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莫言与“十七年”小说“地之子”形象的比较研究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2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100418322920921
  • 日期:2020-10-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突破“影响”的艰难之旅“十七年”文学作品影响了众多读者,莫言为其中之一,与普通读者不同,呈现出了现下的写作风格。例如农业合作化运动题材写作,对接受经验转变为小说创作的过程、继承发展方面,本文均有所考察,但在这些变形与加工处,作家有意遮蔽的,隐匿着的与暴露着的矛盾冲突在小说细部的留有的“痕迹”发现,这需要更大范围的研读论述。另外,像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内容、讲解的小说文本对莫言的文学趣味培养的作用,接受影响与体现等,这些都可再做详细的研究说明,进一步的思考与探寻,但限于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写作精力,未能详细展开。

.......

 

绪论

 

对于本篇论文中所涉及的农村题材小说,在文学史中一般特指“十七年”文学中,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以农村建设为题材的小说作品,它们突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整体基调乐观昂扬。莫言所创作的同题材的小说,新时期后,评论界一般将其视作为乡土文学的延续,但是对于乡土文学的定义,如果借用丁帆先生在《中国乡土小说史论》中界定的内涵,它是指一种世界文学范围的,人类共有的乡土意识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语境中,主要接续的是五四所开创的一种以“三画四彩”为核心特征的、以人性描写为主流的农村小说。以此来看,农村题材小说抛却特定的时代界定,其实也从属于乡土小说的范畴,但从莫言的部分作品创作在题材乃至重写、有意颠覆的角度看,更接近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改写,甚至是对其进一步的书写。那么,结合这两方面意义,本篇论文中的农村题材小说还是沿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题材与时间外延,但抛却“十七年”时期主要意指核心(有关的创作方法与指导原则),在此视阈下观照莫言如何进行农村题材小说的继续书写。本文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比较研究,同时结合文本细读,但不囿于新批评的细读方法,由于研究对象选取的特殊性,与历史、现实的互动感较强,也较为注重外部研究!此外,结合具体史料,考察小说创作生成中的影响因素,对具体的叙事模式加以比较,部分借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角的观点。
文学论文范文
......

 

第一章经验的输入:莫言的接受经验史梳理

 

第一节以史料为中心凝视作家的写作经验来源
同时,“红色经典”中的爱情描写不仅作为莫言的阅读经验存在,而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现实的参照存在,构成生活经验的一部分。莫言曾回忆到,读这些小说时,母亲跟姐姐常常是“我”的听众,这些爱情故事不仅刺激了我,而且刺激了姐姐,使其萌生出“恋爱自由”的念头,后来也真的反对母亲为自己包办婚姻,这件事情给莫言带来了不小的思想波动,在回忆录中有记叙。红色经典的阅读与生活体验交织在一起,势必对莫言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这些经验不单单作为与女性婚姻观创作相关的素材存在,促使莫言对性别、伦理、风俗等产生现实层面的思考,也影响作家诉说农村女性情感的欲望,激起文学叙述的想象空间,使性别身份书写成为日后创作中的鲜明存在。
文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莫言总体接受经验中蕴涵的创作可能性
这段话忠实地记录下了莫言对1984年之前个人作品的创作评价并总结了自己的写作范式,是一种受到左的影响,图解政治式的写作(这种写作方式恰恰隶属于“十七年文学”)。同时,这一段话也表露出莫言对十七年小说阅读经验的逃避,自己未能完全摆脱,却己经开始借助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尝试突围的“一瞬”,这“一瞬”包含了新旧经验的交替,也预示出了新旧经验交织的混纯,正是这种特殊的接受状态,解释了同年创作《透明的红萝卜》中的“朦胧”:小黑孩接人待物的朦胧,菊子的情感朦胧以及小铁匠与老铁匠师徒的矛盾朦胧等“朦胧”感的存在来源。这种“朦胧”通过人物的感觉呈现,造成文本阅读的“间隔”与距离。具体而言,“朦胧”的存在折射出作家对人物、对自己情感状态把握的不确定,呈现出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以小黑孩接人待物的朦胧来说,这种“陌生化”效果的应用,悬置掉大人世界“待人接物”的方式,回到小孩子自身的世界,小孩子和人打招呼就是用想象的逻辑、就是“竹马青梅”的淡淡的情感朦胧。作为读者,我们恰恰习惯了大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所以对于小孩子的方式才会产生朦胧感。可以说,“朦胧”是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风格确定、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起点,同时也是莫言逃离“十七年”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经验,同时又未完全找到自己经验创作的开始,从这一点可以说,此时的莫言正处于创作的瓶颈期。

..........
 

第二章经验的输出: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影响的撕裂与挣脱..........22
第一节地之子的两面:农民、地主的形象探寻..........22
第二节社会政治环境的聚焦:农业合作化与基层政权环境..........35
第三章历史深处的回声:“地之子”形象的立足与讲述.............18
第一节回归土地:文本内农民、地主的叙述真实..........48
第二节对“十七年”的纵深突破:表现事实与介入现实..........55
结语突破“影响”的艰难之旅..........58

......
 

第三章历史深处的回声:“地之子”形象的立足与讲述

 

第一节回归土地:文本内农民、地主的叙述真实
对“地主”一词作词源学的梳理,可以说明地租利息是地主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毛泽东为地主阶级定论的性质是剥削:“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在政治上完全对立:“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③。以此,基于政治上农民与地主的对立,文学创作依据毛泽东的各项讲话,作家们一致认为将两者对立完全合情合理,在作品中极力突出地主的残暴与剥削,农民的苦大仇深。不可否认的是,“十七年”土改小说中刻画的残暴地主在社会上确实存在,但将之扩展到整个时期的作品以偏概全。作家们依靠文学的想象与虚构极端化地创造地主形象,用虚构的真实教育底层的民众,以此构建民族国家的想象,并确立农民在农村的主人公地位,激发出改天换地的激情,随后声势浩大的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运动相继展开,让其为实现民族国家想象的乌托邦奋不顾身。

 

第二节对“十七年”的纵深突破:表现事实与介入现实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的老作家将穷尽一生地反思。新时代的作家虽然年轻,伴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春风,冲破思想领域的禁锢,如狼似虎地汲取着外国文学的营养,是被“狼奶喂大的一代”,在这些作家的访谈录中,很少见本国作品、作家影响的影子,每被媒体问及的文学导师,无一例外回答外籍作家,但无论他们如何回避,八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很多都是五六十年代生人,他们的童年甚至少年时期都是在红色革命下度过的,生命的本真无可避免浸染了“红色时代”的果汁,当他们成年后,却将其视为梦魇的存在,有选择地将过去遗忘,不想与任何“十七年”文学作品产生联系,主动阉割青春记忆,这也不啻于另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回避现实的真实。事随时迁,当“十七年”再度成为热点,读者、作家和批评家重新阅读“十七年”作品,会发现“十七年”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历史片段的恒常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重返历史的现场,公正客观地对“十七年”做出评判,也重新审视少年的阅读经验,整装待发。作家们带着这些历史经验重新审视现实、真实,得到历史深处的回声,会越来越深入认识生命、灵魂和历史生存,还有人的存在本身。

.......
 

结语
做莫言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人物的形象研究,实则也在做不同时代同题材创作的文本关系研究,将莫言创作看为一个接受影响研究的一个个例,通过梳理莫言前后期创作,发现“十七年”的影响途径、深度以及作家在“影响的焦虑”下做出的突破,这些突破对“十七年”来说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以农民、地主、基层政权环境的对比为线索,可以看出,莫言的小说创作主要在文体形式上对“十七年”小说的模仿颇多:结构的中心视角建立、政治道德化的思想统摄、浪漫化的叙述还有细节上的“痕迹”等,都或多或少地有着“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影子。1985年之后的创作更为成熟,针对一些问题,提供了作家个人的书写经验。例如对于农民、地主、农业合作化运动背后的一些思考,关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权力的冲突等,现实与理想发生碰撞,两者之间实现叙述平衡的方式,对文学上的一些命题进行再反思,深入挖掘。同时,也未放弃形式的思考,创新实践新的结构,更好的为小说内容服务,对“怎么写”灌注着极大的热情,以此丰富着新时代的文学创作。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