他领域开拓新境,但实际上已孕育了超越和突破文学传统的要求及可能。
.......
绪论
从朝代分布来看,元明时期论词绝句的创作数量较少,仅有元代元淮的《读李易安文》,金代王中立的《题裕之乐府后》,明代瞿佑《易安乐府》等数篇,论词绝句创作在清代方始渐成规模。大部分的论词绝句收录于各家诗集之中,如厉鹗所作《论词绝句十二首》见于其诗文集《樊榭山房集》,郑方坤所作《论词绝句三十六首》见于其《蔗尾诗集》,江昱的《论词十八首》见于其《松泉诗集》等等。还有少部分的论词绝句见于词集、词话、诗话、笔记、丛书等词学资料中,置于词集之中的如四印斋《稼轩长短句》附王鹏运《校刊<稼轩词>成,率题三绝于后》,四印斋《漱玉词》附李葆恂《题<漱玉词>》;置于词话中的如徐釚《词苑丛谈》卷九载叶元礼所作《题朱彝尊词》,冯金伯《词苑萃编》卷十八载仇元吉《题<菊庄词>》;置于诗话中的如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十二录沈世良《案头杂置诸词集,戏题四绝句》,王昶《蒲褐山房诗话》录朱方蔼《论词绝句》;置于笔记之中的如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一载徐良崎《题<侧帽>、<弹指>二词》,況周颐《选巷丛谭》卷二载王僧保《论词绝句》;置于丛书之中的如何藻《古今文艺丛书》收潘飞声《论岭南词绝句》等等。①这实际上也反映出清人对论词绝句文体功能的判断与今人略有出入,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个体化的文学创作,其次才是将其视作词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
第一章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背景
元明时期对李清照的接受重心转向其婚姻生活,与元代以来赵明诚和李清照爱情故事的流传也有关系。通过理想化婚姻生活和忠贞爱情故事建构出的李清照形象,实质上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回归,同时也为她词作中哀婉缠绵的情感表述寻求到了合法性,以完成符合传统道德观念的女性形象塑造,由此易安词方能为男性主导的社会审美标准所接受,这也是元明以来论词绝句中反复提及和着意美化李清照的第一段婚姻,而对第二段婚姻或寄予同情或直接忽视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清以来的编书风气推动了易安词的流行,因此关于李清照的论词绝句评述最多的就是明人所辑的《漱玉词》。
第二节清初词坛:词学复兴带动论词绝句的兴起
罗天尺的这首论词绝句其中有对词学问题的探讨,他旗帜鲜明地对花间、草堂词风进行了批评,而他将杜甫诗歌与陈维崧词进行类比,不仅是受到了清初词学尊体观念的影响,以及通过标举与杜甫现实主义风格相近的迦陵词,反衬出花间、草堂词风的俗陋,而且是另有深意。罗天尺在陈维崧众多词作中单拈出这一首,而且强调其与杜甫诗的相通,看似与同时期人物多以迦陵词比照稼轩词的评价有所不同,实际上他也是在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并且这在清初的论词绝句创作中并不是孤立的现象。明末清初的文人士大夫痛感于明朝国祚的断绝,并将明朝的灭亡归因于明末思想文化的堕落,在词学领域则归咎于明代词风对于文学正统的背离。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使得本应属于词学范畴的讨论不可避免地与政治背景相关联,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为清初论词绝句的一个主要特征。
........
第三章清代论词绝句名家综论.............................91
第一节厉鹗的论词绝句................................91
第二节宋翔凤的论词绝句..............................99
第三节谭莹的论词绝句...............................108
第四章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120
第一节论词绝句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120
第二节作为文学样式的论词绝句.......................132
第五章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146
第一节论词绝句的理论内容...........................146
第二节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161
.......
第五章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
第一节论词绝句的理论内容
清代论词绝句对于词学问题的讨论,涵括了词体流变、主体修养、词的创作、词体风格、词的格律、词选编撰、词集版本等诸多议题。而论词绝句以诗歌形式开展词学批评,由于形制和篇幅的限制,决定了其对于诸词学议题的讨论既有擅场亦有短板,并非所有的议题都能在论词绝句中得到充分的展开。从论词绝句创作实践来看,词体起源、词体风格和批评鉴赏是论词绝句对清代词学贡献较大的三个方面。其一,随着论词绝句组诗创作的兴起,按朝代先后编次词人的惯例,使得对“词林初祖”和“词体源流”的讨论成为难以回避的论题,而在追溯词体起源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清代词学推尊词体的努力。其二,无论是对前代词人还是对本朝词人的评价,词体风格的概括和评判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在论词绝句中,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与清代各词派的迭兴争鸣密切相关,而且与贯穿清代词学史始终的南北宋之争也纠缠、扭结。其三,清代论词绝句借鉴论诗绝句灵活、简捷的议论形式,突破了题辞类词学批评较为单一的说明和诠释功能,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词作批评和鉴赏方式。
第二节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
“越界”意味着界限的存在和突破的可能,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两个发展趋向。一方面是严守文体畛域,对于文体的互渗和整合持否定态度,南朝刘孝绰在《昭明太子集序》中指出:“孟坚之颂,尚有似赞之讥;士衡之碑,犹闻类赋之贬。”②认为各文体之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界限,否则即有“失体”之嫌;另一方面,“定体则无,大体须有”的辨体思想,又为文体界限的突破和消解提供了可能,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文体的离合甚至起到了推动文学变革的作用。清代破体为文的现象颇为突出,其中蕴含着破体变通、超越前人的要求,即希望以破体达到创新的目的,仅以批评范畴的绝句创作而言,就有论诗绝句、论词绝句、论曲绝句、论书绝句、论画绝句等。论词绝句反映了词学批评的越界问题,综合概括而言,其文学功能上显示出诗歌与文论的结合,其形式内容上反映为诗与词的结合。探讨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能够深化我们对清代词学批评“综合性”特征的理解。
........
结语
古代文论大多采用散文(包括赋)的形式书写,而以诗词为主要载体的文论长期以来并不占据主流,这与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有关,诗词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而散文形式更适合用于说理和议论。然而中国古代文论偏重印象式、感悟式的批评,又使得论词绝句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因为传统文论不仅注重观念义理的阐释,同时也追求表现形式的审美化,即使是被视为比较接近现代文论概念的古代散体文论名篇,也往往是审美性和理论性并重的。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