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文献综述,供大家参考。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稳步提高,人民币周边流通日益扩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越来越成熟。20xx年 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式进入了新阶段。由此,迫切需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进行深入研究。
在论文中,我将通过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以及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化货币所需要的条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人民币是否能够达到国际化的要求,已经具备哪些条件,尚未具备哪些条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的对策建议,从而使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 正文: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我认为研究大体上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我将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
1.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 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条件
Bergsten(1975)从外部经济条件和内部经济条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将保持经济 增长、国际经济规模的相对优势等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内部经济条件。Dwyer and Lothian(2002)考察了国际货币的历史,发现国际货币应是由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发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5)认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国所具备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开放程度是决定一国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的基础,此外,还应满足宏观经济相对稳定和有效调控,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条件。蒙代尔(2003)也将货币发行国的强大和持久看作国际货币的主要因素之一。
Bergsten(1975)将健康的国际收支及其结构作为国际货币的外部经济条件之一。Hartmann(1998)指出,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货币发行国在国际出口中和直接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在制造业方面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姜波克,张青龙(2009)也认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在全球产出、贸易、投资和金融中占较大份额,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较大,能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邱雪峰(2007)认为该国需有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要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及从国外融资的能力,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使国际收支保持动态平衡。
Bergsten(1975)、Hartmann(1998)、Dwyer and Lothian(2002)、邱雪峰(2007)等均将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发达和自由的金融市场作为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蒙代尔 (2003)认为市场的广度、深度是衡量一种货币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程度,流通区域越大,货币对付冲击的能力越强。
姜波克等(2009)认为完全国际化货币的发行国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在世界政治中具有较强的地位。能维持国内的政治稳定,使该国免受外部世界动乱的影响,保护国家的安全以及本国货币的安全。他们认为政治的稳定性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一国广泛参与世界政治事务,可以带动本国经济货币的国际化。虽然对于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和货币国际化的关系存在一定的争议,如宋建军(2008)认为在一国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初期,自由兑换的程度对国际储备地位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不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也能成为储备货币。但大多学者认同资本的自由流动是货币国际化的条件之一,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资本账户必将逐步开放。
3.我国人民币目前是否达到国际化要求
我国一直保持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的顺差,使人民币长期处于硬货币的地位,充足的国际清偿能力更让世界人民相信人民币的稳定性和成熟性(邱雪峰,2007)。
粟志刚(2008)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外汇市场的完善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条件。自从 20xx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 率形成趋于更富弹性,而外汇市场的改革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交易和避险机制。 高洁(2007)认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使人民币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提高了人民币在亚洲的地位。
谢太峰(2007)认为,我国的人均 GDP排名还相当靠后,意味着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难以在短期内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
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体系国际化水平低(栗志刚,2006;高洁,2007),人民币资本项目尚不可自由兑换(高洁,2007;赵锡军、张明,2009等),国内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国际标准化程度不足(王思程,2008),虚拟经济平台尚不完善(任哲,2008),人民币国际流通量不足(王思程,2008)。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4.相关的对策建议。
李建军、田光宁(2007)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实际上已选择了日元模式,并且这种模式符合中国国情。随着祖国的完全统一,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成为统一的经济体,四种货币可融合成单一货币:中国元;单一货币将采取欧元国际化路径模式实现国际化。
刘放、陈华(2009)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参照欧元和日元模式,以及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模式。
魏修华、唐爱朋(200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两种可能的路径选择:在大陆和港澳台“一个中国 ”范围内参考欧元模式,实施货币的统一;依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东南亚及东亚等更大区域范围推行日元模式,同时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这两种路径对于中国来说是兼容的。但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陈炳才(2007)指出了人民币可兑换的不对称性问题,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走美元式路径。李晓(2008)指出“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反映着当今国际经济体系中贸易国家的困境,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贸易国家,应汲取“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走“人民币亚洲化”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总结: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人民币的流通现状,我觉得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加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经济基础,提升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其次,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第三,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加强对境外人民币的监管;第四,推动人民币自由兑换,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第五,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舞台,营造良好的人民币国际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李俊久,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亚洲化[J].世界经济. 2008(2)
[2]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 2009(8) .
[3]李稻葵,刘霖林.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08(10)[11]张倩.我国创业板发展问题及出路[J].生产力研究2010,(02)84-85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5] 邱雪峰. 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A] 广东: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2008(6)12-1
[6] 蒙代尔(美),《蒙代尔经济学文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7] 宋建军. 人民币生成储备货币的政策选择[F] 财经问题研究 大连2008(2).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