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网络都市言情当代文学小说论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82209213619230
  • 日期:2019-07-0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本篇论文对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做初步探讨,立足文本细读,通过将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与文学史上的传统都市言情小说进行对比,发掘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新特征。另外,围绕网络文化、青年亚文化、二次元文化等,解读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的各种写作倾向,并做出初步的价值判断。

第一章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爱情叙事

第一节 后现代的爱情叙事
伴随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网络,自发轫之初,便被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烙印。网络的虚拟、开放性消解了媒体中心模式,消解了权威,人与人之间跨越身份、等级的平等交流成为可能;网络创作追求自由、随意,拒斥深度,拒绝崇高,这均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平面化、零散化、无深度、无中心等理念追求的影响。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文化是网络文学的重要文化渊源,网络文化的形成也正是诞生于后现代主义的摇篮中。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成为网络文学的底色所在。根据詹姆逊的观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为深度的消失、历史意识的消失、主体的死亡、碎片化、距离感丧失等方面。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以当代年轻人的恋爱、婚姻生活为主要叙述对象,在爱情叙事上其后现代特质体现在爱情书写的平面化、片段化、日常化三个方面。
第一,爱情书写的平面化。平面,即无深度;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平面化指一种拒绝深度的表达方式,其旨在消解现象与本质、表层与深层、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区别。这一概念的出现源于后工业社会摄影、电视、电影等技术的出现带来的符号与形象的流行,符号与形象取代事物本身,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在网络媒介时代,平面化的特点更为鲜明,这由网络空间及网络创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网络是一虚拟的空间,其虚拟性为作者进行随心所欲的自由创作提供了方便,由此随意的情绪宣泄式叙事、“粗口秀”叙事、欲望修辞等在网络创作中随处可见,取代了传统文学对意义与价值的探寻。而网络创作要求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固定更新,多为日更,在速度方面远高于传统创作,相比传统作品要经过编辑、出版社的层层把关,历经几个月几年后才可与读者见面,网络小说是一种“速成品”,在日更的高强度之下必然难以产生较具深度的作品。由此,平面化成为一种为全体网民所共享的主流审美意识,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爱情书写的平面化主要体现在对爱情的讲述上,即以对爱情感觉的呈现、描绘取代对意义的承担。附着于宏大社会主题展开情爱叙事曾是中外情爱文学作品的一大标志,借助爱情这个话语场,国家、民族、阶级等问题都可得到探讨,一定的爱情叙事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及人性、心理状态。革命时期“革命+恋爱”的小说号召人们将个人幸福融入对国家、民族的奉献中,八九十年代“不谈爱情”的新写实小说反映着理想消遁后人们的精神面貌。随着时代的进步,个体话语的流行,爱情叙事也逐渐由依附于宏大话语而退守到自我言说。在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对爱情感觉、愿望的书写正日渐成为作品主题。这种感觉往往源于叙事主体对爱情的某种认知,并寄托着自我的爱情愿望。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多以叙事主体对某一爱情感觉、愿望的表达为切入口,并围绕这一感觉进行全方位书写;感觉取代情节、意义而成为了叙事的重心。叶非夜的《国民老公带回家》以两个互相爱慕但各自深藏心意的年轻男女的故事展开,表达的是“不能爱的深爱”,围绕这一主题,小说深入展现了人物有爱却不能将其说出口的无奈、痛苦之感,并将其传达给读者。而顾漫的《何以笙箫默》表达的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朴素爱情愿望,匪我思存的《佳期如梦》则表达了爱情里的放弃与成全。
.......................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爱情心理
作为映射心灵的一面镜子,言情小说中涉及到的爱情心理可谓多种多样,如历来为人们所歌颂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心理、为爱情而献身的心理,再如爱情中的妒忌心理、虚荣心理。刻画爱情心理无疑具反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灵魂的功能;而且一定的爱情心理也是与时代联系的,正如革命时期的恋爱小说中表现出的共同为理想而奋斗的爱情心理,是对特定时代的反映。那么,在网络时代,随着人们接受到的流行文化更加多样,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如何影响了人们的爱情心理?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对此有着细致而深入的描摹,参照网友根据行文风格将言情小说分为甜文、虐文、宠文的分类方式,可将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的爱情心理总结为以下几种:甜、宠、虐、感伤。
以甜蜜叙事为主的小说以顾漫、丁墨的系列小说为代表,如《何以笙箫默》《杉杉来吃》《他来了,请闭眼》《他与月光为邻》。此处的“甜”指向爱情叙事的轻松甜蜜及带给读者的如同吃糖般的阅读享受。其特征为:以男女主人公的甜蜜爱情为叙事的中心,无虐点或虐点很少;由极富萌点、笑点的日常场景串联起叙事,情节简单,具片断化、场景化特点;语言浅白、幽默、风趣。在顾漫的小说《杉杉来吃》中,小职员薛杉杉因给封家大小姐封月输血一事,而与总裁封腾结识,被封腾以权力逼迫,为其挑菜,在其办公室准备 CPA 考试,替其挡酒,杉杉的呆萌与封腾的腹黑演绎出的是宛如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抗争中各种极富萌点与笑点的画面,在逗笑读者的同时更给读者以如沐春风般的甜蜜爱情享受。在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这种以甜蜜叙事为主的小说往往被称为甜文。其流行受到日本纯爱动漫、台湾小清新电影等的影响,也源于当下大众市场上的文艺娱乐化、消费化。在大众市场上,像甜文这种情节弱化、浅白幽默的作品也非常流行,如电影《失恋 33 天》、《人在囧途之泰囧》及各种爆笑网络剧,其以逗笑观众、让观众开心为主要目的,而并不追求思想内涵的表达。该类通俗浅白作品的流行反映出文艺界的“轻叙事”审美症候。“所谓‘轻叙事’,首先在题材上偏爱日常生活或者野史轶闻的断面,在表现形式上崇尚去繁从简,不追求大篇幅、大场面、大制作,同时在内涵表达上,‘轻叙事’全力挣脱现实和历史的负重,并不致力于探求现象背后恒常的真理与规律;此外,在审美意趣上排斥严肃端庄,尤其钟爱幽默与调侃。”
.......................

第二章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空间书写

第一节 真实的生活空间——城市空间
文化研究中的空间转向始于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及福柯的空间权力观,更是以城市化为标志的工业社会大规模空间出现的产物。现代社会密集建筑群的崛起正将都市分割成越来越多的独立空间,我们体验到比身处乡村世界更为紧密的空间感,人们在不同的空间中穿梭,变换身份,这正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方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空间表现热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至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城市,都市空间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空间,其同样影响了文学的空间叙事。伴随城市发展、网络媒介兴起而繁荣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书写上也不自觉地将都市空间作为了描述的对象,不过这种描写已不再如传统作家般热衷于介绍经济发展下都市的新变化,通过罗列不同的都市建筑建构景观化、消费化的都市风景线,表达对都市的热爱与崇拜。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的都市形象多是模糊而含混的,除一些以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现实中的真实城市为背景的作品外,很多小说中城市不过以诸如 A 城、G 城、海市等类的符码来指代,林立的高楼、昏黄的路灯、混杂交织的人群是每个城市都有的风景;他们更关注的是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对个体的生活构成了何种影响,密集的城市空间下个体的生存是怎样的。因此,小说中所涉及的城市空间也均是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空间,主要有消费空间、职场空间、私人空间三类。人们在不同的空间中流动,空间的转换伴随着个体身份的变化;空间不只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更成为叙事的支撑。
.......................

第二节 虚构的理想空间——校园空间
除消费空间、职场空间、私人空间外,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还经常出现另一类空间,即校园空间。如果将前三类空间称为硬空间,即小说中真实存在的空间;那么校园空间则属于软空间,即小说中虚构出来的,非真实存在的空间。不同于此在的都市空间是对年轻人当下生存体验的反映,虚构的校园空间反映了年轻人心灵深处对过往生活的追忆。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多以二十多岁刚由校园走入社会的年轻男女为主角,在叙事上的一大特点是,小说在对都市恋情的叙述中也往往加入对过往校园生活的回忆,内容或是男女主角自校园时代相识,经历分离并再度相聚,或是回忆男女主角一方的校园恋情。当代年轻人大多经历的都是在大学校园里接受高等教育再步入社会的人生经历,这一过程伴随着由校园空间到城市空间的转变。对都市年轻人来说,城市空间是混乱、迷失,渴望逃离又无法逃离,令人既爱又恨的存在,而校园空间则是完全与之相反的,逝去不可追的美好、诗意的存在。同时,这一空间是虚拟的,是叙事主体凭借情感、记忆建构出来的,属于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虚拟中的虚拟。与大学校园题材的网络小相比,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的校园空间连接的是过去的维度,这样一种向后看的状态反映着年轻人在面对现在与未来时的踟蹰,承载着是他们的精神需求。#p#分页标题#e#
在网络小说中,以大学校园为题材的小说并不鲜见,网络文学发轫之初,校园题材的网络小说弥漫于网络之上,如《此间的少年》《粉红四年》《理工大风流往事》《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年轻的网络作者们执着地讲述着一个个与校园有关的故事,因为他们的故事是在叙说自己的青春;而每一个又无不是以少男少女的恋爱为重点的,纯洁的环境与美好的爱情相结合,营造了最纯真的校园生活。阅读此类小说,不时能感觉到初恋的萌动、相处的美好、校园生活的单纯,少男少女的自信、热情让小说洋溢着神采飞扬的青春气息。借助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等在校园环境中才特有的空间,及主人公的学习、恋爱生活,校园故事讲述的往往是一段美丽的人生经历,校园空间也被塑造为一纯粹的、未经世俗气息沾染的理想乌托邦。校园空间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其他空间,如城市空间所不具备的纯情、美好性。因此,在其他除校园题材外的小说中鲜少能看到校园空间的影子。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作者们却尝试了一种与之不同的写作策略,即在对此在都市空间的书写中又执着描述着记忆中的校园空间。这样一种叙事选择大体基于网络都市言情小说讲述的是年轻人在走出校园后的生活,从时间的维度上它是对校园生活的续写,与校园的距离还不是那么远,所以此种呈现并不那么突兀;还源于走出校园后的网络作者、读者们对校园生活的眷恋与怀念。
..........................
第三章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性别表达...................... 33
第一节 “男性向”与“女性向”小说的性别角色形象比较............... 33
第二节 “男性向”与“女性向”小说的不同性别叙事模式.............. 37
第三节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表达.................. 40

第三章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男性向”与“女性向”小说的性别角色形象比较

..........................

结语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所呈现的面貌是丰富而灿烂的,它拓展了传统言情小说的表现范围,赋予其多样外观;网文式的写作手法彰显了创作的生机与活力;性别意识的表达又使其承担起表达女性日益崛起的性别观念的功能。作为一有着数量广泛的阅读群体的类型小说,在畅销的维度上,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已获得相当程度上的成功,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目前论文只是从爱情叙事、空间、性别三个角度对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加以论述,关于该类型小说的许多其他方面并没有涉及。比如,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写作主体,其中有 70 后、80 后、90 后,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代际特征,并形成不同的叙述风格;70 后的叙述风格略为严肃,趋向于关注社会问题,寄托着一代人的理想情怀;80 后中的很多人已经历长达十年的写作,风格趋于成熟、稳定;90 后则在探索着新的写作风格。再如,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与校园言情小说、古代言情小说的联系与区别,这种区别并不仅仅在于题材上,三者的叙事方式也是迥异的,古代言情小说中有更为强大的女性意识,校园言情则是从青春成长的角度讲述爱情,区别于都市言情中融合世俗色彩与个人理想的爱情。以及,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影视改编对创作的影响。因贴近现实,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大部分成名作品都经历了被改编的过程;改编促进了作品的传播,由作品出发形成的一定流行文化影响到大众。如 2014 年改编自小说《杉杉来吃》的电视剧《杉杉来了》播出后,“霸道总裁”文化为大众熟知;同时反过来促进了该类小说的创作热。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