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102007264020971
  • 日期:2020-10-2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文学论文,礼乐实践方面主要有祭祀、交往、治理和演礼四个方面的信息,孔子及其弟子的礼乐祭祀实践表现为对宗法和祖先祭祀的维护;礼仪交往和演礼有一定的共通性,针对不同的阶层和人物有着不同的实践;治理实践则是由礼治到德治,德礼结合。《论语》中的各类礼乐信息在传播中有着切实的功用,包括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人层面的功用为人格的塑造和理想人格养成,社会层面的功用是教化和维护等级秩序。综之,以上信息与孔子的日常教学内容“六艺”以礼乐贯穿诸艺之情形相印证,与孔子终其一生呼吁实施仁政,认为维护礼乐制度是通往仁政的必由之路的思想相吻合。因此对《论语》中有关礼乐方面的信息进行探讨,既有利于客观了解先秦时期的礼乐内涵和礼乐制度变化,也有利于深入研究孔子和儒家的礼乐思想、以及礼乐对于人格养成和社会治理的影响。

......

 

绪论

 

学界对于礼乐关系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总的来讲,学界普遍认为,礼与乐是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儒家所主之礼乐说中,礼乐二者,合为一体,不偏不倚,相反相成。薛茂《<论语>分类新读本》认为,礼和仁互为表里,形成孔子的思想体系,乐又作为礼的辅助,与礼形影随行。礼和乐紧密相连,凡有礼必有乐,在朝会、祭祀、宴会、射礼等,都有音乐伴奏,礼和乐相辅相成。13李濂从社会学、伦理学、形而上学三个方面认为,有礼无乐,如有阴而无阳,有乐而无礼,如有阳而无阴。陈军科从奴隶社会礼乐关系及孔子的礼乐观的角度,阐述了礼乐关系,在严酷的宗法专制奴隶社会里,“礼以制乐,乐为礼用”这一原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乐的性质从而也决定了礼乐的基本关系。

......

 

第一章《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参与者

 

第一节《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发起者、主要讲述者及讨论者
据上表的梳理可知,孔子在《论语》中思考、讨论、讲述礼乐之论七十多次,分别涉及礼乐制度、礼乐实践、礼乐事件、礼乐沿革史以及礼乐制度的传承、礼乐与社会治理等问题。里仁篇第十三章记载,孔子认为礼最重要的社会作用就是治国:“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1卫灵公篇第十一章的记载和先进篇第二十六章记载,这两段对话,集中讲述礼乐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泰伯篇第二章的记载和为政篇第三章的记载,是关于采用不同的治理思路,分别将会导致什么样的治理效果,礼乐教化对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此外,孔子还讲述过古礼考证、礼乐制度的沿革传承和自己的选择。比如八佾篇第九章、为政篇第二十三章等。对于传统礼制,孔子认为不可僭越,否则无法容忍。本来孔子对鲁昭公的评价是:“知礼”。陈司败认为鲁国与吴国属于同姓国,鲁昭公娶吴国女子,有违礼制。巫马期把陈司败的不同看法转告孔子,孔子听到反对意见后不仅没有不高兴,而且因为有人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幸运。表明在孔子心目中礼是个很严肃的问题,需要共同讨论、共同维护。

 

第二节《论语》中礼乐话题的谈论对象
1冯莹对礼乐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第一,以礼节乐。第二,以乐和礼。第三,乐礼相济。2全面梳理并分类考察《论语》中的礼乐信息。对《论语》中礼乐信息传播、礼乐制度及其实践等信息,进行梳理分析。1.创新之处借鉴信息传播原理,对《论语》中礼乐信息的相关方分类予以考察,这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以往学界对于《论语》中礼、乐的研究,多侧重于《论语》中含有“礼”、“乐”二字的言论,本文不仅对含有“礼”、“乐”二字的言论进行了分类研究,还将不含“礼”、“乐”二字、其实在讲礼乐的言论找出来予以考察。2.不足之处首次尝试借鉴信息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全面整理并分类考察《论语》中的礼乐信息,因此对信息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还不太熟练。梳理《论语》中与礼乐有关的内容并与各版本进行比较所用时间较多,以致主要依据《论语》原文进行了基本信息分类归纳和初步分析,引用和借鉴学界相关成果对《论语》中礼乐信息及其要素的深入探讨,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去拓展和深化。
文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章《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考察...................................................33
第一节《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信息.............................................................33
第二节《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的实践.........................................................37
第三章《论语》中所见礼乐的功用.......................................................43
第一节人格塑造.................................................................................................43
第二节社会功用.................................................................................................45
结语............................................................................................................48

.......

 

第三章《论语》中所见礼乐的功用

 

第一节人格塑造
这两条都在写是孔子与国君如何相处时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在朝中,走进朝廷的门,要显得恭敬和谨慎,不能走门的中间,更不能脚踏门槛,经过国君身边的时候要面色庄重,从国君面前经过再回到自己座位上了都要显得恭敬而且内心不安,这些都是孔子的在朝之容,举手投足之间充分显现了孔子对于国君的恭敬有礼。除了在朝之礼,孔子在生病时的居家之礼,也严格地体现了对待国君的“臣礼”,孔子在生病期间不能着衣束带,但是当国君前来探病时,他还是要把朝服和绅带加盖在身上。当国君呼唤之时,他甚至等不及准备好车马,要立即步行前去。在国君呼唤时,孔子的迅速行动足以表明他内心对国君的尊敬、畏惧。“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3以及“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4这两条都写的是孔子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处之利仪,区别于以上所述的外交礼仪和与国君相处的“臣礼”,这两条属于日常生活中孔子的礼尚往来。孔子待友敦厚,他不仅经常托人向处于别国的朋友问好致意,而且托送礼品,如果遇朋友不幸去世的情况,没有负责为朋友收敛的人,或者朋友家里贫穷无法办理丧事,孔子都会说,丧葬之事由他来料理,生死乃人生大事,这足以看出孔子在为人处事和对待朋友方面的忠厚,他待朋友以礼行之,且笃于友情。
文学论文范文

 

第二节社会功用
相较于后世三纲五常的较为死板强硬的秩序规范,孔子在《论语》中所维护的等级秩序更多的反映了“和”的思想,和对每一等级群体皆存在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礼乐制度的社会功用之一—维护社会等级,并非是要保障某一特权阶层的权利和财富,它保障每一等级的权利的同时,也为他们增添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运转,使天下承平。这一社会功用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及意识形态的发展而被赋予了其它的含义,而逐渐模糊了其本来的样貌,使其在功能上走向了狭隘,但回归文本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维护等级秩序这一功用在《论语》的阐释中,应有着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功能含义。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重新审视这一功用,强调各群体间双向的,同时更偏重于自我规范的这一作用,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结语
对《论语》中礼乐话题参与者、礼乐制度实践及其功用三个方面,依次予以初步考察。礼乐话题参与者中的话题发起者、主要讲述者和参与讨论者时有交集,然而为了体现相关信息传播的全貌,还是逐项予以梳理和分析。经过归纳发现:《论语》中与礼乐有关的话题发起者、主要讲述者、参与讨论者、谈论的对象、受众等,分别涉及:春秋末期之前的先贤和孔子同时代人;孔子及其弟子;孔子及其弟子接触到的诸国君主、贵族、名士、家人等。话题发起者和主讲述者主要是孔子;参与讨论者和受众主要是孔门弟子等。《论语》中思考、讨论、讲述礼乐之论的信息,分别涉及礼乐制度、礼乐实践及其功用。礼乐制度主要有礼乐制度的沿革、礼乐制度程式以及不同类型的礼乐。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