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孤独的行吟者—温建生文学论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1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40820055318782
  • 日期:2019-04-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笔者对温建生诗歌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山西诗坛还原一个孤独的中年诗人形象。

1 难得的独处时光

1.1 “在中年的悬崖边行走”
中年归来的温建生,用一种“可进可退/可以张扬,也可以隐忍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归来:
“我已老去许多,依旧没能改掉牛的秉性。多数时候埋着头吃草偶尔露出圆圆的犄角,很少再对俗世的规矩和秩序,无端地挑战或蔑视在中年的悬崖边行走”[1]——《天空说话》
说到归来,必谈及离去,温建生在回忆起自己当年离开的原因时,总是淡淡地说,“1995 年后,忙于生计,内心沉沦,在俗世中挣扎,暂停了写作。”[2]据诗人回忆,1990 年从山西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之初也写过几首诗,只是没有发表,1993、1994 年写过以柳巷为背景的几篇小说,当时发表在《山西文学》上。后来忙于工作,渐渐搁笔。“90 年代以来,诗人头上的光环掉落了,暗淡了。专靠写诗的话,诗人不能养活自己;不能保证过基本的,更不要说体面的生活。”[3]这是当时诗人普遍要面对的尴尬状况。90 年代的暂停到新世纪的回归,
中间有 10 年的空窗期,其实这是众多诗人共同的一段与诗歌暂离的经历。这一现象魏天无在《“中年写作”: 怀旧与新生》文章中有详细的分析,他对 1989年的特殊性进行了做出了说明:首先是“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4]人的观念遭到了从未有过的颠覆,还未来得及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其次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的逐渐的边缘化。”[5]市场经济的到来,击碎了象牙塔内的这一群还在做着“劈柴喂马、环游世界”的诗人的美梦。当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纷纷下海经商,或者选择进入机关,成为体制内的一员,将诗人的梦想留在了大学校园里。而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也随着这一代人的暂离,走向了边缘化。同时,“这一年发生在诗歌界的种种事件,包括诗人海子的自杀、骆一禾的猝然离世等,也赋予了 1989 年某种不同寻常的含义。” [1]朦胧诗人对当时的诗歌写作者的影响是很大的,“诗人之死”带给大学生们巨大的冲击。
萨特如是说“孤独是人类处境的基本特征,个体需要创造生活中的意义,而又觉察自己孤身置于宇宙,觉察到那种空虚,孤独感就会出现在这种冲突中,所以,孤独感常被定义为个体内心生活的本质。”[2]对比诗人 80 年代旧作和新世纪的诗歌,都可以从中发现那啃啮心灵的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逐渐加深。诗人的孤独体验让其诗歌风格由激情洋溢转向智性沉郁。由感性的捕捉,
转向理性的沉思。
......................

1.2 呈现日常
日常生活作为诗歌写作展开的场域,最早可以追溯到《吴越春秋》中的《弹歌》。诗经中也有大量描写日常生活的句子。唐诗宋词就更不必说了。诗人们总是“对日常生活描绘求真求实的同时并没有使诗歌走向世俗化、庸俗化,而是呈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精神追求中“化俗为雅”的审美取向。”[2]文革时期,生活空间与公共空间合二为一,使得日常生活也成为阶级斗争的战场,对于日常生活的描写是缺失的。朦胧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共与私人合一的状态。但是却很少提及日常生活,或者只是在隐喻、变形之后让日常零星地闪现其中。真正使得日常生活在诗中真实呈现的,是第三代诗人们。第三代诗人于坚认为“第三代诗人的贡献就在于作为艺术方式,第三代人并不那么出色,第三代人最意味深长的是,他们给这个时代提供了一种充满真正民主精神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3]温建生的诗歌写作接近第三代诗人中“海上”诗派的诗歌理念:关注城市人的日常生活,思考知识分子的担承。字里行间充满知性色彩,对口语写诗持保留态度。
90 年代以来,日常生活成为诗歌展开的空间场域。但是日常生活题材,以及通俗的口语表达,似乎拉低了诗歌的门槛。日常生活审美的泛化,使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都可以入诗,于是庸俗化、审美异化的极端现象,再一次将诗歌拉下了神坛。王巨川认为造成这样的后果,“探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文化转型过程中日益膨胀的享乐主义和消费文化的深刻影响;二是 “民间立场”挑战“知识分子写作”的精英文化而导致的诗学内部裂变。”
如果人们沉溺于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无疑会丧失探求新的生活意义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着,像陀螺那样旋转着,很少有人停下来追问‘生活的意义’这直接关系人生存根基的问题,也可能不敢追问,思考会引发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泯灭人性,放弃独立思考,融入群体,保持表面上的特立独行,实际上成为没有灵魂的驱壳,从而获得安全感。代价是自我的丧失。”
温建生归来后的诗歌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而他的写作如同李广田对诗人冯至的评价“他是沉思的诗人,他默察,他体认,他把他在宇宙人生中所体验出来的印证于日常印象,他看出那真实的诗或哲学于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3]诗句中可以看到诗人在孤独中寻找生活的意义的努力。这一章论述的茶与酒是代表的是诗人在独处和孤独中的不同体验。身体和疼痛是对外在于诗人内心的病痛的书写。
.......................

2 与世界的疏离

2.1 城市意象
城市作为意象进入诗歌,可以追溯到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以巴黎为背景的一系列诗歌创作。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在描写 19 世纪英国工业化城市时,曾记录了黑色的染厂、烟煤的油污、磨削铁时溅出来的铁屑、水泥厂喷出来的尘土等等。艾略特早期诗歌中,有一系列以城市为背景的诗歌,其中生动的城市意象群,构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城市形象。他在城市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是烟雾,这里的烟雾不仅是加工厂带来的副产品、排出的污染物,同时使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处于极度压抑的氛围下。
现代都市生活日新月异,以震惊为代表的现代经验,以感官刺激为前提的“眼球经济”,每天刷新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诗人有感于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带来的身体疾病和高速的生活带来的精神压抑,纷纷深入城市的内部,从根源处解剖城市,同时也在诗歌中塑造理想中的栖居之所。在温建生的笔下,城市是灰暗的城市、微醉的城市、沉闷的城市、陌生的城市;城市里遍地高楼拔起,“不断长高的空心的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来喂养”(《此地书》);城市里充满了“迷乱的霓虹,昏暗的路灯/阴霾笼罩的城市/礼仪的,道德的脸孔”(《虚词》);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是行色匆匆,“精神空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就连鸟兽也受到牵连,“我在城市中见到的喜鹊总是形单影只/沾染了现代人的忧郁。”(《快乐》)“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都市发展造成的物质发达而精神匮乏引起一部分专注于精神世界的敏感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2.1.1 “我居住的城市已病入膏肓”
现代都市曾经引以为豪的事物现在都成为了一种困扰。一个城市拥有一个钢铁产业,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曾几何时,成为一名工人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温建生的父亲就是一名光荣的工人。而如今,第二产业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污染,给人们兴高采烈的面孔蒙上了一层阴影。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出现的问题渐渐引起国人的警醒,而雾霾在中国的版图上一片连着一片的形成。曾经家里拥有一辆小汽车是成功致富的标志,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一辆汽车,交通拥挤,使本来就不宽阔的马路显得更加窄小,环形公路越来越复杂,汽车尾气也在侵蚀着人们的生命。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向来是诗人抒情的对象,而随着现代都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农村也受到了播及。有些诗人急于记录这行将消失的美好;有些诗人在面对异化的城市时,形成了新的抒情这时,温建生面对都市的病症,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宣布:“我居住的城市已病入膏肓”!
.......................

2.2 “纸上的故乡”
2.2.1 诗人的天职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2],一个人即使飞得再高,走的再远,都从未真正离开家乡。在外面呆得久了才知道乡愁的万般滋味。温建生虽然很少回到交城,但是诗人在笔下、在梦中无数次地返回故乡,寻找灵魂的皈依,精神的慰藉。离家多年,对故乡的敬畏没有丝毫减弱。从乡村归来,总是对城市杂乱庸常的生活感到不习惯。村庄里平缓而柔和的气息、不知名的香花、香草总是让诗人难以忘怀。“而这一切/在乡村是风景/在城市则成为商品/就像我热爱乡村而远离乡村/精神高贵肉体卑微”[1](《乡村归来》)。#p#分页标题#e#
“一盏灯灭了,必然会亮起一颗星星。在故乡,天与地遥相对应万物受惠并敬畏于如此简单的因果关系敬畏故乡就等于敬畏神灵,就是敬畏故去的亲人和游荡的亡魂小小的木头牌位。那是不系之舟是我可以仰视的荣光和罩在头顶的吉祥之云。无法尽陈祖先的名讳在错乱的春天能够呈现的事物当中用粮食、草木、河流、山岳一一对应敬畏故乡就是感念故乡,只是无法抱紧它只能用内心获取的一小点安宁与它对应有时我会在突如其来的雨滴中看到亲人们的面孔,又仿佛是冰凉的手掌将我被风吹乱的头发捋直”[2]——《对应》
城市生活日新月异,而乡村的生活依然遵循着最简单的因果关系。诗人敬畏自然、敬畏故乡、敬畏神灵、敬畏祖先。感念故乡,就是在内心深处与之对应。故乡是诗人的心灵安放之所,祖先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着自己。
........................
3 寻求意义之路............................... 37
3.1 镜头代替眼睛................................38
3.1.1 摄影式观看.............................40
3.1.2 被切割的时光..................... 41
3.1.3 快速观看...........................43

3 寻求意义之路

3.1 镜头代替眼睛
20 世纪 40 年代,诗歌写作中流行了一种“摄影主义”手法,“罗荪在一篇长文中指出:所谓的‘摄影主义’,它‘只能使读者看到了堆积着的烦琐的素材,以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的景致。’诗人方敬曾有一首题名为《邮片》的短诗,寄给《慰劳信集》的作者卞之琳,其中诗人的双眼被比喻成摄影机隆凸的镜头,诗艺的价值正是来自这一对“镜头”对崭新素材的捕捉能力。”[1]倡导用镜头代替诗人的眼睛,可以去获取受人眼所局限的新事物,也可以避免人眼受到的主观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摄影是一种无中介的媒介,有着直接、纯粹的真实性并且是所拍摄事物明确的见证,因为它是一种机械的记录方法,所以它只能记录真实。”[2]巴赞解释了摄影透镜的客观性,“作为摄影机眼睛的一组透镜代替了人的眼睛,而它们恰恰被称为‘objectif’”[3]那么摄影是不是只是作为一种记录的方式而非生产?像镜头一样客观地写作是当时摄影主义所追求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并不存在纯客观的摄影,也就不存在纯客观的诗歌。摄影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是由机械与人工共同生产的。照片是摄影师的选择,如同诗歌之于诗人一样,是其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从取景到后期加工,摄影师都会将自己的摄影理念、主观感受投注到其作品当中。40 年代的诗人将摄影这一新兴技术手段引入诗歌写作和研究中,追求客观化的写作倾向,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对于蒙太奇的使用,有意义地拼贴,使得生活陌生化,也是具有时代眼光的。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