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拟以薛涛的儿童幻想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为基本研究方法对薛涛整个的儿童幻想小说创作进行系统研究,试图从薛涛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生成、多元主题和艺术构建三个部分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深入探讨其儿童幻想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内涵与生成渊源,以期能丰富和深化我国儿童文学尤其是儿童幻想小说理论研究,为中国幻想小说的创作及理论探索之路添砖加瓦。
第一章薛涛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生成
第一节创作契机:“大幻想文学”的时代召唤
幻想文学的崛起之势成为薛涛创作儿童幻想小说的时代契机。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儿童幻想小说创作成为包括薛涛在内的一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自觉,儿童幻想小说成为薛涛阶段性的创作和思考重心。
1.儿童幻想小说在中国
19世纪末正是西方现代科学急速发展的时期,人类的幻想精神面临荒芜的威胁,儿童幻想小说“在科学的、合理主义的世界观威胁幻想生存的时候”,“运用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即写实主义小说的方法),以文学的方式,对人类精神中的幻想的真实性做出‘实证’”,对发展和巩固人类的幻想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儿童幻想小说萌芽于19世纪末,繁荣于20世纪初,并不断走向成熟。而在中国,儿童幻想小说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虽然中国的儿童幻想小说在文体自觉方面与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的发生相似,受西方先进儿童思想与儿童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的很大影响,但是如果没有中国传统的资源的滋养,儿童幻想小说也难以走上文体自觉。因为“对幻想小说而言,其传统资源的富足与否,主要取决于民族的幻想体质是否发达,幻想小说之前的幻想文学的其他形态是否成熟,另外就是写实小说的基础是否坚实”。在我国的古代传统资源中,虽然神话传说、志怪传奇所承载的幻想传统比较贫弱,但是仍不缺乏那些丰富幻想因子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中国儿童幻想小说的浸染,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及《镜花缘》这三部被视为儿童幻想小说雏形的文学作品。“四大奇书”之一的《西游记》在人物的塑造、幻境的创造、“追寻”的故事大框架以及一些基本的幻想元素的介入方面“已具备了幻想小说的基本文本条件”,被认为是“一部比较成熟的幻想小说”。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的《聊斋志异》中最重要的叙事模式——梦幻模式“潜藏了诸多后世幻想小说中的叙述因子”,为中国儿童幻想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而创作于清朝的《镜花缘》则是在奇异世界的营造、想象范围的广泛等方面给予中国儿童幻想小说一些启示。
.............................
第二节创作滋养:对东北大地的精神迷恋
东北大地始终是薛涛内心深处的精神故乡,并时刻滋养着他的儿童文学创作。在他所生活的东北大地上,“现实与幻想结婚,生出一种亦幻亦真的神秘文化,它从来都不是主流,却在东北一隅发出强健的声音”。它神秘莫测,弥漫着不可言传的气息,又为薛涛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滋养,给予他不断向前的力量。一方面,童年对萨满的记忆直接影响了薛涛的生命观,赋予了他万物有灵的创作观念,让他与儿童幻想小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另一方面,这块充满“童话人格”的土地时刻深情凝视着薛涛的儿童文学创作,给予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滋养,使其儿童幻想小说创作在自然而然注入神秘幻想的味道的同时又极具大地般坚实的质感,始终透着灵气与底气。
1.萨满记忆:幻想气息的注入
真诚的创作离不开童年经验的滋养。薛涛是东北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家乡“昌图”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交界。200年前还是蒙古人的游牧区域,在那里繁衍生息的人们信奉着一种自然宗教:萨满。“在萨满的世界里,先民们仰望星空表达着最朴素、最神秘的宇宙观,人们对天地,对日月星辰乃至银河都有着很质朴的敬畏,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诸如“太阳”“五星”“月亮”“日月”“月亮湾”“银河水库”这样的地名都不无体现着那里的先辈们对自然、对宇宙的原始关切。“他们甚至对动物、植物也怀有这种情怀。大到山谷里的猛熊,小到林间一只狐;大到一颗山核桃,小到树下一棵参……他们无不用惯有的敬畏眼神打量。”因此,薛涛在年幼时便能感受到萨满文化用心凝视万物的眼神,它神秘、深情,对宇宙和生命充满敬畏。这种敬畏也深深融入他的童年经验中。
...........................
第二章薛涛儿童幻想小说的多元主题
第一节儿童个体的成长追寻
儿童幻想小说通过现实之境与幻境的相互沟通蕴涵着一个基本的主题:成长。通过儿童的成长追寻之旅,读者与故事主人公一起开始一段精神历程,他们一同去探求生活的真义、去了解更多的自我、去发现自身的更多特质,并在内心体悟中成长,到达人的精神的神秘世界,指引生活新的方向。因而,“所有的幻想小说也都是成长小说”。在薛涛儿童幻想小说里,有生活乏味的乖小孩,有缺乏关爱的孤独儿童,有乐于冒险的调皮鬼,有生命即将结束的忧郁女孩,他们的心灵呈现着阶段性、飞跃性的成长状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我,在幻想体验中发现自我,在现实回归中更新自我。从现实进入幻境,他们感受“惊异”,从幻境回归现实,他们体悟成长。薛涛的儿童幻想小说将成长融入幻想的空间,使儿童完成了一场完善自我的成长追寻之旅。
一、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我
儿童幻想小说是以儿童心理和愿望作为故事的展开形式,展现儿童心灵的故事。优秀的儿童幻想小说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是因为这些故事是儿童心灵的图示,它们满足了每个孩子心里的梦想——超越自己现时的状态,成为“英雄”。因为儿童是最具想象力的,他们天真、好奇、不拘常规,时空颠倒对他们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这也深层蕴含了他们渴望打破现有秩序,解放自己天性的潜意识。薛涛深谱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于是在展现儿童的成长之旅时,薛涛将笔触发端于儿童深层的现实心理需求,探寻儿童心底的声音,以此来拨开时间的迷雾。
........................
第二节生命存在的深切观照
薛涛以独特的哲学内涵走进儿童文学世界,而幻想的翅膀给予他广阔无垠的思考空间。因此,他常常在儿童幻想小说中对生命、永恒和爱等哲学问题进行深沉的思考。他在探求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关涉了死亡。在幻想世界里,薛涛直面死亡,把它看做是另一种方式的生命延续,以此消除了儿童对死亡的恐惧感和神秘感。而人性的光辉也时刻照拂着儿童的内心世界,心灵的贴近、团结的力量、友谊的光辉使在幻想世界的冒险游戏中的小说主人公们打赢了怪物,战胜了邪恶,也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一、生与死的思索
在薛涛九岁的时候,年仅二十五岁的大舅因为严重的肾炎去世,这让他的母亲和姥姥一家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在以后的数年,他们都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挣扎。薛涛在焦虑和痛苦中打发着漫长的童年,他的内心在那时就植下了生命意识与死亡意识。对生与死的思索成为了薛涛儿童幻想小说创作的鲜明体征。
薛涛将他对生命价值的探寻潺潺流动于他的儿童幻想小说中。在静谧的人生思索中,生命是永恒的主题。和浩瀚的宇宙相比,我们每个人都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但我们拥有自己的生命,就拥有着无限的可能。生命的意义也许就在于享受与凝视正在经历的每时每刻,在于对生命本身的完善,从而努力让自己的灵魂变得纯净充实而有光辉。《精灵闪现》就试图通过一个小女孩短暂的一生对爱、对生命、对人生的责任的感悟来传达作家对生命真谛的睿智思考。死亡的阴影让小羽无法真正快乐起来,亲人朋友几乎一致地说她不会死,这些肤浅的谎言反倒让她一次又一次相信她的末日即将来临。面对深秋那片金黄色的林子,她感慨自己就像那片短暂的落叶,将永久地与树告别。当她无限伤感地像小烟表达她对死亡的抗拒时,作家借小烟之口表达了他的生命价值观:“别把死看得那么严重,一只蝴蝶的寿命跟一头大象的寿命其实是一样长的。”“不管活多久,从生到死,长度是一样的,关键是这段时间里你是不是活得很充分?”在接受小烟深刻的“规劝”后,小羽开始接受死亡的来临,那用魔法设计的“时间”里短暂却又丰富的回忆己足够让她感觉到生命的充分。
...........................
第三章薛涛儿童幻想小说的艺术构建...............................48
第一节无限延伸的幻想空间...............................48
一、远古神话的场景还原...............................48#p#分页标题#e#
二、平行世界的奇异穿行...............................48
第三章薛涛儿童幻想小说的艺术构建
第一节无限延伸的幻想空间
儿童幻想小说让现实与幻想相遇,使儿童得以摆脱现实世界的藩篱,尽情挥动想象的翅膀,其中构筑的幻想世界“呈现为一个自足的世界,其环境、人物行为方式异于现实之境,它有它的内部规则”是儿童经历奇幻故事的中心场所,更是儿童心灵自由驰骋的天地。幻想空间是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匹配的世界,它的存在是儿童幻想小说最重要的特征。而在薛涛的儿童幻想世界中,无论是远古神话的场景还原,还是平行世界的奇异穿行,抑或是未来世界的时空移位,无限延伸的幻想空间无不凝聚了他精巧的构思与神奇的想象。
―、远古神獅场景还原
薛涛将中华民族文化视为自己儿童文学之路的可靠精神归宿,并致力于在深厚的本土文化积淀中为文学创作挖掘丰富的精神资源。《山海经新传说》(《精卫鸟与女娃》、《夸父与小菊仙》、《盘古与透明女孩》)就是薛涛酝酿了近三年创作出的与《山海经》经脉相连的儿童幻想小说系列。在小说中,他将神话的精髓融入到当代儿童的日常生活,在神话与现实相遇的幻想空间中谱写了一曲肆意悠扬的远古乐章。在《山海经新传说》中,作家选取了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和盘古开天三个中国古老的神话为精神资源,在还原远古神话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时鲜的现代元素,将那些被时间幕布遮掩住的神话场景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我们眼前,缓缓呈现出不同时空下的另类经验。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