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在职研究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文献综述讲解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1720562216918
  • 日期:2018-05-1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首先我们的综述篇幅不可太长,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当我们在初写综述时,都会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下面看下在职研究生英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文献综述如何阐述的。
自我效能的概念是建立在被称为社会认知理论(SCT)的大型理论框架之上的。根据这一理论,环境事件,个人因素和行为被视为在认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这被认为是由班杜拉回收相互决定论(Woolfolk,2007)。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行为的后果则被解释并用作未来行为的指导。 Bandura(1997)认为自我反省的实践是人类行为的最有影响力的决定因素,并且认为他们的能力信念能够更好地预测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实际能力。
 
班杜拉理论
 
自我效能的定义
 
在论文“自我效能:走向行为变化的统一理论”一书中,AlbertBandura(1977)最初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是“一种与某人的信念相关的特定种类的期望,以表达他或她执行特定行为或集合的能力需要产生结果的行为“(p.191)。然后,在“社会思想与行动基础: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班杜拉(1986)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对组织和执行达到指定表演类型所需行为能力的判断”(第391页)。 1989年,他们发展了这个定义,认为人们的信念是组织他人动机,认知资源和其他行动的能力,以控制任务需求和他们的信念,以控制可能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的能力(班杜拉,1989年) 。此后,Bandura(1997)进一步指出,自我信念通过认知,激励,情感和选择过程影响人们的成就,而效用信念部分塑造了生活过程。据他介绍,人们的行为通常可以通过他们的能力信念更好地预测,而不是通过他们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实际完成的。自我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在处理任务时拥有多少努力和毅力,以及他们在面临障碍时展现出多大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包含可以支配行为的认知成分;其次,自我效能是主观的,是知识,技能,经验和行为之间的桥梁;第三,自我效能部分塑造了可以监督和培养的人格;最后,它不是上下文无关但特定的。
 
其他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自我效能的定义。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对班杜拉的定义进行了解释,不是把它看作是一个人的行为能力的信念,就是判断一个人完成任务的能力。 Schunk(2001)将自我效能定义为“关于自己的能力在设计水平上忍耐或行为的信念”(第126页)。其他人提出了一般自我效能的概念,认为这是对有效处理各种要求情况的能力的一般信心。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是特定领域的,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和领域可以有不同的自我效能感。本论文中,英语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一般和特定任务能力的信念和判断力。
 
由于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自尊和自信心的概念差异并不总是对研究人员或调查者清楚,因此在本论文中有必要将自我效能与这些术语区分开来,并加深对自我效能感的理解。
 
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是彼此不同的。自信是指信念强度的术语,但不一定具体说明信仰的内容,然而自我效能是指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产生某种特定水平的成就。因此,自我效能评估包括对能力水平的确认和信念的强度,相反,信心是口头表达,而不是理论系统中包含的构想。总而言之,自我效能在特异性方面和在任务难度方面有所不同,而自信则指个人有可能成功的一般感觉。
 
自我效能和自尊是完全不同的术语。自我效能是短暂的和特异性的,而自尊是稳定和普遍的,因为自尊是意识。虽然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之间的概念区别在调查研究中不明确,但Bandura(1986)认为这两个构念代表不同的现象。自我概念是“个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总和
 
自我效能和自尊是完全不同的术语。自我效能是短暂的和特异性的,而自尊是稳定和普遍的,因为自尊是意识。虽然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之间的概念区别在调查研究中不明确,但Bandura(1986)认为这两个构念代表不同的现象。自我概念是“个体的思想和感受的总和,以自己为对象”(Rosenberg,1979,p.7)。个体使用外部和内部比较来确定他们的自我价值。因此,自我概念是一个更普遍的自我评估,包含其他自我反应,而不是专注于完成某项特定任务。它们可以是特定于域的,但不是特定于任务的。虽然自我效能是一种情境相关的判断个人能力,执行给定的行动,敏感的背景因素。一个学生可能对数学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但是没有相应的英语积极情绪,部分原因是他或她对这方面的成就感到不自豪。
 
自我效能的作用
 
Bandura(1997)声称,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感觉到,思考和行为与自我效能低的人有所不同。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简单地预言它。特别是,自我效能感通过以下四种心理过程影响人类的行为:
 
首先,根据SCT,人们与环境互动。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但不是由它决定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选择以及他们追求的行动方式。人们倾向于选择他们能够处理的环境,并逃离环境,从而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其次,自我效能影响着人们在活动中付出多少努力,以及他们将持续多久。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对活动有较强的内在兴趣和热情,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不懈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或缺乏知识和技能。虽然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倾向于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想象一下失败的场景并避免尝试。
 
第三,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反应。当人们接近困难的任务和活动时,自我效能有助于消除恐惧和焦虑,并创造冷静和和平。相反,低效率的人可能认为事情比事实更加困难,这会加剧焦虑,压力,抑郁以及如何最好地解决问题的远见。因此,自我效能对他们最终达到的成就水平产生了有力的影响。第四,自我效能也有助于确定预期的结果,自我效能在预测一个人的成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怀疑他或她能力的人通常会在行动之前预测失败。
 
自我效能的来源
 
个人通过整合来自四个方面的信息来构建自我效能感,即积极的掌握经验,替代经验,社会说服以及生理和情绪状态(Bandura,1997)。具有活力的掌握经验是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效的来源,个人之前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通过对类似任务或活动的先前经验的解释,个人通常会发展自我效能以从事任务或活动。通常,结果被解释为成功的自我效能感,否则会破坏它。此外,反复的成功或失败会加重或减少自我效能感。
 
替代体验是形成自我效能感的第二个来源,它比积极的掌握体验更弱。当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或缺乏以前的经验时,个人通过观察和比较社会模型来构建他们对成功机会的感知。模型的成功将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而模型的失败可能会降低观察者对其能力的判断。而且,模型与观察者之间的分歧将大大降低替代体验的影响。
 
社会说服是发展自我效能感的第三个来源。说服会影响其他人提供的口头判断。来自重要他人的反馈对个人有效。说服力有赖于说服者的可信性,可靠性和专业知识(Bandura,1986)。有效的个人成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自我效能感,确保设想成功的可能性。尽管消极的劝说可能会挫败并削弱自我效能信念。事实上,通过负面评价削弱自我效能比通过积极鼓励来增强自我效能更容易。
 
最后,生理和情绪状态,如焦虑,不安,紧张和兴奋也被解释为自我效能的来源。生理和情绪状态的解释也提供了自我效能的信息。负面情绪高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情绪也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自我效能的判断。积极和消极情绪以完全相反的方式影响自我效能感。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