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始终处于外国列强的压迫中,在这样的历史处境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迅速被激发起来,各地的反帝爱国运动纷纷兴起。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就是在这些反帝爱国运动中发生、发展并在后来成为一股民族主义思潮而对 20 世纪的中国影响颇深。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在我国传统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民族主义而形成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它主要包含了前期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后期与“民族国家”概念联系紧密的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尽管随着历史变迁和人们认识的加深,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在发展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它的本质和基本内容是不变的。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感情为核心内容,追求民族自决、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中,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末民初时期,这是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阶段。这时的中国尚未完全摆脱古代的华夏中心观念,排满情绪较重,因此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中含有较重的种族主义色彩。第二阶段是“五四”时期,这是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民族主义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即为争取世界各民族自由和平等而奋斗。第三阶段是“九一八”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是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阶段。这一时期中,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的首要任务是激发民族意识、团结人心以抵抗日本侵略,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发扬,以期唤起人民大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势头较强的社会思潮,并渗入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受这种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在政治上追求建立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在经济上追求经济独立和自主;在文化上追求民族文化认同和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受到了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包含了较多反帝爱国的内容,表现出了当时知识分子们对民族和国家的关怀和当时中国民众的反帝情绪、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
1.2 概念的界定
研究陈铨的民族主义文学,梳理中国民族主义文学的发展情况,需要对“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文学”进行界定。这必不可少地涉及到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近现代的演变研究以及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界定。而界定“民族主义”之前还有必要理清“民族主义”的核心概念现代“民族”的含义。
1.2.1 现代“民族”概念的确立和界定
现代“民族”概念来源于西方“nation”一词。“nation”既可翻译为“民族”,也可以翻译为“国家”,还可以翻译为“人民”,可以说现代“民族”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概念。它首先“是指一个由众多拥有平等权力的成员所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1];也可以“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2];还可以指一个以真实或虚构的同一血统或种族的‘族性群体’。在具体应用情况中,这三个现代“民族”内涵是交错结合的。
现代“民族”概念首先是由梁启超引入中国的,他既将民族视为一个“族性群体”,又将民族看作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的共同体,并呼吁创建现代民族国家。梁启超曾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界说“民族”一词,他指出“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要之特质有八:(一)其始也同居于一地;(二)其始也同一血统;(三)同其支体形态;(四)同其语言;(五)同其文字;(六)同其宗教;(七)同其风俗;(八)同其生计。有此八者,则不识不知之间,自于他族日相隔阂,造成一特别之团体,固有之性质,以传诸其子孙,是谓之‘民族’”[3]。从这句引言中可以看出,在梁启超看来,民族是拥有共同地域、血统、语言文字、宗教、风俗以及文化的人民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
............................
2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
3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之“民族文化重建”................................. 25............................
2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
2.1 陈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变化
陈铨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开始了文学活动,这时的陈铨还就读于清华大学,并拜学于吴宓门下。他常常在《清华周刊》《清华文艺》《学衡》等刊物上发表文学创作和评论作品,主要发表诗歌和文学评论作品。除了此之外,陈铨还创作长篇小说。1927 年,陈铨完成了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革命前等一幕》;1928 年,他又发表了其成名作长篇小说《天问》,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创作长篇小说的作家之一。30 年代,陈铨先后留学美国、德国,并在回国后进入国立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陈铨小说创作的活跃时期,他完成并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冲突》《彷徨中的冷静》《死灰》),并发表了《罗兰之家》《欢迎》《王二娘的政治运动》等十余篇短篇小说。除了小说创作之外,他在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文学活动是文学研究和评论。陈铨于 1934 年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连载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纯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这是一部较早的中德比较文学的著作,可以说陈铨是中国中德比较文学的先行者之一。另外,他还发表了多篇研究文学和哲学的学术文章。研究文学的文章如《中国文学对于世界的贡献》《经验与小说》等,主要涉及中德文学比较研究、戏剧研究;哲学研究方面,他发表《从叔本华到尼采》探究叔本华尼采的意志哲学,此外,还翻译了尼采的《萨亚屠师贾的序言》(尼采《萨拉图斯特斯如是说》的序言)和德国哲学家克罗那(Richard Kroner)的《哲学与人生》两篇文章。
陈铨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开始了文学活动,这时的陈铨还就读于清华大学,并拜学于吴宓门下。他常常在《清华周刊》《清华文艺》《学衡》等刊物上发表文学创作和评论作品,主要发表诗歌和文学评论作品。除了此之外,陈铨还创作长篇小说。1927 年,陈铨完成了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革命前等一幕》;1928 年,他又发表了其成名作长篇小说《天问》,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创作长篇小说的作家之一。30 年代,陈铨先后留学美国、德国,并在回国后进入国立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陈铨小说创作的活跃时期,他完成并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冲突》《彷徨中的冷静》《死灰》),并发表了《罗兰之家》《欢迎》《王二娘的政治运动》等十余篇短篇小说。除了小说创作之外,他在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文学活动是文学研究和评论。陈铨于 1934 年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连载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纯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这是一部较早的中德比较文学的著作,可以说陈铨是中国中德比较文学的先行者之一。另外,他还发表了多篇研究文学和哲学的学术文章。研究文学的文章如《中国文学对于世界的贡献》《经验与小说》等,主要涉及中德文学比较研究、戏剧研究;哲学研究方面,他发表《从叔本华到尼采》探究叔本华尼采的意志哲学,此外,还翻译了尼采的《萨亚屠师贾的序言》(尼采《萨拉图斯特斯如是说》的序言)和德国哲学家克罗那(Richard Kroner)的《哲学与人生》两篇文章。
...........................
2.2 文学创造的根基——民族意识
1941 年,陈铨在《军事与政治》(第 2 卷第 2 期)上发表了《文学运动与民族运动》,探讨文学运动和民族运动的关系,指出两种运动与民族主义思想有着密切关系。1942 年在《文化先锋》(第 1 卷第 9 期)上发表了《民族文学运动试论》,试图发动一场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同年又在《大公报·战国副刊》(第 24 期、第25 期)上前后发表了《民族文学运动》和《民族文学运动的意义》两篇文章,这两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陈铨所倡导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纲领性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陈铨初步构建了其“民族文学”思想的框架。而后,陈铨还于 1943年在重庆创办了《民族文学》月刊,吸引有相同文学志向的知识分子,扩大其民族主义文学的传播深度,并扩宽其思想的影响广度。陈铨提出“民族文学”口号,但实际上他的“民族文学”的核心思想乃是民族主义思想,其现实目标乃是民族主义的三个基本目标,即民族统一、民族自决和民族认同,因此可以将其“民族文学”视为民族主义文学。
1941 年,陈铨在《军事与政治》(第 2 卷第 2 期)上发表了《文学运动与民族运动》,探讨文学运动和民族运动的关系,指出两种运动与民族主义思想有着密切关系。1942 年在《文化先锋》(第 1 卷第 9 期)上发表了《民族文学运动试论》,试图发动一场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同年又在《大公报·战国副刊》(第 24 期、第25 期)上前后发表了《民族文学运动》和《民族文学运动的意义》两篇文章,这两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陈铨所倡导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纲领性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陈铨初步构建了其“民族文学”思想的框架。而后,陈铨还于 1943年在重庆创办了《民族文学》月刊,吸引有相同文学志向的知识分子,扩大其民族主义文学的传播深度,并扩宽其思想的影响广度。陈铨提出“民族文学”口号,但实际上他的“民族文学”的核心思想乃是民族主义思想,其现实目标乃是民族主义的三个基本目标,即民族统一、民族自决和民族认同,因此可以将其“民族文学”视为民族主义文学。
陈铨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中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文学的方式,传播民族主义思想,以激发和增强人民的民族意识,因此,他将民族意识视为民族主义“文学创造的根基”[2]。民族意识是建立在现代民族概念的基础上的,它表现为人们意识到民族是一个具有统一和自决权利的共同体,坚信自己是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的人员之一,认为民族未来的好与坏与自己是休戚相关的,并坚决地捍卫民族的权利。陈铨强调民族意识,首先想要达到的现实目的就是使得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中华民族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进一步来说,陈铨强调民族意识,旨在在民族危难关头,呼吁以民族解放为首要任务,敢于为民族生存而放弃个人利益,并号召中国各阶层各党派人士搁置彼此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共同携手,团结力量,一致对外。胜任曾在《扩充民族意识的要义》一文中说到:“有民族意识,才能使民族思想发达,民族团结坚固;有民族意识,才能使民族情感激动,对民族有存亡与共的观念,图谋民族的生存,以抵御外侮;有民族意识,才能树立民族自信力,发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简单地说,由民族意识的推动力之激发,而后有民族思想,而后形成民族运动的力量,近代世界史中而由此得到民族解放的独立国家,不知凡几。”[1]从这段引言中可以看出,激发民族意识以促进民族解放思想早已出现,陈铨延续前人的思考路径,在文学中强调民族意识的重要性,并倡导发展民族主义文学,是具有一定的顺承性的。
...........................#p#分页标题#e#
3.1 核心内容:构建强有力的“战”文化...................................... 25
3.2 主要目标:重塑“大夫士型”国民性............................... 31
4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中心”思想与浪漫主义思想......................... 35
4.1 民族主义文学创作重镇——戏剧................................... 35
4.2 “悲剧中心”思想......................................... 38
4.3 浪漫主义思想............................... 45
5 结论.................................. 43
4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中心”思想与浪漫主义思想
4.1 民族主义文学创作重镇——戏剧
我们从上文中可以看出,陈铨在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的主要文学创作体裁是小说,早在 1927 年他便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革命的前一幕》,描述革命时期,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爱恨情仇。30 年代前期,在陈铨留学美国和德国时期,他依旧继续创作小说并且寄到国内出版,如《冲突》《彷徨中的冷静》等。前者而表现留学生留学生活的迷茫和心理冲突;后者描写了四川乡镇中持各种不同人生观的人在险恶的政治和实力排挤下分崩离析的画面。30 年代中期,陈铨从德国留学回国任德国文学教授一职,主要重心在于文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中,文学创作数量减少。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陈铨开始将其文学创作重心放在了戏剧上。从陈铨文学创作变化来看,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他的实际生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1938 年全面抗战时期,当时任职清华大学教授的陈铨,随着清华大学的南迁,在战火弥漫的时期从从北京一路颠簸流离地赶达昆明。他离开了安稳闲适的高校环境,亲自耳闻眼见了中国满目疮痍的现实状况,内心受到冲击,进而高扬民族主义文学的旗帜,开始创作符合抗战时期中国社会需要的能鼓舞人心的文学。
我们从上文中可以看出,陈铨在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的主要文学创作体裁是小说,早在 1927 年他便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革命的前一幕》,描述革命时期,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爱恨情仇。30 年代前期,在陈铨留学美国和德国时期,他依旧继续创作小说并且寄到国内出版,如《冲突》《彷徨中的冷静》等。前者而表现留学生留学生活的迷茫和心理冲突;后者描写了四川乡镇中持各种不同人生观的人在险恶的政治和实力排挤下分崩离析的画面。30 年代中期,陈铨从德国留学回国任德国文学教授一职,主要重心在于文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中,文学创作数量减少。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陈铨开始将其文学创作重心放在了戏剧上。从陈铨文学创作变化来看,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他的实际生活经历是密切相关的。1938 年全面抗战时期,当时任职清华大学教授的陈铨,随着清华大学的南迁,在战火弥漫的时期从从北京一路颠簸流离地赶达昆明。他离开了安稳闲适的高校环境,亲自耳闻眼见了中国满目疮痍的现实状况,内心受到冲击,进而高扬民族主义文学的旗帜,开始创作符合抗战时期中国社会需要的能鼓舞人心的文学。
..........................
5 结论
参考文献(略)
5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