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文献综述模板范文「法学案例论文」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012
  • 论文编号:el2022010612542928264
  • 日期:2022-03-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哪里有?文献综述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法学案例论文的文献综述,以“权利博奕与秩序变迁:黔东北黑冲村寺庙重建探究”为例,为大家讲述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1、前言

简要说明写作的目的、意义、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和发展趋势等。

2、正文

文献综述的重点。通过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等,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3、总结与展望

对正文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高度概括主题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

4、参考文献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一般不低于20条,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文献综述范文

二、论文摘要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基层政府为了更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和建设乡村而采取多元路径,并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因地制宜式开发。在西南民族地区,典型路径包括利用民族特色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历史人物故事挖掘和民俗信仰等传统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其中民俗信仰作为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群体认可的乡村传统文化构成,在开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区域既有优势。以寺庙重建为典型表征的民俗信仰在乡村的复兴自 20 世纪 80 年代已开始,黔北松桃苗族自治县时常有庙宇因官方、社会、民间等力量以旅游资源开发或保护传统文化的名义复建。本文以 2020 年暑期第三次黔北田野调查中所获取的调研资料为主要依托,以寺庙重建的生命史为线索,从寺庙重建中多元力量的重建尝试、民俗信仰灵力生产、重建寺庙建设发展路径及建设过程中区域宗族内外互动等方面入手,试图深度阐释民间宗族力量支撑寺庙重建的内在动力、建设机理、发展路径和建设过程中人群互动、乡村秩序行为的文化逻辑。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创新点及研究思路开展。第二部分介绍调研地点的族群历史、经济发展、民俗文化,以及重建寺庙的官方和民间记忆,并介绍自己选择此地此事项的缘由。第三部分从历时性视角入手对寺庙重建的物理空间建构和寺庙灵力生产进行整体描述,并对多主体的寺庙重建群体及内含动力作动态分析,力求获取寺庙重建的历史全貌。第四部分从寺庙重建多主体间人群互动出发,梳理黑冲村村委与队组、周吴两队组之间的博弈斗争关系和寺庙重建方向、重建寺庙未来发展过程争议的历史联系,并尝试对博弈缘由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寺庙重建后期的权益归属、宗族关系和功德秩序入手,对寺庙重建过程中包含宗族内部关系和宗族族际关系的乡村秩序的破与立进行剖析。第六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民间信仰研究最早起始于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西欧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如民族学古典流派的代表人物摩尔根、泰勒都曾在著作中对民间信仰研究有所涉及。早期相关研究不足之处即在于较多地从事口头及文本研究,缺乏对族群,对时代,对社会的功能映射。摩尔根②对印第安人部族的鹰崇拜和生活祭祀行为进行记载。其深入到部族中去,对部族信仰进行了详实的记录,为后人研究提供文本性和经验性依托,不足之处在于因其研究的侧重点差异,没能够对信仰本身内在逻辑进行剖析。这也是早期民间信仰研究者们的共有学术特征——更多的运用形而上的思路,对所见所知所感的信仰事件记忆进行极尽详实的抢救性留存。随后,研究者们将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诸如功能论、结构论等运用到民间信仰研究中来,开始将信仰事项和信仰仪式放置在应时的时代社会背景中去,探究信仰事项和仪式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和功能,赋予民间信仰研究更多的社会旨趣和人文关怀。现阶段国内外民间传统信仰研究中存在两个概念性内涵:民间信仰和民间宗教。民间宗教一词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国外以及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国内民俗学界的宗教研究中。八十年代开始,欧大年③和陶思言④开始将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民俗学学科的定义中进行剥离,后乌丙安①提出要从“俗信”“惯习”等民俗学视角的非政治角度来研究民间信仰,此后民间信仰的学科概念及研究范畴也在这种讨论中得以确立,形成“非官方、非教会的下层信仰”②的定义。而在现有涉及学科与研究范式上,并不只局限于民俗学范畴,诸如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学者都在民间信仰的研究路途中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寺庙作为民间信仰的直接外显承载主体,其在新时期的重建事项亦是民间信仰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

这些年随着国家全面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实施,乡村振兴逐步走向国家发展战略台前,精准扶贫和全面全民脱贫成为基层工作的主抓手,而作为主要屯聚在乡村地区的民间信仰则在 80 年代寺庙重建高潮褪去后以乡村传统文化发掘为凭借再次被人提起,寺庙的恢复重建则悄然进行着。同时,关于民间信仰寺庙重建的研究也并未中断。如骆建建③将寺庙重建归为四类:“第一类,秉承无神论的立场;第二类,回避立场的直接流露,着重描述寺庙重建风潮下宗教信仰的当前状况;第三类,更多考虑开发寺庙、发展旅游的经济策略;第四类,关注寺庙重建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变迁。”就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通过查阅知网文献及经典名著阅读发现迄今关于寺庙重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路径。

其一,基层社会管理说。社会稳定和国家认同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凭借而历来都备受关注。周大鸣④通过对广东凤凰村的跟踪研究发现当地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断裂与复兴的过程,这里的福鼓灵庙、感天大地、拜老爷生、游神赛会、祖先崇拜、岁时节庆、人生礼仪等活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并发现在恢复的过程中有着浓厚的官方意味。在与葛家溥的研究对比后认为地方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抚慰人类心灵的特殊力量”,民间信仰及仪式具有的地方性特征能够更好地为政治性改革和国家话语及政策的传达贯彻执行提供便利性条件。除此之外僧海霞⑤以左宗棠平叛的历史事件出发从历史区域秩序重塑的视角来探讨寺庙重建。她提出在农民“暴动”频发区域,统治阶级通过修建寺庙可以利用寺庙的号召性和地方权威达到“恢复区域社会秩序”“增强地方社会对国家意志的认同”等政治性目的。

其二,文化需求说。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大纲下除了强调乡村经济发展外,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题中之义。甘满堂①通过对福建乡村的调研发现村庙作为乡村公共空间所承载的不仅是民间信仰的历史存留空间,更是传统文化的存续空间,“由于村庙文化的存在传统社区公共生活由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进而实现村民即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时代红利,更在精神文化层面获得较好的满足。

此外刘东旭②通过对贵州北部两座庙宇重建的对比分析发现庙宇受制于自身内在运作机制制约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的王宝山寺庙由民间组织筹建,形成了更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民们易于接受和参与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丰富区域乡民的农闲文化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充分挖掘包含民俗信仰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功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精神文化和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乡村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意义。其三,利益驱使说。受乡村振兴模式和渠道的多元化启示,民俗信仰和寺庙重建开始进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体系中。朱桂凤③通过对“南海观音”和“东方佛都”出现的对比分析,认为寺庙重建不仅仅是为了恢复和保护文化遗产,更为重要的一面是重建群体看到此行为可以吸引域外投资为“地方财政带来丰厚的利润”。除了地方政府,民间寺庙重建主体也可以借此引入国家话语,将地方民俗信仰官方化。郑少雄④认为新时期很多地方开始将远离市镇年久失修的寺庙搬迁至交通便利人员密集地区,出发点即为了将自己置于基层政府的监督视野之下,反向接近基层政府并试图获得“较为宽松的管理和发展空间”。而在中国台湾的部分学者则从寺庙经济学视角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李丰楙⑤通过在台北地区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寺庙中新兴企业家更多承担寺庙重要职务的现象,同时大量寺庙被不断翻修重建,寺庙在运作上出现企业化经营的趋向,寺庙经济的盈利性逐步成为“公开的秘密”。同是台湾学者的林玮嫔⑥也发现了寺庙发展过程中的这类现象:民俗信仰在时代发展的推搡下,逐步走向与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其四,空间建构说。寺庙重建过程作为事件核心时间段,亦是寺庙重建发生场域的文化信仰空间、权力互动空间和利益博弈空间的建构过程。其一文化信仰空间建构论。寺庙重建从文化层次和生活层次上都可以理解为乡村公共空间建构,这里更多的狭义意指民俗信仰空间,广义意指公共文化空间。王铭铭①通过对福建龙镇宫重建的调研发现,龙镇宫的建设过程实质上是“当地社会秩序和宗族秩序等神、祖先、鬼三位一体的家族—社区空间象征秩序的形成过程”。这种“家族—社区空间象征秩序”与寺庙重建在生命史视角呈现出一种多元互动:象征秩序催发寺庙重建,寺庙重建进程激励象征秩序,寺庙重建的完成强化象征秩序,两者的互动在地方上起到了促进家族—社区秩序稳定的作用。王新艳②通过对山东三山岛村海神庙重建调研发现,重建的寺庙场所更多指向“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交汇的区域核心文化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寺庙重建过程中逐步形成、加强,亦奠定了重建事项的民众情感基调。

四、论文结论

2020 年上半年对全体中国人民来说都是难以忘记的,而对于黑冲人民来说,难以忘记的事情还有尝试了很多年,现在终于实现的观音山三合寺寺庙重建。黑冲村为典型的历史移民村落,除了吴家组为苗族外,其他三组都是汉族。由于历史上的人群迁徙和民族识别等政策,吴氏家族对自己的苗族身份认同并不强烈,甚至这种身份只有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如子女加分、民族照顾等优惠政策时才选择外显苗族身份。加上与吴氏宗亲的联系微弱,本组村民的吴氏家族认同极为微弱。这种微弱更多的源自客观他者同族群体对自身的忽视。

而在今年寺庙重建后,吴家组嗅到了提升自己宗族地位的契机。最终,此次的寺庙重建事项的意义就由少部分乡贤人士小范围小规模的工程扩大衍生为吴家组群体合力进行的一场为提升自己在区域吴氏家族中的地位的一场“翻身仗”。在寺庙重建的过程中,悄然发生变化的除了日益提升的组内和族内认同外,亦有包含族际与组际、族内与组内和村与组等对应博弈关系的乡村治理秩序与人际关系格局,这些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无论如何,黑冲村的观音山三合寺最终如期完工,并且举办了一场超乎大部分人预期的开礼盛典。而就此时为迄,回顾整个黑冲村宗族历史、乡村秩序、人际与宗族互动关系、民间信仰等生态结构性社会关系,作为寺庙重建重要节点的开礼事件并不只是工程阶段性结束的节点,亦不只是本文的结尾,有必要在结语中进行进一步阐释。在本村寺庙重建的大背景下,寺庙开礼必然蕴涵多重所指。

其一,作为一个历史节点的客观存在,形式上外显修庙事件的告一段落和民间信仰物理空间和灵力空间的塑成,内容上内涵乡村宗族内和宗族之间关系的博弈调和,这种客观存在具有前向属性。其二,作为一个隔断性象征存在,更多的意指一种后向的“后阈限”阶段。范热内普和特纳在描写仪式过程时都主张将仪式过程分为“分离、阈限、聚合”三个阶段,并后者将阈限更加细化为“前阈限、阈限中、后阈限”三个时期。①这里的时期并不局限于古典仪式类或者宗教信仰类事件,而是一种适用范围宽广的包含人生礼仪、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等在内的节点性事件。寺庙重建后的开礼仪式所具有的隔断性象征意义,强调的是后向的后阈限阶段:短时间的个别仪式的结束并不代表寺庙建设的全部完工,开礼仪式只是寺庙建设事件进入后期的一个阈限中的结束和后阈限时期开始的象征。这个后向性特征并不是一个结局性特征,应是一个过程性特征。

其三,作为一个结果存在,寺庙重建倾全组之力,是衡量本组吴氏家族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标志性事件。而在建设过程中的正向激励和冲突的正功能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着家族认同,开礼事件的成功举办,更是一个群体认同和群体荣誉感提升的标志性结果。这些特征同时也表征着后寺庙重建阶段乡村结构与秩序的一种前向动态性变迁,而后续,我将进行跟踪调研。虽然本文描写的是黔北的小山村的寺庙重建事件,把这件事情放置在黔北现如今正在规划和打造的充分利用黔北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从而促进地区性经济发展、实现基层乡村良性治理和最终实现区域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中,希冀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促进作用。

法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五、参考文献

[1] 弗雷泽,金枝[M],赵昍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8.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5.

[3] 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6,265.

[4]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5.

[5]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268.

[6] 埃文斯-普理查德,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M],覃俐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6(09):271.

[7] 阿尔诺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门与门坎、待客、收养、怀孕与分娩、诞生、童年、青春期、成人、圣职受任、加冕、订婚与结婚、丧葬、岁时等礼仪之系统研究[M].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2(12):21.

[8]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8.

[9]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一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6,159,275.

[10] 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赵旭东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6,186.

[11]景军,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196.

[12] 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04):96.

[13]金泽,中国民间信仰[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93.

以上是法学案例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可以参考完成自己的论文文献综述,如果你想了解论文写作的其他内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如果你需要论文指导,可以在线咨询。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