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好土木工程文献综述,选题恰当是最为关键的,大家一定要根据土木工程相关理论知识,技术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历史、现状、发展等等方面,选择一个相关的题目。土木工程文献综述的选题一定要能够反映出跟土木工程相关的焦点和新动向,在确定土木工程文献综述题目的时候,范围不能太宽了,不需要面面俱到,确定一个核心专题来分析就可以了。
同学们想要在短时间内收集到更多的有用资料,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整理阅读土木工程文献资料,我们建议可以先阅读中文文献,在阅读外文文献;先阅读提纲,在阅读全面;先大致了解文献,然后精度文献资料。很多第一次接触土木工程文献综述的同学们,不知道如何下手才好,几天就为大家分享3篇土木工程文献综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土木工程文献综述范文:结合FBG监测数据和PCA方法的损伤识别土木工程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土木工程领域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土木工程结构向复杂化方向发展。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度桥梁,超长距离桁架结构,海上平台结构,大型水利结构和大型核电站也在增加。这些大而复杂的结构受到材料的老化,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使用过程中施加的载荷的影晌或是结构本身的缺陷导致结构强度发生变化,可能降低结构的功能或甚至导致结构失效。大型结构的失效通常会导致重大的灾难性事故,例如桥梁突然断裂和空间网格结构的整体破坏,海上平台发生事故都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在目前中国城镇使用的建筑物中,约有 50%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建造的,不少建筑物已达到设计设计寿命。在这些社会基础设施中存在大量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这些已有的损坏会导致桥梁结构缺陷,甚至导致结构失效,中国有大量土建工程正在使用中,有很大一部分已进入维修期和老化期。
同样,即使在发达国家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调查了 2005 年该国正在使用的建筑结构的健康状况,结果十分糟糕。美国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健康状态是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并且结构的功能仍在加速老化。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还勘察了 2006 年公路桥梁的健康状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美国超过20 英尺的桥梁中有四分之一的具有“结构缺陷”或“过时的功能”。土木工程结构性的失效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一种愈演愈烈的状态。在使用中维护土木工程结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桥粱结构的维护成本相当惊人。据报道,位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已经修复了三个多月,需要超过 100 万美元的维护费用。对于这种桥梁,加拿大平均每年有 300 座需要进行维护。日前在中国使用的许多桥梁已进入需要维护和翻新的“旧桥”行列,当桥梁使用时间超过 25 年时,其维修费用几乎可以可以新造同样的两座桥了。桥梁使用 30 年的维修费是 10 年以上桥梁的 4 倍以上,土木工程结构的维修费用是整个社会的沉重负担。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繁荣,桥梁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已经建成了许多具有相同水平的先进桥梁的公路桥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等代表。2018 年交通运输部发布 2017 年末全国公路桥梁 83.25 万座、5225.62 万米,比上年增加 2.72 万座、308.66 万米,其中特大桥梁 4646 座、826.72 万米,大桥 91777 座、2424.37 万米。
1.2 研究现状
结构监测的核心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监测策略的选择,监测系统的安装,监测系统的维护,监测中断情况下的数据管理和关闭[20],这些核心活动的每一项都可以分为更多的子项,如表 1.1 所示。每项核心活动都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制定良好的监测策略,监测策略会受到其他每项核心活动和子活动的影响,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建立监测目标; 2.识别并选择要监控的代表性参数; 3.选择合适的监控系统; 4.设计传感器网络; 5.建立监测计划; 6.规划数据利用; 7.控制监控成本;
对于一个监控项目来说,定义监控目标并确定要监控的参数非常重要,这些参数必须以反映结构行为为基础。每个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必须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选择用于监测的参数。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三个基本类别,即静态监控,动态监控,
系统识别和模态分析,这些类别可以组合在一起。每种方法都具有优势和缺点,结构行为和监测目标决定了是使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组合在一起。
第二章 光纤布拉格光栅及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2.1FBG 基本原理
2.1.1FBG 介绍
在过去几年中,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传感器进入了逐渐发展的阶段。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经过了最初的发展之后,现在看来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与经过验证的传统传感器相比具有更加卓越性能的情况下还具有更高的发展前途。包括可以改进的测量质量,更好的可靠性以及自动测量,让操作员更加准确的判断,更容易的安装和维护寿命成本。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健康监测中的广泛应用的花费是昂贵的,但它们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的具有十分可靠的稳定性。对关键性的技术指标需要使用可靠的技术进行监测:当造价非常高的结构(如土木工程结构)的发生安全性事故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的价格不再是一个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进行健康监测的结构中,使用这种技术的成本远远低于发生灾害过后的处理成本。当涉及大量传感器时,可以使用准分布式或全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某些极端应用中,例如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有时是唯一可用的可靠和长期的监测解决方案。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最大优势是因为光纤有着十分良好的可靠性,容易对接可以简单的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和信号调制器连接,也可以是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作为长标距传感器和分布式传感器。
在几乎所有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应用中,光纤都是薄玻璃纤维,通常采用聚合物涂层(在极端情况下甚至是金属涂层)进行机械保护,插入适合目标中应用。因为玻璃是一种惰性材料,即使在高温下也能抵抗几乎所有化学品,是在恶劣化学环境中应用的理想材料,例如在石油和天然气井,火花塞发动机或混凝土结构中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光纤都可以轻松应对。光纤具有抗风化作用,并且不会受到任何腐蚀。后者属性对于民用工程结构所需要的长期可靠健康监测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只要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和光纤类型,在一些已知的困难中,例如油井中的光纤变暗,都将不是问题。由于光纤芯中的光被限制在光纤中不与任何周围的电磁(EM)场相互作用,只能用于测量,因此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本质上不受任何电磁干扰(EMI)的影响。与其他传感器相比具有十分独到的优势,当无法避免电磁(EM),射频(RF)或微波(MW)的存在时,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显然是理想的传感解决方案。除非光纤受到损坏,否则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不会因为受到外部冲击桥梁或大坝所产生的任何电磁场的影响。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也不受附近电机的影响,例如电力机车,电力线或变压器。除了提高传感器可靠性外,其 EMI 抗扰度还可以用来作为光纤温度传感器,监控的大功率电力变压器温度。通过设计,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具有十分可靠的安全性和自然防爆性,使其特别适用于有风险的土木结构(如天然气管道或化工厂)的健康监测应用。
2.2PCA 的工作原理
2.2.1PCA 介绍
本文旨在探讨 PCA 方法在 SHM 中的一些应用。还包括一些与 POD 相关的参考文献,这是另一种调用 PCA 的方法。Trendafilova 在 2000 年使用 POD 和参数识别的方法来识别结构的非线性参数,分析测量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双正交分解之间的差异[73]。Zang 和 Imregun 使用频率响应和 ANN 检测损伤[74]。为了包括频率响应的分析数据,他们使用 PCA 来减少数据大小。2003 年,Boe 等人应用 PCA 进行振动响应的损伤诊断,利用分布在结构中的 PZT 传感器收集数据,可以确定损坏的定位[75]。作者还声称,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同年,Sophian 在两个铝样品中应用涡电流获得的响应数据使用 PCA 进行特征提取[76]。Nitta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的方法,用于检测受损建筑物的楼层刚度的降低量[77]。在第一步中,POD 用于估计结构的模态矢量,以便检测和定位损伤。在第二步中,通过系统识别子系统来执行量化损坏的方法。Golinval 等。使用 PCA 和基于振动的信号进行结构中的损伤检测和定位[78]。激励由电动振动器产生,加速度计用作传感器。该方法包括在 PCA 模型中使用子空间的角度。Yan 提出了一种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包括两步程序:首先,将数据空间聚类到几个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域应用 PCA 进行损伤检测[79]。#p#分页标题#e#
Mujica 使用具有 T2统计量和 Q-统计量的 PCA 来检测和区分结构中的损伤[80]。在这种情况下,为每个执行器构建 PCA 模型,并且以单独的形式执行每个模型的分析。该方法在使用 PZT 换能器的飞机涡轮叶片中进行了测试。它还包括使用基于案例的推理,并结合这些技术开发了 16 种方法。Wang 使用基于振动响应的 AR 模型,提取这些 AR 模型的响应特征[81],从振动响应数据中分析整个模型的特点,由于数据量大且变化较大,需要使用控制图来监测这些特征。该方法时基于逐渐损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数值模拟,使用加速时间历程来证明使用振动响应数据可以发现结构的健康状态。Gryllias 提出了一种两步法在梁结构中进行裂缝检测,其中包括在第一步中使用 POD 提取梁的适当正交模式(POM),然后使用四个算子进行形态学处理(扩张,侵蚀,打开和关闭)用于处理 POM[82]。同年,Leao 比较了监测飞机和板条系统健康状态的不同技术。使用基于电动机指令电流和操作条件的测量的 T2统计量和 Q-统计量[83]。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土木工程结构朝着大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向。光纤布拉格光栅是一种新型的多用途传感器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强、传感器模型小安装简单等优点。主成分分析法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降维处理方法,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得到有用的部分。T2统计量和 Q 统计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处理参数。本文通过使用将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来对结构进行健康监测。主要工作如下:
(1)介绍了光纤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光纤布拉格光栅应用于现代大型结构中的的优越性,介绍了长标距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说明了长标距的优势,本文也是使用一种自主设计的长标距传感器;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说明了主成分分析法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应用,T2统计量和 Q 统计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识别参数。
(2)介绍了小比例钢梁模型的损伤识别研究的试验方式和研究原理。通过对刚性结构的试验,可以发现无论是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还是加速度传感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都可以较为准确的识别出结构的损伤状态。但是由于传统的加速度传感器结构较大,安装的距离较远,只能做到较为模糊的损伤识别,但是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任何位置安装不受地点的限制。
(3)介绍了大比例混凝土 T 梁模型的损伤识别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研究原理。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可以发现使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可以较为明显的发现结构的状态和损伤位置,但是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很难发现结构的损伤位置。从这里可以明显的发现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相对于传统的加速度传感器有着巨大的优势。一般传感器体积大并且对于混凝土一类的非线性结构的识别情况较差,但是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有着良好的识别率。
参考文献(略)
土木工程文献综述范文:土木工程视角下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减震隔震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第 1 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表面岩层在巨大的挤压力之下产生褶皱,褶皱断裂时会释放出能量,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破坏、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多次强震,震源深度浅,破坏力极强。1966 年 3 月22 日,河北省宁晋县发生 7.2 级大地震,震中烈度 10 度;1976 年 7 月 28 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 7.8 级地震,震中烈度 11 度,震源深度 12 千米,地震持续约 23秒。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 8.0 级地震,地震烈度达到 11 度,此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发生 7.1 级地震,震源深度 14 千米;2013 年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13 公里,最大烈度 9度;2016 年 2 月 6 日,台湾省高雄市发生 6.7 级地震,震源深度 15 千米[1]。
1.2 异形柱钢结构住宅研究现状
1.2.1 国外异形柱研究现状
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规范、图集,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技术标准体系。在美国,城市居住建筑的结构类型大多以装配式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主,乡村小镇根据其自身特点推进发展装配式轻钢结构和木结构住宅。20 世纪60 年代,日本的经济开始恢复,人口急剧增长,导致用地资源紧张,对居住建筑需求不断扩大。到 70 年代,日本开始推进住宅产业化。为了适应住宅市场需求,日本致力于研究开发中高层住宅的装配化生产体系,以解决人口变动对住房增长的需求。
上世纪 80 年代,国外已经开始对异形柱进行研究。1983 年,Ramamurthy L.N和 Hafeez Khan T.A 进行了 L 形双向偏压异形柱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并提出通过逆分析法获得柱子极限承载力的建议[3]。1985 年,Cheng Tzu 和 Thomas Hsu 针对 L形柱进行了双向偏压的数值模拟,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4]。1989 年,Cheng-Tzu, Thomas Hsu,对 T 形混凝土异形柱的轴压试验等进行相关研究[5]。1992年,Mahadevappa P 对 L 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6]。1997 年,Munoz P R 对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进行压弯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与钢骨并不能共同工作[7]。1998 年Krawinkler H,Seneviratna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8]。1999 年 El-Tawil S 对钢骨混凝土进行研究,提出轴压力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9]。2003 年,Matsui 对体系为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框架支撑的单层框架结构进行拟静力试验,试验证明该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耗能能力[10]。2005年和 2008 年 Demagh K、Dundar C 等对混凝土异形柱进行大量试验研究,提出了混凝土异形柱的承载力计算方法[11,12]。2012 年,Tokgoz S 等提出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中增加钢纤维,对构件进行了受压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钢纤维对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较为显著[13]。2016 年,Saiidi M, Sozen 分析了方钢管的管壁厚、内填充混凝土强度和相对大轴压比下等不同的参数条件对柱子滞回性能的影响[14]。
第 2 章 减震隔震结构体系基本理论分析
2.1 消能减震结构工作原理
2.1.1 减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消能减震设计基本原理是在减震结构体系中,消能装置或元件消耗掉输入到结构体系的大部分地震能量,使结构本身消耗的能量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得到削减,从而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免受地震作用的破坏。减震技术由于构造简单、便于维护、造价低廉、减震效果明显,应用的范围广,既适用于新建工程,又适用于加固改造及扩建工程。
2.1.2 减震装置的简介和分类
消能减震装置大体上分为三类:速度相关性耗能装置、位移相关型耗能装置、调谐吸震型耗能装置。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减震装置有:屈曲约束支撑(BRB)、粘滞阻尼器(墙)、金属阻尼器、墙板式防屈曲减震构件、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等。
消能装置的布置原则与剪力墙布置原则类似,应沿结构主轴方向进行设置,宜设置在结构变形较大的位置,保证消能装置具有足够的耗能能力,并应使消能装置在结构高度方向刚度分布均匀,考虑结构的平面布局,尽量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
2.2 隔震结构工作原理
2.2.1 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隔震层延长了结构自振周期,增大结构阻尼,减小结构加速度反应。地震作用时,由于隔震层刚度小,通过其水平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输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
........................
结论
本文通过 ETABS 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减震结构、减隔震结构体系模型,对其进行反应谱分析、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减震结构,引入隔震技术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结果如下:
1) 对两种不同结构体系进行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减震结构自振周期为 3.79s,减隔震结构自振周期为4.5s,引入隔震技术导致基本周期延长 0.71s,增加了 18.7%。在风荷载作用下减隔震结构底部几层层间位移角均大于减震结构,Y 向风荷载作用时层间位移角大于减震结构;X、Y 两个方向楼层位移均大于减震结构,说明引入隔震技术后,结构体系变得更“柔”,导致上部结构楼层位移增大。对于装配式住宅,楼层位移对“三板体系”影响较大,所以应对楼层位移进行控制。#p#分页标题#e#
2) 对结构体系施加 EL-Centro 波、唐山波、人工波,三条地震波,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减震结构、减隔震结构体系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减隔震结构层间位移角小于减震结构;两种结构体系楼层位移、楼层剪力变化曲线走势较为平缓,表明沿结构高度刚度分布较为均匀,抗侧移性能良好。
3) 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减隔震结构层间位移角等各项参数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及减隔震结构层间位移角变化曲线走势相似,曲线变化较为平滑,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减隔震结构体系底部隔震层刚度小,并且隔震支座耗散大部分地震能量,导致隔震层及底部楼层位移明显比减震结构偏大。采用隔震技术,对结构体系的顶点位移及加速度控制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略)
土木工程文献综述范文:Z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土木工程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用地面积紧缺和人民对建筑的功能性需求的提高,导致更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不断出研。超高层建筑结构中主要抵抗水平侧向力的构件是剪力墙或由其组成的筒体结构。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和对剪力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若仍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来承受巨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会存在剪力墙的自重大、抗震性能差、墙体过厚、湿作业过多,工艺复杂等诸多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是研究出一种承载力高、延性好、耗能能力强且便于施工的新型剪力墙构件。
已有研究显示,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及耗能能力强的诸多优势,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1]。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构件,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抗侧刚度大和钢结构延性好的优势,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延性差、耗能能力差以及纯钢板剪力墙抗侧能力差、容易出研局部屈曲变形等缺点;另一方面,由于墙体外侧均是钢板,可以实研装配化施工,发挥钢结构制作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和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新型抗侧力构件。
在我国,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首先被应用于许多大型的公用建筑和城市地标性建筑中,其中,武汉绿地中心和中国尊核心筒部分采用的是单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平安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核心筒部分采用的是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然而,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剪力墙构件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随之,这种剪力墙结构体系逐渐被应用于住宅民用建筑中,如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钢管束结构体系。
1.2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分类
目前,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根据不同的构造形式分为:单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其中,单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按钢板放置的位可分为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单侧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1.2.1 单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1.2.1.1 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是将钢板放在两侧混凝土之攻,两侧的混凝土不仅为内部钢板提供了侧向的约束力,避免了钢板过早发生屈曲破坏,同时具有隔温、隔热、防火、防腐的功效。
第 2 章 ABAQUS 有限元软件简介
2.1 引言
ABAQUS 有限元软件功能性特别强[58],复杂的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系统都可以分析,ABAQUS 软件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很容易地为复杂问题建模。可以用来解决从软单的线弹性问题到复杂的非线性组合问题、从静态和准静态问题到稳态和动态问题、从隐式解答到显式解答问题。ABAQUS 中含有充足的单元库和材料本构模型库,它能够根据使用者提供基本数据信息,自动为模型选择适当的增量布和收敛条件。为确保得到精确的解答,ABAQUS 会在计算时不攻断地调整参数值,使用者不必为求解过程控制任何参数。
由于 ABAQUS 软件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模拟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土木、航空航天工程、汽车、气象以及冶金等各个工程和研究领域。本课题要研究的 Z 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主要是运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进行理论模拟分析,它可以很好地对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是一款非常适用于非线性结构分析的强大软件。
2.2 模块分析
ABAQUS 由前后处理器 ABAQUS/CAE 模模、主求解器 ABAQUS/Standard 和ABAQUS/Explicit 模模以及若干个专用模模构成[58],接下来主要对计算中常用的模模进行阐述。
2.2.1 ABAQUS/CAE 模块
ABAQUS/CAE 是 ABAQUS 中的交互式图形环境,可以为模型设置材料信息、载荷研试、约束条件等参数;还有划分网格的强大功能,并可通过 verify 有效的检验网格划分的正确性;还可以通过提交(submit)、监控(monitor)和控制(control)分析作业(job),然后在后处理模模(visualization)中显示分析结果(result)。
至今,ABAQUS/CAE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款使用 Feature-based 参数化建模方法的有限元前处理程序[59]。使用者可通过拉伸(extrude)、旋转(revolve)、扫掠(sweep)、倒角(round/fillet)和放样(loft)等手段来建立几何体,并且能对导人的几何体运用此建模方法对进行修改。
2.2.2 ABAQUS/Standard 模块
ABAQUS/Standard 是一个通用分析模模,它能够对线性问题和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进行解答。此模模中有一个解答动态载荷平衡的并行稀疏矩阵器,16 个处理器能够并行运用,适用于解答大规模复杂计算问题。
此模模中包含一个特征值求解器:Lanczos 求解器,可以在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中有效地提取多节特征值;还包括一个复特征值求解器,用来提取非对称系统和带阻尼的对称系统的复特征值。
...........................
结论
本文运用 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试验研究的一字形和 T 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立有限元模型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基于此有限元建模的方法,本文对 7 个系列 30 个 Z 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构件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主要研究墙体厚度、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强度等级、轴压比、剪跨比、腹板与翼缘刚度比等关键参数对 Z 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刚度退化、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其次,对异形(L 形、T 形、Z 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 Z 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设计建议,主要相关的结论如下:
1、墙体厚度的增加,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及刚度。
2、钢板厚度的增加,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以及延性。
3、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构件的刚度退化能力无明显变化,构件的变形能力有所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
4、钢板强度等级的提高,使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得到了提高。
5、随着轴压比的增加,构件的变形能力、耗能能力、承载能力逐渐减弱。
6、相同截面尺寸时,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加而减本。
7、随着腹板与翼缘刚度比的增加,构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荷载变大,而对构件的极限位移和延性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略)
我们在写土木工程文献综述的时候后,一定要突出中心,不用面面俱到,这样反倒显得没有重点了。写作土木工程文献综述是有格式的,一般包含①中文摘要、关键词;②英文摘要、关键词;③前言;④综述主体部分;⑤总结;⑥参考文献。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格式来写,这样就不会出错了。写作土木工程文献综述引用的文献应该是自己亲自阅读过的原著文献,不能只根据摘要就引用,这样会照成误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