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论审计风险的防控策略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44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226130330973
  • 日期:2011-02-2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4审计风险的防控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规范审计主体行为,提高审计执法环境,建立低风险内控制度及构建预防审计客体风险的分析评估及控制机制两大方面,阐述了审计风险的防控措施。它将对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的加强,审计水平的提高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统一战线 知识分子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nt of Risk in Audit
【Abstract】 Audit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n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how to prevent and control risks in audit. The writer tries to expound her idea from the point ofview of bringing auditing to standard, improving auditing law enforcement environment, settingup a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of low hazard as well as /shenjilunwen/founding the system of analysis-assessment and controlment in guarding against risks that might occur to the party being audited.The system might prove to be significant in enhancing the auditor' s sense of risk and improvinghis or her auditing skill.
【Key words】 Knowledge Economy United Fronts Intellectuals
所谓审计风险(Audit Risk),是指审计人员(Auditor)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审计风险尚有一个认识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国家审计面临的审计风险和法律责任明显加大。那么如何防范与控制,对进一步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审计水平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规范审计主体(Audit Subject)行为,提高审计执法环境,建立低风险内控制度(Intornal ControlSystem)1、树立审计机关全员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工作实践说明,有效地控制风险,首先是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高度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维护审计生命,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始终把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作为审计机关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其次,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经常性地在审计行业内部开展业务竞赛与理论探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此外,要建立和完善专业情报资料系统,这是审计结论高质量的重
要保证,审计机关知识的获得,除了从实践中逐步积累外,依靠完善的情报资料系统,不失为一个捷径
。2、强化审计机关法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1)建立健全机关内部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完善和落实各项质量监督制约机制,将审计机关执法行为置于权责分明,考核有据的全过程控制之中,从而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执法水平。(2)加大审计复核和审计公文审核力度。制定严格的审计复核审核制度,纠正审计执法偏差,推行审计项目、执法质量检查制度,规范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审计行为,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p#分页标题#e#
(3)进一步完善审计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审计法规定的职责权限,依法界定并逐渐落实执法职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楚。通过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来确保审计执法落实到位。
(4)健全移送制度,加大审计查处力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该收缴的收缴,该处罚的处罚,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线索,要及时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注意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的作用,改进与纪检、司法机关的合作方法与途径,增强反腐的合力。
(5)健全审计结果公示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政府相关制度和职能的转变,促使我国法制的进一步健全、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审计机关应增加对外公布审计结果的数量和内容。对于涉外的项目,社会公众关注的项目应尽量公布审计结果,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审计项目应逐渐实行公开审计结果的制度。作为各级政府应让新闻舆论监督部门为审计监督开辟一个固定的空间,在不涉及国家及企业秘密的前提下,让报经有关部门同意披露的审计处理、处罚等重大审计结果及时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的再监督,形成一个有效防范新的违法违纪现象产生的警示制度。
3、坚持依法审计,促使审计工作规范化与法制化。依法审计,包括审计程序上的依法和处理处罚必须依法,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必须按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审计的权威与信誉,来自于工作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结论正确。在市场经济的初建阶段,有时法规的制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审计有时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处理。加强对审计操作程序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对现阶段经济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新事物,新问题,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应保持审计职业谨慎。此外,作为审计产品的审计报告,一定要具备严格的规范,对报告的内容、格式、措辞做严格规定,要求报告的每一事项后,都要附有经过双方签证的附件证据。要注意审计意见书或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如出现不一致情况,审计人员可以要求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出示更改审计结论的书面申请或情况说明,以便对薄公堂时有证可查。
4、重视后续审计,建立跟踪整改机制。通过跟踪督办,使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才是一项审计的终结。对领导批示的情况,要迅速组织力量,全面了解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对行业性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全局性问题,要把重点放在督促健全制度、堵塞漏洞、促进提高管理水平上;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凡涉及到个人或已移交的案件,建立专人负责、查处跟踪等措施。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把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审计影响。#p#分页标题#e#
二、构建预防审计客体(Audit Object)风险的分析评估及控制机制审计客体风险主要源于审计对象或具体审计事项不规范、不确定造成国家审计机关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作出不恰当的审计决定,它存在于任一审计项目中。其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
1、分析固有风险(Intrinsic Risk),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一般来说,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审计,由于其规模较大,情况复杂,很难进行详细审计,只需在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合理保证揭露被审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要错报或漏报。在分析与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应当考虑: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管理人员的变动情况、管理人员受到的异常压力以及业务性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分析与账户或业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应当考虑下列事项:容易产生错报的财务报表项目,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待摊费用、其他应收、应付款等;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和事项的复杂程度;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来确定账户金额的情况;容易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如现金有价证券,货物以及设备等;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和复杂业务;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业务和事项等等,这些事项都将影响固有风险的变化。
2、估量固有风险,评估控制风险。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后,应运用专业判断估量报表层次及每个报表项目的固有风险水平。目前,审计机关尚未建立评估固有风险的准则或指南,固有风险的估量也没有特定的模式。国外一般的做法是:即使在各种情况较好、出现重要错误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固有风险的水平也应高于50%;反之,只要有某种迹象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误,就应将固有风险定为100%。我们可将此种做法作为参考。审计人员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后,应当对各重要账户或业务类别的某项具体审计目标所涉及的控制风险作出初步评估.在对一个新单位进行审计的情况下,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进行调查,并对控制环境和相关内部控制进行适当的测试,评估时,应遵循稳健原则,宁可高估控制风险,不可低估控制风险。当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估,应当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当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能够防止、发现或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则不应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3、设计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Essentiality Measurement)的程序和范围,确定检查风险。并非所有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都需专门设计符合性测试程序。在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或虽存在,但通过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行时,可以不设计专门的符合性测试程序,将单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的测试融入报表项目实质性测试中。反之,则应当设计和实施专门的符合性测试,以进一步评估控制风险。程序通常包括:检查反映业务活动的凭证;对未留下审计痕迹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询问和实地观察,或是重新实施相关内部控制程序。例如,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是否定期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调节。在符合性测试过程中未能获取足以支持控制风险评估水平的证据,则应当修正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并调整相关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范围。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的目的在于设计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和范围。可以选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业务测试、分析性复核、余额测试。它们#p#分页标题#e#代写审计学论文主要是针对财务报表金额进行的。其中业务测试侧重于核实记入明细分类账和总账的发生额,分析性复核侧重于业务和总分类账余额的总体合理性,而余额测试则侧重于对期末各总分类账余额的核实。审计时,可根据所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选择相应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严密、科学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将杜绝审计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审计质量,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