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论文学《人生》的悲剧意蕴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32321130319795
  • 日期:2020-02-0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主要从表现形态、特质以及成因三个方面解读这部小说的悲剧意蕴。关于《人生》悲剧意蕴的表现形态:高加林身上体现出人生奋斗的悲剧,为读者谱写平民英雄的悲歌;爱情作为人生的重要插曲,巧珍身上体现出凄美的爱情悲剧。

第一章《人生》悲剧意蕴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奋斗者的悲歌
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于他的人生具有浓厚的悲剧性,他对城市生活和更高层次爱情的追求由于时代局限性所导致的人生悲剧,很能引发读者的同情,他不向命运妥协、积极追求人生的姿态所展现出的平民英雄的气质,又激发起读者的共鸣。他的人生是奋斗者的人生,不断地与环境斗争,贫瘠荒芜的黄土地更加激起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他要逃离农村这片土地;他也在不断地与社会斗争,城乡差别这一无法逾越的鸿沟没有阻断他前行的脚步,一有机会他就要离开农村,他身上有着一股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他想要在城市实现自身更大的人生价值。
高加林为了能够脱离土地而奋斗,“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高加林想要成为一名正式的国家教师,这不代表他不爱这片黄土地,不热爱这里的父老乡亲,只是他不满足于农村生活的现状,不愿受命运给他人生如此的安排,他更愿意听从自己的内心,向往远方那个不曾想象的世界,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寻求更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在高加林的人生愿景里,远方才有更多的可能性,才有更大的生活意义,他要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新的现实人生。
纵览小说中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他的人生充满了不幸,但他对理想的追求从未暂歇。80 年代初离高考恢复不久,录取率很低,高加林并未如愿考上大学,他第一次遭遇了人生的失意,但希望从天而降,他当上了民办教师,又有了奋斗的方向,“几年之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到那时,他再努力,争取做他认为更好的工作。”这样他既不需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时间继续读书学习,从事他所喜爱的文科,不料他寄予厚望的民办教师职位被村支书高明楼的儿子三星给顶掉了,他再次陷入生活的困顿与贫乏,幸运的是他邂逅了美好的爱情,遇到了美丽、善良、金子般地姑娘刘巧珍,他精神上的痛苦得以抚慰和治愈,高加林虽然拥有了美好的爱情但他的心情却充满了矛盾,“他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其实,他内心里那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根本没有熄灭。”???事实证明,即使美好的初恋也阻挡不了高加林对城市生活追求的进程。后来,凭借着当上劳动局长的叔父的威望,高加林的人生再次发生转折,他以通讯干事的身份来到县城工作,同时遇到了理想的恋爱对象黄亚萍,收获了事业与爱情的高加林到达了人生的一个高峰,但他的理想没有就此停歇,他想要去更大的城市,甚至说过“我联合国都想去!”后来一封举报信,高加林美好的生活再次被打破,昔日所拥有的一切幻化成梦,回到了人生的起点。
......................
 
第二节  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人生中有些东西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特别是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人生中重要的插曲。路遥以爱情为切入点,谱写一曲曲爱情的悲歌,《人生》里的爱情故事充满了不幸和遗憾,无论是高加林与巧珍的爱情,还是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甚至张克南、马栓的爱情,少有圆满的结局,上演一幕幕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虽充满了忧伤和无奈却又荡人心弦,特别是巧珍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却不能实现的悲剧,促动读者的爱美之心和怜悯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悲剧美的体验。
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既有事业悲剧也有爱情悲剧,但他更倾向于把事业置于爱情之上,他的悲剧主要是农村知识青年个人奋斗的悲剧,巧珍则不同,爱情几乎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巧珍的悲剧是爱情悲剧。高加林的人生是不幸的,巧珍的人生同样充满了不幸,她没有文化但又不是她自身所造成的,是因为她的父亲不供她上学;与黄亚萍相比,她没有城市户口,这也不是她自身所决定的,她的人生悲剧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给她带来永远的缺陷,如果她拥有了文化或城市户口其中一点,高加林也不会决然地抛弃她。
巧珍刚懂得人世间还有爱情这回事的时候,就在心里爱上了高加林,并承受着暗恋的痛苦,她的暗恋多次在希望与失望间徘徊,有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却又无望得到的痛苦。当高加林上高中时,她知道高加林将来肯定要远走高飞,她永远得不到他,心里充满了失望;当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回到村里以后,巧珍高兴得几乎发了疯,她的梦想露出希望的光芒;当高加林当上了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是他唯一有机会进入商品粮世界的渠道,按照高加林的能力,将来完全有可能转成正式教师,巧珍希望的光芒又暗淡下来。巧珍在享受到希望的同时却又遭遇到失望的无情打击,她把自己对高加林的暗恋之情深藏在心里,“她是个心眼很活的姑娘,所有这一切做得谁也看不出来。是的,村里谁也不知道这个俊女孩子的梦想与痛苦!
.......................

第二章《人生》悲剧意蕴的特质

第一节 “城乡交叉地带”的丰富内涵
“城乡交叉地带”不仅是地缘上的“交叉”,也有时代“交叉”的意义,更集中体现在城市与乡村文化上的“交叉”。“城乡交叉地带”的丰富内涵为主人公的人生追求制造了矛盾冲突,由于主人公在人生追求过程中无法调和的矛盾冲突造成他们的命运悲剧,为读者整体感知作品的悲剧情感和悲剧格调创造了条件。
城市与农村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费孝通这样进行划分,“即把可以孤立存在的,经济上能够充分自给的农业区域称为乡,或者是村;把政治中心称为城,那些由商业基础长成的社区则称为市,或镇。”城市与乡村不仅是两个地理空间的对立,也体现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重要差别。“城乡交叉地带”原本没有特殊的含义,仅指农村与城市某些东西的交叉,但路遥赋予了这一地带独特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展示主人公在人生追求过程中的复杂性以及人生悲剧的深刻性,他揭示出这一地带广阔的社会内容、生活内容以及时代内容,如户籍制度对农村文化青年进城的限制,城乡差距的拉大,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文明与落后、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突,相对于乡村而言城市更加尊重人的价值,高加林来到城市后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同事和单位的赞赏,农村则相对忽视了人的价值的实现,民办教师对于高加林来说已经是屈就了,但就是这样一个职位最终也被顶替掉了。路遥能够赋予这一地带丰富的内涵,主人公在这样一个地带里不断的挣扎、纠结和顽强的生存着,为他们的苦难人生蒙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这一地带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生活空间,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没有平等的“交叉”,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处于绝对劣势之下,小说中高加林生活的农村距离县城虽然只有十来里路,但他觉得似乎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路遥描写“城乡交叉地带”上演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也旨在揭露农村与城市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农村与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和经济往来逐渐增多,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旧的社会结构和传统观念也在被迫重新组合,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里的“交叉地带”有了变革时期新旧时代“交叉”的意义。《人生》的创作时间是 1981 年,可以推断出高加林“进城”的时间应在 1980 年代初期,这时正处在中国城乡互动加剧的时期,高加林的初中和高中是在县城度过的,他已经初步接触到城市的现代文明,处在“城乡交叉地带”的高加林虽然身处农村却向往城市,
承受着城市与乡村的双重压力,社会体制因素使他无法逃离土地,在遭遇城乡“权力”时,个人奋斗更显得苍白无力,最后只能回到土地,这展现出处在“城乡交叉地带”的主人公人生命运无法抉择的痛苦,通过高加林个人奋斗的失败和对爱情的痛苦纠结呈现出一种深刻的时代悲剧性。
.........................

第二节  城乡人情关系对人生命运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挖掘高加林的人生悲剧,城乡人情关系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秩序是以关系为本位的,在人情关系浓厚的乡村,高明楼为了给儿子三星安排工作挤掉了高加林的教师职位,马占胜、高明楼同时又利用人情关系把高加林的人生命运推向了城市的风口浪尖,在人情关系的左右下,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高加林的人生起落,他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命运,也无法摆脱被人控制的厄运,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性。现实生活中马占胜与高明楼这样的人,是造成这些年青人命运悲剧的重要推手,“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毫不顾忌地给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棒,使他们对生活更加悲观;有时,还是出于个人目的,他们又一下子把这些人推到生活的顺风船上。转眼时来运转,使得这些人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顺利得有点茫然。”高加林因为利用了人情关系,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导致他再次回到农村,陷入到人生的低谷。#p#分页标题#e#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就反映了这种以关系为本位的社会文化秩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通过联姻的方式,不断巩固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提携和帮助,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这是一种由亲属关系构成的人情社会圈子。这种以关系为本位的文化秩序,最容易造成欺压和腐败,近代以来,这种关系本位的文化秩序不断地受到鞭挞和批判。高明楼和马占胜滥用职权,他们或为了三星能够当上民办教师撤去高加林的教师职务,或为了讨好上级为高加林安排工作以卖人情,这些都是传统人情关系的变相演绎,高加林的人生命运为他人所摆布,他的人生悲剧除了自身因素外,还有外在推手的合力作用。
费孝通这样描写中国的社会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材,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段时间某一个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一格局是建立在人情关系上的,它在高加林生活的“高家村”更加明显,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核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叫做“街坊”,他们互相帮助和扶持,并以他们为中心继续扩散,有势力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的街坊只是两三家。小说中高明楼滥用职权,而高玉德一家却忍辱退让,这何尝不是弱势群体被欺压的人生悲剧,只因“村霸”式的高明楼在村里有着更大的势力。高明楼是村里的“大能人”,在队里当书记,刘立本绰号“二能人”,由于会做生意是全村光景最好的,加上两家的联姻简直成为村里的主宰。关于高加林与巧珍的恋爱,一开始就遭到刘立本的强烈反对,高明楼却表现出一种开明姿态,他对高加林与巧珍爱情的支持是出于一种私人目的,他为前期挤掉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位而愧疚,这一做法无疑是还了高加林一个人情,同时还能与他所看好的未来新秀搞好关系,如果高加林与巧珍联姻,他也会凭借着儿媳巧英的关系与高加林成为亲戚,这样建立在姻亲基础上的人情关系也会建立,高加林就不会再埋怨他了。
.........................


第三章《人生》悲剧意蕴的成因 ................................. 18
第一节 户籍制度的影响 .............................. 19
一、户籍制度下的社会差别 ............................ 19
二、户籍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 21
第二节 陕北苦难叙事的影响 ................................. 23
第三节 悲剧人生的影响 ................................ 25

第三章《人生》悲剧意蕴的成因

第一节  户籍制度的影响
从高加林进城受限以及评论界一些评论家认为高加林应该服从国家分工的需要,可以联想到当时的一项重要制度——户籍制度,它的用意就在于合理的控制人口流动,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在户籍制度的控制下,城乡之间已经形成了政治、经济以及观念上无法逾越的鸿沟,户籍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差别深深限制了高加林的人生追求,导致他的人生悲剧,另外,这一制度对主人公的婚姻爱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户籍制度下的社会差别
“关于城乡分割的两分状况的成因,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户籍制度对城-乡户口的划分,以及对乡-城户口转换与迁移的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在生存状况上出现新的差异,比如经济权利、文明程度的差异,城市相对于农村的优越性推动了高加林对城市的追求。当旧的社会差别和分层体制被消解后,新中国在试图建构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结构时,一种新的社会差别和社会分层体制又重新建构起来,在户籍制度所造成的社会差别下,高加林想要改变人生命运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高加林进城拉粪遭到张克南妈妈等人的嘲笑,印证了城乡居民之间存在身份认同上的差异,这一身份认同背后在于城乡居民之间社会地位的不同以及他们所享受的权利的不同。
户籍制度是怎样一步步造成这种社会差别的,主要从 1949 以后的发展史出发进行探讨:从建国初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城乡的户口登记和管理初步定型;在社会主义恢复和改造时期,人们在户口变更、迁徙仍较大程度的享受自由;接着 1958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成为后来限制与控制人口迁徙的重要依据;60 年代至 70 年代末,户籍制度尽管有变动,但整体上是遵循一种“反城市化”的逻辑,即用行政化的手段阻碍城市化的发展;到了改革初期,户籍制度并没有朝着放松控制的方向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却变得更加严格了,从户籍制度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它是不断朝着控制人口流动的脉络发展的。从迁徙自由的角度出发,在这一权利正式入宪之前,农民进城生活的权利实际上已经受到了限制,入宪之后,实际上执行的却是限制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从建国到高加林所处的时代,国家对农民一直在采取有效控制的手段,这种人为建立的屏障,正在制造一种城乡的社会差别。
........................

结语

 

作为一位有着现实情怀的作家,路遥始终关注着人的生存境遇和理想追求,在与挫折沟通、搏斗、交融中将这种悲剧升华到哲学的高度,追求诗意的境界,让悲剧性的人生愈加审美化、艺术化。路遥把悲剧叙述融入到形色各异的艺术形象里,在城乡差距日趋凸显的现实情境下,受个人意志和自我理想的召唤,觉醒的农村青年开始选择逃离土地,却受制于社会现实的羁绊终难逃命运的悲剧,但他们的精神力量和个人品质又给予我们人生以激励。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被路遥赋予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的生命个体又折射出不同的生命体验。人生历练和丰富的阅读经验是作家创作弥足珍贵的灵感源泉,他以悲悯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审视人的一生,凭借着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展现那个时代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理想和命运抗争,去书写一种接近永恒、比生命还长久的东西。在他们人生的十字路口,可以寻觅到他们在艰难困厄中奋斗过的足迹。
小说里充满了太多的遗憾和无奈,人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既能把我们引向希望,也会把我们引向绝望,但他们对人生的理想和追求、拼搏和努力,正在谱写着生命辉煌的篇章,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意义。像人生一样,悲剧也具有两面性,他把悲剧展现给读者,绝不仅仅是为了展现他的悲观和绝望,给予我们一种悲伤的感受,而是用这种最令人痛惜的方式来震撼人的心灵,向我们传达一种健康向上、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精神力量,人的这种力量总是在不懈追求、不断斗争、永不妥协的人生追求中才表现的最充分,高加林身上就充斥着这种力量,散发出震撼读者心灵的人生魅力,实现小说意味深远的悲剧价值。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