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学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教学价值及实践探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21412282218632
  • 日期:2019-02-0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价值。(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从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来看,语文课程十分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1]高中语文课标中也明确了学习古代优秀作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还应该带有现代独特的个人体验,去感受古代作品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文本。而在审美教育中,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学生通过学习悲剧性文学作品,可以深入体察悲剧形成的原因,感受悲剧背后的崇高精神,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从悲剧的美学意义来说,“悲剧”一直被称之为“崇高的诗”。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危机感。“悲”成为人类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悲剧意识也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成为一种理性认识。一些著名的美学家们辩证地认为,悲剧是人类自身的两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的许多不可抗拒的力量,悲剧精神和悲剧意识可以使人类在感到“恐惧”和“怜悯”的同时领悟到生命的力量,从而使人类能够在与自然与社会的对抗中得以生存和进化。“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悲剧审美把握,把人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和各种非理性冲动纳入其中而使之得到质的转化。[3]”学生透过人物的命运看到“悲”的本质,从而理性的思考人生不可抗拒的外在矛盾和内在矛盾,最终使学生逐步达到感性与理性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从作品悲剧性中感受悲剧精神达到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是学生应该要具备的悲剧审美意识。中国古代作品的悲剧性,既不同于外国作品的悲剧,也区别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它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镌刻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生命体验。其特殊的民族时代烙印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激发民族精神非常好的文学作品。他们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发,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4]从中国古代作品中感受悲剧性人物的命运入手,剖析中国古代悲剧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风格等种种原因,让学生通过感受古代文学作品悲剧的魅力,深刻认识古代人面对社会及自身的矛盾中体现的种种悲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经历变故、体验挫折的机会,让他们看到社会发展曾历经的曲折,意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给他们的生命注入积极乐观的血液,培养坚韧的意志;促使学生去感悟人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开朗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以便塑造健全的人格。
...........
 
1.2 研究方法
本论题立足于课标,以美学、悲剧心理学、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人教版的必修和选修课文为依托,探讨中学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性教学存在的问题。本论题的实践性较强,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论题的实践有效性。首先是访谈法。交谈能比较直观地发现学生对古代作品悲剧性理解的问题,同时能发现学生内心真正喜爱的古代作品悲剧性及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针对论题笔者拟以访谈十位年纪在 16 岁左右的高二学生,他们分别是角美中学学生和华侨中学的学生。角美中学是漳州角美历史悠久的中学,是省二级达标学校,教学质量相对其他农村学校较好,近几年的高考成绩与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相当,生源均为当地学生,学生基础一般。这种程度的学校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华侨中学建立于 1955 年,是省三级达标学校,生源均为农村学生,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访谈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别为基础薄弱,成绩中等,成绩优异者。其次是调查研究法。本论题是实践性相对较强的论文,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审美想法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论题,参考张少莉硕士论文《高中语文作品悲剧性阅读审美心理培养》中的调查问卷,做了适当修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古代作品悲剧性的心理接受程度及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此次发放的调查问卷共 230份,学生二百份,教师三十份。调查的对象为漳州角美中学师生和华侨中学师生,分别调查两所学校的两个班。
..........
 
第 2 章 中学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价值
 
2.1 悲剧、悲剧性与悲剧意识
在日常语言表述中,人们往往用悲剧代替悲剧性。如果要分析中学古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就必须要了解悲剧性及悲剧的定义。自王国维先生将西方的悲剧理论用于分析中国文学后,近七十年间,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学里没有悲剧。但是“一个民族悲剧观念的萌生,与这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他们对待自然和生命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2]”。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所受的苦难和奋斗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悲剧。直至八十年代,才有近代学者重新审视中国哲学与美学及文学的关系,对中国文学中的悲剧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和分析,为中国悲剧“正名”。遗憾的是,我国直至今日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体系,很多悲剧理论援引自西方悲剧美学理论。
........
 
2.2 中学古代文学悲剧性作品的分类及分析
高中人教版语文课本中选入了不少悲剧性或者含有悲剧意识的古代文学作品。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从悲剧主题、悲剧人物的身份、悲剧人物的性格、悲剧冲突、悲剧结局等进行分类,都无法将所有古代文学悲剧性作品囊括在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西文化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及悲剧精神有所不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于西方,个人实现价值的终极目的不是达到人的个性解放,而是投身于家国之中,其实现价值的过程是实现家国合一的过程。中国的哲学文化中也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宇宙观,中国人历来都崇尚天人合一、时空合一,无论是对自然的认识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认识都呈现一个循环的运动规律。在这样的价值观和宇宙观影响下,人在实现价值过程中遭受的困顿和挫折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是柔性的,内心的[8]”。为此,我们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悲剧意识的影响。张法在《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中提到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类。他指出:“中国文化中呈现出的悲剧意识,可以归为人道悲剧意识和天道悲剧意识,从客体方面呈现四大类型:日常悲剧意识,政治悲剧意识,历史悲剧意识,自然悲剧意识。[8]”其中,日常悲剧和政治悲剧属于人道悲剧意识;历史悲剧和自然悲剧属于天道悲剧意识。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无法将所有作品的悲剧性类型囊括其中。为此,笔者在张法的悲剧分类理论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对中国悲剧的分类,从中国文人所呈现的悲剧意识角度,将中学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类型分为日常悲剧性类型、政治悲剧性类型、历史悲剧性类型、自然悲剧性类型。
..........
 
第 3 章 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教学现状调研.......18
3.1 学生学的现状调研..........18
3.1.1 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现状调研.......18
3.1.2 关于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学的现状反思...........25
3.2 教师教的现状调研..........26
第 4 章 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教学策略....30
4.1 把握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教学的主要特点..............30
4.1.1 类型性............30
4.1.2 直觉性............30
4.1.3 深层性............31
4.1.4 差异性............32
4.2 遵循悲剧审美心理实施课堂教学........32
4.2.1 准备阶段——唤起悲剧审美态度............33
4.2.2 运行阶段——感受悲剧审美意象............34
4.2.3 高潮阶段——感受悲剧审美痛感向快感的转化..........35
4.2.4 效应阶段——升华悲剧审美理想............36
4.3 选择恰当的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教学方式..............36
 
第 4 章 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教学策略
 
从第二章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教学仍然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又占据了半壁江山。探讨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入手等问题就成为重要的课题。#p#分页标题#e#
 
4.1 把握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教学的主要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不同于现代作品,不同于外国作品,其悲剧性的教学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了解其教学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其教学方法。为此,笔者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对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教学提炼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章我们就已经探讨了关于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审美价值,其中“和谐美”是古典主义美的本质,也是其艺术的本质。“写意”又是我国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这两种特征都要求作品能够“以理导情”,“对情感作严格的规范和对审美感受作明白畅晓的归纳和分析[35]”。文学作品的悲剧性无论是艺术上还是思想上体现出类型性特征,情感上往往带有“哀而不伤”的特点,在艺术手法上也往往带有情感的烙印,这就使得我们在教授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时也在不自觉地对作品进行类型化的分析。如师生在阅读苏轼的词时,往往能够感受其作品的感慨之余豪放超脱的情怀。苏轼词中运用的意象也往往与李清照,柳永有所区别。了解了这一点教师在教授古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时就能对其作品进行分类。如以意象而论,不同意象有不同情感和内涵,“柳”有“留”意,“红豆”表达“相思”等;风格上,有雄浑、豪放、婉约等的分类。每一类型的悲剧情感境界都代表着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而这每一类的情感类型都有其约定俗成的艺术表现。在教学中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类,能更有效的达到教学效果。经过归纳,也使作品的情感和艺术呈现规范化和定型化,使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得到清除明白的暴露和表现,达到陶心养性的效果,从而提到学生的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
 
结 论
 
此论文从对中学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分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教学意义和原则及教学问题的探索到教学方法的提出都有新的思考。笔者以中国的悲剧意识为理论基础,对作品的分类,以中国古典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探究古代文学作品悲剧性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对师生的调研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感到作品的晦涩,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感到教学任务繁重,教授方法单一。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针对作品的体裁和类型提出了一些教学方式。当然,论文中还有许多问题思考还很浅显,不够深刻,有些地方还有待商榷和修改。笔者对中学古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教学的探索还远远不够,理论的诠释还不够全面,对实践的探索也不够完善。如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每位教师能重视古代文学作品的悲剧性教学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丰富关于此专题的悲剧性教学方法,那么,此论文的意义就能得以体现。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将不断实践,丰富本论文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